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古尊宿语录
9114300000132

第132章

上堂。舉。仰山和尚見雪師子。遂問雲門。還有過得此色者麼。雲門遂推倒著。雪竇拈云。雲門只會推倒。不會扶起。即今問汝諸人。推倒扶起相去多少。拄杖子拶過眉毛。鼻孔裏呵呵大笑。便擲下拄杖。 僧問。雪峰三度上投子。九度上洞山。為什麼却去德山倒戈卸甲。 師云。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進云。石火電光人不顧。隨機設化有誰聞。 師云。地無三寸土。人無隔宿恩。 進云。霜後始知松栢操。事難方見丈夫心。 師云。江南兩浙水。 師乃云。見苦斷集。取捨難忘。獨契真常。悲心未廣。三祇五位。滯在長塗。一念成佛。心源未曉。諸仁者。若也薦得去。如金鱗透網。游泳波瀾。似俊鳥離籠。翱翔碧落。諸仁者。若能如是。方有少分相應。若也未然。且莫雲居羅漢。 僧問。古人借問田中事。插鍬叉手意如何。 師云。袈裟浮淥水。螺髻拂青雲。 進云。不入洪波裏。爭見弄潮人。 師云。作麼生是弄潮人。其僧便喝。 師云。七棒對十三。 問。古人道。承言者喪。滯句者迷。離此二途。如何即是。 師云。逢人莫舉。僧應諾。 師云。作什麼。僧便喝。 師云。好箇衲僧。僧拊掌。便禮拜。 師云。不消多。 師乃舉。先聖道。法爾不爾。俱為唇齒。汝等諸人作麼生會。若會得。開眼尿床。若也不會。遠之遠矣。便下座。 師遂持此語遍問諸禪者云。汝作麼生會。眾皆下語不契。 末後有僧云。請和尚下語。師便起歸方丈。 僧問。古人道。問無橫竪。答者由師。擬伸一問。師意如何。 師云。你試問看。 進云。劒閣路雖險。夜行人更多。 師云。想君不是金牙作。 進云。與麼則為眾竭力。禍出私門。 師云。教休不肯休。 師乃云。諸方盡道。拈槌竪拂。瞬目揚眉。曲為中下之流。山僧即不然。山僧拈起者拄杖子。也不為上上之人。亦不為中下之者。且道尋常用處作麼生。若知得一竅。方解穿窗透牖。動地搖天。若也未然。且向天台看華頂。却來南嶽度石橋。便下座。

上堂。舉。先聖道。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者箇是拄杖子。阿那箇是佛。良久。云。一時吹取入門來。

上堂云。千說萬說。不如一決。諸人者。且道決箇什麼。良久。云。點鐵化為金玉易。勸人除却是非難。歸堂去。

上堂。舉。永嘉和尚道。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瑠瑙含寶月。遂拈起拄杖云。者箇是拄杖子。阿那箇是本。云。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王徭。珍重。

上堂。舉。清平有僧問。如何是有漏。答云。笊籬。云。如何是無漏。答云。木杓。 師云。古人與麼道。實謂奇特。山僧為你諸人頌出。有漏笊籬。無漏木杓。烜赫禪和。妄生卜度。靈利座主。何處摸[打-丁+索]。金牙解使神鏘。李廣箭穿雙鵠。歸去。

上堂云。東湧西沒。蓋是尋常。南北縱橫。未為極則。透皮徹骨則不問汝。鼻孔遼天一句作麼生道。良久。云。堪羨一堂無事客。臥雲深處不朝天。珍重。

上堂云。拄杖若是。頭上安頭。拄杖不是。斬頭覓活。離此二途。猶是無依滯魄。透脫一路。猶是著肉汗衫。汝等諸人各具金剛眼睛。到者裏作麼生會。若也不會。拄杖子透過渤海。看看。卓拄杖一下。

上堂云。盡大地是箇餬餅。從他江南兩浙。河北關西。咬者咬。嚼者嚼。矇懂禪和被山僧擗頭打一棒。走入露柱裏藏身。且道露柱裏明得什麼邊事。若也不會。拄杖子為汝念箇揭諦真言。以拄杖卓一下。

上堂。拈起拄杖云。永嘉道。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者箇是拄杖子。阿那箇是心。卓拄杖一下。

上堂云。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又同魔說。且作麼生得不傷物義去。汝等諸人。聽山僧一頌。地凍草枯。水寒氷結。借問禪人。是何時節。臨濟走過新羅。德山愁眉不悅。珍重。

上坐。舉。先梁山云。從南來者。與二十棒。從北來者。與二十棒。雖然如此。且不當宗乘。 師遂拈拄杖云。點與不點等。盡抹為微塵。卓拄杖一下。

上堂。舉。先聖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盡大地是一條拄杖。汝等諸人作麼生會。卓拄杖一下。便下座。

