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靠自己成功
891100000003

第3章 一颗善心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国王,有着一个为他所钟爱到极点的儿子。这位年轻王子,没有一件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因为他父王的钟爱与权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他所想的东西。然而他仍然常常眉头紧锁,面容戚戚。

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家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能有方法使王子快乐,而把王子的戚容变作笑容。国王很高兴地对他说:“假使能办到这件事,则你要求任何赏赐,都可以答应。”

魔术家将王子领入一间私室中,用了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嘱他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些什么。说着,魔术家就走了。

这位年轻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这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而变成这样的几个字:“每天给与人以一件善事!”王子遵照了魔术家的劝告去做。不久,他就成为他父王国土中的最快乐的一个少年。

一个人的生命,除非是有助于他人,除非是充溢了喜悦,快乐,那种人对人人怀着善意的习惯,与对人人抱着亲爱友善的精神中所发生的喜悦,快乐,便不能称为成功,不能称为幸福。我们必要有所“给予”,才能有所取得,我们的生活才能生长。

一位哲学家曾有一次问他的许多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但最后有一个学生说:“一颗善心!”“正是,”那位哲学家说,“你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话。因为有着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他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可亲的朋友。”

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以说是一宗财产。百万富翁的区区财产,与那种丰富的财产相比较,则简直是不足挂齿了。怀着那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则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巨富,行更多的善事。

假使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尽心努力去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能有可惊的的迅速的发达。最有助于人的生活的,要算是莫过于在早年起,就养成善心善意,与爱人的习惯一事了。

我们尽管大量地给予他人以我们的亲爱、同情,我们的鼓励、扶助。然而那些东西,在我们本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反而,我们能把我们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给人愈多,则我们所能收回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

人生一世,所能表现、得到的成绩、结果,微乎其微。此中的有一原因,就是在亲爱同情的给予上,我们不很大量。我们不轻易舍得给予他人以我们的亲爱、同情与扶助;因之别人也“以我们之道,还治我们之身”;我们不轻易能获得他人的亲爱、同情与扶助。

几句温和的慰藉,亲热的同情鼓励的话,曾经使得高夫(J.B. Gough)恢复勇气,而于日后成为大演说家,成为世界上善良势力的中坚。常常向别人说亲热的话,常常注意别人的好处,说别人的好话,这种习惯的养成,是十分有益的,人类的坏处,就在彼此互相误解,彼此指摘,彼此猜忌;我们总是依了他人的不好、缺憾、错误的地方而批评他人。假使人类能够取消这种误解、指摘、猜忌;能彼此相亲相爱、同情、相助,则地上的天国,怕不久会来临吧!

我们大多数人是因为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心理,以及习于那足以硬化人心的无情的、冷酷的,商业行为之故,而至于目光蔽被,只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坏处,而看不到他们的好处。假使我们真能改变态度,不注意去指摘他人的缺点,而只注意到他们的好处,则于己于人,均有益处,因为由于我们的发现,他人也能自觉到他们的好处,因之而得到兴奋与自尊,更加努力。假使人们彼此相处,都有亲爱互助的精神,这种态度,一定可以使世界文化产生一场大革命。

世界上到处为那无私的,肯爱人、助人的人建立纪念碑。这种纪念碑不一定用大理石或铜来做成,而是建立在他人的心灵中!

在进行“善意与善事”上,人人可以得到胜利。宁可在职业上失败,在财产上失败,我们却不可在这点上失败——在亲爱、同情及助人的态度的一点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