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1卷)
6892000000411

第411章 用中山张仪挑事 起雄兵庞涓伐赵(4)

肃侯闭合双目,陷入沉思。

“苏子,”有顷,肃侯眼皮复睁,“中山不足虑,鄗邑不可弃,至于南面之事,寡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苏子可与雍儿谋议。”提高声音,“来人!”

大门推开,宫泽应声而入。

“召雍儿。”

赵雍进来,于榻前跪下。

“雍儿,”肃侯指着苏秦,“拜苏子。”

赵雍转向苏秦,叩首。

苏秦急急伏地,与赵雍对拜。

待赵雍拜毕,肃侯扯其手,将之交到苏秦手中:“苏子,寡人这将雍儿托于你了。”

“君上……”苏秦长叩于地。

“雍儿,”肃侯一字一顿,“自今日起,你须以师礼恭事苏子,家国大事,皆听苏子远谋,不可有违。”

“儿臣遵旨!”赵雍叩道。

“合纵摒秦,为赵长策,不可懈怠。”

“儿臣谨记!”

“去吧,寡人累了。”肃侯闭目。

苏秦、赵雍互望一眼,再拜退出。宫泽留赵雍门外守护,安排苏秦回府暂歇一宿,再来跪安。待苏秦前脚离开,肃侯即召赵雍、安阳君赵刻、国尉肥义再次入见。

肃侯再次托孤,老泪流出。赵刻、肥义各自向少主盟誓尽忠,退往殿门外跪安。

“雍儿,”肃侯安排完后事,独留赵雍,“为父将你托于苏子、你四叔公和肥义,若议大事,他们三人中,你听何人?”

“雍儿都听。”赵雍沉思有顷,应道。

“若是他们意见相左呢?”

“雍儿就都不听。”赵雍又道。

肃侯摇头。

“儿臣愚痴,请君父指点。”

“天下长策,可听苏秦。就眼下而论,天下长策,莫过于纵论与横论。纵论,结弱抗强;横论,结强凌弱。纵论起于苏秦,因赵而动,赵为首倡国,废之即废义,废义则赵失于天下。苏子建议南面,你可听之,南面而尊。赵国长策,可听肥义。中山无情无义,翻三覆四,为我心腹大患,为绝其宗祠,永除后患,列祖列宗不遗余力,只可惜机缘未就,迄今未能大成。肥义生于代郡,长于北地,熟知胡人。欲除中山,必结胡人,此乃为父毕生之悟。至于家族宫闱,悉听你四叔公,有他在侧,为父可无忧矣。”

“儿臣谨记于心。”

托完心事,肃侯再无牵念,三日之后,于洪波台溘然长逝。

肃侯薨天,赵雍无悬念承继大位,在苏秦、赵刻、肥义三位托孤大臣辅佐下南面称孤,是年一十四岁。

拥立新君,又为旧主守丧,一连十余日,从朝堂到灵堂,从列国治丧到边界冲突,苏秦忙得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不曾有一刻消停。到第十五日头上,眼见苏秦脸色苍白,走路都打瞌睡,赵王特别恩准他不再守灵,暂回府宅将养。

苏秦也觉顶不住了,谢过王恩,打道回府。

刚到府前,就见袁豹迎出,禀报道:“主公,有远客光临,在府中已候数日了。”

“远客?”想到不期而至的苏代一家,苏秦推测,许是老家又来人了,不觉眉头微皱,“什么人?”

“一男一女,听口音像是从关中来的。”袁豹应道。

“关中?一男一女?”苏秦心里打了一横,“可报姓名?”

