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CIA超强阅人术
6953600000005

第5章 CIA特工上任的必修课(4)

应该说,谎言是人类最常用的一种欺骗手段。对于谎言,最重要的就是可信,只有合乎逻辑的谎言才可信。同样,对于他人可能的谎言,在你没有证据证明真伪的情况下也是根据逻辑进行判定。符合逻辑的话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不符合逻辑的话一定就是假话。

撒谎是一件需要胆量的事情,因为其他欺骗方法都只是做出一个假象给人看,而不是厚颜无耻地说假话。对于经过训练的CIA特工来说,假话说多了也就习惯了,并且会相信为了达到目的,进行欺骗是合理和必需的。

由于工作的保密性,很多CIA的工作人员是不能对外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的,有的时候,甚至连自己的配偶和亲人也不能告知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工作信息。这无疑会对CIA工作人员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曾经就有一个结婚16年的CIA特工,他的妻子直到他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幸发生意外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名特工,而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的丈夫只是一个需要经常出差的公司销售人员。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能看出,从事这份工作无疑很难保证自己对伴侣的真诚,有的时候甚至会给家庭和睦带来严重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大一部分CIA秘密特工都是没有配偶的,因为在女士眼中,这些人“没有固定工作”而且“行踪诡秘”,所以都不大愿意和他们交往。但这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IA特工对于配偶的忠诚度,因为他们深知“来之不易”的道理。

有一个名叫哈瑞的特工,由于经常在外执行任务,而对妻子只说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但是由于哈瑞不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使得他的妻子开始怀疑自己的丈夫到底在外面做什么,甚至为了了解自己这位“神秘”的丈夫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妻子还曾经雇佣私家侦探跟踪过他,使得两人之间的感情一度出现危机。对于妻子的这种猜疑,哈瑞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这一点直到哈瑞从CIA光荣退休,才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所以说,CIA的工作人员,不管是秘密特工、间谍、还是分析专家,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国家机密,都是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保密的。所以,不论在面对什么人的时候,都必须能够面不改色地介绍自己虚假的职业和其它个人信息。

CIA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要对自己的身份保密,在情报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威胁和压力,因此一名合格的特工就需要有足够的胆量才能够完成任务,也就是说,从事特工这样职业对个人的心理素质是有很高要求的。

在特工的心理素质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冷静和镇定。如果在情报工作中,特工的情绪容易受到所发生事件的影响,比如容易变得兴奋、愤怒、悲伤、紧张、恐惧等等,那么相比于冷静的人就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者无法做出判断,因为这些情绪将大大削弱特工的思维能力。要做到保持冷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忽视周围发生的事情,尽量地把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剥离出来,说白了就是让自己变得冷漠。这也许很困难,或者不可理解,但这是成为一名合格特工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任务必须要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包括了一名特工身为人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生存。

不论是欺骗还是胆量,都要求CIA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这也是确保他们能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一个保证。但除此之外,CIA的工作人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阅读能力来辨别他人,因为有的时候,他们所谓的亲朋好友,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灾难。

1991年1月的一天,一名在CIA工作的特工詹姆森发现自己华盛顿的家旁边的房子中搬来了一个新的邻居,这个名叫埃米的新邻居是巴基斯坦人,他机智幽默、洒脱不羁,很快,他就和当地人混熟了,甚至就连一向谨慎的詹姆森和他那些在CIA工作的同事们也喜欢上了这个人,并和这个外乡人交上了朋友。

一转眼到了1993年,埃米已经在这里住了有两年的时间了。但是最近詹姆森发现埃米有些举动不是很正常,因为他总是能够看见埃米在一旁自言自语,而且出奇的和气、友好。詹姆森凭着自己做特工训练出来的直觉认为埃米的情绪不是很稳定,但是后者却一直声称自己很好。有一次,詹姆森看到埃米自己在一间小酒吧里独饮。在看到詹姆森后,埃米伸出手来,表示要请詹姆森一起喝酒。由于两人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詹姆森便坐了下来,同他一起喝了一杯。但是在结账的时候,詹姆森发现埃米竟然付给了服务生20美元的小费,虽然詹姆森当时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他心中对此感到十分的疑惑,因为他所了解的埃米一直对服务生都是比较小气的,但这一次却是异常的大方,这难免会引起詹姆森的猜疑。但是詹姆森也不能据此就轻易的做出判断,于是他打算再试探一下埃米,便问他今天的酒味道如何,埃米回答说很好,并且还打算要再来一杯。这又是一个反常的举动,因为在詹姆森的印象中,埃米在结账之后是不会再次掏腰包的。

埃米又叫了一杯酒,詹姆森也陪着他又喝了一杯。喝完这杯酒之后,埃米似乎有些醉了,开始唠叨个不停,说了一堆詹姆森完全听不懂的乱七八糟的话,并且还没有缘故的冲着詹姆森和酒吧里的服务生大发脾气,令詹姆森感到很是尴尬。詹姆森意识到,埃米的这种行为是一个精神偏执分子在发作之前的一种惯常表现,于是他决定对埃米做一个更深层次的调查,不料,几天之后,也就是1月25日,还没有等到詹姆森做更进一步的举动时,埃米在中央情报局的大门外,对一辆载有CIA工作人员的轿车进行了袭击,一名情报分析专家和一位特殊工作人员当场身亡,另外还有3人受伤。

虽然在案发之前,詹姆森已经发觉到了埃米的异样,也觉察到了这个人的危险性,但是他并没有将对方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没有能够阻止埃米的行动。虽然行凶的埃米在经历了3年的潜逃之后,终于被美国政府抓捕归案,但再也无法挽救那两位特工的生命了。

所以说,特工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必须时刻都保持一种警惕的状态,而对人的观察也是一种必要的技能,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都应该引起自己的注意,有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一个人的一些小细节才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大秘密。即便是在和上下级交往的时候,CIA特工们也必须能够解读对方的心理频率,否则也有可能会犯下大错。可以毫不过分的说,每一名CIA的工作人员不论是执行任务还是日常生活,几乎每天都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考验,而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高超的阅人本领无疑是分辨一个特工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3.CIA特工通过“阅人”来获取和分析情报

1977年2月的一天,一名中情局派驻在苏联的外交官刚刚下班准备回家,当他走到自己的车子旁,吃惊地发现在自己汽车的雨刷下面压了一张字条,上面的大概内容是说,字条的主人愿意为美国提供苏联的军事情报,上面还留下了对方的电话号码。

这一突如其来的“好事”让这名外交官有些不知所措,他立即将此事报告给了中央情报局总部。收到这个消息后,着实让中情局的工作人员都大吃一惊,包括当时的局长斯坦斯菲尔德·特纳在内的很多高级官员都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骗局,他们打算将这则消息进行冷处理。

中情局当时的局长斯坦斯菲尔德·特纳,按照他履历上的说法,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同时他的身份还跨越了好几个领域,他既是系统分析专家,还是一个作家、教授,更是一个舰队司令。虽然他有过类似于越南战争这样的亲身经历,但是这位学院派的局长在实际与间谍打交道这一点上,还是有着很大缺陷的。他只凭借着自己的直觉,便认为对方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骗子。

但是中情局派驻在苏联的间谍头子、长期在外工作的哈撒韦却并不这么认为。哈撒韦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时候,甚至是当对方刚一开口,他就已经知道这个人想要说什么了。所以,依靠自己常年和苏联人打交道的经验,他果断地告诉特纳说:“我认为我们应该试一下,我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