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谁写的论语
8156400000071

第71章 里仁4.13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礼让”,我们不陌生,如乘车座位“礼让”老弱病残孕;如过马路汽车“礼让”行人;如日常生活中男士“礼让”女士;成人“礼让”老人、儿童等等。“礼让“是美德。这里孔子讲的是礼让“为国”。这个题目有点过于高大上了,有机会“礼让为国”的人必须位高身尊,非普通百姓所能企及。一般百姓能有机会并做到“礼让为家、礼让为里(乡)”就很不错。

“何有”,意为不难。“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意思是说能以礼让去为国、治国,有什么难的吗?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不止一次用这样的反问,在3.3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乃人为制定,依心理、常理、伦理而约定俗成,形成“软规矩”,和刑罚不同,违反了礼没有明确对应的苛刻罚则,自觉和自律是“礼”的基础。孔子的意思是,不能以礼让为国、治国,和礼本身没有关系,只和尊不尊礼、守不守礼的人自觉不自觉、自律不自律有关系。

《论语注疏》:此章言治国者必须礼让也。“能以礼让为国乎”者,为,犹治也。礼节民心,让则不争。言人君能以礼让为教治其国乎?云“何有”者,谓以礼让治国,何有其难。言不难也。“不能以礼让为国”者,言人君不能明礼让以治民也。“如礼何”者,言有礼而不能用,如此礼何!

南怀瑾在这句话的注解中提到《史记》中的《伯夷列传》,朴素的“礼让”为国的精神在伯夷、叔齐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太史公司马迁在文中有阐发有感慨。

《伯夷列传》为《史记》列传之首,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他们先是拒绝接受君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哥俩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

下面欣赏一下太史公《伯夷列传》:

夫学者载籍(驾驭掌握书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指《尚书》中《尧典》《舜典》《大禹谟》中记载虞夏禅让经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四岳十二牧”官位的简称,指封疆大吏)咸(全、都)荐,乃试(试用期)之于位,典(主持)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鼎等重器喻政权),王者大统(帝位),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赞许)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坟墓)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许由、务光)义至高,其文辞(指诗书中记载)不少(略微)概(梗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少)。”“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同情)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奇怪)焉(孔子意思是从伯夷流传下来的诗歌咏叹中读出了“伯夷之怨”,很好奇,因为孔子觉得伯夷“礼让去国”乃“求仁得仁”,何必有怨)。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殷商时封的诸侯国)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中,仲也,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于是伯夷、叔齐闻(听说)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承续西伯候之位)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拉住)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yuan,于是,语气词)及干戈(兵戎相见),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杀)之。太公(姜尚)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野菜)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周武王倚靠暴力)易暴(指商纣暴君)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孔子就是从“其辞”中读出伯夷之“怨”,感慨”求仁得仁,何怨之有”)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有人)曰:“天道无亲(无私心、厚薄),常与(照顾)善人(好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不是吗)?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颜渊字回)也屡(常)空(穷困)。糟糠(粗陋之食)不厌,而卒蚤(早)夭(夭折)。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著名的强盗头目)日杀不辜(无辜),肝人之肉(吃人肝),暴戾恣睢(bao li zi sui,凶残横暴),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活了个大岁数)。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显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总有不守规矩、世代富足、逍遥于“法外”之人)。或(有人)择地而蹈之(选择良善之地而践行),时(停顿思考)然后出言(三思而后言),行不由径(不走小路、捷径,走大道),非公正不发愤(为公平正义而奔走呼号),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迷惑、困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太史公感慨,“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这是为什么呢?所谓善良的“天道”,是“邪道”还是“非邪道”呢?)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重彼,轻此,各于其志,道不同则重、轻之“彼、此”不同)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chen,相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为争权夺利而死),众庶冯(ping,凭)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追随名人、圣人)而行益显。岩穴(隐居)之士,趣舍(志向)有时若此(和伯夷、叔齐、颜回一样),类名堙灭而不称(没有夫子这样的伯乐名人去推颂,不被人知),悲夫!闾巷(小巷,不是深宅大院,名门世家)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道德名位显赫的人),恶(何)能施(yi ,延续,流传)于后世哉?

(节选完)

伯夷、叔齐都讲礼,有践君位的机会都还互相礼让。因周以臣弑商君,非礼也,所以二位不食周粟,人生结局是都饿死在首阳山上。

司马迁发了一通感慨,幸好太史公不知道:后世历史中,盗跖曾以“反抗奴隶主”的农民起义领袖的身份被“文人墨客”大加赞扬过,孔子却被当成奴隶主阶级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打倒过,被“人民群众”踩在脚下,贴上“孔老二的罪恶一生”标签…

历史有时候就如同玩笑,不必太较真,不必太认真,不然的话,会活的很累,越坚守礼让、坚守仁德、坚守正道的人越累、越疲惫,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