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871200000004

第4章 插上梦想的翅膀 (4)

后来,法国一家报纸的记者偶然发现了这群低矮的城堡,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筑格局令他叹为观止,他为此写了一篇介绍薛瓦勒的文章。文章刊出后,薛瓦勒迅速成为新闻人物。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城堡,连当时最有声望的毕加索也专程参观了薛瓦勒的建筑。

现在,在城堡的石块上,薛瓦勒当年的许多刻痕还清晰可见,有一句就刻在入口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据说,这就是那块当年绊倒过薛瓦勒的石头。

成功的“秘诀”

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康德

1912年,班·费德雯出生于美国。

1942年,费德雯加入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单件保单销售,他曾做到2500万美元,一个年度的业绩超过1亿美元。

费德雯一生中售出数十亿美元的保单,这个金额比全美80%的保险公司的销售总额还高。

在这个以专业化为导向的行业里,连续数年达到10万美元的业绩,便能成为众人追求的,卓越超群的百万圆桌协会会员,而费德雯却做到近50年,平均每年的销售额达到近300万美元的业绩。

放眼寿险史上,没有任何一位业务员能赶上他。而他的一切,仅是在他家住方圆40里内,一个人口只有1.7万人的东利物浦小镇中创造出来的。

1955年,没有人敢去想,一名寿险业务员的年度业绩竟能超过1000万美元。

1956年,费德雯超过了。

1959年,2000万美元的年度业绩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梦,它是那样不可思议,以致从业人员连想都没想过,除了费德雯以外。

1960年,他把梦想变成了事实。

1966年,费德雯冲破了5000万美元的大关。

1969年,他缔造1亿美元的年度业绩,往后更是屡见不鲜。

1984年,他获得保险业的最高荣誉。

虽然费德雯说自己没有任何秘诀,但其实他已把他的“秘诀”公诸于世了。多年来,他总是从早上到晚上,从周一到周日,从不间断地努力工作。

费德雯认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完全满意的人,已陷入常规。假如他们没有鞭策力,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或使自己的工作更杰出,那么他们便是在原地踏步。而正如任何一位业务员都会告诉你的,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

爱的礼服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的,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

二战前,玛利恩和丈夫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德莫尔,位于费城的郊外。他们租的是每月五十美元的公寓,这几乎花去了她丈夫月工资的一半。虽然连一台收音机都买不起,他们却努力供养着两个孩子。在丈夫的一再坚持下,玛利恩偶尔也会出去看场电影,可他们不可能一起去,况且一起出门的话,谁来照顾孩子们呢?

在这些艰苦的岁月里,他们的生活却幸福得令人吃惊。在阳光明媚的下午,玛利恩会把两个孩子放进帆布童车,推着小家伙们到廉价物品商店,只是去看看,什么都不买。玛利恩最想要的东西是煮鸡蛋用的锅,那要花十五美分。她每次都拿起来,从各个角度欣赏把玩,然后又放回柜台。她连十五美分都花不起。难以置信,这从来就没有给她带来丝毫的不快。在那些日子里,他们绝对能够做到知足常乐。

说到娱乐,他们只是聊天、游戏,还有就是享受一碗碗切成小块的红苹果。

唯一一件让丈夫感受到贫穷的东西是玛利恩怀孕时候穿的孕妇装。它原本属于个头比玛利恩高出许多的姐姐。衣服是暗芥黄色,大得足以把她整个儿装进去。从白天到晚上,无论什么时候玛利恩都穿着这件宽大的长罩衣,她只有这件芥黄色衣衫。

玛利恩和丈夫初次相遇的那个晚上,他告诉玛利恩,她让他想起了当时的一位电影明星——诺玛·希勒。和她一样,玛利恩也有深色头发,按照当时流行的样式垂在脸颊一侧。可玛利恩敢肯定,除此之外自己和她再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一天晚上,丈夫告诉玛利恩说他在商店橱窗里看见了一件衣服。“真希望我能买给你,”他说,“看起来那就像是属于你的。你穿着一定像诺玛·希勒。”

“我有什么机会穿呢?”玛利恩问,“还是实际一点吧!”

