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系统农女:猎户独宠小娘子
8886100000332

第332章 轮番上阵

王大娘这件事让王蓉认真的开始思考怎么能一劳永逸,让王家人以后都不再来打扰她的办法。

可是风知说得对,他们毕竟有血缘关系摆在那里,这是怎么斩也斩不断的连接,是一辈子的,其实她想断就能断得了的?所以此事还应该从长计议,要是过于心急,最后反叫她落个六亲不认不孝的罪名,那就得不偿失了。

好在这一点点小插曲并没有耽误王蓉的正经事。

又过了一月,眼看就要到深秋了,谢老头那边却始终没消息,王蓉怕有什么意外,就趁着这日店里清闲,又往他家跑了一趟。

怎知她前脚刚走,后脚风知便被小林子从前堂叫到了后院。

今日他们开张早,六百多斤肉早早便卖完,这会儿店里除了零星几个来抓药的客人,也没什么人。

风知正在帮小林子碾药,突然被他拉走还怪奇怪的,结果到后院一看他就明白,王二柱和赵氏竟正坐在院子里面等他。

先是王安邦,再是王大柱,然后是王大娘,最后是王二柱夫妻俩,他们这一家子轮流上阵,还真是不嫌累啊。

“那个……他们说是东家的哥哥和嫂子,来找她有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先让他们在这里等着了。”小林子虽然来这里不就,但是也看得出来,王蓉跟娘家那边的关系不太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一个外人自是不好瞎掺和,不过这人找上门来了,王蓉又不在,他一个小伙计总不能将人给赶出去吧,所以就将他们请进来,让他们坐着等了。

风知晓得小林子难做,并未责怪他,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回去继续招呼客人,他自己则走上前,客客气气地打招呼道:“二哥二嫂,你们来了。”

风知很少见到王家人。除了当日娶王蓉过门时,在他们家来大概认了个全乎之外,那之后,他几乎就只偶尔见过王大柱几次,王蓉也尽量避免让他跟王家人接触,因为她太了解他们那一家人的尿性了,若叫他们找上他,还不知道要提出多么过分的要求。

而今他们趁着王蓉不在找上门,明显是针对他的。

别看风知平时净干些体力活,也不爱说话,大事小事都听王蓉的,好像很没主意似的,但其实对这些事,他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

你想想,他可是做过校尉的人啊,还是最年轻的校尉,怎么可能一点脑子都没有呢?

他对王蓉言听计从,是因为他尊重她,看重她,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王蓉的所作所为皆有自己一番道理,风知是个很开明的人,他和外面那些人不一样,他从不认为在一段家庭关系当中,男人一定要占据主导地位,只要是对他们好,对这个家好的,自然是谁说的对就听谁的了。

也因此,在旁人看来,他好像有点妻管严的意思。

不过他并不在乎旁人的眼光,这种事情,到头来还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说什么那是别人说的,他们自己日子过得好就可以了。

而眼下,王蓉不在,她娘家那些人又贪得无厌的跑来跟他纠缠,风知觉得,也是时候帮王蓉解决掉这些麻烦了。

“听说最近二哥身体不太好,那怎么不好好在家休息,还跑这么远到镇上来了?”风知随便捡了个椅子坐下,客气又不失亲热的用他们聊起了家常。

赵氏和王二柱彼此互看了一眼,赵氏暗中捅了捅王二柱,王二柱这才开口道:“那个,我今儿是来镇上找大夫复诊的,这不正好经过你们门口,就想说过来看看你们。”

正好?碰巧?

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大多数的巧合都是人为罢了。

“这样啊,那大夫怎么说,可有大碍?你看,我和蓉儿这段时间光忙着生意了,也没说回家去看看,二哥别见怪啊。”风知将话说的滴水不漏,赵氏在旁听着不由暗叹,从前还以为这个妹夫就是个一无是处的穷猎户,如今这样一看,倒是她小看他了。

王二柱张口刚要说话,病气上涌,低下头沉沉咳了几声,稍微缓了口气方道:“这话不就见外了。我这身子骨一向这样,病了好好了病的,大夫都说了,治不好,就只能拿药这么吊着,总归死不了就是了。再说了,你们忙我知道,来来回回的也麻烦,这点小事,就不用放在心上了。”

王二柱到底还是和其他王家人不一样,挺通情达理的,如果说现如今的王家,还有谁有那么一丁点真心为王蓉着想的话,那也只剩下王二柱了。

不过可惜就可惜在,他娶了个扮猪吃老虎的媳妇,还有个贪心不足蛇吞象的老娘,他倒是不想从王蓉身上捞什么,可他媳妇和他娘不答应啊,没办法,他只能接着来镇上看病的机会跑这么一趟。

