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外国名人故事荟萃(下)
6970100000189

第189章 夏尔·孟德斯鸠

夏尔·特·孟德斯鸠,1689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拉勃烈德城堡的一个贵族家庭,孟德斯鸠的家族——瑟孔达家庭是一个古老的、出过不少文官武将、且富有田产宅第的“长袍贵族”。孟德斯鸠的高祖父购买了“孟德斯鸠领地”,他的祖父曾任波尔多法院院长,此职后由他的伯父继任。他的父亲是个军人,因不是家中长子,按照封建社会“长子权”的俗规,没能承袭爵位与封地,仅从孟德斯鸠的母亲的陪嫁中得到一处庄院与封地。

孟德斯鸠生逢路易十四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由于法王路易十四实行了长期的“绝对专制”,百姓怨声载道。因此,这个“鼎盛”的封建社会实则外强中干。

孟德斯鸠11岁到巴黎附近的一所教会学校里读书。尽管学习的内容是一套拉丁文的古典教育,但却使他了解和熟悉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为他后来的著书立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706年,盂德斯鸠受家庭的影响,专攻法律,两年后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并出任律师。孟德斯鸠到了法定做官的年龄后,被任为波尔多法院参议员。1715年,他与一位军官的独生女、信仰加尔文教的贵族小姐结婚。获得10万镑的嫁资。翌年,按照病故伯父的遗嘱,他不仅继承了伯父的产业,承袭了盂德斯鸠男爵这个封号,而且还继承了伯父的波尔多法院院长的职位。从此,他开始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学术研究活动。

盂德斯鸠踏上仕途之时,正逢路易十五继位。此时法国极端腐朽的封建专制趋于没落,加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冲击,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异常激烈,形成了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的尖锐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内部竭力为自己开辟道路。

盂德斯鸠对世袭的波尔多法院的职务并不感兴趣。相反,成立于1716年的波尔多学士院,倒引起了他更多的热情。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叛者,作为还比较幼弱的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从这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孟德斯鸠博学多才,不仅对法学、史学、哲学等颇有修养和造诣,而且也撰写了有关《论重力》、《论相对运动》等自然科学论文,且有一定的影响。1716年,27岁的盂德斯鸠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

1721年,孟德斯鸠发表了鞭笞时弊的名著:《波斯人信札》。此书用讽刺的笔调,勾划了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表达了作者对路易十四的憎恨,倾注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与感情。此书的发表,使他的声名大震,一举而成了法国文坛上瞩目的人物。

1731年孟德斯鸠在游历欧洲各国后,他埋头整理资料潜心著述。1734年,写成《罗马盛衰原因沦》一书,这本书被认为是孟德斯鸠的思想完全成熟时期的著作。此书用古罗马的历史材料来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是由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的优劣决定的。这本书尽管反映了孟德斯鸠的唯心史观,但他也引证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以及风俗习惯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共和制来反对专制暴政,显然有着历史进步性。因此此书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源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