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外国名人故事荟萃(下)
6970100000133

第133章 弗里德里希二世

弗里德里希二世(又译作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著名的军事统帅,在军事谋略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弗里德里希二世于1712年1月出生于柏林,1740年继承王位。一上台他就竭力扩军备战,建立常备雇佣军,用于对外扩张。为了加强军事体制,他把先王留下的八万五千人的军队,迅速扩充到20万,并不惜以五分之四的国民收入用来供养军队。在1740和1744年,他先后两次发动了西里西亚战争,从奥地利手中夺取了工业发达的西里西亚省。普鲁士的迅速崛起和扩张行径,引起了欧洲各封建专制国家间的利益冲突,促成了两个敌对国联盟的形成;一方以英国、普鲁士为主,另一方是奥地利、法国、俄国和瑞典。

这时的战略态势对普鲁士是极为不利的。它不仅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而且处于四个敌对国家的包围之中。尽管态势不利,但弗里德里希二世却知道自己也有内线作战之利。他可以利用自己占据的中央位置,充分发挥机动的优势,任意选择最佳攻击目标予以击破。况且敌军分散在各个方面,处于远近不一的位置,各自为阵,行动难以协调,这就给自己的机动作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756年,弗里德里希二世获悉俄国鼓动奥地利对普鲁士开战,决定先下手为强。8月29日,他亲率七万大军,对亲奥地利的诸侯国萨克森发动突然袭击,“七年战争”就此爆发。普军很快占领了整个萨克森。这使法、奥、俄、瑞同盟国大为震怒,随即出动五十万大军,意欲粉碎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进攻。此时,弗里德里希二世发现法、俄军队行动不一致,展开迟缓。便决定击败距普鲁士军队最近的奥军。四月,他率军攻入奥境波希米亚,五月,在布拉格附近击败布拉温元帅的六万奥军。随后便开始围攻布拉格。但这时,由于他鲁莽地以三万人去攻击在科林地区的道恩元帅率领的五万奥军,结果被打败。形势变得非常严重,弗里德里希二世面临着从四面八方逼近的约四十万敌军的围攻。他十分清楚,要想不致于输掉这场战争,必须在敌军还未对自己构成最后合围之前,争取时间首先击败诸路敌军中最弱小的一支力量。经过分析,他选择了由苏比兹亲王率领的4.5万法奥联军,并亲率2.2万普军与该军周旋,寻找战机。

11月4日,弗里德里希二世发现苏比兹亲王的部队营地过于坚固,便主动退至罗斯巴赫,诱使其脱离营地。苏比兹亲王果然上当。联军将领们认为普军是虚弱的,不堪一击的,而且普军可能并不是来会战的,不过是想切断联军之间交通线而已。基于对普军意图的错误判断,苏比兹亲王决定第二天即开始进攻。

这次战役,普军以伤亡五百人的代价,毙伤联军七千七百人,俘虏五千人,其中包括八名将军,三百名军官。缴获67门大炮和全部辎重。罗斯巴赫会战的胜利,使普鲁士解除了西面来自法军的威胁,击破了联军的战略包围,使处于几乎所有欧洲军事强国的联合进攻下岌岌可危的普鲁士得到拯救,弗里德里希二世也以其卓著的战功和军事谋略才能,在欧洲名噪一时。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罗斯巴赫取得胜利后,并没有按照惯例让军队宿营过冬休整,而是继续前进,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他抓住了俄、瑞两国军队为严冬所阻,法军新遭惨败,元气大伤,奥军孤立无援的有利时机,率军以15天行程近500公里的速度,于12月5日赶到勒登镇,与奥地利军队进行一场规模更大的会战。在这场会战中,他成功地运用了“斜行序列”新战术。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各国军队,由于调动兵力迟缓,总是把正面交锋列为常规战术。弗里德里希二世看出了这种战术的弊病,他认为在双方交战过程中,如果有一面能够机动,就会出现远比对方优越的局势。因为,当对方缓慢地把兵力部署好之后,即可迅速地赶到它的一个侧翼,并猛烈地打击这个侧翼,使其来不及调换它的正面部队。这就是弗里德里希二世所创建的“斜行序列”。他认为,这种战术序列有三大优点:一支小型的兵力可以与较强大的兵力作战;能在一个决定点上攻击敌军;假若你被击败了,那只是你的兵力的一部分;你还有四分之三的兵力完好无损,可以掩护你退却。

勒登会战,奥军总兵力达8.3万人,火炮210门,其右翼在勒登以北,有天然沼泽地为屏障;其左翼在勒登以南,阵地工事比较坚固;中央位置设在勒登。左右两翼之间相距约有十七八里,兵力部署有些过分延长。这时弗里德里希手中仅有步骑兵3.6万人,火炮167门,是奥军兵力的一半还不到。面对强敌,弗里德里希二世决定运用“斜行序列”佯攻勒登以北的奥军右翼,借以麻痹敌人,然后运用奥军阵地过分延长的弱点,集中主力于勒登以南,攻击敌人的左翼。

5日拂晓,普鲁士军队按计划开始行动。弗里德里希二世先派前卫骑兵直扑奥军右翼。普军披坚执锐,攻势凶猛。奥军支持不住,因此把右翼看成是普军的主攻方向,即向道恩元帅请求给予紧急支援。道恩元帅不知是计,遂调动骑兵预备队和一部分左翼骑兵支援右翼,从而削弱了左翼力量。普军按计划把主力调到奥军左翼,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发起猛攻,只半个小时,左翼奥军便全线崩溃。普军轻骑兵在重炮支持下,追击遍野皆是的奥军逃兵,如同赶羊一般。被困在勒登镇内的奥军,多次企图突围,皆被普军猛烈的炮火所击退。夜幕降临之际,奥军已全部崩溃,弗里德里希二世指挥他的军队一直追击到里萨为止。

此役,奥军死伤1万多人,被俘2.1万人,损失火炮116门,普军伤亡仅6000人,弗里德里希二世获得了决定性胜利,普鲁士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之一。拿破仑曾说:“勒登会战在运动、机动和决断三方面都是一个杰作,专靠这一个会战,即足以使弗里德里希永垂不朽,而被列为世界上最伟大名将之林。”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位46年,以其高超的谋略思想,南征北战,励精图治,使普鲁士由小小的王国变成拥有20万平方公里土地,500多万人口的欧洲强国,为日后普鲁士统一德国奠定了初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