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FBI犯罪心理分析课
6986100000036

第36章 心理抚慰:以柔克刚的取胜之道(4)

此时,早已有所准备的吉米神秘一笑,小心翼翼地说道:“我是做烟草生意的,最近在帮别人运货,市面上最近盛行的‘雪兰’香烟,不知道您听说过没?”吉米努力压低着声音,生怕周围的其他人听到。

此时,A老板故意装作不知情的样子,问道:“什么牌子?看你的样子销售应该不错吧!”吉米故作神秘地小声说道:“可不是嘛,这种货市面上供不应求呢,要不是政府最近查得紧,我肯定赚翻了。哎!要是我能知道‘雪兰’的制造方法就好了。”说到最后,吉米还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听到吉米的感叹,A老板定了定神,拍着吉米的肩膀安慰道:“别再惆怅了,好好看比赛吧!过几天我带你去见几个人,我相信见到他们,你的惆怅很快就一扫而光了。”

听到A老板的承诺,吉米知道鱼儿已经上钩了,他回来之后紧锣密鼓地布置了一番。等到A老板再次约见吉米的时候,那些早已部署好的人也开始行动了。正如吉米预测的那样,A老板带他见了另外两位大型超市的老板,并将吉米介绍给了他们。

吉米和这些老板相谈甚欢,之后,3位老板邀请吉米一起去制造“雪兰”的地方进行参观,他们要商讨随后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可是,令3位老板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们刚刚踏进制造“雪兰”窝点的时候,早已埋伏好的警察和FBI特工也一拥而入,捣毁了这个制造和贩卖假烟的窝点,3位大老板也被当场逮捕。

这个时候,3位大老板才反应过来,原来一直以来和他们称兄道弟、相谈甚欢的人竟然是FBI特工,不过不管他们如何追悔,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牢狱之灾。

随着3名大老板的被捕,制造和贩卖假烟的案件彻底破获。面对此结果,之前忧心忡忡的佛罗里达州卫生署和烟草管理部门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在诸多打破心理防线的技巧中,FBI总是倡导从侧面进攻,他们绝对不会从正面冲击一个人的心理防线,因为这只会让事情走向反面。寻找兴趣点等同于寻找一个人的弱点,它是心理防线上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们获胜的契机。如果我们发现了足以引起一个人热情的焦点所在,恰当地运用策略,让它发挥威力,就是考验攻心技能的关键时刻。对此,FBI做出如下总结。

1.寻找对方的兴趣点

很多人对FBI的审讯程序很好奇,不知道他们从哪儿下手开始讯问。资深FBI探员说,所有审讯都是在进入审讯室之前就展开了,他们需要仔细调查嫌疑人对什么感兴趣,比如喜欢的运动、颜色以及食物,有时候甚至连痴迷的娱乐明星都不放过。这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犯罪的缘由与其最感兴趣的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面对自己痴迷的事物时,人们的防备心是最弱的。

寻找到别人的兴趣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很多人不会将自己的兴趣明白无误地告诉对方,这就需要从很多细节中进行推测。一般来说,FBI所遵循的寻找原则有两个:一个是从嫌疑人的生活环境入手,获知他的兴趣点,另一个便是观察嫌疑人的生活习惯,从而分析总结他感兴趣的事。

著名心理学家西蒙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在他的性格形成中产生了其他因素不可比拟的影响。”这种因素包括他身边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人、他本身有什么样的阅历等。一个出生在文化程度较高家庭的孩子极有可能会热爱艺术,因为他的身边会有很多类似的因素影响他。而一个出生于贫民窟的孩子不得不和一些罪犯处在同一环境中,耳濡目染之下极易走上犯罪道路,在潜意识里也会有一种暴力倾向。生活中,很多人都被自己的习惯所支配。生活习惯就像一台投影仪,将我们的个性完全投射在生活中。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从他的生活习惯中就可以一览无遗。

2.痴迷心理让危机意识丧失

找出一个人的兴趣点只是FBI攻心策略的第一步,在获知这个人的弱点后,如何实施攻击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心理学家西蒙指出:“仅仅可以和犯罪嫌疑人热烈交谈,虽然也算是一种成功,但要想成功地让他说出你想要的信息,则要更进一步从兴趣点入手,激发他的痴迷心理,因为在痴迷心理的作用下,人的危机意识会减退,也更易被攻心。”

对FBI探员来说,找出一个人的兴趣点不是多难的事,但掌握人的心理却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心理学家为他们提供了很多赢得信任的技巧,他们可以引导嫌疑人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投注于感兴趣的事情上,让其精力无法顾及那些需要掩盖的信息。简而言之,这就是痴迷心理的引发。人们在高度戒备的情况下,心里会极度紧张,但通过引导痴迷心理,就可以让他们的情绪获得放松。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种自制力,不管它是否坚强,都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很多犯罪嫌疑人在这方面表现出色,他们有超强的自制力,在选择自己应该做和喜欢做的事时表现得非常理智,就算他们很喜欢一件事,也会选择自己应该做的那件事。这给FBI的侦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来破除这种心理,引导嫌疑人将注意力更多地投注在其感兴趣的事情上,并引发他们对这件事的痴迷,将其内心对环境的恐惧降到最低,让危机意识被慢慢蒙蔽。当嫌疑人的情绪被那些兴趣点逐渐点燃时,就是他们最不防备的时候,也是获得答案的时刻。

