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6923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谨以此作业奉呈母亲父亲和老师

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拉开了基督教新教来华布道的序幕。迄至1949年,百余年间,来华布道的西方传教士成千上万,分属于英、美、加、德、法、丹、挪、荷、芬、澳、新及瑞士、瑞典等十余国的近两百个不同宗派的差会。除了中心城镇,外国传教士还深入到中国的各个角落,边远如新疆内蒙西藏,偏僻如黎村苗寨彝乡,亦不难觅得他们的斑斑足迹。他们宣讲福音、发展信徒、兴办学校、设立医院、推广发刊书报、举办慈善福利事业,有时甚至干预中国的内政。其影响之广之大,毋庸置疑。传教史研究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特殊侧面,日益受到重视,相关论著时有发表。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却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深入。本书以编年记事的形式,将散见的在华新教教会资料,爬罗剔抉钩沉索隐汇编成册,或可弥补个中不足。

本《纪年》所收内容包括:一、各国来华布道的差会——名称、国别、宗派、开教、立会设堂等;二、历年来华的传教士——姓名、身份、驻在地、调转及相关事工等;三、教会所办医院、学校、慈善机构、报纸杂志及社会文化团体;四、相关教案;五、编者认为应该收录的其他资料。

新教教会资料数量巨大,名目繁多,散藏在世界各地,且年代久远。搜求固属不易,辨析更其困难。本书所用资料,除教会发刊的调查录、年鉴、书报外,尚包括各地出版的地方志和文史资料,相关回忆录、专著和论文,各种大事记和年表,以及纷繁丰赡的网络作品,等等。编者所取未精,所用实弘,饮水思源,敬记所自——特编制《主要征引和参考论著资料目录》一份,附录于后。

本书资料的搜集,承国家图书馆韩华博士、华南师范大学谢放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王北红馆员、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Susan Burdick女士、西雅图黄锡培先生、加州Lee Lomas博士和IT青年李鼎多方帮助,谨此并申谢忱。

小女黄遐、小犬黄訸和儿媳姚凌燕在境外辗转为本书搜寻到一些宝贵资料,填补了部分欠缺,使之渐臻完备,殊堪嘉许。

学术资料的搜罗整理,和学术研究一样,是一件做到老学到老的事情。编者半生埋头相关基础资料的发掘、考订和研究,无如学养浅薄,虽殚精竭虑,大小错误依然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摆脱不掉,令人汗颜。“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本书编写过程中所发现的过往的讹误,均已一一订正。是故编者前此编写或参与编订的《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和《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关于教会和传教士等等的记叙,凡与本《纪年》所述相左者,无论差失巨细,请概以本《纪年》为是。

本书取“博采主义”,多闻与阙疑并重。各年记事,视所得材料多寡而详略不一。详可万言,略仅数语,不拘一格,务求有根有据。虽然如此,编者囿于识见,搜求未遍、考订失察、选举或乖、疏漏讹舛、畸轻畸重,仍在所难免。恳请海内外方家及读者不吝赐正。

拙编有关内地会的部分文稿,承香港海外基督使团吴望华先生悉心审读,多所补正,谨此深表谢意。

黄光域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于北京东厂胡同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