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871000000004

第4章 智慧点亮人生 (4)

这位销售经理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恐惧,他的心里仍不安宁。他的呼吸变得更加急促,心跳得更快,喉咙仍然梗塞。这时他的医生劝他到科罗拉多州去度假。

科罗拉多州虽有使人健康的气候,壮丽的高山,但仍不能阻止这位销售经理陷入恐惧。一周后,他回到家里,他觉得死神即将降临。

“打消你的猜疑!”一位朋友告诉这位销售经理,“如果你到明尼苏达州罗契斯特市的梅欧兄弟诊所,你可以彻底弄清病情,而不会失去什么。立即行动吧!”按照建议,他的一位亲戚开车送他到了罗契斯特市。实际上,他很害怕自己会死于途中。

梅欧兄弟诊所的医生给他做了全面检查。医生告诉他:“你的症结是吸进了过多的氧气。”他笑起来说:“那太愚蠢了,我怎样对付这种情况呢?”

医生说:“当你感觉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的时候,你可以向一个纸袋里呼气,或暂且屏住气息。”医生递给病人一个纸袋,病人就遵医嘱行事。结果他的心跳和呼吸变得正常了,喉咙也不再梗塞了。他离开这个诊所时,是一个愉快的人。

此后,每当他的疾病症状发生时,他总是屏住呼吸一会儿,以使身体功能正常发挥。几个月以后,他不再恐惧,病症也随之消失。其实,他的病症主要是心病。

这件事发生在几十年前。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医生看过病。

宽容的力量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

——斯特恩

前些年,曼彻斯特的一位出版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里面的言辞低级粗野,极尽所能地丑化“格兰特兄弟”公司,使其受到公众的嘲笑。威廉姆·格兰特十分气愤,他说写这册子的人一定会后悔的。一些爱看热闹的人又把此话告诉了诽谤者,这个出版商毫不在意地说:“他不就是认为我以后会欠他债吗?我会小心行事的。”一个生意人是不可能自己选择债主的,不巧的是,这个出版商后来真的破产了,而格兰特手中恰好有一张他的承兑汇票。那是另一个破产的商人转让的,上面还有他的转让认可签名。

受诽谤者居然成了诽谤者的债主!他们现在可以让诽谤者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言行而后悔了,如果没有债主的签名,诽谤者便拿不到证明和执照,再也不能经商了。现在,这个出版商已得到了债主的全部签名,除了格兰特那一个,但是,他又怎么能够奢望“格兰特兄弟”公司补上这最后一个签名呢?让受到谣言伤害的人们对造谣者毫不计较,这怎么可能呢?出版商感到十分绝望。他的妻子和孩子劝他还是去试一试,于是他忐忑不安地来到了格兰特公司。

格兰特先生独自一人在办公室,他对造谣者的第一句话是:“关上门,先生!”语气严肃而有力。造谣者紧张而愧疚地站在格兰特面前,面红耳赤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然后递上证明。格兰特先生接过证明边看边说:“你曾出版过一本诽谤我的册子。”出版商于是感到一切都完了,可事实却超出他的预料,格兰特先生很快便在文件上写了几句话,然后把它还给破产者。这个灰心失望的造谣者认为上面一定写着大骂他诽谤的坏话,可映入眼帘的却是“格兰特兄弟”公司清晰的签名。

“这是我们的规定,”格兰特先生说,“任何时候都不会拒绝为一个诚实的商人签名,而在这一方面,我们认为你没什么不好。”出版商热泪盈眶,而格兰特先生则继续说道:“我说过会让你为从前的作为后悔的,现在不是做到了吗?那并不是威胁,只是要你在了解我们之后,为自己曾伤害过这样的人们而难过。我想你如今已经后悔了。” “当然,事实如此!”出版商激动地叫道,“我从没有如此强烈地后悔过。”接着,他们进行了平和的谈话,这个破产者谈到今后的打算,拿到证明执照后,他会有朋友来帮助自己。“那你现在还剩多少钱呢?”格兰特问。出版商坦白地说,家里稍微值钱的东西全抵押给债主了,而为了凑够办理执照证明的钱,他必须缩减家里的日常开支。“伙计,这样可不行,”格兰特先生摇摇头,“你怎么能忍心让你的家人在贫苦中挣扎呢?把这10万英镑交给你妻子吧。不要哭,别这样,一切都会过去的。燃起斗志,像真正的男子汉一样拼搏,你很快就会为之骄傲和自豪。”出版商感动极了,他想感谢格兰特先生,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最后捂着脸,像孩子一样呜咽着走出去了。

