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谁写的论语
8156400000182

第182章 子罕9.18

9.1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篑,土筐、土笼。《尚书.周书.旅獒》中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朱熹认为,孔子这话典出于此。

孔子在这里唠叨二十多个字,应该不是为了释义“功亏一篑”,因为有言简意赅的典故,没必要再多费笔墨啰嗦。孔子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都是一筐土,为山,大家都会觉得担上担下劳累,易半途而废;铺平地上呢,就觉得轻松的多,有干劲。山较之为平地,为人所仰止,乃事功也。如德业,不学则不成,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是担土上山,一个是倒土填坑,难易自显。和前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相呼应,“好德”犹如为山未成一篑,艰辛,易止;“好色”犹如平地覆一篑,自然,易进。

朱熹释义:言山成而但少一篑,其止者,吾自止耳;平地而方覆一篑,其进者,吾自往耳。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邢昺释义:此章孔子劝人进于道德也。“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者,篑,土笼也。言人之学道,垂成而止,前功虽多,吾不与也。譬如为山者,其功虽已多,未成一笼,而中道止者,我不以其前功多而善之,见其志不遂,故吾止而不与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者,言人进德修业,功虽未多,而强学不息,则吾与之也。譬如平地者,将进加功,虽始覆一篑,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据其欲进,故吾则往而与之也。

孔子表明自己的态度:“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前一个“止”是停止,后一个“止”是“阻止”,对于自动停止“为山”伟业建设的行为采取阻止态度。“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进”和“往”换个位置,就更好释义了,对于“覆”平地的简单易行之所为,采取支持、推进的态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