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异珍奇案录
6898500000205

第205章 移动工厂

在对屋里的一堆赌徒进行了一番劝诫,并通知了当地民警前来处理之后,随着警灯的闪烁和警笛的呼啸,石强带领抓捕小组迅速从大东沟收费站再次驶入高速,并按照张剑东的指示,一路向上海方向奔去。

“我说老石,我怎么有点晕呢?杜非海会在加油站制作海洛因?张队怎么得到这个定位的?这次定位不会还是错的吧?”文刚在车上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石强没有回答,他此刻也正在被这个问题所困扰。“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理解。而且,明明是两次定位都失败了,张队却一口咬定定位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为什么是在返程方向的祁东服务区的加油站呢?”文刚感觉疑问重重。

“这些问题,我想等我们带着杜非海回到刑侦队时,张队会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解释的。”通过无数次疑难案件的侦破,石强对张剑东这位身经百战的老领导,向来是非常有信心的。

1个小时后,警车到达临沪收费站。这个收费站位于岱山和上海的交界处,驶出这费站之后,再有半个小时的行程,就进入了上海管辖区的收费站了。而这里已经挂满了关于欢迎来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横幅,而这附近的加油站也增加了警力,对所有前来加油和休息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警车在临沪收费站转了个弯,掉头从另一侧又进入了G03高速,并朝岱山方向驶去。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临近祁东服务区时,石强坐在警车里,远远就看见祁东服务区加油站一侧,警灯闪烁。

“看来,果真如张队所说,高速交警已经到达,并应该控制了杜非海。”石强众人直接把车开进了服务区。

只见两辆高速交警的警车,一前一后,将一辆箱式货车夹在其中。

“高速交警控制一辆货车干什么?”石强眉头一皱。

就在石强等众人疑惑之际,高速交警的负责人赶了过来。“岱山刑侦石警官吧?我是高速交警,我姓薛。按照刑侦队张剑东队长的协查要求,我们在这里拦截了这辆疑似目标的厢式货车。”

虽然石强不太明白,张剑东为什么要在这里拦截一辆厢式货车,但还是对薛警官表示了感谢。

薛警官指了指旁边的货车,又指了指两辆高速交警的警车,“货车上的两名相关人员, 一名是司机,一名在车厢里。目前已经被分别控制,由警员看护,分别在我们的两辆警车上。”

石强带领众人,首先登上了那辆厢式货车。

一进车厢,石强顿时恍然大悟——车厢里,摆满了各种盛放化学试剂的瓶子、化学反应的容器,还有一些自己不太认识的电子仪器。

“难道……?”众警员彼此面面相觑,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而石强却只是点点头,然后在车厢里摸索着,似乎寻找着一件弄丢了的东西。

终于,在车厢里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石强慢慢拎起一只黑色玻璃试剂瓶。然后,举过头顶,自己歪着头看向瓶底。

“哈哈!完全明白了!”石强终于笑了,“好狡猾的杜非海!”

在众人的注视下,石强从瓶底取下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物件,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技术刘安装的定位器。”

直至这时,众人才真正知道了定位失败之谜——谁说制毒就非要在一个固定不动的场所里进行?人家杜非海另辟蹊径,偏要在高速移动的货车里制毒!怪不得根据定位,他们总是扑空!

“文刚,你负责,立即组织保护现场,封存证据。”石强命令道,“我去会会这位高智商的化学专家!”

高速交警为了防止货车上的两人彼此串供,早就将二人分别控制。石强安排一位警员去跟货车司机进行询问。而自己,则上了另一辆高速交警的警车,要对杜非海进行初步接触。

警车中,一个中年人,平头,黑框眼镜,白大褂,看到石强进来后,沉默不语,却紧盯石强。

“你是杜非海?”石强首先开口,并亮出了警官证。

“是。”杜非海答应着,“你是刑警?你们要干什么?”

石强不太习惯于首先回答嫌疑人对警方的诘问。“杜非海,请你先回答我,你在箱式货车里干什么?”

杜非海对自己的问题被忽视,而感觉有些气恼,只从牙缝里蹦出三个字:“做科研。”

“做科研?”石强感觉好笑,“做科研至于在高速路上做吗?难道万邦公司先进的实验室不足以给你提供实验场所吗?”

杜非海一时语塞。他可能没有想到警方会知道自己曾经供职于万邦公司。

“杜先生,我希望你跟我回公安局接受调查。”石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为什么?”杜非海立即警觉了起来,“我又有没犯法!凭什么抓我?”

石强虽然坚信,只要杜非海那一车的试剂在,回到公安局一化验,立马就算是人赃并获了。可是,毕竟警方现在手中并没有关于杜非海制毒的直接证据。所以,石强语气进一步缓和了下来。“杜先生,希望你能够明白,我们现在是‘请’你去公安局“配合’调查,并非强制措施。”

石强又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补充道,“你一定知道,配合警方办案,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可能是觉得自己已经被控制,如果不配合,肯定也没有好果子吃。于是,杜非海点点头,“我的实验室,你们必须给我妥善保护。”

愣了一会儿,石强才明白,杜非海所谓“实验室”就是那个箱式货车。

“当然!警方保护你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石强当然是会保护那辆货车的。只不过在杜非海眼中的“实验室”,在警方眼里被称作“物证”。就算杜非海不说,石强也一定会严格保护好“物证”的。

于是,与高速交警完成交接手续后,石强就带领着众位刑警,当然还有杜非海和他的司机以及货车,赶回了岱山刑侦队。

在将杜非海进行了简单的安置后,石强直奔张剑东办公室,汇报相关情况。

“石强,这一趟一波三折,你们辛苦啦!”张剑东表扬到。

石强顿时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这倒是没什么。不过,我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张队是如何判断杜非海是在移动的货车上制毒,并且会到祁东服务区加油呢?”

“就知道你见到我后的第一个问题,一定是这个!”张剑东微笑着看看风尘仆仆的石强,决定详细进行说明。

“首先,是源于对技术刘的信任。”张剑东看了一眼此刻就在旁边的技术刘,“我相信他的定位器和对发回信号的分析,是不会有错的。”

此刻,就站在张剑东旁边的技术刘,对张剑东表现出了一脸感激的神情。

“既然数据无误,那错误只能是我们对数据的判断了。”张剑东继续说道,“两次失败后,我在地图上发现2个问题。第一个,两次定位中心点,都紧邻高速公路附近,这难道是巧合?第二,两次信号发射时间上间隔2小时,而距离上间隔180多公里。这正好符合货车在高速上行驶的速度。所以,我就怀疑,是不是定位器本身就是搭载在货车上,沿高速在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快速奔跑中。”

石强点点头。不得不承认,张剑东的这个推断跳出了思维定势,非常大胆,又非常合理。“可是,张队怎么判断杜非海会在祁东服务区加油呢?”

“这就要归功于第三次定位信号了。”张剑东走到地图前,说道:“第三次定位中心点出现在离第二次定位中心点——大东沟村以东30公里附近。”

“那就不对了啊!”石强皱起了眉头,也走到了地图前:“也就是说,杜非海的货车在15:00到17:00之间的2个小时,仅仅继续向东行驶了30公里,这显然在逻辑上行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