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门贵女的致富指南
7247100000396

第396章 加盟

文道,耐乃文化之道,文学之道,更是文治之道。

《国语》有言;“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凡太平盛世,无不以文治国,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

沈家办文道堂,是要以文会友,同时传道授业解惑,给许多拜师无门的寒门学子一处可读书成长的地方。

然而京城的人并不熟悉沈家,故而为了打出名气,开馆当天萧乾和长宁都去了。夫妻俩男的帅女的靓,就算忽略萧乾的身份,外型上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璧人,十分抓人眼球。

京城人对长宁的样貌早就好奇了,有此机会立马争相目睹。再加上阿音公主和魏无期也来捧场,美女帅哥们吸引了一大票的目光。

当天人吸引来的人实在太多了,王府侍卫们不得不在外头维持秩序,只有文人学子们才被放进去。

这些人也几乎都是来看热闹的,压根没几个打算来求学。然而这些人一进了文道堂,就舍不得出去了。

首先是环境清幽;很普通的三进院落,虽然没有什么精致美丽的装饰,家具都是普通木材打制,装饰多是以竹木书画布艺为主,看是简朴,却是一步一景,处处透着清幽的感觉。

比方说在走廊尽头处,京城大多人家都是实墙一堵,放只华丽的大缸花瓶什么装饰。文道堂却是直接在墙上开个窗洞,背后植以植物藤蔓,搭配奇石装饰。远远看去,那窗洞就变成了一副生动鲜活的山景图,很是惹人驻足。

还有室内用来隔开空间的帐幔,普通人家都用的是锦缎丝绸布匹一类。文道堂许多地方用的却是画,还不是普通的画,而是用颜料在薄薄的半透明的麻布上画的画。

画的也很简单,大多是梅兰菊竹简约山水,甚至就一丛盛开的花枝,用色雅致绝不俗艳,衬着麻木原有的或米黄或青灰的底色、粗糙的纹理,别有一番韵味。

这种既可以隔开空间,又有装饰作用的画帘,自然也是长宁的杰作,原本她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竟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堂内还设有专门的藏书舍,沈老让人从故乡搬来了许多书。沈家乃前朝后族,更是诗书传家,家中世代藏书,数量相当可观。当年隐居的时候尽数保留了下来,送给长宁当嫁妆的不过是九牛一毛。

眼下这批搬来的书里面,更是有许多绝世孤本,光看到这批藏书,许多人就走不动路了。

还有长宁拿出的那本《道德经》,也被沈老精读注释,并写上自己的读书心得,抄录成大字贴在了墙上。

名著的威力真不是盖的,光书的内容就够吸引人了,再加上沈老独到精准的注释理解,更令许多学子们茅塞顿开,立马就感受到了沈老学识的高深。

同时大伙们还有个感觉就是:沈家人长的真好看!

别看沈家子弟一个个都穿着布衣,也没佩戴什么名贵的饰品,然而个个样貌出众,仪表堂堂。好看的人本来就容易招人喜欢,再加上从小是被诗书陶冶长大的,言谈举止间自带一股高华清贵的气质,令人不由自主的就想攀附亲近。

沈家子弟多年潜心读书,虽参未加科举仕途,然而学问并不低,同京城学子们谈话时一开口便是妙语连珠,引人入胜,令众人大惊,直有相见恨晚之意。

这突然冒出来的沈家立马就轰动了半个京城,有好事者很快打听出了沈家的来历:前朝后族,曾煊赫过三百余年的簪缨世家,家族底蕴比现今大余任何一家世家贵族都厚。

曾因与前朝有牵扯的缘故,沈家发誓永不入仕,并且得了大余太祖皇帝一张丹书铁卷后归隐田园,至今已有百年。

百余年来,世人皆以为沈家已经没落无踪。想不到人家虽居深山之中,生活清贫,学问却没落下,子弟依旧代代读书,个个学识渊博。

这种坚持做学问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才叫读书人的风骨!

得知沈家的来历后,京城文人们顿时肃然起敬,同时有不少大儒也因为道德经的缘故,相继踏入文道堂的大门,与沈安涛共同讨论经典。

名气打出去了,听说沈家要开课免费授学后,立马有不少学子登门报名。沈家根据其年龄学识,编成不同的班级,由学识不同的子弟教学,文道堂里很快传来了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长宁现在的收入,养活沈家人和支撑一个文道堂绰绰有余。然而谁会嫌钱多呢?她的主业可是经商啊!因而文道堂办起来的同时,幸福家的招商加盟计划也出来了。

想售卖幸福家的产品不被追究吗?想引领珠宝饰品潮流吗?想发大财赚的盆满钵满吗?

只要你有足够的胆识,拥有足够大的店面,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不管你懂不懂珠宝这一行,手下有没有做珠宝首饰的匠人,你都可以来加盟幸福家。

幸福家为你提供店面装饰,营销指导以及精美产品。别忘了幸福家制作珠宝首饰的原料来源于大余第一珠宝供应商齐家,绝对有品质保证的。

且齐家当年和长宁签了合约,所有供应的珠宝原料比别人家价格低三成。这三成的让利,足够让幸福家能高价招到更熟练的工匠,做的更精美,成品出来的效果也远比别人家好!

本来款式就漂亮,质量再好,价格还不比别人家贵。这样的东西,说卖的不好都没人相信。

既然放开了加盟了,长宁也不用死守着高定路线了,各种价位的普通珠宝也开始上线。同时她大批量招募工匠,将镇北王府空置的别院改造成了工厂,统一制作生产。

仿货就是仿货,再好也没有原版的好,若不去京城就能买到幸福家的东西,人们自然欢迎。

故而一看见幸福家推出这种合作方法后,不少人都蠢蠢欲试,很快就有两家财大气粗的外地商户找上门来,大把的银子捧过来要加盟。

其中一家商户在离京城三百多里地的一个小城里,本身的职业和珠宝没有半分关系,他是卖药材的。然而因为自家夫人有幸来京城买过几次幸福家的珠宝,从此就成了幸福家的脑残粉。

幸福家每次出新款那位夫人都嚷嚷着要来买,这位药行掌柜十分宠爱夫人,听说有这个机会,索性就开一家珠宝店,专卖幸福家的珠宝,那样夫人就想戴那件戴那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