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871100000003

第3章 机遇之手在召唤 (3)

二战前,罗杰是一名推销经理,妻子桃乐丝是一名时装模特儿。二战时,罗杰应征入伍,在服役中受伤,进入海军医院疗养。在疗养期间,他从事皮革加工以打发时间。他们二人做梦都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决定了他们今后的一生。

第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罗杰返乡,恢复了平民生活。在某一天晚上,桃乐丝的一位朋友到他们家做客(此时他们住在纽约)。茶余饭后,大家闲谈了一阵子之后,这位女士得意地向他们展示新买的手提包说道:“这玩意儿花了我80美金。”

罗杰听完之后,便把那只皮包拿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之后说,“太贵了!这种货色我用15美金可以帮你做出来。”第二天,为证明自己不是吹牛,罗杰马上出门去买了一套工具和上等牛皮。

一回到家,便立刻跪在地上开始剪裁、缝制,没多久,手提包就完成了。其手工之精致,令桃乐丝看到之后爱不释手!罗杰看太太高兴,自己也很高兴,在高兴之余,他脑中突然电光一闪,想到既然自己具备皮革加工的技术,又有推销经验,桃乐丝在时装界又有许多熟人,自己何不朝皮革制造业发展呢!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与桃乐丝商量,桃乐丝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因此二人联手,决心展开行动。就这样,一个创业策划形成了。刚开始时,他们在自己只有三个房间的公寓中制造样品(为拿去给买主看的),由桃乐丝设计,罗杰负责制作,二人工作忙得不亦乐乎!但他们都知道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尚未解决——那就是该如何获得订单,若无订单,创意再好也是枉然。

罗杰将样品夹在腋下,不辞劳苦地走遍纽约的大商店,但由于他们年轻,名气又不大,所以不断遭到拒绝。但罗杰并不气馁,他总是替自己打气,鼓励自己继续寻找机会。终于,他遇见了纽约著名商店“苏克斯”的供应商。这位供应商一看到罗杰带来的样品便十分欣赏,他表示罗杰能做多少,他都愿意购买。

从此以后罗杰他们小小的公寓房间里每晚都大放光明。他们夫妻俩为了应付订单,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皮革与工具散得满地都是,两个孩子穿梭其间玩耍。此时,家庭已变成了工厂。那段日子他们的确过得十分艰辛,夫妇俩不但要维持生计,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异常劳累。直至今日,在他们当时居住寓所的地板上,仍然留着他们辛勤工作过的痕迹。

两三个月转眼就过去了,他们所收到的订单不断增多。罗杰租下车库上的阁楼,然后和太太继续在那儿努力工作。后来,桃乐丝设计出一种小孩用的沙袋型手提袋,她的新创意被送到“LOOK”这个全国性杂志的编辑部。某位编辑对她的创意非常感兴趣,并且还以此为主题写了一篇专题报道,也附带介绍了一下罗杰与桃乐丝的奋斗史。就是因为这篇刊登在全国杂志上的文章,使他们一夜之间声名大振,产品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卖出100万个。此后,他们便踏上了平坦大道,纽约和洛杉矶都设有他们的工厂,所雇员工达140名,所制产品向全国主要商店交货。

由于产品畅销,罗杰与桃乐丝赚取了一生中的第一个100万美金。那一年,他们才30出头。就这样,他们在海军医院疗养期间所获得的某种创意,并把创意进行策划,最后终于发展成一桩大事业。

请让我试一试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

——萧伯纳

一天,西格诺·法列罗的府邸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主人邀请了一大批客人。就在宴会开始的前一刻,负责餐桌布置的点心制作人员派人来说,他设计用来摆放在桌子上的那件大型甜点饰品不小心被弄坏了,管家急得团团转。

这时,西格诺府邸厨房里干粗活的一个小仆人走到管家的面前,怯生生地说道:“如果您能让我来试一试的话,我想我能造出另外一件来顶替。”

“你?”管家惊讶地喊道,“你是什么人?竟敢说这样的大话!”

“我叫安东尼奥·卡诺瓦,是雕塑家皮萨诺的孙子。”这个脸色苍白的孩子回答道。

“小家伙,你真的能做吗?”管家将信将疑地问道。

“如果您允许我试一试的话,我可以造一件东西摆放在餐桌中央。”小孩子开始显得镇定一些了。

仆人们这时都显得手足无措了。于是,管家就答应让安东尼奥去试试,他则在一旁紧紧地盯着这个孩子,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看他到底怎么办。这个厨房里的小仆人不慌不忙地要人端来了一些奶油。不一会儿工夫,不起眼的奶油在他的手中变成了一只蹲着的巨狮。管家喜出望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连忙派人把这个奶油雕成的狮子摆到了桌子上。

晚宴开始了,客人们陆陆续续地被引到餐厅里来。这些客人当中,有威尼斯最著名的实业家,有高贵的王子,有傲慢的王公贵族,还有眼光挑剔的专业艺术评论家。但当客人们一眼望见餐桌上卧着的奶油狮子时,都不禁交口称赞起来,纷纷认为这真是一件天才的作品。他们在狮子面前不忍离去,甚至忘了自己来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了。结果,这个宴会变成了对奶油狮子的鉴赏会。客人们在狮子面前情不自禁地细细欣赏着,不断地问西格诺·法列罗,究竟是哪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竟然肯将自己天才的技艺浪费在这样一种很快就会溶化的东西上。法列罗也愣住了,他立即喊管家过来问话,于是管家就把小安东尼奥带到了客人们的面前。

