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6967000000019

第19章 遇见最美的中国·山东旅游(4)

◆晏婴墓

晏婴墓在临淄区永顺庄南300米处,有一座高十余米,方圆近百米的古墓,这就是齐国名相晏婴之墓。墓四周由灰色八棱墙环抱,显得幽静而雅致。游人进入八棱门,墓前有明代万历年间立的石碑一幢,上面刻着“齐相晏平仲之墓”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晏婴,字仲,谥号为平,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灵公,庄公、景公三帝,均在齐国为官,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传说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关晏子的一些小故事,几千年过去了,仍在民间津津乐道。其中之一就是“晏子使楚”。有一年,齐王命他出使楚国。因晏子身材矮小(“长不满六尺”)。那时候的一尺相当于现在七寸,不满六尺也就合1.4米左右。),楚国便想羞辱他及齐国,于是在城门的旁边开了一小门,让晏婴从小门进去。晏婴不答应,并且说:“到狗国去,才从狗门进去,我现在到楚国来,不从这门进去。”楚人只好让他从大门进去。楚王见了晏婴说:“你们齐国没人了是不是?怎么让你来?”晏婴说:“齐国人多的是,只不过出使时各有分派,能人被派去拜见贤王,无能之辈被派去见无能的国王。我最无能,所以才被派到了楚国。”他们正在谈话时,按照预先的布置,有人前来向楚怀王汇报,说外面捉住了一个齐国小偷。楚王便转换话题,借此挖苦和羞辱晏子。可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的晏婴接着就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言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人善盗耶?”这是晏子与楚王的一段辩论。谈笑风生,挥酒自如,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不长对方志气,又利用对方无礼的玩笑以退为进,使辱人者自辱,这也可以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机智。司马迁曾经说过:“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司马迁对晏子如此忻慕,甚至甘愿为他作和“执鞭”的奴仆,可以想见晏子的为人。

◆三士冢

三士冢位于淄城南约1公里处,为一基三冢,高约16米,南北近55米,东西10米。三冢相连,平地而起。这里便是晏婴设计“二桃杀三士”故事中的三勇士之墓。传说齐景公时,有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勇而无礼,恃功骄傲。相国晏婴欲除之,遂献计请景公送两个桃子,让他们论功领赏。公孙捷说南山打虎有功,田开疆称杀敌树勋,各取走一桃。古冶子道:“往昔随主上渡河,大龟街走车马,我潜行九里,杀死大龟,我该食桃”,说罢,拔剑在手。公孙捷、田开疆满面羞愧,说:“我们本功都不及于人,意抢食桃子,不死不能算作勇士。”说完便一同拔剑自刎。“古冶子见此又后悔莫及:”我羞死同伴,独活算什么勇士。“随即也拔剑自刎。三人同葬”汤阴里“。另一说法是三义士知晏婴蓄意陷害,不甘受侮,以死相拒。诸葛亮曾和《梁甫吟》一诗追述此事:”步出城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向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晏婴子“。这首《梁甫吟》不仅有真情实感,而且颇具痛惜凭吊之意。三士冢周围建有砖石围墙,南侧设圆门和影壁,有《梁甫吟》刻石和摹刻”二桃杀三士“汉画像石等嵌于影壁之上,墓西有”三士冢“石碑。

◆管仲墓

管仲墓在临淄区的南牛山北麓。管仲,字仲,名夷吾,谥号敬,亦称敬仲,是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的名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称:“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他任宰相的期间,改革内政,提出了许多富国强兵之策。后人托管仲之名著《管子》一书,此书包含了道、名、法等家思想以及天文、历数、经济和农业知识。管仲墓北临淄河仅百米,西濒沟堑。墓高14米,东西长36米,南北长约14米。墓前有“齐相管夷吾之墓”石碑,周围有新砌砖石围墙环绕。传说墓前原有一幢石碑,上面刻着毛维孙的诗:“幸脱当年车槛灾,一匡霸业为齐开。可怜三尺牛山上,千古常埋天下才。”

◆东周殉马坑

东周殉马坑位于齐国故都城郭北部淄河东岸。据探测,殉马坑环绕了一座“甲”字形石椁大墓周围。东、西、北三面相连,东西各长70米,全长210米,1964年和1772年先后挖掘84米,清理殉马228匹,分两行排列,马头向外,昂首侧卧,做奔跑状,气势雄伟壮观。按殉马坑长度计算,全部殉马在600匹以上,数量之众,规模之大,前所未见。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些殉马均为战马,且为公马。经鉴定,殉马坑的墓主为齐景公。《伦语·季氏》有“齐景公曾有马千驷”的记载。规模宏大的殉马坑说明了齐国贵族的奢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千乘之国”的齐国国力的强盛。1983年,在殉马坑西边南段40米处就地建起殉马展厅,面积为800平方米,有殉马一百余匹。

