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1卷)
6892000000307

第307章 张仪舍脸投义兄 苏秦计羞结拜人(2)

“有有有。”张仪从袖中摸出名帖,递上。

门人看过,抱拳:“请先生稍候,待小人禀报主公,再来相迎。”

门人进去,一刻钟后走出,对张仪打一揖,将名帖递还,揖道:“主公昨夜进宫,一宵未归,请先生改日再来。”

“哦,进宫去了?”张仪自语一声,接过名帖,沿来路走回。

次日张仪再去相府,递上拜帖,门人看也没看,递还拜帖,揖礼:“张先生,相国还没回来呢,请先生改日再来。”

“相国哪儿去了?”张仪问道。

“不瞒先生,”那门人走近一步,压低声,“听说是陪君上前往鹿苑行猎去了。”

“几时回来?”张仪显得急了。

门人摇头:“这就说不准了。陪君上行猎,少说也得三日五日。”

苏秦不在府中,再急也是白搭。张仪连叹数声,悻悻然踏上归路。

如是七日,香女悄道:“夫君,只剩一枚布币了!”

张仪吸进一口气,咬紧嘴唇。

“怎么也不见贾兄了呢?”香女皱眉,“要不,你打听一下他,只要找到他,让他救个眼前急。”

话音落处,店家敲门,兴冲冲道:“张子,好消息,相国大人回府了!”

“你怎么晓得?”张仪问道。

“嗨,在下替张子着急呢。今儿一大早,在下就到相府门前打听,刚好遇到相府家宰袁大人从外面回来,在下拦住他,问相国大人回来没,袁大人说昨夜回来了。到府上已快后半夜,这辰光还没起榻呢。”

张仪大喜,紧忙穿戴妥当,疾步而去。

张仪与相府的几个门人已经混熟了,半开玩笑道:“听说你家相国还没起榻,你看看这辰光起来否?”

门人却脸色沉起,朗声应道:“张子不可无礼,我家相国雄鸡一鸣时就已起榻了!”

张仪赔笑:“起榻就好。”递上拜帖,“请将此帖呈交你家相爷!”

门人接过,揖礼:“先生稍候,小人这就禀报。”转身进去。

足足过有一个时辰,门人方才跑着出来,对张仪喘气揖道:“先……先生久……久等了,实在对……对不住。”

张仪心里窝火,却也不便发作,淡淡说道:“引路吧!”

“不……不可,”门人喘会儿气,揖道,“主公正在会客,是韩国使臣,正在商议重大国事。在下禀过,主公收下拜帖,约先生明日辰时再来!”

“什么大事?”张仪怒从心起,厉声喝道,“你这就去报苏秦,就说是我张仪到访,让他出门迎接!”

门人再揖:“小人不敢。小人恳求先生这先回去,明日复来。”说着双手呈上一只牌子,“这是报牌,明日辰时,先生带上此牌,就无须禀报了。”

张仪连跺几脚,却也徒唤奈何,接过报牌,恨恨地回去。

其实,这些日来,苏秦既未接待韩使,也未陪赵侯去鹿苑行猎,而是天天坐在听雨轩里,听贾舍人讲述楚国政治及张仪在楚的故事,这辰光舍人讲的是昭阳如何设计陷害张仪,听得苏秦两眼发直。

贾舍人讲完,端茶润口。

苏秦将和氏璧一事的细节从头至尾回想一遍,思虑有顷,凝眉问道:“纵观此陷,大处虽有疏漏,细节上却是一气呵成,并无破绽。听闻昭阳是个粗人,何能想得如此细微?”