当这些尊贵的客人们得知,面前这个精美绝伦的奶油狮子竟然是这个小孩仓促间做成的作品时,都不禁大为惊讶,整个宴会立刻变成了对这个小孩的赞美会。富有的主人当即宣布,将由他出资给小孩请最好的老师,让他的天赋充分地发挥出来。

西格诺·法列罗果然没有食言,但安东尼奥没有被眼前的情景冲昏头脑,他依旧是一个淳朴、热情而又诚实的孩子。他孜孜不倦地刻苦努力着,希望把自己培养成为皮萨诺门下一名优秀的雕刻家。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安东尼奥是如何充分利用第一次机会展示自己才华的。然而,却没有人不知道后来著名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的大名,也没有人不知道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奇迹由自己创造

让我们建议处在危机之中的人:不要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所涉入的危险和困难上,相反要集中在机会上——因为危机中总是存在着机会。

——卡罗琳

有一位名叫维西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华盛顿有名的银行家,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一名演员。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意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什么也没有!她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一名演员。

维西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一名演员,而且电视剧的导演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天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麦迪亚的女孩却实现了维西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演员。她不像维西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也没有坐等机会出现。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她跑遍了加利福尼亚每一家电影公司和电视剧创作中心。但是,每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有关演艺界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阿肯色州有一家不出名的电视剧组招聘一名化妆人员。

麦迪亚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雨都没有关系,她希望找到一份和演员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阿肯色州。

麦迪亚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一家电影公司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5年,她的演技越来越高,进入了好莱坞,成了一名大牌明星。

视角与机遇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

——巴斯德

琼妮的女儿艾德里妮在12岁时选学了摄影课,琼妮告诉女儿真正的摄影家用的都是黑白胶片。听从妈妈的意见,女儿买了胶卷,便提议一起去拍摄著名的圣路易斯拱门。

那天天阴沉沉的,琼妮建议等太阳出来再去,但女儿说这样的光线正适合她构想的照片。她们刚来到拱门,艾德里妮便走到近前,背靠在拱门的三角形支柱上,向后弯着身,将相机举过头顶。

琼妮尽量和蔼地说:“亲爱的,你应该退后一些,把整个拱门照下来。”任何人只要见过拱门的照片,就知道琼妮为什么这样讲。但女儿没有理会,又走向另一根支柱,重复了前面的动作。琼妮希望她能拍张漂亮的照片,所以再次试图告诉女儿该怎样拍这张照片,可是女儿对于妈妈的忠告依旧置若罔闻,完全没有把妈妈多年来在生日晚会上和度假时的摄影经验放在眼里。“不,我就要这样拍。”她说。

琼妮有些生气地想,好吧,无非是浪费些胶卷和冲洗的钱,但是她会得到教训的:就算是付点学费吧!结果是琼妮自己上了一课。几年过后,艾德里妮获得了旧金山艺术学院的奖学金,在安塞尔·亚当斯摄影中心实习,并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摄影展。感谢上帝,女儿没有听从琼妮的劝告,那张拱门照片已经挂在多家美术馆里,被广泛收藏。女儿的作品以独特的洞察力取胜,正是洞察力使她在12岁时以琼妮意想不到的角度,拍下了那张拱门的照片。

女儿拍那张照片的方法使琼妮明白,世上大多难题的解决方法近在眼前——换个视角,就能发现机遇。

第二次机会

运气就像一个球那样圆圆的,所以很自然地,它并非总是滚落在最善良、最高贵的人的头上。

——贝多芬

当格林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和她总在马萨诸塞州的泰林汉姆山谷度暑假。她们房子的一边是著名编辑——理查德·吉尔德家的农场。吉尔德一家有六个孩子,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尤其在音乐方面。她们房子的另一边住着一位身材高大、行动不便的新邻居,格林不知道他的名字,就叫他大个子。事实上,他是格罗弗·克利夫兰,美国第22任、24任总统。那时,他刚刚结束他的第一个四年任期。

那年,吉尔德家的孩子们准备一年一度的音乐会,他们让格林打鼓,但他们总是嘲笑她打鼓的样子。第二天天刚亮格林就起床了,用爸爸的手巾裹了些食物,开始了她的出逃。

当格林走了有四分之一英里的路时,她听到背后传来马蹄声。格林回过头去,看见大个子驾着轻便马车正向她驶来。

“啊,这不是威利克斯家的小姑娘吗?”他高兴地问道:“这么早你上哪去?”

“到费城去。”脱口而出的是格林想到的第一个地名。

“费城?”他重复着:“这可要走很长的路啊,我可以带你一段路吗?”

大个子把她拉上车,让她坐在他身边。大个子问格林到了费城打算干什么,她说她要成为一个舞蹈家或开办一个餐厅,她甚至想成为一名鼓手。

“你的父母知道你现在去费城吗?”他问。还问格林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