上堂。舉。虎溪菴主。僧問。在者裏多少年。主云。只見春生夏長。年代總不記得。僧云。大好不記得。庵主云。你道我在者裏多少年。僧云。春生夏長。庵主云。閙市裏虎。 師云。聽取山僧一頌。閙市中心虎。能歌不解舞。命值木星君。不遇羅睺土。便下座。

上堂。舉。先聖道。纔有是非。紛然失心。到者裏。還有商量也無。云。心麤者失。欺敵者亡。珍重。 僧問。今夜鐘鳴時。道人盡來此。向上宗乘。請師舉唱。 師云。我到者裏。總開口不得。 學云。退身三步去也。 師云。言不虗設。 學云。今日失利。 師云。放你三十棒。 問。拈搥竪拂即不問。瞬目揚眉事若何。 師云。趙州曾見南泉來。 進云。學人未曉。乞師再垂指示。 師云。今冬多雨雪。貧家爭柰何。 進云。百花皆毀折。冬後一陽春。 師云。真師子兒。善師子吼。 師乃舉。先韶陽大師道。咄咄咄。力韋希。禪子訝。中眉垂。諸高德。韶陽只有先鋒。且無殿後。山僧者裏即不然。咄咄咄。橫該抹。天不長兮地不闊。珍重。 僧問。久欽尊德。今日功明時如何。 師云。山高日出早。 進云。與麼則白馬敲金鐙。朝天萬里歸。 師云。親面龍顏一句作麼生道。 學云。一片月生海。幾家人上樓。 師云。在舍只言為客易。臨岐方覺告人難。 師乃云。過去諸佛已般涅槃。好與三十棒。見在諸佛轉大法輪。好與三十棒。未來諸佛當出於世。好與三十棒。諸高德。若要報佛之深恩。當如是學。學則從諸人。不得辜負老僧。珍重。

上堂云。先聖道。在有破有。居空破空。二幻既除。中道不立。若然者。山僧拄杖向什麼處著。魚躍已隨流水去。鸎啼猶送落花來。珍重。

上堂云。拈起拄杖。作靠山猛虎。放下拄杖。如入水蛟龍。靠山猛虎。作麼生商量。入水蛟龍。如何話會。若也不知者一竅。拄杖子笑汝去也。卓拄杖一下。便下座。

上堂云。若論此事。如洪鐘待扣。聲應長空。如寶鏡當軒。影臨萬象。天不能蓋。地不能載。賢愚共處其間。聖凡出之不得。山僧與麼道。大有人笑去在。他也笑。我也笑。誰人知此竅。三十年更笑去在。珍重。 僧問。一塵才起。大地全收。一塵未起時如何。 師云。李廣射落雲中鴈。 進云。龍吟霧起。虎嘯風生也。 師云。驚得胡兒走似煙。 問。開口即錯。動舌即乖。如何是的。 師云。摩竭陀國金剛怒。 學云。離咽喉唇吻。又作麼生道。 師云。驗人端的處。下口即知音。 進云。與麼則野花開滿地。流水自西東。 師云。者回放過。後度難逢。卓拄杖一下。 師云。拈起拄杖。千花競發。放下拄杖。萬樹齊凋。不拈不放。一月在天。衲僧當此之時。作麼生道。良久。云。秋燕不聞梁上語。却看鴻鴈過長天。珍重。

上堂云。擊水魚頭痛。穿林宿鳥驚。黃昏不擊鼓。日午打三更。諸禪德。既是日午。為甚却打三更。良久。云。昨見垂楊綠。今逢落葉黃。珍重。

上堂。示眾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我喚者箇作拄杖子。你等諸人喚作什麼。乃云。欲知瀚海路。須是去來人。珍重。

上堂云。句中薦得。遊子返於故鄉。意中薦得。方解事於尊堂。若然者。須是轉身吐氣始得。若能如是。方解百尺竿頭進步。句中無意。意中無句。既能如是。且作麼生轉身吐氣。若也不會。拄杖子為汝吐氣去也。卓拄杖。下座。