【贬低自己,抬高对方】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了很多地下钱庄,严重扰乱了当地正常的经济秩序。但由于地下钱庄的隐蔽性极高,且还有隐藏在背后的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大财团“撑腰”,联邦警察在查处的过程中并不顺利。

为了尽快取缔这些非法地下钱庄,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FBI决定派出一名经验丰富的探员化装成“生意人”潜入到地下钱庄了解具体情况。

这名FBI探员经过详细调查,发现通过常规方法是很难清理掉这些地下钱庄的,于是该FBI决定对其主要人员展开心理攻势。

首先,FBI通过中间人找到了钱庄幕后的负责人,开门见山地说:“小弟没有什么出息,为了混口饭吃,特意来大哥地盘谋生,请大哥多多指教。”随后,递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礼包。

钱庄负责人笑纳了这个礼包,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这名探员还经常对他说些贬低自己、捧高他身份之类的话,有时顺便还“孝敬”他一些厚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庄负责人对这名“生意人”非常满意,对他的警惕性消失了,甚至很多时候,还会把“生意人”当成“自己人”,悄悄地向他透露钱庄的组织结构。

经过3个多月的潜伏,该探员已经将这个地下钱庄的组织结构及人员安排情况调查得一清二楚。于是,他立即秘密地与FBI总部取得了联系,告知其地下钱庄的具体位置及交易时间,最终,FBI总部在周密的安排部署下,成功地将这一隐藏在地下、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黑社会财团一网打尽。

每当回忆起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时,这名FBI探员都会感叹道:“这些地下钱庄的头目警惕性非常高,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人,但他们自身也有致命的弱点——喜欢让别人抬高自己。于是我就抓住了他们这个致命的缺点,对其展开了心理攻势。把贬低自己,捧高对方作为认真执行的任务,最终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从而打入了这个组织的内部,最终一举端掉了这个破坏当地经济秩序的组织。”

FBI探员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想要更加透彻地了解对方,你就必须懂得这一心理策略——贬低自己,捧高对方”。在他们看来,通过适当地贬低自己,捧高对方,很容易让对方的心理产生优越感,从而放松警惕性,使自己能够轻松地掌控对方的一举一动。因而,在多次的实战中,他们会十分娴熟地运用这一策略,甚至有时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渴望得到别人的激励、赞美和肯定。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贬低自己,捧高对方,来满足或迎合他人的虚荣心。这样的话,一来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二来还能够了解别人的心理特征。

在某些场合中,我们无法直接坦然地对别人说出激励或赞美的话。此时,如果我们通过“贬低自己,捧高对方”这个方式来表达,最终的效果必然是超值的。

很多时候,当我们听到对方说:“我前天做了一件丢脸的事情。”想必我们会会心一笑,心情愉悦地听完他所说的话。适时地靠谈自己的失败经验来贬低自己而捧高对方,才会让对方解除戒备心理,进而坦然地接受你,并随心所欲地跟你交流沟通。

几乎每个人都坐过跷跷板,如果跷跷板的一头贴地时,那么另一头肯定会悬在空中。在为人处世中,这种“跷跷板效应”同样可以运用到里面。如果你将跷跷板的一头紧贴在地,那么对方可能就会被高高举起。

这样做会让对方的心理得到满足和愉悦,并从中体会到一种被尊重的感觉,继而会对你产生好感和信任,时间一长,自然会死心塌地对你好。

相反,如果你总是处于跷跷板翘起的高端,把别人压制在地上,势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厌恶和敌意。在他们的眼中,这种做法不仅仅是轻视自己,还是在侮辱、刺伤自己的自尊心,最终会让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陷入剑拔弩张的地步。

如果你让他人产生轻视、侮辱的感觉,是绝对不利于自己人际关系的。不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对你产生怨恨和敌意,从而让你的人际关系一落千丈,甚至对你的事业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当你参加某店铺的开幕式时,即使那个店铺看上去并不怎么样,但明智的你也应根据场合的不同来给开幕式增添一些喜气。你不妨以贬低自己,捧高对方的方式说道:“这店铺看起来真不错,室内的装潢设计非常考究,颜色搭配也非常大胆、前卫。不像我经营的那家,不但没有时尚感,更没有任何设计上的亮点。”

通过这样一番有技巧性的批评自己稍逊对方的言辞,对方会因得到捧高而顿时兴起,并对你由衷地产生好感。

而要是你以轻视、自大的口吻对对方说:“这算什么啊!听我的,店铺的柜台再宽一点的话会更好。赶紧找个时间按照我说的好好整修整修!”

这番如此不客气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泼在对方的心上。尽管对方表面上仍嘻嘻哈哈地应付你,但实则对你产生了深深的敌意,这也正是不谙人情世故所要承受的恶果。

可见,日常生活中也好,人际交往中也罢,我们不妨利用“贬低自己”的诀窍,来捧高对方的地位,给足对方面子,讨得对方的欢心,从而达到感情投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