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6970400000005

第5章 巧妙入题,营造气氛(2)

(2)运用幽默语言批评对方,可以避免谈判气氛的激化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把说话者的本意隐含起来,话中有话,意在言外。某青年拿着乐曲手稿去见名作曲家罗西尼,并当场演奏。罗西尼边听边脱帽。青年问:“是不是屋内太热了?”罗西尼说:“不,我有一个见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你的曲子里,我碰到的熟人太多了,不得不频频脱帽啊!”青年的脸红了,因为罗西尼用幽默的方式委婉地道出了他抄袭别人作品的事实。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既可以用委婉含蓄的话烘托暗示,巧用逻辑概念,对谈判对手进行批评、反驳;又可以保证双方的关系不至于因批评、反驳而马上变得紧张。一家商场与供货商就产品的质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谈判。供货商拒不承认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拒不承担应对用户所负的赔偿责任,反而厚着脸皮大吹特吹其产品所具备的优良性能。商场的主管经理没有正面予以驳斥,而是笑着对供货商说:“老兄,什么时候开发的新产品啊?”“新产品,什么新产品,这不就是一直卖给你们的产品吗?”“不会吧,你一定是记错了,”说着,经理扬了扬手中质检部门的检验证明。“你们卖的产品不但质量有问题,而且也不具备你所说的性能,怎么会是你介绍的产品呢?老兄,别开玩笑了。”说着,哈哈大笑。供货商无言以对,只能尴尬地陪笑。如果部门经理凭借手中的检验结果,直接对供货商进行斥责,固然供货商依然理屈词穷,但他可能会胡搅蛮缠,寻出各种理由,找出各种原因,使本来简单的问题无法顺利地解决。经理聪明地“幽”了供货商一“默”,让他在无话可说的同时感到惭愧,同时也感激经理的嘴下留情,得理让人。于是供货商积极地配合商场,把问题顺利地解决了。

(3)幽默是避免尴尬气氛的“灵丹妙药”

在谈判桌上有时由于言语不合,或者话题转入令一方或双方难以应付的事情,气氛就会突然变得尴尬、沉闷。这时适当运用幽默语言,对于避免和消除尴尬很有效果。

比如在商店、酒店等服务性行业经常会发生一些令人尴尬、难以应付的事情,使顾客和店方的关系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一次,一位女士怒气冲冲地闯进一家食品店,向营业员喝道:

“为什么每次我儿子在你这儿称的果酱都缺斤短两?”

营业员并没有慌乱,仔细想了想,猜中了其中的原因。于是礼貌地回答:

“夫人,你为什么不称称你那个可爱的小宝宝,看他是否长重了?”

这位母亲一愣,继而恍然大悟,怒气全消,心平气和地对服务员说:“噢,对不起,误会了。”商店可能要经常面对这样找上门来讨个“说法”的顾客,如果商店也和顾客一样不冷静地大吵大嚷、针锋相对,可能气氛就越来越尴尬,问题越来越大,一点小事就要闹到消协,甚至走上法庭。长此以往,商店的正常经营和信誉都会受到影响。

在这里,聪明的营业员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营业员认准了自己不会称错,便只剩下了一种可能,即馋嘴的小孩把果酱偷吃了。如果她感到“道理在手”,就得理不让人,反唇相讥“我不会搞错的,肯定是你儿子偷吃了”,或者“你不找自己儿子的麻烦,倒问我称错没有,真是不可理喻。”这不但不会平息顾客的怒气,反而会引发一场更大的争论。因此,服务员用幽默委婉的语气指出那位女士所忽视的问题,这既维护了商店的信誉,又顾全了顾客的面子,不但避免了一场争吵,很可能又为商店赢得一个“回头客”。

当然,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这么简单,在轻松幽默中即可迎刃而解,但恰当地运用幽默,至少可以消除尴尬,使双方在比较缓和的气氛中解决问题。

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合作,并通过合作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在谈判过程中没有必要抓住一些枝节性的小问题不放,而应着眼于全局,大度而又富有策略。当谈判出现尴尬、紧张的气氛,双方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在众多的方法中——善于幽默无疑是最佳选择。

5.运用幽默语言的技巧

幽默在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方面的重要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谈判者所认识和接受,并在谈判中巧妙地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正如真理向前再迈一步就变成谬误一样,在谈判过程中想利用幽默的手段又不适当,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负面影响。

幽默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艺术,它与行为人各方面的素质是紧密相连的。尤其在语言的运用上,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灵感、教养、道德等在高水平上的结晶,它既看到了事物的可笑之处又能巧妙地表达出来。