上堂。示眾云。拈起拄杖。更無上上。放下拄杖。是何模樣。髑髏峰後即不問汝諸人。馬鐙裏藏身一句作麼生道。若道不得。拄杖子道去也。卓一下。便歸方丈。

上堂。示眾。舉先聖道。說法不有亦不無。山僧不可欺賢罔聖。埋沒諸人去也。何以如此。也是湖南人賣麵。便下座。

上堂。舉。先百丈禪師示眾云。百丈有三訣。喫茶珍重歇。直下若承當。知君猶未徹。 師拈云。百丈與麼道。美則美矣。善則善矣。雖然如是。即有順水之波。且無滔天之浪。山僧即不然。琅邪有三訣。淥水青山月。三冬枯木花。九夏寒巖雪。珍重。 僧問。把斷綱宗則不問。通風一句請師宣。 師云。清風戛地。紅燄亘天。 學云。若然者。撒手臥長空。攢眉却迴去。 師云。真師子兒。善師子吼。學人便喝。師卓拄杖一下。 學云。和尚著忙作什麼。師呵呵。 僧問。昔日憂闐王刻像。蓋為佛在忉利天說法。今日施主刻像。未審佛在什麼處說法。 師云。三山鏁夜月。 進云。大眾側聆。學人未曉。 師云。照破萬家門。 進云。恁麼則日出乾坤耀。雲收山岳青。 師云。驗人端的處。 進云。早知燈是火。 師云。直待雨淋頭。 師乃舉。先聖道。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下面注云。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師云。汝諸人到者裏。作麼生下得一轉語契古人。良久。云。汝也不著便。我也不著便。兩箇蒸餅。一斗好麵。歸堂去。 僧問。古人對拄杖子。為什麼哭蒼天。 師云。蓬頭跣足。 進云。蒼天。蒼天。 師云。瞎漢。放你二十棒。 學云。諾。諾。 師云。棺木裏瞠眼。 僧問。無言無說。猶辱宗風。舉唱談玄。埋沒宗旨。離此二途。請師別道。 師云。千年田。八百主。 進云。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 師云。試對眾驗看。僧禮拜。 師云。將謂南番舶主。元來此土商人。 師乃云。內空故無眼耳鼻舌身意。外空故無色聲香味觸法。不是無。何故。不見石頭大師道。然於一一法。依根葉分布。歸堂去。 僧問。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琅邪門下如何進道。 師云。六六三十六。 進云。學人未曉。乞師再垂方便。 師云。臥雲深處不朝天。 進云。恁麼則雲收山嶽靜。春暖百花榮。 師云。靜處薩婆訶。 問。承教有言。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學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時如何。 師云。賊是小人。智過君子。 進云。莫言侵早起。更有夜行人。 師云。此迴放過。後度難逢。卓拄杖一下。 師乃云。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若然者。四生六道承何恩力。汝且道著力一句如何道得。若道不得。拄杖子與彌勒.釋迦闘打去也。卓拄杖一下。

拈古

舉。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據坐。外道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白佛。外道見何道理。讚歎而去。世尊云。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師拈云。依稀似曲纔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仰山夜夢入五百聖堂。為第二座。時有一尊者。起來白槌云。次當第二座說法。仰山遂起。白槌云。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謹白。其五百聖眾各各散去。

師拈云。且道五百聖眾散去。是肯他仰山。不肯他仰山。若肯他仰山。又辜負仰山。若不肯仰山。猶如平地上喫交。山僧今日不惜兩莖眉毛與汝諸人注破。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你若舉似諸方。諸方若與麼會。入地獄如箭射。

舉。趙州一日與文遠論義。鬥劣不鬥勝。勝者輸果子。文遠云。請和尚立義。州云。我是一頭驢。文遠云。某甲是驢糞。趙州云。將果子來。

師拈云。趙州大似蕭何制律。文遠也似蕭何制律。

舉。僧問。如何是夾山境。夾山云。猿抱子歸青嶂裏。鳥銜花落碧巖前。法眼云。我二十年作境話會。

師拈云。且道如今作麼生會。良久。云。上士游山水。中人坐竹林。

舉。崔禪上堂云。出來打。出來打。時有僧出來云。崔禪聻。崔禪擲下拄杖。下座。

師拈云。久經行陣者。終不展旗鎗。

舉。臨濟示眾云。但有問訊。不虧欠伊。總識得伊來處。與麼來者。恰似失却。不與麼來。無繩自縛。一切時中莫亂斟酌。會與不會都來是錯。分明與道。一任天下人貶剝。

師拈云。作麼生貶。作麼生剝。良久。云。垂鈎四海。為釣驪龍。格外玄談。蓋尋知己。喝一喝。

舉。順德問僧。窗外什麼聲。僧云。雨滴聲。順德云。眾生顛倒。迷己逐物。

師拈云。得即得。大似平地上陷人。

舉。鼓山示眾。鼓山門下。不得嗽咳。時有僧出來咳[口*敕]一聲。鼓山云。作什麼。僧云。傷寒。山云。傷寒即得。

師拈云。雷聲甚大。雨點全無。

舉。寶壽初開堂日。三聖為請主。便推出一僧問話。其僧纔禮拜。寶壽便打。三聖云。若與麼為人。已後瞎却鎮州一城人眼在。寶壽擲下拄杖。便歸方丈。

師拈云。不是三聖。爭到今日。然雖如此。錯會者多。

舉。巖頭問德山云。是凡是聖。德山便喝。巖頭禮拜。後洞山聞。云。若不是奯公。大難承當。巖頭云。洞山老人錯下名言。我當時一手擡一手搦。

師拈云。巖頭無人問著。不妨奇特。纔被洞山腦後一錐。直得瓦解氷消。

舉。興化道。此一炷香。擬欲承嗣三聖。三聖與我太孤。擬欲承嗣大覺。大覺與我太賒。此一炷香。不如承嗣臨濟先師。

師拈云。且道因甚承嗣臨濟。良久。云。路逢劒客須呈劒。不是詩人莫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