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田园之家有悍妻
7156400000262

第262章 不好意思吃【五更毕

看何方氏与何芳草的样子,王怡便忍不住替她们担心,毕竟,是她想培养她们两个人做心腹,尤其是何芳草,才会想办法让何家的矛盾激化,终归,她还是没办法像古人一般,能够完全铁血无情。

不拿人当人看,这个说起来只有六个字,对于现代人的王怡来说,做起来就有些难度。首先,她要克服现代那种不能随意杀生,再者就是要克服现代那种一人犯法一人当,不连座(注:就是连累一家人)的困难。

何方氏与何芳草尽管心里难过,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尽心尽力的,与楚兰三个人,很快,就弄出了二十人份吃的早饭来。

“王夫人在家里,送木料的来了,”外面,传来男人的高喝声。

“在,”王怡急忙将小荣磊交给荣拓,出去招呼人去了。

因着木料又是大柱子,也很长,五根一车子已经是一个极限了,足足用了四两大板车,而且都是靠着人工拉车,除了拉车的之外,还有一个跟车,负责推车看护木料的人,足足有八个人。领着车队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杂货铺的小老板。九个人。

“方嫂子,端九碗水出来,”王怡对待客人,礼仪上用的都是现代的,她对古代的这些不太了解,还有的就是电视剧或者小说里的,做起来也不难,不过在农村生活,就没必要做那些。

“好,”何方氏应了一声,用一个大托盘,与何芳草一起端出九碗温水出来,让这些一人喝了一碗,解解渴。

尽管,现在天气冷,可他们做的是体力活儿,一个个的都热出了汗。

工人们喝完水,都感激的看了王怡一眼,将木柱子搬了下来。

搬木料时,那些来上工的工人也来了,看到他们在搬木料,便急忙上前一起帮忙搬,那一根根的四方粗支柱,半径少说也有五厘米,而且木料的周身,都是漆好的树漆,这样,就能保证楼屋的安全不说,还能长久。

大牛是这一群人里最得最积极的,搬着搬完一根便又去帮忙换另外一根,很快就将四车二十根大支柱的木料搬了下来。

杂货铺小老板也在喝水,不过他只是走路,到没有真的累,只是喝了几口,便放回了盘子里,看着穿回粗布打满补丁衣服的何芳草,眼神闪了闪。

何方氏与何芳草拿着盘子退下去,压根就没有注意这些人。

“在镇子里,已经村了一两银子,我这就付另外一半的银子,”她伸手到袖子里拿出银钱,给出一两,另外点了一百二十文。

“王夫人,多了二十文,”杂货铺小老板忙道。

“让你跑腿,总是要给跑腿钱的,余下二十文,就当跑腿钱,如果以后还有须要,我也好意思再找你,不然……我这不够厚的脸皮,可不好意思再上门,”王怡神色温婉的说着俏皮话,不显轻挑,带着几分幽默,也更能化解尴尬。

“……好,”杂货铺小老板在心里再次可怜,为什么眼前的女人已经嫁了人呢?太可惜了。

将余下的银钱收下,杂货铺小老板忍不住道:“你院子里那些木料不错,只是还没有经过处理,要真的弄好,最少也得值个五六十文的。”

王怡眼睛亮了亮,点点头,道:“我也觉得不错。”却不打算细说,毕竟她才花八文钱买一颗整颗的树,要是让村子里这些买主知道,还不得向她要补偿?

想到补偿,就想到之前有人说粮食卖她便宜了要上门来要补偿,不过最后大概是因为她家里着了火,粮食都没有了,这才不了了之的吧?

杂货铺小老板见王怡不多说,也没有再说什么,道:“要是下次还须要,可以再找我,毕竟替你做事,可是有跑腿费可收,真心不错。”也是说起了俏皮话,不过,却有些僵硬,更像是迎合王怡。

“接下来家里还有事情,就不招呼你了,”王怡知道杂货铺小老板不自在,也不为难他。

杂货铺小老板带着人与板车离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又浩浩荡荡的离开。

院子里,老铁头也就是工头,早已经带着大伙儿忙开了,因着来得比较迟,他们也不好意思向东家要饭吃,其实大家心里还有一个纠结,才会变成这种情况。

王怡走出堂屋,就看见他们没有吃早饭,于是问:“怎么回事?”

“他们说他们来晚了,不好意思吃,”李玉答。

“没事,今天也不是他们愿意的,主要是因为今天的木料送来的迟,让他们先吃了饭再做事情吧,”王怡道。

“是,”李玉走到院子中央,也就是此时动工的地方,道:“师傅们,东家说了,让你们先吃了早饭再做事情,如果不嫌弃的话,就赶紧来吃吧。”

有些爬在高墙上的工人,还有一些在低下递东西的工人,一听见李玉这话,都不禁剧烈的着摇起头来,表示自己没有嫌弃。

“我们来得迟,不好意思吃你的,”大牛忐忑,却也直接。

比起荣拓表演的那块木头形象,大牛的木头形象更中深入人心,他就如一个完全没有主见的人,别人要他往东,他就往东,绝不会往西或者不听话。

“没事,东家说了,吃了东西才好做事情,都来吃吧,大不了你们就替东家多努力一些,早点将这房子建好就成了,”李玉大声的回答,让工地里的人都听见。

大家沉默了下,想到什么,眼里都不禁带着不舍,这才爬下来一起走向堂屋外的棚子里用餐。

坐在桌上,大家看着馒头与醋溜豆芽、白粥,都一时没有动手。

“?”李玉看这情况,问:“怎么了?”

“这就是镇子里一两银子一小撮的芽菜吧?”大牛喘着气,心慌慌的指着中央大盆子装的醋溜豆芽道。

“……”李玉不解,她没有去城里,也不知道这芽菜卖一撮,没办法给出回答。

“茶楼里一小撮芽菜,就要二两银子,”大牛想到他们是在吃银子,当下,在场的人如了老铁头外,都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