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霸课堂学习法
6968700000010

第10章 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益理论指导(9)

听、想、记结合,以想为主帅。从上课到下课,埋头死记,一股脑儿充当录音机和记录器,课堂上没认真听,更无暇思考,无暇消化,笔记虽记得很多,但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势必影响听课效果。有的同学抓住理解这一关键,总结了自己做笔记的方法:详略得当选择记,结合理解灵活记,抓紧时间迅速记,不懂问题特殊记。

(2)定期整理笔记

应当在复习中定期对笔记加以补充整理。整理笔记的过程是个分析、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的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条理化、理论化,而且便于巩固记忆和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精力集中法

上课时,学生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习之中的一种方法。现在,我们有的同学心猿意马,身在课堂,心在课外,不管教师讲得多好,对他来说出是枉然。

精力集中听课的做法:明确的听课目的,课堂上便能较集中精力听讲,反之,坐在教室里要做到全力以赴,较为困难,因为这样的同学缺乏听课动力。

耳脑并用,边听边思考,向自己不时提出“老师讲的论点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充分、全面?这些论据是否必然得出其结论?”等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自己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避免注意力的分散。

大脑活动同肌肉活动一样,经过一定时间出现疲劳。每节课结束,要走出教室作短时间休息或活动一会儿,以避免大脑疲劳而反应力下降,思考力减弱,精力不集中。边听边作必要的记录,以防止思想分岔。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才会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集体讨论法

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我们通过对教材内容开展集体讨论进行学习的方法。政治课的集体讨论,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质疑问题性质的讨论,即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大胆质疑问题,由教师将问题归类,发动和组织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难点、疑点各抒己见,开展讨论,尽量求得自己解决。

精彩段落评议性质的讨论,即把教材的精彩片断交给学生,让他我们给予评议、鉴赏。专题性质的讨论。即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专题,让学生积极发表看法,引起争论,促成对教材内容的消化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不仅有效地发展他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17.学生数学课上的学习方法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一个主要突破口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把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上应不断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巧设情境,使学生愿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

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比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课前开展“是小灵通”调查活动,走向社会了解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从家长那里找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认识。通过活动,学生对人民币的面值、颜色、图案、版别、防伪标志等方面有了感性认识。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都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很快而且很全面地掌握了本课知识。

诱思导学,使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我们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社会全体学生的主体性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我们没必要“发”,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我们自学。

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学生整个认知系统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了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提出“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价值。

引导评价,使学生会学

新课标对学生的评价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价可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择优弃劣”能力,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故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必须改变教师独家评价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评价,最大限度地把评价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炼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我们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成功接纳新知识,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54+1,55-1,出乎教师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做64。教师热情表扬他大胆创新,同学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辩论。此时全班的同学学习热情及课气氛热烈活跃。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学生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各特长都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独立性。

分层训练,使学生善学

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基础上,我们还应引导学生自己展开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

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我们巩固新学新知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我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上等生,应指导他我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我们的自发展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切实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不同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三类,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既减轻了作业负担,增添了训练乐趣,提高了作业质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采用面批与鼓励相结合的措施,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例如:在教“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条条件:五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3个问题: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上等生做第3题。这样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除以上几点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板书让学生尝试,结论让学生归纳等让位措施也都可尝试。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合理地运用教材,研读文本,还要注意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向同伴学习等,还要全方位的实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