事实上,他进门的时候就已经后悔了,一再劝说赵氏今天就先回去,奈何赵氏搬出他们临走之前王大娘交代他们的那些话,告诉王二柱,如果他们就这么空手回去,王大娘倒是不会说他什么,但她这个做儿媳妇的可就惨了。

王二柱一向心疼赵氏,可怜她小小年纪就嫁给自己守活寡,还因为孩子的问题常常在张氏面前抬不起头来,故而赵氏装装可怜挤两滴眼泪,他便心软了,此刻坐在这里,想着即将要开口的话,却也是如坐针毡,不知该如何是好。

“说话呀!”赵氏见王二柱闷着头傻乐也不支声,忍不住低声催道。

真是没用,就让他开口帮王安邦要份工作而已,这么点小事他都做不好,还能指望他干啥!

王二柱抬头看她一眼,用表情表示了自己的为难,他是真不知道怎么开口啊,在他看来,王蓉已经够照顾他们一家人了。

你到外边去打听打听,谁家女儿出嫁之后还给娘家送这么多钱的?不得被婆家戳着脊梁骨骂死。

也亏得王蓉嫁了个像风知这样的好人,换成别人,眼见着自己媳妇给娘家送钱,只怕早就不干了。

“是这样二妹夫,我和你二哥今天来,是为了你三哥的事儿。”赵氏嫌王二柱慢吞吞的浪费时间,索性抢在他前面开口道。

关于赵氏此人,风知也从王蓉那里多少听到了一些,知晓她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货色,当下也没有表露出什么,只顺水推舟道:“哦,这件事啊,我听蓉儿说了,前阵子岳母过来,为这事,还跟蓉儿闹了点不愉快,不知道她老人家现在消气了没有?”

赵氏听出风知是在故意转移话题,匆忙回答了一句:“消了消了,娘她一向最疼蓉姐儿了,又怎么会真的跟她置气呢?”然后便又马上道:“那你看,你三哥那件事。”

风知假装才想起来这件事,恍然道:“哦,这件事啊,二嫂,不瞒你说,我这店里啊,确实挺缺人手的。”

赵氏一听,立刻喜上眉梢:“那正好啊,你三哥说了,咱们自家人自当应该照拂着自家人,就连他们先生那儿,他都已经打好招呼了,平日课业不忙的时候,他们先生也是允许他来帮帮自己的忙,如此一来,有你三哥的帮衬,你们也能轻松一些,这多好啊。”

风知也故作热衷道:“好是很好。”随即却又话锋一转:“只不过……”

赵氏不由得就有些发急,还以为他又要找什么理由推脱,忙问:“不过什么?”

风知缓缓道:“不过你们也看到了,我们这里好歹是药铺,自然要找那种懂医理,识得药材的人才能帮上忙,三哥他虽进了秀才,可毕竟对玄黄之术不怎么了解,只怕过来,也帮不上忙啊。”

说白了,就是你王安邦虽然读书多,又有功名,但你毕竟没有习过医术,来了也没用。

赵氏闻言,急忙道:“不懂可以学嘛,你三哥好歹是个秀才,聪明着呢,只要有心,什么学不会啊。”

风知赞同地点了点头:“说的倒也是,那这样吧,等三哥来了之后,就让他给小林子做学徒,叫小林子教他识药草,这正经医术学不会,认识几个药材,总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赵氏不由一喜,正想打蛇顺杆爬说“这不就得了”,这转念一想,突然愣住:“你说让你三哥跟谁学?”

风知想当然道:“小林子啊!”说完想起赵氏他们并不认识小林子,便解释道:“哦,就是刚才带你们进来的那个小伙计。”

什么?让王安邦一个堂堂的秀才老爷,跟着一个小伙计做学徒?

这说出去,还不丢光王安邦的脸?就他那个好面子的臭脾气,能忍得了?用脚趾头想想都不可能!

“妹夫啊,我是觉得,这些东西学起来又费时间,又费力气,要不,让你三哥帮你的忙吧?”她看风知每天就是站在门口切切肉,招呼招呼客人,得闲时陪客人聊上两句,瞧着还挺清闲的,让王安邦干这活,想来他也不会不乐意了吧?

“那也行。”风知这回答应的照样痛快,不过还是话锋一转道:“不过……”

赵氏这回就有点不乐意了:“又不过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