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末世万变
7734900000011

第11章 在下,冷侯白

翻了几座山,山路逐渐变坦途。

侯白离十万大山越来越远,他不知道京都具体在哪,只晓得是在最东方,这是之前在书上看到的。

书上描述,京都依山而建,常年似有淡淡仙雾萦绕,美而不遮视线,气候温润确不潮湿,的确是一块洞天福地。

京都所依托的山叫做太昊山,京都将这座山分了十个层次,最上方是秦殿,是秦皇居住,处理政事,和百官商讨的地方,其下九层划分的界限较为模糊,京都之人皆可以在这下九层来回,据说是有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味道,更是含有众生平等的意思。

所以,在这里,丞相于小贩为邻不稀奇,百官与百姓同在茶楼,饮茶,听说书先生讲各地风情的亦是常态。

秦皇的大军在山脚铺开,定居于此,拱卫王城,寻常若无事,那他们便是普通百姓,正常开垦田地,种植谷稻,饲养牲畜,供给内需。秦军的调动全凭秦皇钟,秦皇钟是天赐之物,是秦朝始皇在常阳山祭天时天降所得,秦皇钟只有身具天命紫气的人可以敲响,总的来说秦军只受命紫气,此外紫气于秦军更有加持作用,具体功效不可知,也许只有身具天命的人才知道吧。

秦都有一大特点就是不设城墙,山脚下的百万居民皆是秦军后裔,从小习武,皆可参战,更有世界上最大的典经阁来学习文武策略,这便是王城的最强防线。

最近的一场叛乱还是前朝余孽发起的,楚,三千精锐直逼王城,战争持续了一个黄昏之久,三千人不足以撼动这百年王朝,于起事当晚镇压在了山脚下,做一良民,此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秦,教化天下。

侯白对此十分好奇,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但事实却是如此,他一直想去见一见这神奇的王都,一路东行,每每念此,都使得他的·脚步不由得加快几分。

忘记说了,侯白有一致命弱点。

他辨别不了方向,书上辨别方向的方法,他记住了不少,但他该是分不清还是分不清,是一个天生的路痴。

小陈不止一次吐槽过他,但他总是毫不在意,按照他的的话来讲就是:哪里不是去?总能摸回来的。

老冷向来是知道却没去管过他,随他去了。

但这一次侯白走的,却是特别认真,日出为东,他紧跟着太阳一路前行。

翻山越岭,以最快的速度,追星赶月。

十几天后,大陆最南端。

某个树枝上。

侯白看着眼前的巨城,兴奋不已,城池的外貌和书上所描述的有着稍许不同,但他也没有想太多,几十万里的路,实在太疲惫,心中已想不了那么多了,在他眼里,这就是王城,现在的他只想赶紧休息,然后参加子明房考核。

然后去实现,他的梦想。

这是一堵十分高大的城墙,横亘在眼前,墙高不知几许,直觉高耸如云,真不知是怎么建的,看不见城内情形的侯白,心中惊叹不已。

通往城门的泥土路上偶有马车经过,确是不多,行人就更加少了。

他跳了下来,木剑支地,一瘸一拐的向眼前巨城走去,一脸的苦兮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逃难之人,但仔细看下来,会发现他的衣装服饰却很整洁,显然是有真打理过的。

行人匆匆,骑马而过,侯白是不好意思打扰的,万一被撞了呢。

越来越近了,城门口无一人把手。

侯白呆呆的看着这巨大城门,仔细找了找,还真没人。

内心:这就是自信吗?!

他读过不少史书,却无一个像这样嚣张的城池。

进了城。

侯白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田地,星星点点的小人散落其中,满眼尽是田园风光,山清水秀大抵便是这样了,他十分满足地吸了一口这里清新地空气,顿时觉得不一样了。

十几天的长途奔袭,终于在今天闻到了那股熟悉的烟火味,那是生活的味道,袅袅炊烟,楼台烟雨,尽收眼底,他笑了,呆呆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

侯白高高兴兴地向城中心走去。

田间遇一老伯,侯白迎笑打了声招呼。

老伯扛着锄头,衣衫很是单薄,裤管上拨了一截,至小腿侧,露出半个小腿。老人看到了侯白,满是沟壑的脸上也是流露出笑意,一手抗锄,另一手举起以示善意。

“看老伯您这趋势可是要往城中走?”

侯白走到老伯身边,笑着问道。

“是啊。”

“那同行?”

“好啊。”

老人和侯白没有停留,边走边聊,这一老一少还算是投机,有说有笑。

“我看老伯年岁已是不小,可这身体倒是十分硬朗,一趟耕作,面不改色,让人羡慕。”

老人呵呵一笑。

“那里,这耕作的活计不过是兴趣使然,非是生计,人老了却更闲不住,总是想做点什么,也不求什么收获,充实就好,累了就回去了。”

“倒是你这小小年纪,出来可是求学?”

老人轻笑,反问侯白。

“不,我来此是为了子明房考核。”

侯白笑嘻嘻,语气轻松。

“考核?你的骨龄不够啊。子明房对骨龄的要求最低是十八岁,我观你骨龄不过一十七岁,却是少了一年,莫说子明

房会不会将你排斥在外,便是子明房守卫也绝不会让你进去的。”

“哈?十八岁?守卫?”

侯白呆了呆,感觉这里的要求有所不同,问了下去。

“可有特例?十八岁之下?”

“有。”

“当今陛下。陛下之前,没有这条规矩,但百年来,十八岁以下之人皆进不去子明房,陛下获得天命紫气,于三年前在常阳山上承接天命时,敲响了秦皇钟,发下号令,禁止十八岁之下的人进入子明房,随后四方皆知,也都开始实行禁令,原因没说,但秦皇钟响了,那便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老人家眼神长远,看着前方,像是想起了什么,带着笑意,将此事娓娓道来。

“多谢老伯告知,可能是我家所在位置太偏僻了,我还从未听说过此事。”

侯白将右手拿着的木剑递到了左手,右手挠了挠头,咧嘴笑了笑。

“我猜也是如此,既然出来了,就趁这两年可以多看一看,走一走,长点见识,日后,若你能参加考核说不定会派上用处。”

老人家又讲了近年来的不少东西,倒是给侯白涨了不少见识,他也讲的十分开心,双赢。

慢慢的地面逐渐有了变化,一声吆喝将被侯白哄地笑眯眯的小老头喊回了神。

“老柳啊!明日给我留一份豆花,我下工了便去找你。”

有一老人家站在自家房门里,隔着窗户,对侯白身边的老人来了一句。

“好嘞~”

老柳应得很是顺口,拉着腔调,也没去看那人,领着侯白径直前行。

原来聊的忘神的两人已经是走到了城中。

“去家中喝杯茶。”

老柳扛着锄头对身侧的侯白问到。

“那就,谢谢老柳了~”

鸡窝头少年侯白,学着那股腔调,对着老柳拱手作揖。

老柳一怔,然后看了看侯白,突然笑了,笑得很放肆,然后慢悠悠走了。

他不知道侯白为什么要学他这样,这很大胆。

侯白也不知道,兴致一起,便叫了出来。

还好还好。

刚弯下腰的侯白,回过神来,悄喵喵的偷看了一眼身前老柳。

看到老柳没在意,还笑哈哈的,内心松了口气,这住处算是有着落了。

发现老柳快走远了,侯白快步跟了上去。

“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冷侯白。”

侯白恭敬答道,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是郑重的,没有了之前的嬉皮笑脸样。

两人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