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存法则
6966600000033

第33章 为自己的价值观而献身

* 生存法则(下)

价值观是做人的一个标基点准,只有坚持自己价值观的人,才能在追求与献身中得到最大的快乐。一旦你进入成人的世界,你便开始不断地修正你的价值观:有些事对你变得比较重要,有些则变得比较不重要;有些人对你的重要性甚于他人,有些人更变成你的模范,你认同他们,接受了其中的一些价值观,也拒绝了其中的一些价值观。这样的过程便是价值观的发展。

价值观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偏爱、接受和献身(采取行动)。在偏爱的阶段,你对某些事有所偏爱,举个例子来讲:玛丽琳发展了一个经理人员的训练计划,有一个公司看到了她的计划,也看到受训后经理人员的反应,非常欣赏她的计划,因此希望玛丽琳能给予他们的人员以特别的训练,使得他们的人员以后能自己开办这样的训练计划,换句话说,他们想买下玛丽琳的训练计划。他们愿意付给玛丽琳120万,钱虽很多,但她终究还是拒绝了他们。

为什么?因为这120万是将计划买过去的,往后这公司自己举办这个计划,玛丽琳没有任何的控制权。这一点正和玛丽琳主要价值观——权力相违背了。对她来讲钱比不上权力或者说对计划的控制权那么重要,因此她决定拒绝这家公司的邀请。她的决定是根据她的价值观,根据什么对她是最重要的而作出的。

接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保持你自己的价值观。为了保持控制权,玛丽琳放弃120万元,这便是她已接受了自己的价值观。

许多人在金钱的诱惑下,背叛自己的价值观,从而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虽然有了钱,物质丰富了,但自己的价值观被丢弃了精神则受到了伤害。

拿玛丽琳作例子,假如她接下这120万会有什么后果呢?她将自己对自己生气,甚至悔恨自己卖掉计划是个自己害自己的决定,是个和自己的需要相违背的事情。

对一个价值观献身有时需要下决心采取实际的行动。玛丽在一家私立学校呆了十年后终究是辞职了,虽然因而她损失了一笔可观的退休金。为什么她要这样做?她觉得教师的生活妨碍了她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愿望。她比较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她的价值观里自主和美感比经济稳定来得重要。为此,她离开了教师的工作,这就是根据价值观所采取的行动。

魏特利博士指出,为价值观献身,表示你针对你的价值观采取行动,假如你的价值观是追求身体健康,你采取的行动就是选择适当的食物,安排运动和休息的时间、避开烟、酒以及令人发胖的因素。

由此看来,你要怎么收获,就必须怎么栽种和耕耘。

为价值观献身,你会失去很多,但得到的更多。

数年前,激励专家金克拉到亚特兰大演讲。演讲结束后,金克拉为读者在书上签名,有对夫妇耐心在一旁等候。当别人都离去后,他们俩人走上前来。那位太太自我介绍说:“我是麦伯伦,我就是写信给你的那个人。这位是我的先生,李伯瑞托。”

她说:“我想向你表明身份,并将我信中所写的再说得详细些。我和你相同的地方是,我的体重也同样超过200磅,但如你现在所看见的,我现在已不再看重了。”她说的的确属实。“我和你不同的是,我以前每天要抽两三包烟,但现在我也戒掉了。和你不同的是,我还渴酒,而且经常喝得过度,说起来真不好意思。如今我也不渴酒了。”

她继续说下去:“我当了8年护士,我很喜爱那份差事,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职务攸关他人的性命。但说句老实话,我的自我形象却极差。后来我开始听你那套‘如何持续自我的激励’的录音带,并从中听到许多鼓舞人心的话。我最喜欢的一段就是:‘假如你不喜爱现在的你,别担忧,因为你不会永远如此。你可以成长,也可以改变。你可以超越现在的你。’”她说:“我很喜欢你所引述布洛德博士的话,她说一个人无法持续以与自我形象不符的方式行事。”

麦伯伦又接着说:“我特别欣赏你说的一段话:‘人生原是苦,唯有吃得苦中苦,方得人生乐’。如果你能在该做事的时候,就督促自己去做,那么终有一天,当你想做这些事的时候,你就有能力去做。但是,我更欣赏的是,你一针见血地指出;‘去做我们想做的事,需要相当的努力,但努力是值得的。尽管过程艰辛,收获却极为甘美。’”

她停顿一会又说:“我想重新自我介绍一下,金克拉先生。我是麦伯伦医生。我是全美六位专攻肥胖症学的女性之一。这门医学专门协助肥胖者控制体重。”

她表示自己靠着半工半读从医学院毕业。多数医生都会说,他们一生所做过最艰难的事,就是让自己从医学院毕业,但麦伯伦却能在当全职护士期间,完成医学院课程,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请注意:她在工作之余所做的事(上医学院),不仅决定她在工作上的成就,也扩展了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一段时间后,麦伯伦与李伯瑞托与金克拉夫妻结为好友。每当到亚特兰大,金克拉就会去看看他们,而他们也会到达拉斯探视金克拉夫妇。就金克拉夫妇看来,他们真是一对神仙眷侣。俩人不但身体健康、经济宽裕,而且各方面相当稳定。除了朋友众多,心境安宁、家庭美满外,还有一项无价的资产——希望,也就是希望未来会更好。

为自己的价值观献身的麦伯伦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如今,麦伯伦身兼作家与三家诊所负责人,常到全美各地演讲,甚至还会抽空一对一地教文盲识字。毫无疑问,这种无私的奉献,使她从生活中品尝到最甘美的滋味。

没错,麦伯伦是无数人的恩人,而这些人有许多是她永远不会认识的。她的书已卖了50万册,你可以想象她所发挥的影响力有多大!

这则励志故事的后半段是:李伯端托不仅不断鼓励、支持妻子,甚至还汲取她的观念及哲学。1992年1月,他开设了一家自然食品店——桃树自然食品店,结果由“最佳新设商店目录”评选为1993年的健康食品店代表。

他们俩人的故事,说明了我们创建事业、个人经营与家庭生活应持的哲学:如果你肯乐意为自己的价值观献身并帮助足够的人达成所愿,你就能完成一生的愿望。

怎么栽种,就怎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