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黑白盐
835800000009

第9章 没有不透风的墙 (5)

夏兰走出帝豪楼,她想保安把事情搞砸了,还是要周文革回去处理。她拨通了周文革的手机,把化工厂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周文革接到夏兰的电话,赶回化工厂,下车就直奔保安部。朱洪明从凳子上站起来:“周董,刚才有一对男女在偷看化工厂仓库,保安认为形迹可疑,就把他俩关在隔壁房间。”

“谁叫你们这样做的?”周文革脸色铁青,“一群法盲,一群废物!这叫做非法拘禁,你们有这个权力吗?快把他俩请到这里来。”

四个保安吓得脸色大变。

朱洪明把朱正峰和冯丹带进来。周文革一看,浑身一震,笑脸相迎,伸出手:“哎呀,这是经侦支队的朱警官,对不起,怪我管教下属不严!”朱正峰不与他握手,周文革趁机转身打了胖墩儿保安一巴掌,“吃了熊胆了,这是市局大名鼎鼎的朱正峰警官。”

胖墩儿捂着脸,哭丧着脸:“周董,真的不认识,我们向朱警官赔罪。”

朱正峰两手抄在胸前,看着周文革戏剧性的表演。他认识周文革。两年前有人举报修建革兰大厦做了假账,偷税数额巨大,正在调查时,周文革补交了50万元税款,税修到市公安局找到局领导,他代表市政府要求保护民营企业发展,既然补了税,就不要深究了,当时的局领导也要求把案子放一放,一直未结案。今天作为真正的警察,被保安欺负,还被关了两个小时,是他当警察以来第一次受这样的窝囊气,愤怒到了极点:“周文革,你经营有方,选贤任能。心中无冷病,怎怕吃西瓜!”

周文革感到朱正峰在含沙射影地教训他,心里像引燃了火药库,很想爆发,心想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决不能在众多的下属面前丢面子:“朱正峰,我已经向你俩道歉了,我既无冷病,也不吃西瓜。”

“我这人你也听说过,在执法上,不畏权势,软硬不吃。”朱正峰已深深感到跟周文革有一场较量,要先给他个下马威。

“他们都说我这人是不怕风吹雨打的。”周文革昂起头,望着天花板。

冯丹看着周文革那不可一世、桀骜不驯的样子,说了当地流行的一句谚语:“凡是肥猪都要进屠宰场。”她拉上朱正峰,“走,别废口舌。”

周文革望着他俩远去的背景,从牙缝里挤出了三个字:“走着瞧!”

朱正峰和冯丹回到稽查处,把侦查的情况向邱浩成作了汇报,他感到化工厂有隐藏私盐的重大嫌疑,需要立即搜查。邱浩成拨通了市公安局局长刘亚光的手机:“刘局,我们得到情报,革兰化工厂仓库隐藏了一批私盐,需要搜查。嗯,情报可靠,好,谢谢支持。”他合上手机,“正峰,刘局长叫你回去填写立案报告,办理搜查证,一切按程序进行,不能给周文革留下话柄。”

“我立刻回去,你们等着,必须趁热打铁!”朱正峰骑上摩托车奔向市局。

邱浩成集合好了全体稽查人员,在会议室待命。

朱正峰驾着警车来到稽查处,向邱浩成报告:“刘局长已签发了搜查令,并要求我们行动神速,认真搜查。”

“好,出发!”邱浩成用力把手一挥。

警车开道,警灯闪烁。后面跟着两辆小车,载着稽查人员,向革兰化工厂飞驰而去,车驶到仓库门口停下。周文革带着两个保安快步走来,他看着阵容庄重的稽查人员和全副武装的两名公安干警,暗自庆幸,果真是不出所料,可惜是竹篮打水,水中揽月,空欢喜。他一只手拿着公文包,一只手装进裤兜里,走到邱浩成面前:“老邱,你们这阵势,如临大敌,幸好我没有心脏病,否则我会休克。”

邱浩成注视着仓库,没有理会他。

朱正峰拉开手提包,拿出搜查令:“周文革,你仓库内涉嫌存放私盐,我们依法搜查,请签字。”

周文革接过搜查令,冷笑一声:“哈哈,既然是公事公办,我们会全力配合。”他示意胖墩儿保安,“把门打开。”

仓库内存放着约有100吨货物。冯丹撕开一袋包装,露出白花花的食盐。邱浩成抓起一把食盐,递向周文革:“这是盐,怎么解释?”