幽默和滑稽是完全不同的。滑稽的语盲和行为往往只能让人“觉得好笑”而没有什么内在的含义,它是直露的、廉价的,根本不值得人去回味。虽然滑稽的语言和行为往往并不带有恶意,而且生活中也需要(它有暂时调节心理的作用);但有的滑稽言行则招人反感,如有些男人在公众场合为博得众人一笑而故操女人腔,有些女人为了在男人面前显得妩媚而故意学“嗲”,以及影视剧中那些敢调侃一切的“侃爷”“侃奶”式的行径,都属于滑稽表演的范畴,有时甚至做作得让人作呕。

幽默也不同于讽刺,讽刺的语言虽然能表达一定的意义,但它是以尖锐的嘲笑和谴责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的,容易激起别人的逆反心理,不利于良好气氛的营造和问题的顺利解决。

同时,在人的语言行为中,幽默、滑稽与讽刺往往水乳交融。一个人的素质越低,他语言、行为中的滑稽成分就越多,他的素质越高,言语、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幽默就越强。一个人与别人的关系越融洽,他的语言中的讽刺意味就少,反之就越多。

因此,在运用幽默表达方式营造谈判气氛时,应特别注意,莫越雷池一步,使高雅的幽默沦为低俗的滑稽和尖刻的讽刺。

首先,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最好能根据双方谈判的内容营造某种情境,形成幽默。而不要在一些比较严肃但并非尴尬、沉闷的时候插入一些自己编造的生硬的笑话。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而且还会使你显得很滑稽。比较下面两个例子,我们就不难明白这一点的重要性。一则是:一位个体鞋商向某商场推销一批质次价高的旅游鞋。在谈判过程中,鞋商极力吹嘘鞋的质量:“经理,你就拍板吧,鞋的质量绝对没有问题,它的寿命将和您的寿命一样长。”经理翻了翻样品,微笑着说:“我昨天刚查过身体,一点毛病都没有,我可不信我很快就会死。”在这个谈判中,经理巧妙地利用鞋商过分夸大鞋的质量的时机,用幽默的话语道出了其对鞋的质量的看法,既体现其自己较高的素养,又使鞋商无法辩解,只能知难而退。经理巧语解纠缠,幽默得恰到好处。

另一则是:在一次大型谈判过程中,双方都在仔细地准备各种资料,准备新一轮的“激战”,气氛紧张、严肃,透着几分大战将临的味道。当双方首席代表正要发言时,一方的助手开始说话了:“大家都爱看足球吧?有这么一个段子:韩国球迷去问佛祖‘韩国什么的,候能得世界杯冠军?’佛祖答道‘50年’。韩国球迷哭着走了。日本球迷去向佛祖‘日本什么时候能得世界杯冠军?’佛祖答道‘100年。’日本球迷也哭着走了。中国球迷问佛祖‘中国什么时候能得世界杯冠军?’佛祖无言以对,哭着走了。”这个幽默的内涵很深,还透着中国球迷的无奈与深深的苦涩,不失为一个有层次的“段子”。但助手讲得太不是时候了,在不需要缓和气氛的时候抛出了这样一颗“笑弹”,笑声不是缓和而是扰乱了原来的正式气氛,干扰了双方已理清的思路,没有什么价值,反而会引起双方的反感。因此,必须见“机”幽默。

其次,要注意切勿用一些上文所提到的比较低俗的方式,如扮女声、装嗲、学方言等来强作幽默。这些方式会使你的表现不但不能令人回味,而且会使人反胃。无形中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对象,将会给良好谈判气氛的营造设置障碍。

最后,千万注意不要拿对方的“痛处”开玩笑,这样的幽默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不友好或者别有用心,产生的效果可能与你的初衷南辕北辙。

此外,要想娴熟地利用幽默这一高级技巧,还必须注意自身幽默感的培养,这是因为幽默感直接决定对语言的措词、时机、停顿、连惯、音调、语气等的运用和把握的尺度。幽默感的培养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表达方式的修养。培养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热爱之心。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特别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深度。另外,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对幽默素材的收集。

愿你能早日在谈判桌前风度潇洒、谈吐幽默,成为谈判气氛的成功营造者。

6.巧用幽默化解谈判中的难题

随着谈判的进行,双方可能发生分歧,或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形成僵局,这种时候,幽默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西安事变”。

张学良退出“剿共”战场,与红军实现停战,主要是取决于他与当时中共中央联络处长李克农的多次接触、会谈。

最关键的一次还是1936年3月在洛川的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