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6970400000100

第100章 表扬下属,激励有方(2)

当然,领导者有时把成绩归功于某一个下属,而没有表扬其他参与的下属,可能是不明真相。例如一次,某处处长出差回来,发现办公室整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当时只有小李在办公室,处长想当然地误以为卫生是小李干的,想表扬他一下。等大家回来后,处长大声表扬小李说:“大家都要向小李学习,一个人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大家都没有反应,小李站起来说:“不是我干的,是大家打扫的!”这样,弄得这位处长非常难堪。而他之所以表扬有失公正,主要是不明事实真相,单凭主观推断,认为小李平时表现不错,自己很喜欢他,这一次肯定又是他干的。事实上,小李没有参与这件事,处长没想到搬起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3)放下架子

领导作为上司、老板,很容易产生官僚习气,即喜欢在下属面前摆架子,让人不好接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架子”恨之入骨。对于下属而言,领导本来位置就高高在上,具有一种相对优越性。如果领导不注意自己的“架子”问题,凛然一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势必在自己与下属之间划出一条鸿沟,不可能进行感情交流和沟通,其表扬既不可能出于自然,更不可能引起下属的心灵共鸣。因为:第一,一位领导端着“架子”对下属的称赞会被下属视为一种可怜的施舍或“恩赐”,不易为下属接受。第二,端着架子的领导总认为自己是权威,比下属强,不可能对下属的优点和成绩做出无私的、客观的评价,甚至不敢接受下属超越于自己之上的才能,不可能以由衷的表扬来激励下属。因而,聪明的领导总是把自己事实上的职位优势最大限度地隐藏起来,放下“架子”,明察秋毫,善于发现下属的成绩和优点并及时地予以表扬。

放下“架子”称赞下属首先可以用谦虚、虔诚的姿态来表现。秦穆公得知百里奚是个人才,就想方设法用五张羊皮把他从楚国的囚牢里赎出来,并向他求教治国之策。百里奚对秦穆公的行为感到受宠若惊,推辞道:“下臣乃是亡国之臣,还有什么值得您垂问的。”缺乏信心的百里奚语气里透着伤感和自卑。秦穆公恳切地说:“虞君不信任您,所以才招致亡国之祸。这并不是您的罪过呀!”秦穆公通过剖析虞君之过巧妙地表扬了百里奚的政治才能,鼓励了他的信心,而秦穆公诚恳、谦虚的求教态度,更是对百里奚治国之才千的无声称赞。真挚的称赞使百里奚鼓起了信心,大为感动,与秦穆公连续三天交谈了自己的治国施政主张。

领导放下架子,还可以把自己置于次要的位置,从而突出自己的下属,表达自己对下属的表扬之情。例如陈粟大军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了张灵甫的王牌师后,名声大振,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一次,毛泽东见到粟裕时,幽默地说:“孟良崮战役打得好,打得很突然,有两个人没想到,你猜猜是谁?”粟裕先猜了一个说:“蒋介石没想到?”毛泽东说:“对,另一个是谁?”粟裕又猜了何应钦、张灵甫,毛泽东都说不对。粟裕猜了半天却没猜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毛泽东望着他大惑不解的样子,笑道:“另一个人就是我。”在这里,毛泽东先是作为上级领导,对陈、粟的孟良崮之役做了一般性评价,然后话锋一转,用巧妙的问话和回答,突出强调了陈粟战略战术的高妙之处。毛泽东没有端着领导的架子“大发宏论”,而是通过简洁的一问一答,把自己摆在相对于下属的次要位置,使自己表扬实实在在,发自肺腑,从而进一步密切了上下级的关系。

放下“架子”去表扬下属,还体现在对下属的体贴、关怀中。一位餐厅的服务员小姐利索地完成了上菜工作,客人很满意。最后上西瓜时,脚下一滑,连人带盘子摔在地上,偌大的餐厅霎时鸦雀无声。此时,值班经理走过来,扶起这位吓坏了的小姐,亲切地说:“今天客人多,你累坏了。前面的菜上得很顺利,快去休息吧。”她从容地给这最后一批客人上完西瓜,拿起扫帚把西瓜、盘子碎片清扫干净,并向客人们致歉,服务小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客人们为之鼓掌喝彩。这位经理一句话,包含了领导者对下属工作的肯定和对下属的关心,使这位无意中出错的小姐摆脱了尴尬的局面。这家餐厅不仅没有因这一意外事故而影响它在客人心目中的声誉和地位,反而因其高超的领导艺术受到客人们的表扬。可以说,这位经理在特殊情况下的一句平淡称赞之词,在那位服务员心中远远胜过所有的奖金。这位服务员在以后的工作中定会更加兢兢业业,爱岗如家,这正是称赞的目的之所在。

3.掌握表扬下属的艺术

表扬下属的语言要成为美言、美文,不但具有实效性,而且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难度是很大的。有的领导者对于下属的成绩,往往视为已成之事,因而倾注的感情、怀抱的意兴便会不自觉地有些索然。这样即使表示肯定和表扬也常常变成虚与委蛇,或者不着边际地搬弄一番溢美之词,因此产生负面效应便在所难免。可见,对于肯定和表扬下级的语言非但不能敷衍,而且需要讲究表扬的语言艺术。