大家都盯着周文革那张绷得紧巴巴的脸。

李倩大步走过来,观察着场面。

周文革拉开手提包,拿出几份红头文件:“各位,你们对食盐是内行,可对化工产品是门外汉。我们化工厂要生产工业用碱和食用碱,还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复合肥料,都需要大量的工业用盐作原料。”他抖动着手中文件,“这是省、市经贸委和主管部门的批文,如不相信的话,请你们去调查。”

朱正峰拿过文件翻着,内容详实,印章齐全,他递给邱浩成。

邱浩成把文件浏览了一遍,他知道周文革要生产那几个项目,确实需要工业盐。但是从目前的种种嫌疑迹象表明,本市的私盐泛滥与他有着密切联系。用化工厂来掩护贩卖私盐,倒是他的一步妙棋。遇到了这样的对手,必须跟他斗智。要先稳住他:“老周,你也听说过,最近一段时间,双岭市仍有一伙违法人员在贩卖私盐,其目的还不仅仅是为了牟利,还有深层次的企图。”他把文件还给周文革。

周文革把文件装进手提包:“邱处长,国家给了你们独家经营的政策,又有法律、法规保护,怎么就不能管住盐政市场呢?我真为你痛心,群众食用无碘盐受害,我也十分难过。”他语气中包含幸灾乐祸的口气。

“哈哈。”邱浩成嗤之以鼻,“周董,你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一片爱心,我真为你高兴。

我们没有管好盐政市场确有失职之过。我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要跟法律作对,不管他伪装得多漂亮,隐藏得多深沉,最终还是玩火自焚。”

周文革想跟邱浩成打嘴仗,占不到便宜,眼下要以退为进才是上策:“你们下次不管在哪里搜查,都要掌握好证据,不要人云亦云,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他用手指着自己头,“要多动这个。”

邱浩成手指着仓库的工业盐:“下次我们一定会找到证据。”他对李志云说:“提取样品,拿回去化验,弄清是否是工业盐。”

李倩站在仓库门口,木然地盯着那堆工业盐。

邱浩成要求大家上车回稽查处。

周文革望着远去的警车,掏出手机打电话。

专案队和其他稽查人员坐在会议室生闷气。李志云的话打破了寂静:“大家要认真总结失误在哪里,但是决不能灰心丧气。”

朱正峰站起来:“可能我们的行动迟了一步,他们已做好了对付搜查的准备。我的第六感告诉我,周文革的化工厂存放私盐的嫌疑仍然不能排除。”

“关键是缺乏人证、物证,他们这次滑脱了。”贾刚很生气,“我看到周文革那副嚣张的嘴脸,真想揍他一顿,又怕违反纪律。”

邱浩成和刘亚光进来。邱浩成微笑着:“刚才刘局长和我一起对专案队的工作方案重新作了论证,感到整体思路是正确的。这次搜查虽然失败了,但我们赢得了最佳查缉时间。对方可能产生侥幸心理,尾巴会露得更长一些。”

“还有一种可能,尾巴会夹得更紧一些。”刘亚光打着手势,“种种情况表明,我们的对手不是一般的违法犯罪人员,是个不好对付的高手。在今后的查缉工作中,他还会设置种种障碍,甚至公开较量。经侦支队来的小朱和小贾两位侦查员,要充分利用公安侦查手段,认真收集证据,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严格按法律程序办理。”刘亚光的手机响了,他掏出手机,很不情愿地按了接听键。大家都不说话,静静地看他接电话,手机里传出较为清晰的男人声音:“你们没有证据却去搜查化工厂,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革兰集团是我市的明星企业,要保护企业的发展。”刘亚光的嗓门很高:“税秘书长,你不要只听一面之词,专案队办案有自己的程序。是合法的必须保护,是非法的要坚决打击,毫不含糊。”刘局长对他的话很反感,不想跟他多说。

税修的语气更激昂:“是方市长叫我打电话问你,也是方市长的意见!”

“我会向方市长汇报。”刘亚光“啪”的一下合上了手机,“我又得罪了这位大秘书长。

昨晚他在电话中叫我对王洪章的案子不要刑事处罚,由盐政部门行政处罚,我叫他别操这份闲心,王洪章贩卖私盐的性质还不明确,正在侦查。”

“我看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打着方市长这块金牌为王洪章说情,实质上关心的是周文革。”邱浩成早已觉察到周文革有股势力,而且在暗中千方百计给查缉工作设置陷阱。

刘亚光点燃一支烟:“这次搜查落空,说明我们低估了对方。周文革可能趁机大做文章,制造不利于我们的社会舆论。下一步,我们应当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冯丹匆匆进来,手里拿着化验报告:“周文革化工厂的工业盐的化验报告出来了,氯化钠中硫酸镁和硫酸钡含量标准,属于工业用盐。”

朱正峰双手托着两腮:“有可能利用工业盐作掩护,干着贩卖私盐的勾当。”

“对,我也认为这种嫌疑最大。”邱浩成用钢笔轻轻敲击着笔记本,“刘局长说得对,现在必须主动出击。就从大山乡打开缺口,再逐步扩大战果。”

大家都赞同这个方案。

深秋的雨,滴滴答答下了一夜。大山乡通往寨山村的机耕道上,颠簸着一辆双排座拖斗车,车轮把路上的泥浆碾得四处飞溅,车身全是泥。车开进一个大泥塘,剧烈一簸,冯丹的头撞在车顶上,她“哎呀”一声,捂着头:“李科长,能不能慢一点,把我的头撞痛了,还起了一个青包。”

