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1卷)
6892000000414

第414章 救赵难约长出使 聚钱财齐王嗜赌(3)

“好!”田忌朗声叫道,“苏兄,孙兄,二位慢慢享用嫂夫人的美酒佳肴,在下这就前往备战,誓拔头筹。”说毕,朝二人一一拱手,起身径去。

入夜,雪宫一片漆黑。

太子辟疆神色紧张地跟在内宰后面,快步趋入正殿。

灯光下,威王端坐于席,显然专为候他。齐威王很少于夜间召见臣属,此时召他觐见,必是发生大事了。

“儿臣叩见父王。”辟疆伏地叩道。

威王扬手,指指对面席位,见辟疆起身坐下,开门见山:“疆儿,为父召你来,不为别个,只为赛事。”

“赛事?”辟疆看向威王,多少有些茫然,“敢问父王,赛事怎么了?”

“孙爱卿,”威王看向右边,“你来告诉太子,赛事怎么了。”

辟疆顺眼看过去,方见对面席坐一人,是宫廷马师孙悦,因着一身黑衣,这又刚好坐在灯影下,辟疆急切间未曾留意。

“启禀殿下,”孙悦拱手,“往年赛事皆为上大夫田婴操持,大王今日召臣议及此事,臣以为,今年赛事非同往年,是以提请由殿下操持。大王当即恩准,特请殿下相商大事。”

见是这事,辟疆嘘出一口气,不无放松地看向孙悦。

孙悦是秦穆公时著名马师伯乐孙阳的第八世孙,世居祖地郜邑。郜邑本为郜国都城,郜室于百年前绝祠,其地并入宋室,三十年前割让于齐,世居郜都的伯乐后人也就顺势成为齐民。至孙悦,因擅长祖传相马术而受威王重用,被聘为王室马师,官至大夫,十年来已为王室觅得千里马数匹,良马塞厩。齐国数度赛马,王马地位迄今无可撼动者,皆是孙悦之功。

辟疆对他笑笑,拱手回礼:“辟疆不学无术,今年何以不同往年,还请先生赐教。”

“殿下折杀奴才矣。”孙悦回一个笑,侃侃应道,“往年赛事,无非赛马。今年赛事,于赛马之外更多一赛,就是赛钱。”

“赛钱?”辟疆长吸一口气,身体前倾,情不自禁地重复道。

“据臣所知,各都邑殷实之家,无不在为赛马下注,赌注少则数两金子,多则百两,更有甚者,赌以千金豪注,是以臣称之为赛钱。”

“疆儿,”威王接腔,声音故意拖长,“马也好,钱也好,皆为国力。既然赛的是国力,万不可马虎,你当全力以赴,不可有失。”

“父王,”见威王提到国力,辟疆打个激灵,小声禀道,“三国兵加赵室,庞涓围困邯郸,苏秦求救,已是水火之急了。”

“魏人伐的是邯郸,”威王微微一笑,瞥他一眼,“不是临淄,你急个什么?”

“父王?”辟疆不解了。

“疆儿,”威王敛住笑,倾身过来,“你须记住,当年魏伐中山,以文侯之明,乐羊、吴起之智,大魏武卒之力,尚且历三年才破,何况今日伐赵?”

辟疆若有所悟,轻轻点头。

“再说,你拿什么去打?战争打的是钱粮。寡人查问过了,库粮虽说不缺,钱却不足。无钱,何来辎重器械?钱在哪儿?钱在各邑百姓豪吏的私库里。如何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拿出来呢?下注!是以此番大赛,赛马倒在其次,赛钱方为根本。你可传寡人旨意,取缔五都设注,所有注庄收归王室统辖。”

见父王算计在此,辟疆豁然开朗,大是叹服,闭目思忖一阵,似是想到什么:“如此甚好,只是各级吏员、各地赌庄早为今年赛事摩拳擦掌,煞费苦心,若是临时取缔五都设注,只怕他们一时……”

“嗯,你说得是,火不可急熄。”威王连连点头,略一思索,“这样吧,传旨田婴,五都赌庄依旧由五都分设,但决赛赌注,必须由王室设庄,他人不得涉足。”

“儿臣遵旨。”

“还有,”威王看向孙悦,“孙爱卿,依你眼力,今年赛事,可有与王马一决高下的?”

孙悦摇头。

“五都之马,可有与田将军府马一决高下的?”