“我问过了,他们死不肯说,只说是你的旧相识,一定要等你回来。”

旧相识?苏秦不再多话,匆匆进府,二人不在客堂。袁豹问过下人,方知他们后花园中赏花去了,正欲召请,苏秦摆手,径朝后花园走去,远远望见一对男女面对荷花池而立,显然是在赏花。

听见脚步声,二人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那女的望到苏秦,头急低下,以袖捂脸,再也没有抬起。男人直望过来,盯住他的一身孝服审看。

那男人黑冠锦带,一身官大夫打扮,那女子更是披金戴玉,看起来雍容华贵。

苏秦盯有一时,实在想不出这两个富贵旧相识来自何方,又是何人,便拱手揖道:“这位仁兄,可是来寻苏秦的?”

那男人盯他又看一时,也似认不出了,扬起一只手:“是苏秦大人吗?”

“洛阳人苏秦正是在下!”苏秦再次揖礼。

“果真是苏大人哪!”那人喜极,再次扬起一只手,算作还礼,“还记得函谷道小秦村的大川老哥不?”

苏秦这才看清他的另一条袖子是空的,灵醒过来,既惊且喜,前进一步,扯住他道:“大川兄,真没想到会是你,在下认不出哩!”

“大哥也认不出兄弟了!好兄弟,你……哪能这般披麻戴孝呢?”

“先君薨天,在下这在为先君守孝呢!”

“怪道满大街都穿白衣服。”秦大川叹喟一句,转对旁边女子,“果儿,羞个啥哩,快来拜见苏大人。”

苏秦这才意识到,那披金戴玉的女子竟然就是当年救过自己的小姑娘秋果,朝她深深一揖:“秋果姑娘,苏秦有礼了。”

秋果扑地跪下,叩首,头一丝也不敢抬:“秋果拜见苏大人。”

“这这这……”苏秦急道,“秋果姑娘,你哪能下跪呢?你是苏秦的大恩人哪!”

“秋果不敢当。”秋果再叩。

苏秦不好伸手拉她,看向大川:“大川兄,快扶秋果起来,我们这回客堂说话。”

秦大川扯起秋果,跟从苏秦回到客堂,各自叙起分手故事,苏秦方才得知秦公真的寻访过他,并为此事封赏过老秦家,为他一家晋爵不说,这又升为官大夫。秦大川大是感叹,救死扶伤本为寻常之事,万没想到救下他苏秦,竟就赶上割敌三十只耳朵了。

二人说说道道,夜色已降。袁豹摆好宴席,秋果挽袖侍酒,苏秦与秦大川把酒举盏,畅饮至月上梢头。

酒过不知几盏,秦大川搁下酒爵,指着秋果,言入正题:“苏兄弟,老哥此来,不为别事,就为我这闺女。”

“谢大哥信任。”苏秦也早明晓来意,拱手应道,“受人滴水,当报以涌泉。当年苏秦蒙难,老哥一家,尤其是秋果姑娘,几番相救,苏秦肝脑涂地也难以为报。苏秦只将千言万语,折作一句,但有用得到苏秦处,苏秦定竭股肱之力,不敢存私。”又转对秋果,“秋果姑娘,说吧,你有何梦想,阿叔这就为你张罗。”

“秋果梦想,就是……守在大人……身边,侍奉……大人。”秋果声音断续,几近呢喃。

“不瞒兄弟,”大川为女儿圆场,把话说白,“果儿年满二九了,这在秦地,五年前就该生娃子。可她……长大了,懂事了,心眼也高了,一心只候大人,无论何人登门,谁也不肯嫁了。”

苏秦嘴唇咂吧几下,又闭上。

“兄弟呀,你应下三年后就去接她,她这候你,苦苦候有七年哪!”大川叹道。

苏秦微微闭目。

“果儿此来,是死心守着兄弟了,望兄弟看在老哥薄面上,成全她吧!”大川彻底把退路堵死,“不瞒兄弟,路上我对果儿说,若是见不上苏大人,或是苏大人不肯,哪能办哩。你猜果儿咋说,果儿说,她生是兄弟的人,死是兄弟的鬼,若是大人不肯认,她唯有一死!”