◆中国陶瓷馆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陶瓷以其独特的魅力远播海内外,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早在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地区就开始了陶瓷生产。西周初,齐国始专设“陶正”官,管理陶器生产,并在齐都城内设立制陶作坊,从事陶器的专业化生产。魏晋南北朝前后,淄博地区的陶瓷生产完成了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唐宋时期,陶瓷生产技艺日趋精进,规模不断扩大,窑址星罗棋布,逐步形成了淄博特色,出产了一批颇有影响的陶瓷名品,寨里窑的青瓷、磁村窑的黑釉瓷、博山窑的绞胎瓷和彩瓷等都曾名噪一时。明清时期,淄博陶瓷产品器型厚重,装饰独特,产销两旺,形成了以博山为代表的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淄博陶瓷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立足当地资源,开拓创新,开发研制出滑石质瓷、高长石质瓷、炻器和合成骨质瓷等新瓷种。刻瓷艺术在国内外独树一帜。以中华龙国宴瓷为代表的日用陶瓷,已达到中国陶瓷的最高水平。淄博作为中国五大陶瓷产区之一将与全国陶瓷同仁携手合作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淄博陶瓷博物馆设在淄博市展览馆三楼,展示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展示面积最大、品种最齐全,展示水平最高的现代化陶瓷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000多年以来,淄博出土、生产和收藏的各类陶瓷精品2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厅分前言区、综合展区、古代和近代展区、现代展区、陶艺创作区、陶瓷精品销售区和广告区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现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分建筑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现代陶艺、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几大部分进行了分类陈列,展示了淄博陶瓷的最高艺术水平和发展成就。在陶艺创作区——“陶苑”,观众通过现场亲手制作,能够尽情领略陶艺创作的乐趣,增强对陶瓷文化的感性认识。

参观淄博陶瓷博物馆您将会深入了解淄博陶瓷8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和淄博陶瓷的最新发展成就。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明的认识也将得到一次质的升华。

◆齐国历史博物馆

临淄,是我国古代东方历史名都。从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齐建国,经春秋桓公称霸,战国威宣称雄,开创稷下学宫,倡百家争鸣,至西晋废齐,临淄作为诸侯王国的都城累计1300余年。

时光流逝,那宏伟华丽的宫室台榭虽不复存,但齐国故城垣和宫殿台基依然存在,故城内外还耸立着150多座齐王和名士陵墓。齐国故城人为景观荟萃,文物古迹闻名遐迩,地上地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市、区人民政府充分利用齐文化,发展文物旅游事业,建起了既有文物价值,又有观赏游乐性的文物旅游景点,如仿城堡式的齐国历史陈列馆、东周殉马馆、临淄石刻艺术馆、齐故城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等,形式各异,各具特色。仅从十几处文物景点便可窥视到泱泱大国之风貌,领略那昔日霸主之雄风。

齐国历史博物馆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政府驻地,是全国十大异型博物馆之一。它是在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文物陈列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以齐国故城大城与小城相互衔接的特殊形制作外形,青砖砌垒,形似古城堡,别具一格,内部装饰古朴典雅,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顶高15米,与宫城西部的宫殿建筑遗址桓公台东西相望,交相辉映,显得格外雄伟壮观。陈列内容是以齐国历史为纲,以时代先后为序,分先齐时期、周代齐国,以此为重点,突出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最后是秦汉时期。陈列形式灵活、多样、生动、形象,融知识、艺术、趣味性于一体,分设15个展厅,有序馆、龙山文化厅、西周文化厅、桓管霸业厅、韶乐厅、武威厅、城郭厅、稷下厅、科技厅、礼俗厅、火牛阵厅,陈列各类文物精品300余件(套),并辅以雕塑、模型、沙盘等传统艺术形式和灯光、音响、影视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法,全面细致地反映了齐国八百多年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展示了齐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目前博物馆陈列形式中的一种创新和有益尝试。

◆中国古车博物馆

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上,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以车马遗志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博物馆。该馆包括春秋殉马车展厅和中国古车陈列展厅两部分:后李春秋殉车马、规模之大、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为当代全国之冠、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该馆内容集中国古车研究成果之大成,充分展示了我国车乘的悠久历史和造车技术在世界车辆发展史上的领先地位。该馆位于济青高速公路126公里处,两侧并设有大型停车场,交通十分方便。

马坑简介:

后李春秋殉车马,分为一号坑、二号坑。一号坑长32米、宽5米、车10辆、马32匹。二号坑长8米、宽3米、车3辆、马6匹。列全国199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聊斋城

聊斋城是淄川蒲家庄投资兴建的。是以园林为表现形式,以聊斋故事为主题的组群式的大型名园景区,它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这里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里,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五大旅游景区之一。

蒲翁后人为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要求,组建了淄博聊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他们以弘扬蒲文化为己任,不断加大聊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已形成柳泉、聊斋宫、狐仙园、石隐园、满井寺、俚曲茶座、墓园等旅游景点,使聊斋城的建设初具规模。

聊斋城旅游景区内的蒲松龄纪念馆,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蒲松龄当年居住的原貌。故居为典型的北方农村院落,郭沫若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故居大门。院内有蒲翁当年著书的聊斋、蒲翁生平展室、蒲翁十分钟爱的文石展厅和当代文人骚客的书画展厅。柳泉,又名“满井”,为当年蒲翁设茶采风之地。现立有沈雁冰题写的“柳泉”石碑。青石砌就的泉口,泉水四溢,令游人流连忘返。蒲松龄除《聊斋志异》外,还创作了上千首俚曲作品,俚曲茶座正是演唱观赏俚曲的上佳去处。游客驻足品茶,听上几段俚曲,自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狐仙园以聊斋故事为主体设计建造,内设蒲松龄生平及著作、蒲公开铺设馆生涯、名人书画等展室。石隐园原系毕氏花园,蒲公设馆毕府30年,写下了大量有关石隐园的诗词佳篇。园内怪石林立,绿树成荫。此园移到蒲翁故里,再现了蒲公舌耕笔耘的生活经历。满井寺为古寺重建,以双重门拱牌坊为入寺山门,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钟楼等建筑。聊斋宫外景似琼楼横空,碧湖青山,如天上宫阙。宫内采用彩塑、电影特技、灯光声乐等表现手段,艺术地再现了蒲翁笔下神妖鬼狐的艺术形象。

漫步聊斋城,将抛却一切烦恼忧虑,扫清闹城之喧嚣,耳目为之一新,尽情饱览、深刻领会一代文豪蒲公笔下所描绘的神妖鬼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