警察的谎言

成为一个惹人厌烦的人的秘诀便是告诉别人一切。

——伏尔泰

1848年,美国南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一声刺耳的枪声划破了午后的沉寂。刚入警察局不久的年轻助手,听到枪声就随警长匆匆奔向出事地点。

一位青年人被发现倒在卧室的地板上,身下一片血迹,右手已无力地松开,手枪落在身旁的地上,身边的遗书笔迹纷乱。他倾心钟情的女子,就在前一天与另一个男人走进了教堂。

屋外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死者的六位亲属都呆呆地伫立着,年轻的警察禁不住向他们投去同情的目光。他知道,他们的哀伤与绝望,不仅因为亲人的逝去,还因为他们是基督教徒。对基督教徒来说,自杀便是在上帝面前犯了罪,他的灵魂从此将在地狱里饱受烈焰的煎熬。而风气保守的小镇居民,会视他们全家为异教徒,从此不会有好人家的男孩子约会他们的女儿,也不会有良家女子肯接受这个家族男子们的戒指和玫瑰。

这时,一直沉默着双眉锁紧的警长突然开了口:“这是一起谋杀。”他弯下腰,在死者身上探摸了许久,忽然转过头来,用威严的语调问道:“你们有谁看见他的银挂表吗?”

那块银挂表,镇上的每个人都认得,是那个女子送给年轻人唯一的信物。人们都记得,在人群集中的地方,这个年轻人总是每隔几分钟便拿出这块表看一次时间。在阳光下,银挂表闪闪发光,仿佛一颗银色温柔的心。

所有的人都忙乱地否认,包括围在门外看热闹的那些人。

警长严肃地站起身:“如果你们谁都没看到,那就一定是凶手拿走了,这是典型的谋财害命。”

死者的亲人们嚎啕大哭起来,耻辱的十字架突然化成了亲情的悲痛,原来冷眼旁观的邻居们也开始走近他们,表达慰问和吊唁。警长充满信心地宣布:“只要找到银表,就可以找到凶手了。”

门外阳光明媚,六月的大草原绿浪滚滚。年轻助手对警长明察秋毫的判断钦佩有加,他不无虔诚地问道:“我们该从哪里开始找这块表呢?”

警长的嘴角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伸手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银表。

年轻人禁不住叫出声来:“难道是……”

警长看着周围广阔的草原,依然保持沉默。

“那么,他肯定是自杀。你为什么硬要说是谋杀呢?”

“这样说了,他的亲人们就不用担心他灵魂的去向,而他们自己在悲痛之后,还可以像任何一个基督徒一样开始清清白白地生活。”

“可是你说了谎,说谎也是违背十诫的。”

警长用锐利的眼睛盯着助手,一字一顿地说:“年轻人,请相信我,六个人的一生,比摩西十诫还重要百倍。而一句因为仁慈而说出的谎言,只怕上帝也会装着没有听见。”

那是年轻警官遇到的第一桩案子,也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课。

心理医生与喜剧演员

生命中最美丽的报偿便是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爱默生

弗洛姆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他每天要接待许多病人,并且要很有耐心地倾听病人述说心中的忧郁和焦虑。他每天所接触的都是一张张的面孔愁眉苦脸,所以他被那些不快乐的情绪感染得也很不快乐,日子一久,他觉得心中的压力非常大。为了平衡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他时常去看歌剧,而且专门挑喜剧节目让自己开怀大笑一番。

有一天,弗洛姆的病人又是一个接一个,他正低头在一位病人的病历卡上记录诊断结果,却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说:“医生,我很不快乐,生活中没有能够让我开心的事情,活着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我真想死。”

弗洛姆抬头一看,却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居然是那个经常让自己捧腹大笑的喜剧演员。

这样的巧遇,让弗洛姆不禁哑然失笑。他低头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我交换,我当一天喜剧演员,你当一天心理医生,怎么样?”

喜剧演员原本以为弗洛姆在开玩笑,但是看他一脸认真的表情,又不像是开玩笑,于是考虑片刻,接受了这个建议。

喜剧演员扮演了一天“代理医师”,除了药方由在幕后的弗洛姆开列之外,他有模有样地询问病人的病情,并且努力地开导病人要寻找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

弗洛姆在喜剧演员的教导之下,也在剧院表演了一幕喜剧。他忘却了自己的医师身份,在舞台上装疯卖傻,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弗洛姆站在舞台上,看到台下有那么多的笑脸,他的心情也好极了。

之后两人又恢复了各自的身份。有一天,喜剧演员又挂号来看心理医师。

“医师,我找到了平衡点,现在我知道了,其实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我的每一个喜剧动作所引起的每个笑容都是我的成就。我不想死了,因为我的存在可以帮助那么多不快乐的人,让他们获得生活上的平衡。”喜剧演员容光焕发地说。

