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
868400000008

第8章 交际法则(下) (2)

那位陕西的小伙子接着跟我说:“我想来想去我想吃棒棒面了,但没办法,我吃不到。后来我想吃它想的难受得很,我豁出去了。有一个礼拜天,我跑到唐人街,买了一只锅,买了一扎挂面。我煮了一大锅面条,把门一关,我端着锅吃,吧唧吧唧,但我吃了半天还没找着感觉,我觉得还是少了一个程序。”

我问:“少个啥程序呢?”

他说:“我吃了一半才想起来,我得蹲着。”

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习惯叫“椅子不坐蹲起来”。陕西老百姓形容此种姿势有句土话,叫做“圪蹴着”。

他说:“我得圪蹴着。反正没有外人,我把椅子拉过来,把鞋一脱,往上一蹲,我端着锅一吃,吧吧吧,我的病好了。”

因此,从风俗习惯的角度上来看,你很难说谁对谁错。实际上,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有人爱吃咸的,你让他吃甜的就不行。有人爱吃甜的,你让他吃咸的也不行。

那天,我家来了一位美国朋友。那个美国朋友跟我说:“谁谁谁这个人不太好。”

我问:“为什么?”

他说:“他非让我吃狗肉。”

大家知道,欧美人是不吃狗肉的。我们那个同志却劝人家:“吃吧!反正没有外人,我保证不举报你。吃吧,这个吃了以后好啊……”

他当时还讲了很多很多吃狗肉的好处。

这样做,他就有强人所难之嫌。你要接受别人,除了接受这个人本身之外,从人际交往方面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尊重他的风俗习惯。不用说外人,夫妻之间你不接受对方都不行。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把优点拿给对方看,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回归英雄本色。一个人要善待别人的话,就一定要容人,做人要宽容。容什么?包容别人的风俗习惯。

其三,接受别人的交际礼仪。从国际交往的角度来讲,它的含义就是要接受别人的游戏规则。

有一次,我到西亚某个国家参加一项活动。一下飞机,对方的外交官过来就跟我拥抱。他们那边喜欢拥抱,而且是两次三次的。左边一次,右边一次;左边一次,右边一次;要连续两三次。跟我拥抱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牲口好吗?”

我出过车祸,左边这只耳朵听力不太好,我没听太清楚,我就告诉他:“Pardon?”

他不是先亲我左边的吗,从左边移到右边去亲的时候,他再次问候我:“牲口好吗?”

这次我听见了,我只好说:“好啊,好啊。”

然后到了住处,我问一位熟悉的同志:“你看我今天像牲口吗?”

因为人在那个地方会有高原反映,我的呼吸道有一点不太好,我怀疑我的面孔比较憔悴、苍老。

他说:“你不像,你很精神。”

我说:“那些人为什么问我牲口好吗?”

他说:“我告诉你吧,这个地方是一个以游牧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人们的传统习惯互问‘牲口好吗’,就跟我们西北西南某些地方,老百姓见了面互问‘收成好吗’、‘庄稼好吗’、‘生意好吗’,是一个道理。”

从风俗习惯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你要成为受欢迎的人,一定要注意对人不能吹毛求疵,对人不能过分刻薄,尤其不能拿自己的经验去勉强别人。你不要说勉强别人了,你连你们自己家的老婆孩子都勉强不了。因为,虽然同属一家人,但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个性往往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A,重视对方。它的英文单词是:Appreciate。英文好的人都必定知道,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欣赏。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位有教养的人必定会欣赏别人的长处。有的人倒也重视别人,但他重视别人是重视什么啊?找别人毛病。他比较刻薄,他绝对重视别人,但他所重视的往往不是对方的优点。

有天我到一个单位去开会,那是6年以前。休息的时候,一位同志过来跟我聊天,问:“金教授你贵庚啊?”

我说:“老金今年40整。”

“啊,金教授,你很精神啊,你不像40岁的人。”

这个话我特别爱听,因为我老婆经常私下诽谤我是“老东西”,说我显老。男同志到一定年龄就愿意说自己年轻,小的时候愿意让别人说我们成熟、稳重,而到一定年龄之后,又愿意让别人说自己年轻。当时,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现在先别夸我年轻,你夸我年轻我特别高兴,一会儿我老婆会开车来接我,她来的时候,你再当着她的面夸,今晚上请你吃北京烤鸭。”

本来他夸我年轻我挺高兴的,但那位老兄只让我高兴了30秒,立刻就发现我的缺点,而且当众予以指正。

他说:“金教授,你精神倒是精神,你年轻倒是年轻,可是你有个问题,你要改了就更好了。”

我问:“什么问题?”

