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6970400000049

第49章 善对争议,智语服人(2)

一般做生意的人,个性都是属于比较豪爽干脆的,换句话说,就是具有“一根肠子通到底”的脾气。与这种人交谈时,常会发现,他们不论对方是什么人,都口无遮拦的自说白话,而不顾是否会伤到对方,甚至他们还会认为对方是个没有心眼的傻子,如果推销员能体谅他们是没有恶意的,这种生意人也会是很好的客户。

“又是推销新产品啊!不要!不要!我想,像你这种人,是不会推销什么好东西的!该不会又是来强迫推销的吧!好歹也分一些让我赚赚呀?”

瞧瞧这逼人的口气,确实有点令人吃不消,不过他的本性还不坏,所以你不必在意。

“价钱太贵,能不能便宜点?这样好了,你能减多少?你总不能一分都不少就要我买吧!再便宜点怎么样?”

就连杀价他们也用咄咄逼人的语气,不过杀价的过程可比最后成交的结果有意思多了。你可以顺着顾客的话来应付他,但是说话要得体,不可得罪顾客。在表情方面,虽然你看不惯顾客的态度,也要以微笑亲切的态度相迎,这样才能抓住顾客的心理。

“你这么说我实在承担不起,不过请你不要生气,这一次希望你答应我订十箱好不好?不行的话,五箱也可以,也许你拿少了会被老板数落一顿,我看你干脆拿八箱好了。”

就照这种语气,真心诚意地与对方洽谈,很快就能让对方萌生亲切感,达成交易的目的。但是并非对任何顾客,都可以用这种态度来应付,有时你自认讲话简洁干脆,对方或许认为你不懂礼貌,是个信口开河的人。

在与顾客洽谈生意时,你到底应该规规矩矩的谈,还是与顾客有来有往地彼此口无遮拦地讲,并不是光凭顾客的样子就可决定的,还是要先听听顾客的谈话之后,凭着经验顺着顾客的语气去做。

6.对待似懂非懂的外行顾客

所谓似懂非懂,就是表面看起来像很懂,实际上并不懂。也就是在说话时,对不懂的事装作很懂的样子。这类型的顾客,跟其他顾客不一样,有时候也很好对付,但是碰到没有经验的推销员,往往会使顾客下不了台而让他很气愤。而且这种顾客的自尊心特别强,优越感和自我表现的欲望也很强。如果你当面指责顾客讲话矛盾或错误,当然是不易为顾客所接受的。

推销员:“您的见解,实在高明,绝不是一般人能赶得上的。”

客户:“我在大学时代也很用功,你看这间会客室,是我自己设计的,还可以吧?”

推销员:“我虽然都是周旋在高尚人士之间做生意,可是我总觉得自己是不学无术,挺不好意思!您刚才不是说过,红色是代表兴奋的色彩,绿色是镇静的色彩,可是您书房的颜色,怎么都是红的呀!……”

客户:“这是装潢公司弄错的,那时我不在家。”

推销员:“是嘛!我想您自己绝不会弄错的,如果这间书房以绿色为主的话,当然,你也知道该如何调配色彩的浓度、明度和如何补色,该配什么样的地毯!”

要像这样,略为提到话里的错误和矛盾,用教导的方式和他交谈,对方也较容易接受,而且在交谈中,你能用心去了解对方的了解程度,谈起来也比较容易。

为了要知道顾客究竟懂多少,可以用一小部分专门问题来问他,例如说:

“电线回路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啊?”

或者说:

“扩音器愈多,为什么发出的声音愈好?”

如果顾客能够很流利地回答这些问题,当然显示他懂得不少,你可以照他懂的程度来应付。

相反,如果顾客的回答是:

“嗯!这个嘛!意思就是……就是,总而言之,它的性能很不错。”

像这种答案,无论是谁听起来,都知道对方的知识有限,但是推销员却不可以马上露骨的表示出来,必须帮他答下去:“也许您知道吧!就是……。”

先要称赞一下顾客的了解程度,然后再向他说明,这也是应付这一类型顾客的方法。

7.对待追根究底的认真顾客

客户:“你们店里的东西包装得很好,常使顾客很满意,里面装的东西,是不是也一样呢?”

推销员:“这是小店创业五十年的传统,一向都如此。”

客户:“你们的传统又是什么?”

推销员:“光顾本店的客人,大都是很高雅的人士,所以形成本店的高雅风气,某杂志也曾有过这样的报导。就因本店有这样的顾客,所以才以尊重传统风气,作为本店经营的方针。”

客户:“嗯!是这样啊!可是又为什么……?”

推销员:“是的,说的干脆点,一切都因为。”

客户:“为什么贵店格调会比较高呢?”

有些顾客,就像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问个没完,推销员也许会把这种人,归到属于难缠的顾客之列,其实像这种追根究底的顾客,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具有小孩般好奇心的顾客。

具有学者涵养态度,喜欢探究自己所关心的事。

本性就属喜欢追究,又爱聊天的人,这种类型的顾客以女性居多。

由于个性的关系,总要追究到底弄个明白,这种类型的顾客,大多具有自卑感。

碰到这些顾客时,你必须先找出顾客为何追根究底的原因,再加以应付,才能成功地达成销售任务。

第一类型的人,并不重视事实,只要跟他说明,让他产生认同感,他就会觉得满足,就像是对付小孩般的回答方式,就可以了。

第二类和第四类的人,就必须拿出证据,证明的确是事实才可以。

第三类的人,你只要跟他谈如何交货,和一些商场上的批评,他都会很乐意听的。

第二类的顾客,或许会问你

“为什么同样的商品,顾客们都喜欢买你们店的?”