话至此地,见苏秦仍不表态,秋果急了,扑通跪地,哽咽起来。

“秋果姑娘,你……快快请起!”苏秦急了。

秋果只是哽咽。

“唉,老哥呀,”苏秦长叹一声,转对大川,“在下确实讲过去接秋果姑娘,只因种种情由,在下未能赴秦,让秋果久等了。老哥这带秋果不远千里寻来,实令在下汗颜。老哥若不见外,在下倒是有个主张。”

“兄弟请讲。”

“在下与老哥兄弟相称,秋果既为老哥爱女,也即在下女儿,在下无儿无女,自今日始,就认秋果做义女,早晚留在府中,有朝一日,待秋果遇到合意郎君,在下必张灯结彩,以嫡女之礼嫁之,敢问老哥意下如何?”

“这……”苏秦的建议显然出乎意料,秦大川迟疑有顷,看向秋果。

“秋果谢义父容留身边。”秋果止住哽咽,破涕为笑,叩地再行大礼,“义父在上,请受女儿一拜!”

苏秦嘘出一口气,召来袁豹,置办相应礼器。翌日晨起,苏秦歇足精神,在府中举办认领义女仪礼,吩咐府中细务,尤其是自己的衣食茶饮,全部交由秋果安排。

在袁豹陪同下,秦大川在邯郸闹市耍几日,乐悠悠地赶回秦地去了。

纵亲发起人赵肃侯崩天在列国无疑是件大事。苏秦欲借肃侯葬礼重振纵亲,遂以纵约长名义,邀请楚、齐、韩、燕、魏五国列王或特使前来邯郸,一则为肃侯送行,二则重温纵亲盟誓,践行纵约。

五路使臣刚出国境,上大夫楼缓就使秦归来,报说秦人正厉兵秣马,图谋大举;晋阳也来急报,说城外不明身份之人增多,大昭泽、狐岐山一带秦兵又增一些,粗略估计已逾四万,显然其来意已远非牧马或狩猎了。赵豹已调锐卒两万屯守晋阳前哨梗阳,同时,密派军士五千进驻中阳和离石,加固守卫二城,确保晋阳侧翼安全,同时做好扰乱秦人后方、必要时断其退路的准备。

赵室君臣正在谋议晋阳情势,鄗邑传来急报,中山国决槐水灌城,鄗邑成为泽国,被淹死百姓无数,城池失守。

中山人如此嚣张,赵都震撼,朝臣义愤填膺。武灵王赵雍刚刚南面称孤,火气正盛,旨令上党守军三万,又从邯郸周边各邑抽军两万,外加肥义先期援军三万,组成八万锐师,编成三军,以肥义为主将,李义夫为副将,一路烟尘地杀奔中山,企图一举灭除这个心腹大患,实现肃侯临终所托。

苏秦大急,一连三谏,武灵王捂耳不听。

苏秦夜叩安阳君之门,说以赵国危势,安阳君慨然应道:“不瞒苏子,这些危势赵刻也都看见了,可……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赵人一向血性,可杀而不可辱。中山蕞尔小邦,战不胜而行下作手段,可怜鄗邑逾万勇士,数万百姓,一夜之间,尽做水鬼,是可忍,孰不可忍!”

见一向持重的安阳君也作如是观,苏秦晓得回天乏术了,长叹数声,回到府中,越想越是着急,寻来楼缓,谋划对策。

司马赒也早得到军报,一面沿槐水一线修筑工事,布置守御,一面向魏王紧急求援。

魏王拜庞涓为主将,太子申为监军,公子嗣为副将,朱威督运辎重,引军十万往救中山。太子申心里不快,称病婉拒监军。

庞涓早已布置妥当,也不强求太子,率大军长驱直入邺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渡过漳水,从东中西三路突破赵国滏水防线。