“你的背比较驼。”

他老兄一针见血地发现了我的一个问题。说实话,我的背还不是一般的驼。我的肩膀左边和右边“坎坷”不平。我也知道肩平、背直好看,但我没办法。

我当时跟他说:“老弟,想问你:我的背如果能直起来的话,我会不直吗?因为我出过车祸,我这腰直不了了。你让我直起来的话,我很不舒服,别的大部分同志讲课都站着,我却得坐着。为什么?我要是站着,10分钟以上,我就头晕,20分钟以上搞不好我就跌倒那儿了。我到哪儿讲课,你去看,只要时间长过半小时,我肯定是坐着的,这是没有别的办法的。”

我解释了那么半天的意思是:你饶了我,让我过去吧。得饶人时且饶人,也是一种美德对不对?他不,他却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研究我的毛病。他说:“老金,你的背比较驼的原因我明白了,那个没有别的办法,但是你还有一个问题,你的胳膊比较细,你平时从不参加锻炼吧?”

那么,他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他的主要问题乐于寻找别人毛病,对别人不宽容。

在生活或工作中,你去找别人的毛病很容易。但你要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你首先就要接受别人。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基本原则。金教授讲白金法则时讲过一个基本的命题——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你对别人不宽容,别人会对你宽容吗?说实话,我老婆做的饭也好,我老妈做的饭也好,它们都有不好吃的时候。像我们家老太太做饭有个特点,她是北方人,河北人,她喜欢比较咸的。我从小在上海长大,上海人比较喜欢吃淡的,有时候喜欢放点糖。我难得回家一次,我老妈都70多岁了,身体不大好,老人家专门给我做个菜你能说它不好吃吗?我说实话,我就像拿出吃中药的精神把它吃光。老妈好不容易给你做一顿饭你不吃,她会心寒。

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要善于去接受别人。进而言之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重视别人。它是接受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接受别人、重视别人的时候,你要注意你是在欣赏别人。譬如,我们曾经讲过一条礼仪的法则,接过名片一定要看。我曾经讲了,接受名片的时候,最礼貌的做法,不一定是站起来,不一定是两只手,不一定是说“谢谢”,因为这个谁都知道。其实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拿到别人的名片是要认真地看的。看是什么意思?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表示对别人的重视。你看都不看别人的名片,别人好心好意给你,合适吗?我有时候就不高兴,比如,你把名片给他,他顺手给你扔到一边去了,还有的同志在餐桌上敲着玩。更有甚者,他的人走了,名片还放在那儿,他没拿走,你是不是会有被抛弃之感。因此,接过别人的名片后,有教养的人是一定要看的。看的第二个意思则是要了解对方的确切身份。看完别人名片后,一般要把它放在上衣口袋里,毕恭毕敬地认真收藏起来,别扔到一边去,别放到裤子兜里去。尤其别掖到裤子后面那个兜里去。

可是有同志却不通此道,下面讲一个例子。

有一次,一位同志来问我一件事。当时我要赶飞机,怕时间来不及了,我就把名片递给他,我说:“我们以后电话联系吧,我现在要赶飞机,飞机不等人。”

别人问我问题是看得起我,我给他张名片也是看得起他。没想到那位老兄拿过我的名片说了一句话气得我半死。他说:“哎呀,金教授,你还有名片呢?”

搞得我很长时间不爽,我为什么就不像有名片的人呢?好歹咱也是一个教授嘛。后来一个同志劝我,那个同志就比较会说话,他说:“老金啊,他那句话的意思其实不是说金教授你不配有名片,他就是不太会说话。他那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金教授,像你这种大有名气的人就不需要名片了。’”

我嘴上当时对他说:“你一边待着去!”

说是这么说,听到此种解释,我的心里还是非常愉快的。

谁不愿意自己被别人欣赏!同样是说一句话,你干嘛说得让别人不高兴呢?我反复讲,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它其实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从交际礼仪的角度来讲,有一些细节你一定要注意。比如,当你和外人打交道时,就要知己知彼,对对方的名字、头衔、单位等等都要清楚,并要牢记不忘。

有一次,我把自己的一张名片递给一位老兄。上面写得很清楚: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那老兄当时看了它一眼,也不知道他认真看了没有,因为他随后就说:“同志们,很高兴地向你们介绍清华的高教授。”把我吓一跳,我以为自己后面还有一个老高,而实际上现场当时只有我一个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