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弄权者:最后一个汉将
832600000081

第81章 孤注一掷

表面的煊赫和浮华掩盖不住霍府的虚弱和恐惧,末日的阴云还是向霍家逼近。

范明友、任胜、邓广汉都是戎马疆场、屡立战功的将军和身居要位的皇宫禁卫高官,现在让他们交回军印离开部队去当无职无权的闲官,谁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但圣命难违,不敢抗旨不遵。正当他们准备携眷离任时,听说霍禹又病了,既是探病又是辞别,不约而同地都来到了大司马府。

霍家的人都在。霍山和霍云跺着脚痛斥皇帝的忘恩负义,大骂魏相和丙吉是奸佞小人。蹦过了,骂完了,惊恐和悲凉的阴云依然笼罩在全家人的心里。客厅里没有人说话,气氛沉闷压抑。他们都知道谁也无力挽回这个败局。

霍禹从床上爬起来,范明友连忙搬过一把椅子,任胜搀扶着霍禹坐下。霍禹声调凄楚,有气无力地问范明友、任胜和邓广汉:“你们什么时候走?”三人都说:“圣旨已下,不敢在宫里多停留。”

“都是懦夫,你们走,快点走!”霍云暴跳着、呼喊着,“我和霍山哥绝对不离开皇宫,我看那皇帝敢把我们怎么着。”

“不准胡说!”霍禹怒斥霍云,“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何况皇上还给了我们一碗饭吃。”

霍云捶胸顿足喊着:“汉家的天下是祖宗们保下的。没有我们霍家,上官桀他们早把刘家天下变成上官家的江山了;没有我们霍家,他刘病已至今还是个平民百姓。依我看,趁着皇帝还没有大清洗,军队和禁卫军还掌握在我们霍家亲信的手里,马上发动兵变,把那皇帝赶回沛县去。”沛县是刘邦的老家,也是他刘氏的籍贯。

霍显说:“大家先不要忙着走,看看情况再说。明友,你说呢?”

范明友脸色阴沉着,两眼冷漠地望着地下。

“霍云说得对,兵变就兵变。”霍山忍无可忍地吼叫起来,“当年大将军立了刘贺,也废了刘贺。今日皇帝背弃了我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再废了他。”

霍显比谁都害怕都焦急,她积极支持霍云和霍山的意见,说:“现在动手废掉刘病已还来得及。只要咱们还有个大司马的官位,还能调得动部队。”她把希望寄托在霍禹身上。

范明友冷静地说:“如果谋反,会玷污霍家几代的忠臣之名。”

霍显说:“我说大女婿呀!你怎么现在还糊涂着呢?霍家眼看就要灭门了,人都没了,要那忠臣名节有什么用。”

霍云附和说:“我看奶奶今天最清醒,把皇帝看得透透的。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眼看着人家把刀搁在脖子上,把我们霍家斩尽杀绝。”

大家都看着霍禹。

霍禹也在想,刘询绝不会就此罢休,霍家的确面临着灭门之灾。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无奈中下了决心:“皇帝既然把我们逼到绝路上了,那就只有背水一战。你说呢,明友!”

范明友看着任胜。任胜说:“此气不出,我怎么也不安心去上任。”

邓广汉也说:“听大哥的。动手吧!废了皇帝拥立大哥坐天下。”

霍禹摆摆手说:“先不要那么乐观,兵权已经掌握在张安世手里了,调不动兵什么事也办不成。”

大家想想也是,皇帝晋升张安世为大将军,统率部队和禁军已是朝廷上下人人皆知的事实,就是他们的老部下想动也不敢动了。看到这局面,大家又沉默不语了。

“哗啦”一声,客厅的门被踢开了,一个人被扔了进来,跟着进来一个手持匕首的壮汉。大家都吓了一跳。

霍禹一见持匕首的是上官雄,连忙问:“出了什么事?”上官雄指着被他摔在地上的那个人厉声喝问:“说,你是什么人?你想干什么?”那人抬起头,满脸都是血迹。霍云首先认出:“这不是金建吗?”说着,一撸袖袍跳到上官雄面前,满脸杀气地质问上官雄:“你是什么人?竟敢在大司马府打人。”