弗洛姆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也要谢谢你让我有机会知道,我也有能力制造许多的笑脸。”

从此以后,当病人坐在候诊室等候看病时,都能听到由弗洛姆的诊疗室中所传出来的幽默话语和病人的哈哈大笑声。

斯巴达人的勇气

如果不敢去跑,就不可能赢得竞赛;如果不敢去战斗,就不可能赢得胜利。

——瑞查德·M·德沃斯

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率领强大的军队从东边向希腊进军,他们沿着海岸行进,几天之后就会到达希腊。希腊由此而陷入险境之中。希腊人下定决心抵抗入侵者,保卫他们的民众和自由。

波斯军队只有一个途径可以从东边进入希腊,那就是经由一个山和海之间的狭窄通道——瑟摩皮雷隘口。

守卫这个隘口的是斯巴达人里欧尼达斯和他的几千名士兵。波斯军队比他们强大很多,但是他们依然充满信心。经过两天的攻击后,里欧尼达斯仍然坚守在隘口。但是那天晚上,一个希腊人出卖了他们:隘口并不是唯一的通路。有一条长而弯曲的猎人小径可以通到山脊上的一条小路。

叛徒的计划得逞了。守卫那条秘密小径的人受到了袭击,并且被击败了。几个士兵及时逃出去报告里欧尼达斯。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里欧尼达斯以大无畏的勇气制定了作战计划:他命令他大部分的军队,偷偷从山里回到需要他们保护的城市,只留下他的三百名斯巴达皇家卫兵保卫隘口。波斯人攻来了,斯巴达人坚守隘口,但是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去了。当他们的矛断裂时,他们肩并肩站着,以他们的剑、匕首或拳头和敌人作战。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所有的斯巴达人都战死了,在他们原来站立的地方只有一堆尸体,而尸体上竖立着矛和剑。

薛西斯一世虽攻下了隘口,却因此耽搁了数天。这数天让他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希腊海军得以聚集起来,不久之后,他们便将薛西斯一世赶回了亚洲。

许多年后,希腊人在瑟摩皮雷隘口竖起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这些斯巴达人勇敢保卫他们家园的纪念文:

“旅行者,先不要赶路,驻足追念斯巴达人,在此,如何奋战到最后。”

不求回报

你若寻求财富,不如寻求满足。满足才是最好的财富。

——萨迪

30年前,卡丽还是一个小姑娘,父亲是新英格兰一个小镇上的修鞋匠。每天卡丽放学以后,就到父亲的小店去帮忙,她的工作是将顾客送来的鞋贴上标签,然后把取鞋的票交给他们。在来小店的人中,有一个人她非常讨厌,他就是布朗宁。不论春夏秋冬,他总是戴着一顶棕色的羊毛帽子,穿一件棕色的破夹克,磨损的袖子油亮亮的。他白天在街上闲逛,到了快关门的时候,他就会来占父亲的便宜。

一天,马上就到关门的时候了,卡丽突然看到棕衣人布朗宁向自己的小店走来。她急忙把窗口的牌子从“营业”换成了“休息”。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进来,但是布朗宁还是推门走了进来。

他用干瘦的手推了推破烂的帽檐,走过柜台前。卡丽看到他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他潮湿的破夹克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卡丽转过身去,整理着架上的鞋。他径直走到后面,父亲刚刚关上机器。卡丽听见他用低沉的声音对父亲说:“这几天我没钱了,你看能不能借点儿钱给我买点吃的?”父亲放下手里的工具,走到柜台边。

父亲打开钱匣子,拿出两张1美元的钞票,将它们递给了布朗宁,严厉地说:“别喝酒,给孩子们买些吃的。”布朗宁点点头,抓紧了爸爸递过去的钱。父亲把布朗宁送到门口,看见他确实走进了街对面的杂货店。父亲在门口站了很久,直到看见布朗宁手里提着一桶牛奶和一袋面包从店里出来,才转身回到屋里。

卡丽在父亲的鞋店工作的那些年里,这样的情景她看见过无数次,为什么父亲从来不抱怨?他肯定从来没有收回过布朗宁“借去”的钱。

后来,卡丽成年了,父亲也退休了,卡丽才问他:“爸爸,那时候你为什么老是借钱给布朗宁?你知道你借给他的每一笔钱,对他来说不过是又多了一笔酒钱。难道你不觉得他是在占你的便宜吗?”

父亲在餐桌旁坐了下来,他盯着卡丽看了好一会儿,说:“我从来就没有期待布朗宁会还我的钱。如果他说是借钱,那是他的事。但是,从我这方面来说,我是把钱作为礼物送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