孙悦再次摇头。

“这个不妥。”威王思考良久,摇头,“一边倒的比赛没有看头。若无看头,就不刺激;若无刺激,就不会有人肯下大注。”

“若是此说,”孙悦笑道,“臣倒有个主意。”

“爱卿请讲。”

“能与田将军府中赛马一拼高下的,或为成侯之马,但成侯之马输在上驷,因其上驷缺匹合意辕马,如果……”孙悦顿住了。

“说下去。”威王直望过来。

“两个月前,臣在中山觅得骐骥一匹,名唤如风,目下尚不为外界所知。我王若是舍得,臣请……”

“去吧,”威王摆手止住他,“就依爱卿之意,务必闹出个景致来。对了,此马花去寡人多少库金?”

“两百两。”

“听说成侯经营盐铁,置业不少,这价钱嘛……”威王努嘴,微微闭目。

孙悦会意,拱手:“臣领旨。”

“千里马?”邹忌两眼放光,长吸一口气,身体前倾,两只老眼眨也不眨地紧盯新近投来的门人公孙闬,“你敢笃定?”

“回禀主公,”公孙闬略作迟疑,“臣不善马,只是今晨闲逛马市,恰遇一人卖其坐骑。臣观那马状态雄奇,声闻九天,断非寻常之马,也是一时好奇,上前打问价钱,那人开口就是三百金,毫无还价余地。三百金堪称天价,臣大是惊叹,回到舍中,与人议及此事,方才得知主公思马如渴,深恐误下主公大事,是以冒昧求见。”

“那马现在何处?马主何人?”邹忌急问。

“在北市马场,臣未问马主姓名,观其颜色,貌似北地胡人,说是特为赛事而来,途中遇雨,因惜马而误下脚程,昨日才到马市,欲为那马寻找新主。”

“公孙闬,”邹忌略一思索,草草写就一书,递给公孙闬,“你持此帖即刻前往宫廷马师孙大人府宅,敬请孙大人屈驾北街马市一趟。”

公孙闬朗声应允,匆匆走出。

邹忌换过服饰,吩咐家宰带足三百金,分三箱装车,引领数十名家臣前呼后拥地往投北街。及至马市,公孙闬已在胡人居所之外恭候,说是孙大人性急,已先一步随那胡人后院相马去了。

邹忌不及细话,三步并作两步,随公孙闬赶到马厩,远远望见孙悦正在抚摸一匹骊马的耳朵,口中念念有词,显然正在与它交流。骊马一动不动,似在倾听,又似在享受孙悦的抚摸。一个身着胡服、一脸络腮胡子的壮年汉子斜倚在一根拴马桩上,一脸自信满满的样子。

“有劳孙大人了,”邹忌走前一步,朝孙悦拱手,“公孙闬推荐此马,老朽眼拙,特请大人过来,这想过过大人慧眼。”

“谢相国抬爱,孙悦愧不敢当。”孙悦从马身上移开,拱手揖道,“相国但有驱使,孙悦愿效微劳。”

“孙大人,这马……”邹忌急不可待,直奔主题。

“相国请看,”孙悦回到骊马身上,指马之身体各部位赞不绝口,“此马毛色纯正,其颅如剥兔之首,其目双突,满而泽,大而光,状若垂铃;其鼻广大而方,色赤如血;其口红而有光,上唇急而方,下唇缓而多理,上齿若钩,下齿若锯……”

孙悦拿出看家本领,不厌其烦地将那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赞美一遍,因其所言皆为马业术语,纵使邹忌之智,也听得如坠五里雾中,只在心底明白,这是遇到骏马了。

好不容易等到孙悦收口,邹忌方才悄声问道:“依先生之见,此马……”

“千里马也!”孙悦一言断之。

邹忌再无二话,转过头,朝家宰努嘴。

家宰吩咐仆从抬下三只箱子,对那胡人道:“这位客人,你这良驹,我家主公收了。这三只箱内各装足金百两,请客人点数过秤。”

“三百两?”那胡人双肩一耸,轻轻摇头。

“这……”家宰看向公孙闬。

“咦?”公孙闬急了,“昨日不是讲好三百两吗?”

“那是昨日,”那胡人给他个笑,“今日不是这个价了。”

“你哪能……”公孙闬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了,正欲理论,家宰摆手,嘴角挤出个笑,换过称呼,语气中不再客套:“这位客商,你出个价。”

“不瞒官家,”那胡人脸上依旧堆笑,“从昨日迄今,已有多位大人前来相马,价格也就涨上去了,有人力压群雄,出金四百五十,这回府中取钱去了,留下此剑作为抵押。”胡人说着,走到墙边,取出一剑。

家宰接过那剑,细审之,见柄底标有田字,料是田忌府人,心中一颤,面上却是声色不动,递还宝剑:“客商稍等片刻。”

家宰走向马厩,在邹忌耳边低语有顷。

邹忌倒吸一口冷气,捋须有顷,伸出五根手指,朝外努嘴。

家宰会意,回到胡人处,照旧摆出五根手指,指三只箱子:“此马我府要定了,这是定金,余款一个时辰之内解到。”