你可以这样回答:

“我想这件事顾客大概也知道,在总公司的附近地区,我们共有四家分店,本来四家分店的包装纸是不一样的。可是逢年过节时,我们发觉顾客都不喜欢用××分店的包装纸,于是我们就请某大学的研究所,帮我们做了一次市场调查,才发现人们似乎都有不喜欢在那一分店买礼物的习惯。所以我们才决定,把所有分店及总公司的包装纸都换成那种受欢迎的包装纸。”

应付第四类顾客的问题,可说

“为什么本店格调较高,我也不清楚,但是根据某一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风度及学识愈好的人,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愈是讲究传统,重视传统。因为小店历史悠久,大家对于本店,多少也有点怀古的心理而前来光顾,不过你这个问题,的确是把我问倒了。”

像这样谈谈自己的成就,同时也满足对方的优越感,更能吸弓顾客。总之,必须先满足顾客的求知欲后,才能谈成生意。

8.对待傲慢自大的特殊客户

有一天,原一平去访问某公司总经理。

根据原一平的调查,这位总经理是个“傲慢自大”型的人,脾气很大,没什么嗜好。偶尔会去打高尔夫球,听说在打高尔夫球时都旁若无人,傲慢自大。

这是最令推销员头痛的人物,不过对这一类人物,原一平倒是觉得胸有成竹,所以怀着轻松的心情去拜访。

先向传达小姐报名道姓:“您好!我是原一平,已经跟贵公司的总经理约好了,麻烦您通报一声。”

“好的,请等一下。”

接着被带到总经理室。总经理正背着他坐在转椅上看公文。过了一会儿,他才转过身,看了原一平一眼,又转身看他的公文,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就在那一瞬间,不知何故,原一平突然间觉得有点反胃,想要吐。

每次碰到这种场面,原一平的反应特别灵敏(但事后都觉得很羞愧)。忽然原一平大声地说:

“总经理您好!我是原一平,今天打扰您了,我改天再来拜访。”

原一平一面说着一面从椅子上站起来。

总经理转身愣住了。

“您说什么?!”

“我告辞了,再见!”

他转身向门口走去。

对方显得有点惊惶失措。

“喂!你这个人怎么回事,一来就走了,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是这样的,刚才我在传达处听小姐说经理非常的忙,所以我特地请求传达小姐,哪怕给我一分钟也好,让我拜见总经理并向您问候。如今任务已经完成,所以向您告辞,谢谢您,改天再来拜访您,再见!”

走出总经理室,原一平早已冒出了一身汗。虽然如此,他还是面带笑容,向传达小姐行礼致谢后急忙走出那家公司。

与准客户刚一见面,只留下名片就匆匆离开,这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可是,这一举动对“傲慢自大”型的准客户常有出人意外的效果。

通常在匆匆告辞后几天,原一平还会硬着头皮去做第二次的访问。

“嘿!你又来啦,前几天怎么一来就走了呢?你这个人蛮有趣的。”

“啊!那一天打扰您了,我早就该再来拜访……”

“请坐!请坐!不要客气。”

因为人的内心错综复杂,所以对事情的反应也是千奇百怪。由于原一平采用了“一来就走”的妙招,这位“傲慢的准客户”前后两次的态度判若两人。

不过,这只是突破第一关而已,第二次拜访,就不像第一次那么简单了。

客户就是推销员的一面镜子,表情、姿势与内心所想的,都会原原本本地反映在这一面镜子上。如果你不喜欢对方,对方也不会喜欢你;如果你讨厌对方,对方会更加讨厌你。

所以,在第一次拜访匆匆跑回来之后,原一平重新研究了这位客户的资料,这次他们开始了如下的对话:

“你不用白费口舌了,我身体很健康,根本不需要保险!”

“听您这么说,真是恭喜您了!您知道吗?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赌博?”

“赌博?”

“是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和命运之神赌,赌健康,赌平安,赢了当然好;但是万一输了,那您就是为了省下一点点儿保险费,却拿您的健康作为赌本,赌全家、全公司的幸福!”

“我有存款足可以应付,不需要保险!”

“储蓄是种美德,恕我冒昧问一句,以您目前的存款是否能支付家里5年或10年以上的费用?哦!对了,我刚刚在外面看见您的车子,真漂亮,里面的设备装潢也很精致。请问您用了不少钱吧?”

“那当然,我花了60万元呢!”

“那您给车子保险了吗?”

“那当然!”

“为什么呢?”

“万一被盗或被撞保险公司可以赔!”

“车子只是代步工具,真正开车的人可是您呀,车子只是您资产的一部分您怎么就忽略了创造资产的生产者——您自己,既然您能买得起那么昂贵的车子,相信您一定很有魄力,经济能力也一定很雄厚,所以您无论选什么,肯定都是一流的。”

“那自然。”

“怎么样,考虑一下我们公司保障最全的专门为有经济头脑的人设计的保险吧!”

“好吧,那你就给我详细介绍一下吧。”

终于,原一平抓住客户傲慢、自视不凡的心理,给予他充分的自我满足感,从而签下了数额巨大的保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