“是陈轸设的局。”舍人小啜一口,缓缓说道,“陈轸受秦公委派,已在楚地蹲守两年有余。逐走张仪是他的诸多功劳之一。”

“唉,”苏秦轻叹,“列国君主,唯有秦公是个大才。有雄图远略不说,还能知人善任,谋事有条不紊。此人若进鬼谷,得受先生指引,天下昌平或指日可待。”

舍人抱拳:“苏子动辄想到天下昌平,实令在下敬佩。”

“贾兄这是不了解在下,”苏秦苦笑一声,“在从咸阳回蹿的路上,在下并没这么想。在轩里的破草棚里拿锥子刺股之时,在下也没有这么想。”

“那时苏子所想何事?”

“回蹿路上,在下所想的只是自己。想的是,在下说秦为何挫败。锥刺股时,在下所想的是如何遏止秦势,成就此生辉煌。”

“苏子又是何时以天下为念的?”

苏秦想起琴师,想起他的绝唱,黯然神伤,垂头默哀一阵,几乎是由喉咙里挤出一句:“是听了一个人的琴声。”顿有许久,又蹦出一句,“他弹得真好,堪称天下第一琴。”

贾舍人正想听下文,苏秦却转过话头,抱拳道:“不说这个了。听闻与张仪一道的还有一位姑娘,她是何人?”

“是他夫人。”舍人应道,“此女是吴国前大夫公孙雄的后人,其父公孙蛭为雪先祖之仇,自创公孙剑法,与越王无疆决剑,同归于尽。”

“她叫什么名字?”

“叫公孙燕,因天生体香,小名香女。香女聪明伶俐,剑艺超群,且心地良善,是个好夫人,更是一个奇女子。”

“好啊!好啊!”苏秦连赞数声,“贤弟喜得佳偶,在下也就宽心了。”

贾舍人略怔:“苏子缘何独喜此事?”

“因为在下欠他一个女人。”

贾舍人正欲刨根问底,袁豹进来,禀道:“主公,在下收下张子拜帖,约他明日复来。张子暴跳如雷,跺脚走了。”

贾舍人笑道:“苏子如此待他,莫说是张子,纵使在下,肺也让你气爆了。”

苏秦笑应道:“真正的好戏,尚未开场呢!”又转对袁豹,“明日诸事,可否齐备?”

“回禀主公,”袁豹禀道,“都齐备了。自辰时到午时,在下排得满满的。”

“舞师来没?”

“来了。邹兄正引他们收拾场地,这辰光正在忙活呢!”

“好!”苏秦思忖有顷,抬头,“秦人那儿有何动静?”

“一切照旧,不过,前日又来一人,看外相是个纨绔公子。”

“是公子华来了。”苏秦笑对贾舍人道,“听说此人守在大梁,一直盯着孙膑呢。秦公这派他来,想是已知张子到此,志在必得了。”

贾舍人震惊:“苏子,你好像什么都知道?”

“呵呵呵,”苏秦笑过几声,“干一行,务一行嘛。”又转对袁豹,“知会秦使,邀他明日午时到访,就说本相请他观赏一出好戏。”

张仪回到店中,黑青着脸,呼呼直喘粗气。

香女料他又吃闭门羹了,陪他闷坐一会儿,小声问道:“苏兄还没回来?”

张仪猛然跳起,歇斯底里地一把抓过旁边一盏铜镜,狠狠扔到门外。铜镜碰到廊柱,掉在地上,发出“哐”的一响。

张仪猛跺一脚:“从今往后,你不许再叫他苏兄!这种寡情少义之人,他不配!”

铜镜的响声招来店家。

店家过来,见门大开,走进来,拾起铜镜,瞟他一眼:“张子?”

张仪脸色发白,顾自喘气。

店家将铜镜复置原位,哈腰揖道:“相国大人他……没有回来?”

“什么没有回来?”张仪就如连弩发射,“他是不想见我!店家,你且说说,未进鬼谷之前,我们同榻共寝,八拜结义;入鬼谷之后,更是同门五载,是块石头也暖热了。可……可此人……”越说越气,结不成句。

“张子且请消气,细细说来,”店家劝道,“难道是相国大人不肯相认?”