胡人做出成交手势。

家宰再不迟疑,吩咐心腹仆役回府取钱,之后拿出竹、墨,写定契约,与那胡人签字画押,前后不过一刻工夫,就将买卖做到实处。

许是一路劳顿,见到孙膑后又贪几碗老酒,苏秦一觉困去,直睡到翌日后晌。

苏秦醒时,见孙膑守在榻边,正在凝神看他,显然坐有多时了。

苏秦心里发酸,一阵感动差点儿冲破泪门,急急揉眼,起身揖道:“孙兄……”声音沙哑。

“苏兄睡得香哩,”孙膑冲他笑笑,“想必数日没睡囫囵觉了。”

“是哩,”苏秦回以一笑,“只在孙兄这里,方能睡个踏实。”

说话间,瑞梅端铜盆进来,递过巾绢,伺候苏秦洗过脸,漱过口,推起田忌专为孙膑打造的轮车,导引苏秦走进院子后面的梅园。

直到此时,苏秦方才察出瑞梅小腹隆起,显然已身怀六甲,颇为感慨。

梅园甚大,有数亩见方,因为是三年前才栽上的,梅树大多鸡蛋粗细,皆未挂果。只有田忌使人移栽过来的一株碗口粗细的老梅历经两载雨露滋润和瑞梅的精心呵护,今年总算根系扎实,枝繁叶茂,青涩果子挂满枝头,皆如枣子大小,让苏秦不免联想起寒冬腊月一树花时的繁华景致。

梅园正中有个莲池,半亩见方,一池荷叶青青,状若蒲扇,只不见一朵荷花,许是时令过早之故。合纵辰光,苏秦曾听魏国副使公子卬讲起过嫁给庞涓的妹妹瑞莲,说她与姐姐瑞梅情同手足,想这一池莲藕定是瑞梅为妹妹所种了。

餐案就在这株老梅树下。瑞梅伺候孙膑、苏秦在案前坐定,两位仆女各端餐料餐具入席。苏秦放开肚皮,吃个尽饱。瑞梅收拾一毕,招呼仆从离开,留下孙膑与苏秦继续叙旧。

望着瑞梅挺着肚子远去的背影,苏秦朝孙膑拱手:“恭贺孙兄,嫂夫人这是有喜了!”

“呵呵呵呵,喜了,喜了,还有一喜呢,”孙膑乐得合不拢口,冲瑞梅叫道,“梅儿,带菊儿来,让苏兄抱抱。”

瑞梅回身应道:“菊儿随飞刀叔叔去玩瀑水了,不在家呢,让苏兄稍稍等些。”

“好咧。”孙膑应过,转对苏秦,“看来苏兄得候些辰光了。”

“菊儿是……”苏秦目光征询。

“是你的大侄女,已满两岁了,顽皮得紧哩!”

“好哩,好哩,真正好哩!”苏秦连连拱手,“贺喜孙兄了。孙兄先得嫂夫人,再得菊儿,这又果挂枝头,羡杀苏秦矣。”

“呵呵呵呵,”孙膑连笑几声,“不瞒苏兄,在下也就这点儿福报了,有梅儿,有菊儿,若是上天垂顾,这再长出几棵松树柏树来,也算对得起孙氏宗祠了。”

“唉,”苏秦轻叹一声,看向头顶累累青果,“我们兄弟几人鬼谷一别,恍若隔世。若是张兄、庞兄亦在此地,我们兄弟把盏,共贺孙兄连番之喜,同祝孙氏一门后继有人,该当多好啊!”

“谢苏兄美愿。”孙膑拱手,“听闻张兄喜得吴国公孙氏之女,甚是贤淑,庞兄喜得瑞莲阿妹,亦为佳配,想必皆有子嗣了。唯有苏兄,膑未曾听闻家事,甚是挂记。此地并无外人,敢问苏兄,可否略透一二,好让膑分享苏兄之喜。”

苏秦将脸别向一侧,凝视不远处的荷池。荷叶葱葱郁郁,到处都是尖尖头,大半个池塘已被覆盖,因仍在春时,尚未蛙鸣虫飞。

苏秦收回目光,闭目有顷,身心完全放松,没有提及小喜儿,只将姬雪的故事由头至尾,一五一十地讲述一遍,听得孙膑唏嘘不已。

“不瞒孙兄,”苏秦一脸苦涩,抖底儿道,“如果苍天不悯,就这辰光,公主怕也……也如嫂夫人一般无二了!”

孙膑长吸一口气,陷入冥思。

“孙兄啊,”苏秦愁肠百结,“如果公主真的有孕在身,怕就不是喜,而是祸了。在下倒是无惧,可公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