“只怪这路况太差了,是专跑拖拉机的机耕道,不是公路。”李志云紧握方向盘,注视着前方。

卫东抓住车的扶手:“叫你留在乡上,跟你朱哥在一起,你偏要下乡,现在后悔了吧。”

“又在接下句。我什么时候叫过苦。”冯丹瞪了一眼卫东。

“马上就到寨山村了,下车后我们先去赵家大院。”汽车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向前跑。

走到赵家大院,村民们正在吃早饭。李志云一行三人来到赵村长家。

五十多岁的赵村长放下碗筷:“是李科长,我认识你,上个月你在乡上给村干部讲食用无碘盐的害处,讲得很好。来请坐。你们都是盐政稽查吧。”他搬出一条长木凳,“吃早饭了吗?“

“在乡上吃了。”李志云坐下,“赵村长,我们得到情报,寨山村最近有很多村民到王洪章的副食店买的食盐,可能是无碘盐,需要化验。如果是,就不能食用要收缴,请赵村长配合我们的工作。”

赵村长点着头:“要全力支持你们。村里已经出现了两个克汀病人,正在县医院治疗 。

私盐真是害人不浅,你们一定要把贩卖私盐的人绳之以法。”他转向灶房,“娃儿他妈,你把前几天在乡上买的盐拿出来。”

村长老婆在里屋答应着:“放在堂屋那个塑料袋里,你去拿,我在喂猪。”

赵村长把袋里的50斤盐提出来:“李科长你们化验,如果是无碘盐,就不要了。”

冯丹从手提包里拿出工具和试剂,化验结果属无碘盐。

村长老婆出来,手在围腰上擦着:“这个砍脑壳的王洪章,专门卖私盐坑人。听说他女婿是市长,现在当官的还缺钱花?把他供养得起,为啥还要挣黑钱,真是良心叫狗吃了。”

赵村长虎着脸:“妇道人家,少说话。还有哪些家在王洪章店里买了盐的?”

赵村长老婆指着对门那家:“三胖子的妈也买了50斤。还有龚驼子的老婆买了100斤,她说今年她家要杀两头年猪,用来腌肉。”

李志云对赵村长老婆说:“赵大嫂,我们要作笔录,你把情况向稽查处的冯丹说详细,最后还要按上你的手印。”

“说就说,我才不管是哪个舅子的岳父大人。”赵村长老婆解开围腰抖了几下。

赵村长把李志云和卫东带到三胖子家门口:“胖子他妈,出来。”

从灶房里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胖女人,散乱着头发,黑色的西服上有斑斑点点饭渍,里面穿着宽大的红毛衣,胸前就像有两个小冬瓜在毛衣里滚动着,下身穿着紧身黑毛裤,把大屁股绷得圆圆的。她很生气:“你们又来催提留款了,我男人在外打工,没有挣到钱,要钱没得,坐牢我去。”

赵村长那张黑脸更黑:“胖婆娘,欠的提留款也要缴,本村长今天不要。快把你买的盐拿出来化验。”

三胖子妈不解地问:“盐是咸的,有啥化验头?”

赵村长知道她没文化,说多了听不懂,便吓唬她:“化验有没有毒,快去拿!我还要回家吃饭。”

三胖子妈拖出一口袋盐。李志云化验后,也是无碘盐。便对她解释:“大嫂,你买的盐无碘,吃了对身体有害。我们要依法收缴。”

“嗯,你说啥?”三胖子妈大声吼闹,“卖假盐,是政府部门当官的责任,老百姓哪里晓得。我花了50元买来的,用来腌过年肉,你们要没收,给我赔钱来,赔钱来!”

三胖子妈这一闹,前后院子的大人小孩都来看热闹,围观的有四五十人。

李志云见来了这么多村民,心想这正是宣传教育的好机会。他高声说:“乡亲们,你们村有人患粗脖子病和克汀病,是什么原因?就是长期食用缺碘盐造成的。要想过上小康幸福生活,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凡是最近一段时间,在王洪章副食店购买的盐巴,要主动交给我们盐政稽查部门,化验后再收缴。”

“谁还我的钱?”三胖子妈大声问。

“胖婆娘,是钱要紧,还是命要紧?你听李科长讲嘛。”赵村长看着村民们,“谁还买得有,举手!”

“我买了60斤!”

“我买了40斤!”

“我买了70斤!”

“卖私盐的该千刀万剐!”

“赚这个钱,心比炭黑。”

“大家不要吵了。”李志云打着手势:“我们稽查处要逐户检查登记,凡是无碘盐,都要收缴销毁。群众的损失,要等抓到贩卖私盐的违法人员后,没收其非法所得,再返还给你们购盐款。”

赵村长带头鼓掌。

掌声响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