庞涓亲率中路围攻临漳邑,经过半日激战,斩杀赵人数千,夺得城邑,正面直逼邯郸。与此同时,东路占领列人邑,控扼邯郸东部要塞,西路则由青牛率领三千虎贲军,昼伏夜行,溯漳水而上,沿清漳水谷地直插滏口陉,犹如神兵天降般袭向滏口塞。守塞赵卒多在梦中,仓促应战,不消半个时辰,主将于慌乱中被青牛斩杀,滏口塞失陷,邯郸与上党的唯一通道被拦腰切断。

赵人数十年苦心经营的滏水防线于一夜之间即被庞涓的武卒全线突破,赵都邯郸也完全裸露于魏人兵锋之下。

直到此时,赵雍方才想到苏秦的谏言,偕安阳君夜访苏府,请教对策。

兵临城下,苏秦亦无其他对策,只有组织军事对抗。在苏秦的建议下,赵雍旨令肥义从中山撤军,回援邯郸,传谕周边赵人或撤入邯郸,或散入各邑,或撤入西部山中,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坚守不出。

魏武卒袭占滏口塞时,由上党郡奉旨征伐中山的李义夫的三军大军正在通过滏口陉,尚未赶到滏口。

这正是庞涓算准了的。

滏口溃散赵兵沿滏口陉且战且撤,与李义夫的大军会合。听闻滏口已失,李义夫急令前锋加快脚步,欲趁魏人立足未稳,一举夺回滏口塞。

魏、赵在滏口塞前展开激战。魏虽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但这些武卒皆是虎贲,又得地利,赵人猛攻两日,死伤逾千,却无法撼动关隘一寸。更有意思的是,青牛打得上火,竟然在赵卒第五轮攻关时,大喝一声,挥动一截碗口粗细的巨木,借山势直冲下去,挡路者死,撞到者伤。见主将如此,身边虎贲个个英勇,纷纷出击,杀下山去,赵人惊惧,溃退数里方才压住阵脚,人马折损数千。

接后几日,庞涓大军兵临邯郸城下,派驻援军一万协防滏口塞。

眼见奈何魏人不得,又不敢擅自撤军,李义夫无奈,遂令部下在离关数里处扎下营寨,同时派人通过山间密道,绕过魏军营垒联系邯郸,请求上意。

正在筹备强渡槐水、与中山决战的肥义大军得到旨令,连夜回撤,但为时已晚。庞涓成功地将李义夫兵马挡在滏口塞外围,主力则绕过邯郸,由城西插向城北。与此同时,控制列人邑的东路人马也向东北方向突破,两路兵马会于邯郸北郊,沿洺水摆好阵势,与先期赶回的赵军先锋部队激烈交战。邯郸城内赵军也趁势接应,赵、魏主力接战。

连战数日,肥义使尽浑身解数,赵军拼死冲锋陷阵,非但未能冲破大魏武卒排成的铁阵,自己队伍反倒被魏人冲散,来自邯郸的接应军卒也被魏人击溃,退回城中。由于伤亡增多,急切间也奈何魏人不得,再加上中山军队也在槐水北岸跃跃欲试,威胁信都(赵国陪都)安全,肥义鸣金收兵,退守洺水北岸,以信都为依托,在武安、临洺关一线布下阵势,与魏人对峙。

在此期间,邯郸周围的多数小型城邑尽被魏人攻破,存放于这些城邑的赵人辎重也尽为魏人所得,邯郸成为一座孤城。

眼见魏人兵马严整,装备精良,威武雄壮,赵雍再也不敢大意,旨令紧闭城门,只守不出。

邯郸城高池深,赵人誓死守御,魏军连攻数日,未有丝毫突破。显然,立马攻破邯郸似也不在庞涓的计划之内。见攻城魏军出现伤亡,庞涓鸣金收兵,在通往邯郸的各条要道设置关卡,同时派出哨探,在邯郸城外昼夜监视,任何出入都要严加盘查。与此同时,庞涓传令在邯郸外围筑起六个防御牢固的营垒,呈六角之势将邯郸死死围困起来,摆出打持久战的架势,一边休整人马,一边寻找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