可是,从那天起,每天带孩子们出去散步的时候,玛利恩都忍不住要偷偷看一眼那件衣服。轻柔的薄纱面料,彩色菱形图案,色彩细腻又不失真实,外套从腰间到臀部贴身地包裹着模特,衬托出脚上的银色高跟鞋;胸部下面黑色的天鹅绒腰带上有一朵小花,花瓣用同样的面料做成。它不仅仅是玛利恩喜爱的那种外套,也是任何女人所梦想的——漂亮,永远也不会过时。外套的标价是二十美元。

玛利恩告诉丈夫,别再去想他们支付不起的奢侈品。如果有二十美元,她宁愿给每个家人添双新鞋,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一天,玛利恩在家里找粉笔,却意外地发现了二十美元!前一年的圣诞节,她丈夫的公司发了一笔意外的奖金——一个礼拜的额外工资,整整二十七美元。他们还不习惯拥有这么一大笔意外的财富。除了把其中的七美元挥霍在大虾、洋蓟、凤尾鱼和红酒上以外,他们把余下的二十美元叠好,小心翼翼地收进衣柜抽屉的粉笔盒里。后来,这件事就被他们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们怎么会把这么一大笔钱给忘记了呢?长久以来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突然有了这笔额外的钱,它在玛利恩心目中也仅仅是一张美丽的绿票子,并没有马上变成新鞋、食品或者是娱乐开销。

丈夫回家以后,他们笑个不停,把玩着这张发出清脆声音的票子。后来,他们又把它放回了原来的地方。

第二天是个雨天,所以玛利恩没有像往常那样出去散步。那天晚上,丈夫胳膊下夹着一个大大的盒子走进了家门。他们彼此对视,却谁也没有说一句话。他把盒子放进了卧室。他们安安静静地吃完了晚餐,把孩子们安顿好上床,这时候丈夫终于开口了,言语中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快穿上,亲爱的!快把外套穿上。”

玛利恩来到卧室,穿上那件外套,在镜子里欣赏着自己的模样。这是她的外套,那么完美的一件外套。在它的映衬下玛利恩也显得那么完美,她简直就是诺玛·希勒!

这件外套变成了他们家里最纯洁的欢乐的象征,照亮了他们平凡的生活,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每个星期六,玛利恩都会穿上它,与她的丈夫来一次特别的约会。默默地,他们借着心中的旋律翩翩起舞,不知疲倦地交谈,同结婚之前一样。

希望又降临到他们心中。他们勇敢地计划着未来。当然,谁也没有提粉笔盒里的那张钞票,它本来就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他们所得到的是多少金钱都无法买来的。

现在,这件外套还躺在松木衣柜抽屉的最下面。它已经躺在那里很长时间了。虽然腰带上的花的边缘已经有些变形,颜色却依旧鲜亮。只要想到这件外套,很久以前的温暖与快乐便又会重回玛利恩心间。玛利恩记得有时候她在夜里醒来,丈夫转身对她说:“为什么还不睡?你在想什么事情?”

“那件外套。”

玛利恩又感觉到了面料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她想起了没有音乐的舞步;她闭上眼睛,就又变成了诺玛·希勒,就在今夜。

最后的结果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居里夫人

1876年,玛丽亚诞生于波兰首都华沙。她的父亲是中学的数学和物理教员,母亲当过小学校长。玛丽亚从小就爱好科学,父亲房间里放着的物理仪器、矿物标本等,都引起了她的兴趣。

1890年,玛丽亚带着积蓄下来的钱,只身来到法国,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读书。

