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滴水恩骨肉情
8653100000021

第21章 见证爱情

“仿佛又听到了不远处孩子的笑声,只是我……再也听不到了。”锅炉已经打开,熊熊大火在倾刻间向外涌动,吞噬着一件又一件陈旧的东西,突然其中的一个人停下了。

望着那陈旧的零件,“是从房廊上拆下来的吧,不如先留着或许会有用。”

就这样日复一日,终于要修房屋了,而我这年迈一九的身躯又要重新开始新的人生了,谱写新的故事了。

一番修整之后,我的身体又一次变得强壮,只是我的内心已千疮百孔,那一道道刻骨铭心的回忆,也让我也尝到了这人世间的冷落无情。

多少次,睡梦中我曾梦到那些熟悉的眼孔以及我的……“啊——”声随口而出,我不由得被惊醒,才发现一个小男孩儿正瘫坐在地上,就在我厌烦的想要塞住耳朵时,他却坚强地站了起来,拍了拍衣袖上的尘土,快步离开,我望着他离开的背影,仿佛又想起了什么?

是关于我主人的,那时我刚成年,而他也刚成年,正值青春期的他整日穿着别院的碧华姑娘。现在想想还真是怀念啊,一想到他那遭人家拒绝的可怜模样,真的很解气,只不过他也有报复我的时候,每次射箭总是瞄准我的屁股,有时还会在一块伤疤上受两次伤,有时想想可真是命苦,但现在却为何一点也……

后来也不知怎的,他竟然受了箭伤,而当初明明不接受的那个女孩却哭着喊着:“高伟……”再后来他们就相爱了,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边疆就传来捷报,之后就匆匆的离开,而那时身怀六甲的高伟又何曾知道女孩儿已为他发了疯。

送别的时刻,我难以了解,只是依稀可以感受到碧华内心的那种苦楚,就在情人离开的第二天,她就写了一首恩情诗,之后的之后,每天总能隔着窗外看见痴女奋笔写书的场景。刚开始还有一些好奇的我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的无视了这些。

直到死亡的音讯传到家的那一刻,我才清楚的感觉到碧华正在哭泣,也不知哭昏了多少次。随着清风的,我不由得叫住细风,让他给我讲述发生在碧华生活上的所有事。

“执手偕老,人去楼空,衣带渐宽,而君你又在何处?生死两难,人鬼殊途,怎敌他晚来风急,君啊,何故早逝去?”

自此作为房廊的我,每次望着她总会禁不住“流泪。”而她也总会忙碌,所以是人生让我选择了坚强来庇护碧华的一切,只是这太过冰冷,她会感知到一座房廊的关心吗?

终究在一个雨天的下午,她依着我诉说着内心的种种哀愁,而就那一刻,我也真正的拥有了感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她那读诗的样子,我到现在还依稀记得。

转眼又是一个黎明,我微微地睁开眼才发现又是昨天那个孩子,只见他静静地望着我仿佛看的入神,而我也被他的眼神所吸引,不断的尝试,终于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这一切令我非常开心,因为终于有人愿意听我讲述那些陈年旧事了。

清风细雨,芳草萋萋,我总是将自然的语言说给他听,而他也走的明白我的心意,渐渐的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然而有一天当他告诉我要向一个女孩儿表白时,我很生气,劝他放弃。他很不高兴,我第一次直呼他的名讳,他从此彻底的消失在了我的眼中。

离开的那段时间,人也开始变少,一时间不知道方向的我也不由得躲在了最冰冷的一角,三天后他再一次的出现,让我的心不由得为之触动,因为站在身边的女人会和她一样难过的,所以不可以去触碰那所谓的爱情。

于是那天晚上,作为房廊的我单独约他出来,告诉了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那件事,他听后很难过,“长痛不如短痛,嘉兴,你不可以?”

三个月后房子里张灯结彩,婚约如期而至。静望着这对佳人我彻底绝望了,难道新的悲剧又会重演吗?久久地凝望着窗里的他们,我真的……突然,眼前的一切让我感到不解。明明是一个瞎子,为何嘉兴还要娶她?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吗?可为何将军的爱是那么的凄凉的?这一切,我不明白。

第二天早晨,有个声音轻轻地将我唤醒,是嘉兴和他的女人,我很好奇却又告诉他:我现在非常生气,而这时只见他们在嘀咕什么,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中午,院里的声音格外嘈杂,而我却只能静静地凝望着那走廊。“唉,或许这就是命吧,我只配如此。”

第二天中午,我刚苏醒,不由得向光亮处望去却发现了一株直直的椿树,她是那么的美丽娇艳,好似神仙仙女一般,我对她一见钟情,愿共沐这缕阳光,我的椿。

“喜欢吗?”我猛地回过神才发现是小孩,现在已经是嘉兴了……。

“你说的那些或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不妨和我一起去验证一下?”望着他深邃的眼神,我答应了,一段努力之后,我成功的追上了椿。

转眼很多年过去了,他们都已经离开了,小椿也走了,只剩下一个我孤零零地屹立在这里,而现在我的生命也快结束了,真希望这一切快点到来,而如今已经了无牵挂了的我又对这个世界又有多少的留恋呢?

又是新的一天,太阳照在我苍白的脸上,耳边隐约听见两个小孩的私语声,竭力望去才发现在那绿草深处又有一对,真好啊!这已是我所见证的第三对爱情了。

轰的一声,整座房廊塌了,那个小孩直直的站起来望着破旧的门廊,仿佛像失去了什么,昏迷在女孩的怀中。

“愿作君之手。执手相于老。”假若能见证这种爱情又何尝不是一种乐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