(1)表扬要实在,不要大而空

一位技术员在某一技术难点上有了一个新的突破,领导者如果这样表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同志的行动充分体现了一个新时期青年的拼搏意识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样的言辞给人感觉大而空,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领导应这样表扬:“我坚信你一定能突破这一点,现在你终于成功了,真该好好祝贺你!最近你花去了这么多休息时间,真让我们过意不去。”这种表扬既充满了对下属的信任,能激起被表扬者的自信心,而且充满了对下属的理解和爱护。下属付出的劳动得到理解,不管多苦多累也心甘情愿了。这样的表扬也可称之为有价值、讲艺术的表扬语。

(2)表扬要突出重点,同时兼顾左右

肯定和表扬有成绩的下级,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未受肯定和表扬的下级的心理失衡,这对于激励众人使之感动是必要的:但是,领导不能一方面极度褒扬某个下级,另一方面贬损其他人。例如,有一个小组工作成绩不错,每次都在全厂名列前茅。但是小组中只有几个工人(张某、王某、李某)表现特别突出,而大部分的工人成绩平庸。厂长在视察时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他或者是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或者是不习惯在群体中表扬个人,他说:“大家都工作得很好,继续保持和努力呀!”整个小组都得到了表扬而没有突出个人,其结果只会打击了几个特别突出的工人的积极性,使他们向普通工人靠拢。如果他这样说:“这个小组成绩不错啊!其中张某、王某、李某工作效率尤其高,单位小时件数达到了×件,这在全厂都是数一数二的,你们还要继续努力向他们学习。”这样,就做到了既突出了重点,又不损伤其他人的自尊心,效果更好一些。

(3)表扬要具体,用事实说话

在现实中,有的表扬常常犯空泛而不着边际的毛病。比如,“某某人的工作很好,值得大家学习。”至于好在什么地方,人们无法具体把握。在表扬中如果能具体地讲清表扬原因,则可以体现出领导对下属的关心和表扬的诚意。例如:“老王,你今天上午处理那件事的办法很恰当。我之所以认为你处理得恰当,是因为你极具耐心地接纳顾客投诉、委婉地解释、调查顾客意见以及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比只说“老王,你今天上午处理那件事很恰当”表达的意思更为完全,更显出领导的诚意,表扬的效果更好。

(4)表扬要及时

一个人工作表现好,取得好成绩,提出好建议等,都应该趁热打铁,及时表扬。因为一个人在干完一件事后总希望尽快了解它的价值和社会反应。如果得到及时肯定,会给他带来愉快,使他的行为得到保持和再现。如果当下属都已淡忘时领导再重提旧事进行表扬,效果必然不好。

(5)表扬应公开

一般情况下,领导应公开地对下属表扬,这样可起到奖励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当然,对于有些害怕当众被表扬的人,可以采用个别表扬的方式。

4.下属表扬也要实事求是

领导者对下属的表扬是对其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对于激励下属、树立领导威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是调节上下属关系的“润滑剂”,但要收其灵验之效,领导者首先要明辨是非,善别良莠,将自己的表扬建立在事实根据的基础上。这样,“铁证”如山,大家才能心服口服,自觉效仿,上下属之间,同级之间关系也会保持和谐和团结。

对于一位中层领导来说,要做到实事求是论功行赏,首先必须掌握公正这一原则。不管是谁,只要他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工作甚至仅仅提供了一条有创意的思路,都应该受到表扬。相反,即使是皇亲国戚,也无功不行赏。也就是说,领导一定要坚持表扬的无私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表扬的效力。唐太宗李世民对论功行赏尤为谨慎。李世民在天下初定论功行赏时,把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排在第一,进封国公之爵,并赐实封一千三百户。唐太宗对有功之臣说:“朕裁定你们的功绩,量定封邑,恐怕并不完全得当,请你们各自申言自己的意见。”太宗的叔父淮安王神通说:“你起义之初,我就率兵首先来响应了,而今房玄龄、杜如晦一班舞文弄墨之人反而功居第一,我实在不服。”言外之意就是我功劳最大,应当位居第一。唐太宗深明每位大臣的历史和功绩,数落道:“起义之初,人人都有响应之心,叔父虽然率兵赶来,但并未亲自率兵杀敌破阵。中原未定时,曾委您亲自督兵出征,但窦建德一向南冲突,您就全军覆没。到刘黑闼作乱时,您也望风而逃。现在按功论赏,房玄龄等五人都有运筹帷幄、奠定社稷的功劳。所以汉初的萧何尽管没有汗马之劳,但他指挥大军料敌如神,因而位居第一。叔父虽是国家宗室王亲,但并不能够因为私亲故情而与功臣享受同等封赏。”李世民一席话,可谓赏赐严明,大义灭亲。正是因他不为私情所左右,以公正的态度、坦荡的襟怀来评介诸臣的功绩,才掌握了掷地有声的事实论据,使众大臣心悦诚服。在此之前,将军丘师利等人都自恃有功,对唐太宗的称赞和封赏不服,有的更是撸袖摩拳,指天画地。但听到唐太宗的公正评论后,纷纷息怒,自愧难已,跪头叩谢道:“皇上以公道论功行赏,不庇私亲,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试想一下,如果太宗为私亲所难,惟亲不惟实,那将是朝廷大乱,说不定在新朝初开之时就埋藏下了迅即自取灭亡的种子,更不会有流传千古的开明美誉。

5.多表扬下属的才华

希腊有句谚语:“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才能,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明显的标志,是他幸福的源泉之一。我们表扬一个人,就要深深地打动他,而最能打动他人的表扬,莫过于对其才能的认可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