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08个江湖阅历
847100000038

第38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应对江湖中的“小人” (2)

你现在可能就掉入了感情的陷阱,制造这种陷阱的人无非是想从你身上得到便利,说简单点就是更方便地利用你。同事或上级和你套近乎,显得你们的私交非常好,他似乎把你当成了知己,把自己的私事或烦恼在特定的环境里一股脑地向你倾诉出来,至于里面真实的成分有多少那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而你却在感动的同时,也把对方当做是真心朋友来对待,在工作上会有意无意的和他成为盟友,并心甘情愿地为他服务。

在没有发觉的情况下,你完全没有意识到,反而还会为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多个朋友而高兴。当他有求于你的时候,即使为难也会因为是朋友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异性的上下级最容易发生这种现象,感觉到对你若即若离,看似对你很好,很多时候像是在给你意外的关心,自己也觉得好像成了对方的知己。好像在办公室里总有人在关注着你,有些话说得能让你听出弦外之音来一样,造成一种让你自己去想象的幻觉。

你也许在某天会忽然发现,以前对你说过的那些亲切的话在别人那里也可以听到,对你表现过的关心更是原封不动地从你身上搬到别人的身上。你会在猛然觉悟后表现得很气愤,然后对自己说:我真是个十足的傻瓜。也许人最痛恨的就是这样被人利用,他不是真的想和你有什么私底下的交情,只是想利用这种类似朋友的关系让你来工作。不过使用这种手段的人大都很聪明,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想要去识破还真不容易。

所以要小心那些突来的关心或对方感情的泄露,要学会保护自己,别整天自我感觉良好,好像自己可以随时吸引别人,身上总是透出无限魅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那些城府比较深的“朋友”来说,要保有一颗怀疑的心,要经常提醒自己:他对我好有什么目的吗?

如果说得现实点,怪也只能怪自己太多情,否则别人也无法乘虚而入。有些人天生感情细腻,敏感得一丝举动都会让他浮想联翩,对方玩的也就是猜的游戏,从不会对你说露骨的话,从来不会给你什么承诺,就给你一点暧昧的感觉,让你去猜让你去想,让你一步一步地,自觉自愿地走进感情的陷阱里去。所以你一不留神就会“自投罗网”,自己走进人家编织好的陷阱里边。

有些人性格比较豪爽,为人比较仗义,可他们却难逃友情陷阱的迫害。有些人会利用他们的这些弱点,故意称兄道弟拉关系,用得到的时候往来密切,大事小事事事关心,用不到的时候连记忆里都快将这个人删除。

人一生可能只会有寥寥几个知心的朋友,真情难得所以让人珍惜。一般来说,在这种复杂的社会里,谁都不会说我和你接近没有任何目的性,但是这个目的的性质是什么很会考验人的品德。都说交朋友要交有用的人,反之,那些只会风花雪月的,性情淡泊的人大概只能顾影自怜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在这方面吃了亏,那么也不要抱怨别人,你能指责“猎人”的无耻吗?是自己心甘情愿去上当的,能说自己糊涂吗?难道多情也是种罪过吗?看看四周真正的情感有多少,一生的朋友能有几个,没有利益关系的感情真的能存在于利益冲突纷飞的地方吗?头脑应该清醒一点,在吃过亏以后牢记这个教训,以后和人交往中一定要注意,因为友情也有陷阱。

江湖阅历101:透视小人的谎言

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吃到东西哈哈笑,没吃东西装狗叫”的大有人在,“桌上吃饭,桌下咬人”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一些真面目。

在人际交往中,你会碰到各色各样的人,不过有几种人你要注意:第一种人常常毫不掩饰地夸耀自己,实在是太厚颜无耻了,这种人很好判断。第二种人的手段比较高明,他们凭空捏造一些对自己的谴责,抱怨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听说过的诽谤。其实这不是他的真实目的,他是希望以此来展示他们的优点,趁机为自己“平反”。第三种人做得更加隐秘,连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他们正是需要你注意提防的伪君子。

生活中,我们的身旁有着很多这样谎话连篇的人,那么怎样才能火眼金睛识别出他们来呢?怎么能看穿面带笑容的伪君子呢?下面有一些小技巧,帮你识穿身边的“伪君子”。

第一招:看眼睛。一个人说话时没有多余的小动作,眼角应该是向左扬起的。但如果一个人跟你谈话时,眼珠不住向右看,那八成他是在说谎,是在编瞎话欺骗你。另外,眨眼速率也是辨别谎言的重要指标。眨眼速率的加快和瞳孔的变大是内心变化的正常反应。除了含糊其辞支吾搪塞外,它们还能表达激动、忧虑、恐惧、愤怒以及其他强烈情感。当说话者所说的话与其内心的强烈情感不相称时,眨眼的速度就会变慢或变快,因此眨眼对我们特别有用。当注意到这些情况时,你就应该多加谨慎。

第二招:看表情。极细微的表情展现常常是我们识别谎言的关键。当一个人感到他伪装的表情失败了,通常情况下,他还会用微笑迅速将其掩盖。而有些人则通过说大话唬对方来隐藏其内心的真实情感,它保持的时间比表情发生细微变化持续的时间要长。在这期间,我们甚至不能明了说话者的真实情感,而只能察觉到大话本身。

第三招:看握手。握手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表示友好的象征性动作,也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如果一个人跟你握手时只伸出了手指,那代表他精于世故、吝啬贪婪,内心中对他人充满了蔑视。所以可以通过握手时的姿态以及握手的力度判断出他是否是真心实意的。

此外,还可以从微笑上判断。识别谎言最关键的线索就是微笑,说谎人的微笑很少表现真实的情感,更多的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感情世界。一般情况下,微笑并伴随着较高的说话音调是揭穿谎言的最有力的证据。假笑是缺乏感情的,微笑时嘴角上扬,一副愉快的假象,但神情势必会有些茫然。那么怎样判断别人的笑意是否是假笑呢?