上官雄冷冷地审视着霍云。

大家也都站了起来,有的堵住了门口,有的向上官雄逼过来。霍禹已经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从座椅上一跃而起,指着金建喊着:“金建是内奸。”一脚踏在金建的脊背上,咬牙切齿地喝问:“说,你都听到了什话,老实交代。否则,我一脚踩死你。”金建抹了把嘴角流淌出来的鲜血,硬着脖子说:“我什么也没有听见,要杀要剐随你们的便。”霍禹对霍云命令:“先把金建关进地下室,我要亲自审问。”霍云这才明白金建是在窃听他们的谈话,把金建拖了出去。金建喊着:“你们要谋反,大逆不道,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时,霍禹向大家介绍了上官雄。

霍显一看上官雄的面容马上认定他就是霍兰的儿子,一把把上官雄抱在怀里,哭着说:“你是上官雄。孩子,让你受苦了。”大家也都想起上官雄是在上官家被绑赴刑场的路上被霍梅救走的那个孩子,由范明友夫妇暗中抚养。

范明友细看,果然是他们抚养的那个外甥,百感交集,抱住上官雄说:“孩子,你终于又回来了。”大家也都跟着唏嘘长叹。

上官雄不为眼前的情景动容,冷冰冰的,一直紧紧地攥着那把闪着寒光的匕首。

看着上官雄那副英雄无畏的气概,一个刺杀计划在霍禹的心里形成了。他一拳击在桌面上,眼里露出从未有过的凶光,从牙缝里迸出一句话:“只要有上官外甥这样的好汉,刘询死定了。”

上官雄接受了舅舅交给他刺杀刘询的任务后把匕首磨了又磨。那把匕首他深藏了十八年,只要看到这把匕首他就想起了对刘家的深仇大恨。全家被满门抄斩时的情景虽然记不完全,但在长街上母亲抱着外祖母、姨母们悲天悯人哭求的场面还隐隐约约记在脑海里。他曾向霍梅询问过上官家因何被昭帝全家抄斩的事。霍梅掩饰了霍家和上官桀家的矛盾,把诛杀上官家的所有责任都推到昭帝身上。他相信了大姨母的话,开始仇恨刘氏王朝。

有一次,上官雄无意中在大姨母的箱子里发现用红绸包着的这把匕首。他奇怪,大姨母是个温文雅淑的女人,箱子里怎么珍藏着一把匕首,莫非她和姨夫感情不好,准备用这把匕首寻机自尽?他不能让大姨母走这条路,就暗暗藏起了这把匕首。后来,大姨母在翻箱时不见了这把匕首,问大姨夫,大姨夫也说不知道,急得霍梅连饭都吃不下去。上官雄这才说出暗藏那把匕首的用心,并追问大姨为什么对那把匕首那样在心。大姨母这才告诉他这是他母亲在被捕时偷偷揣在怀里的那把匕首。她一个大家闺秀不愿受游街示众的羞辱,准备在行刑前拿它自杀。

因为看守得紧,她没有机会动手,就把这把匕首暗藏在儿子的怀里。这把匕首也就随着儿子被大姨母抱走了。上官雄知道了这把匕首的来历,同时也猜测出母亲是要他长大报仇的良苦用心,他就怀揣着这把匕首不辞而别离开了大姨母的家。十年来,他只要看到这把匕首,杀皇帝的怒火就熊熊燃烧,练武的耐性就持之以恒。在这把匕首的激励和鞭策下,他练就了一身轻功、刀功、枪功和暗杀功。现在这把匕首该发挥作用了。同时他还准备了一支长枪,如果距离皇帝远,就把长矛投过去,他自信自己百发百中的长枪功;如果距离皇帝近,就扑上去把匕首插进刘询的心脏里。他把长枪和匕首都涂上了剧毒,只要挨近皮肤,不刺死也要被毒死。

上官雄对这次刺杀刘询的后果也想到了,那就是刺死刘询后他也得死。他不怕死,只要为父母、爷爷、奶奶和上官家所有的人报了仇;只要能拯救外祖母一家人,让刘家江山变成霍氏天下,他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