张仪又喘一会儿,缓过气来,将这日的遭遇细细讲了。

“呵呵呵,”店家听完,乐道,“这是好事呀,张子气从何来?”

“此等慢待,还是好事?”张仪余气未消。

“张子有所不知,相国大人是这邯郸城里最忙之人,可以说是百事缠身,日理万机。在下听说,相国大人连吃饭也不得安闲,一餐三吐哺呢!张子屡去不见,并不是新鲜事。听说不久前有人求见大人,连等十日仍不得见。再说,相国大人既已接下张子名帖,又约张子会见时辰,这已是破了例的,别人求都求不上,张子却在这里生大气,为的哪般?”

张仪细细一想,店家说得也还在理,轻叹一声,摇头:“唉,店家有所不知,若是换个位置,是此人来投在下,莫说是韩国使臣,纵使君上召见,在下也要拖他半日!”复叹一声,“唉,也罢,不说这个了。且待明日会他,看他如何说话。”

翌日晨时,张仪早早起床,洗漱已毕,在厅中闷坐一时,灵机一动,寻到店家,要他去弄一套破衣烂衫拿来。

店家纳闷:“请问张子,破烂到什么程度方为合宜?”

张仪略想一下:“街头乞丐的穿着即可。”

店家使小二寻到一个乞丐,带他过来,将他身上的衣衫强行脱了,扔给他一套新衣。不料乞丐不依,光膀子不穿,闹着讨要他的烂衣。

张仪听到闹声,出来一看烂衣,乐了,笑对乞丐道:“我说丐头儿,你不要闹腾。这身行头,在下只是借用,天黑之前还你。至于今日三餐,爷管你吃饱!”又叫小二拿过几只馒头扔给乞丐。

乞丐听说只是借用,方才宽心,颇不情愿地穿上新衣,蹲在墙角啃馒头。

张仪拿上破衣回到房舍,脱下新装,将烂衣套上,对准铜镜左右扭动,上下察看,正自陶醉,香女从内室走出,震惊:“夫君,你……这是做啥?”

“呵呵呵,你来得正好!”张仪乐道,“看看大小,合身不?”

香女急道:“夫君,你不要闹腾了。今日去见苏相国,怎能穿得像个乞丐?”

“哼,”张仪鼻孔里出声,“在下此去,就是要臭他一臭!”对镜又审一时,忽觉少顶帽子,寻思有顷,从衣架上拿过新冠,用力揉折,又走到外面泥地上摔打几下,再揉一阵,方才戴在头上,对镜自视,乐道,“嗯,这下齐了!”

香女苦劝不住,只好由他袖了报牌,走出院门。

店家瞧见,亦是惊慌,又是一番苦劝,张仪不听,顾自去了。

经过这番折腾,张仪赶至相府时,辰时已过,府前车水马龙,甚是喧嚣。赵国的达官显贵,一个接一个,皆在门前候见。

张仪抖起精神,昂首走至门前。门人见是乞丐,将他喝住。

张仪摸出报牌,“啪”一声甩在地上。

门人捡起,细看,认出是昨日约定之人。因有报牌,众门人不好赶他,商议一番,打开一扇小门,揖道:“先生,请!”

张仪瞪他们一眼,本待骂几句,见门前已聚一堆人,皆裘衣锦裳,挂金戴玉,睁着好奇的眼睛望着他,如看猴戏。张仪嘴巴张了几张,强自忍住,从鼻孔里哼出一声,瞧也不瞧众人一眼,走向正门,昂首挺胸,大步跨入。

众人无不目瞪口呆。

众门人一时怔了,待缓过神时,张仪已经走进院中。

众门人互望一眼,有两人飞身拦住张仪,另一人飞报家宰。

袁豹赶过来,见到张仪,微微一揖:“在下袁豹见过先生。”

张仪视他衣着,知是家宰,亦回一揖:“张仪见过家宰。”略顿,“你家主公何在?”