第一,假笑时面颊的肌肉松弛,眼睛不会眯起,只是嘴动了动。

第二,假笑保持的时间能特别长。真实的微笑持续的时间只能在2~4秒钟之间,其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感情的强烈程度。任何一种表情如果持续的时间超过5秒钟,甚至10秒以上,大部分都可能是假的。只有一些强烈情感的展现如愤怒、狂喜和抑郁属例外,而这些表情持续的时间常常更为短暂。

第三,当看到他人有感情的真笑自然褪去时,假笑也会随之而去。对于绝大部分表情来说,突然的开始和结束就表明我们在有意识地运用这种表情。

第四,假笑时,面孔两边的表情常常会有些许的不对称。习惯于用右手的人,假笑时左嘴角挑得更高,习惯于用左手的人,右嘴角挑得更高。

江湖阅历102:对付办公室里的各色“小人”

办公室里各色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又都不相同,而且可能还会有一些利益纠葛,所以如何应对办公室里的“各色人”,与他们和平共处就显得非常重要。

欺生的人:这种人未必是看不惯你一个人,他们有一个习惯——凡是新来的人都要排挤一下,以显示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主要地位。一旦时间长了,你完全融入这个圈子了,他们就会转移目标,去挤对新人。这种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恶人,如果他们不是太过火,大可不必理睬,但是适当的时候,你也可以反击,因为他们一般都欺软怕硬。

是非多的人。是非型的人最喜欢探听他人的隐私,他们以制造、传播谣言为乐。是非型的人充其量只是个小人,所以不用对他们如临大敌。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对于一般的谣言,记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对于过分的谣言,完全可以将造谣者告上“公堂”。

尖酸刻薄的人。尖酸刻薄型的人,在公司内一般是不受欢迎的。他的特点是和别人争执时往往挖人隐私不留余地,同时冷嘲热讽无所不至,让对方自尊心受损,颜面尽失。这种人平常以取笑同事、挖苦老板为乐事。如果他是你的同事,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惹他。万一吃亏,听到一两句刺激的话或闲言碎语,就装没听见,千万不能动怒,否则,是自讨没趣,惹鬼上身。

愤世嫉俗的人,睁只眼闭只眼。这一类型的人,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非常地看不惯,认为社会变了,世风不古,人心愈来愈险恶,快活不下去了。和愤世嫉俗的人共事,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只要他所愤的事不是公司福利制度,对你来说这只是其个人行为,没有什么好说的。当有一天他对公司的制度、福利有意见时,你就有福了。他往往会牺牲自己,为你们去谋一些好处来。

翻脸无情的人,应该留一手。这类型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翻脸如翻书。说翻就翻,一翻就是好几面。在他翻脸时,你不要问他理由,也不必述说从前对他的恩情和助益,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如果有这种同事,你倒是大可不必和他一般见识。反正没有利害关系,各干各的活,要翻不翻随便你!

口蜜腹剑的人。面对这种人,微笑着打哈哈。如果他是你的同事,最简单的应付方式是装作不认识他。每天上班见面,如果他要亲近你,你就找理由马上闪开。能不做同一件工作,尽量避开不要和他一起做,万一避不开,就要学着写日记,每天检讨自己,留下工作记录。

脾气怪异的人。他们可能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很难相处,脾气怪异,行为离奇,你无法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他们。如果不巧与他们有矛盾,要就事论事地与他们争论,千万不要借题发挥,这样可能会激怒他们。

贬低别人的人。这种人处处要显得比别人优越,你说什么他都要插嘴,每一件事他都要证明他知道得比你多。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无法排解的虚荣心,或者是隐藏得很深的自卑。他们实在是不值得你生气。

吹牛拍马的人。如果碰到此类同事,你就得小心了。不可与他为敌,没有必要得罪他。平时见面还要笑脸相迎,和和气气。如果你有意孤立他,或者招惹他,他就可能把你当做往上爬的垫脚石。

挑拨离间的人,最好谨言慎行。这类型的人,给公司带来的杀伤力非常之大且迅速。应付这种类型的人,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防微杜渐,尽可能少联系。这种人做了你的同事,你除了谨言慎行和他保持距离外,最重要的是你得联络其他同事,建立联防及同盟关系,将他孤立起来,如果他向任何人挑拨离间,不要为之所动更不要受其影响。

恶人。这是最危险的一种人,因为他们可能有一个美丽的包装。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善意,那么富有诚意,对你又那么关心。而一旦你跟他的利益发生冲突,他就会狠狠地踩你一脚,有时候,他们甚至是“损人不利己”的。最好的办法是尽量避开,就算他来笼络,也不要加入他的圈子;当他开始使坏时,要么就“先下手为强”,向上司披露他的劣迹,要么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