在巴黎求学的4年里,玛丽亚以非同凡响的毅力过着一种贫寒却高尚的生活,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漫长的冬季,住在顶层阁楼中的玛丽亚因寒冷而无法入睡,她便从箱子里取出所有的衣服穿在身上或盖在被子上,有时她甚至把椅子拉过来压在被子上取暖。对科学知识无止境的追求,使她忘记了物质上的困窘,她似乎被一种神奇的力量驱使着,在科学的海洋里漫游,不知疲倦,永不停歇。

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她放弃一般年轻女孩的快乐享受,过着与世隔绝的枯燥生活,萦绕在她头脑中的只有学习和工作。她对自己的要求始终很高,她不满足一个物理学硕士学位,她还要争取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她不断鞭策自己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就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永远进取的顽强精神,使得她在科学领域里逐渐显露头角,并且最终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1895年,玛丽亚和居里结婚。之后,人们才开始称玛丽亚为居里夫人。后来,他们第一次在世界上发现并提取了放射性元素镭。

居里夫人的工作条件是比较艰苦的,设备也相当简陋。在提取和寻找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常常在她的“实验室”里搬成袋的沥青矿渣,把它们倒在一口大铁锅里,用粗棍子搅拌。

由于居里夫人只是在理论上推测但无法证明新元素镭,所以巴黎大学的董事会拒绝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员,她只能在校内一个无人使用的四面透风漏雨的破旧大棚里进行实验。她工作了4年,最初两年做的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不断的溶解分离,最后剩下的就是镭。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辛苦工作,8吨小山一样的矿渣最后只剩下小器皿中的一点液体,过一会儿将结晶成一小块晶体,那就是新元素镭!

当她满怀希望抑制住激烈跳动的心朝那只小玻璃器皿中看时,她看到4年的汗水和8吨的沥青矿渣最后的结果只是一团污迹!假如换了别人,也许会很生气,大发火,然后把那个小器皿连同里面的那团污迹摔得粉碎!但是居里夫人没有,幸亏没有!

居里夫人疲倦地回到家。晚上她躺在床上,还在想着那团污迹,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如果我知道为什么失败,我就不会对失败太在意了。为什么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晶体呢?那才是我们想要的镭。”居里夫人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居里说着。突然,她眼前一亮:也许镭就是那个样子,不像预测的那样是一团晶体。他们起身跑到实验室,还没等开门,居里夫人就从门缝里看到了她伟大的“发现”:器皿里不起眼的那团污迹,此时在黑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镭——一种具有强大放射性的元素!

曲线最短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商人,幼年时期深深迷恋《荷马史诗》,并暗下决心,一旦他有了足够的收入,就投身考古研究。

谢里曼很清楚,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是需要很多钱的,而自己家境十分贫寒,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他决定走曲线。

于是,从12岁起,谢里曼就自己挣钱谋生,先后做过学徒、售货员、见习水手、银行信差,后来在俄罗斯开了一家商务办事处。

谢里曼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理想。利用业余时间,他自修了古代希腊语而且还通过参与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学会了多门外语,这些都为日后打下了基础。

多年以后,谢里曼终于在经营俄国的石油业中积攒了一大笔钱。当人们以为他会大大享受一番时,他却放弃了有利可图的商业,把全部时间和钱财都花在追求儿时的理想上去了。

谢里曼坚信,通过发掘,一定能够找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述的城市、古战场遗址和那些英雄的坟墓。

1870年,他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出几年,他就发掘出了9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迈锡尼和梯林斯。这样,歇业商人谢里曼就成了发现高度发展的爱琴海文明的第一人,其发现在世界文明史中有着重要意义。

此时,人们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痴迷考古的谢里曼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赚钱,因为像许多事业一样,考古研究特别是发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也需要衣食无忧的心态。

拾瓶记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莫利

贝莉小的时候,妈妈成天在外头干活,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贝莉与兄弟姐妹由奶奶带着。由于家里穷,零花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贝莉几个孩子不得不自个儿想法子去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