袁豹斜他一眼,冷冷说道:“主公忙于国事,先生有何贵干?”

“没有贵干!”张仪冷笑一声,“在下是他故交,这来寻他,你这禀报一声,让他出来迎接!”

袁豹瞥他一眼,转对门人沉声喝问:“这位先生可有报牌?”

“有有有。”门人紧忙递过张仪甩在地上的报牌,双手呈上。

袁豹看过,转对张仪,深揖:“先生,看这报牌,确为主公所约,可主公约的是辰时,现在已是巳时,先生缘何来迟?”

“这……”张仪倒是无话可说。

“先生,”袁豹再揖,“主公刚从鹿苑回来,诸多国事亟待处置,张子若不介意,可随在下暂至偏厅,稍歇一时,待主公忙过眼前这一阵儿,再会先生。”

张仪吧咂几下嘴唇,却也无奈,抱拳道:“就依家宰。”

袁豹引张仪沿着长长的走廊一路走向后花园的听雨轩。张仪穿着惹眼,凡遇到者皆是震惊,无不七嘴八舌地议论,即使在园中打扫的下等仆从,也指着他交头接耳,嘻嘻哈哈地评头论足。直到此时,张仪方才追悔意气失策,沉下面孔顾自走路。

二人走进院门,袁豹引他在偏厅坐下。这儿有两排长席,席前放着几案,上面摆着茶水。几个客人端坐于席,显然是在等候召见。

袁豹顿住脚步,揖道:“先生,您先在这儿候着,今日客人较多,在下就不陪了。”

张仪回过礼,在条席上寻个空位坐下。几位客人不识张仪,真还以为是个乞丐,本不想与他共席,却因家宰亲自陪他过来,吃不透底细,不敢出言,只是以袖掩鼻,向旁边腾挪。

张仪也不搭理他们,沉了脸,闭目端坐。

此地离主厅不远,苏秦显然正在厅中会见客人。虽不见苏秦,但张仪原本耳尖,更在鬼谷里练过静功,厅中的谈话一字不落地被他收入耳中。苏秦果然是在处理国事,一桩接一桩,颇为干练果断。有人拜辞出来,袁豹就会站到门口,传唤下一个。在张仪身边候见的人,听到传唤,应声诺,起身进去。这边有人刚走,后面又有新来的,如是进进出出,不断更换。

张仪候有一个多时辰,午时已至,睁眼一看,偏厅里已经无人,外面也未见新来的。张仪倾耳细听,苏秦仍在与人说话,显然是最后一个了。

不到一刻,那人起身告退。

张仪长嘘一口气,暗忖道:“唉,看来是误解他了。时过境迁,不能以鬼谷时断事。观这半日,苏兄也是不易。”

这样想着,张仪心中略觉好些。又候一时,仍然不见苏秦召见,张仪心里有点儿着急了,却又忖思苏秦许是累了,或要小歇一时,因而闭目再等。

又候一刻,外面传来声音,报说秦国上大夫到访。苏秦传召,袁豹引公子疾、公子华快步走进。因主厅无客,公子疾二人未入偏厅,直入主厅。

张仪可以觉出,苏秦起身迎他们,相见礼毕,坐下叙话。

张仪静心倾听,三人谈的并非国事,而是东拉西扯,谈天说地。张仪隐约听到公子疾提及观戏一事,苏秦哈哈大笑,说是午膳辰光到,不妨前去后庭,一边观戏,一边用膳。

公子疾欣然同意,三人步出厅门。

张仪从眼角里瞄见苏秦走出,立即正襟危坐,两眼闭合,轻轻咳嗽一声。苏秦却没有斜眼看他,也似没有听到他的咳嗽声,有说有笑地与公子疾二人一道,从离他十几步远的主甬道上大步走过,径出院门去了。袁豹陪着公子华跟在身后,没有一人理会坐于偏厅的张仪,似是他根本就不存在。

张仪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