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古尊宿语录
9114300000065

第65章

有一道姑入山禮拜。請上堂。云。道可道。非常道。真可笑。姮娥一夜繡鴛鴦。解把金針呈巧妙。將並老黃梅。兒孫一何拙。如今箇箇口吒呀。問著烏龜喚作鼈。四面今日與君決列。怎生雪。冤家。冤家。莫向背地裏吐舌。

次住太平語錄

參學 清遠 集

師入院日。僧問。遠別雙泉。來臨禪眾。入門一句。願師舉揚。 師云。也待一一覷過。 學云。恁麼則清涼山遠人休去。只此焚香便見師。 師喝云。話也不領。 學云。今朝親見面。端的勝聞名。 師云。猶自喃喃。 問。如何是太平境。 師云。數層寶塔侵天起。萬本喬松帀地寒。 學云。如何是境中人。 師云。閑持經卷倚松立。笑問客從何處來。 學云。人境已蒙師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 師云。須信下方城郭近。果然鐘磬接笙歌。 問。如何是佛。 師云。露胷跣足。 學云。如何是法。 師云。大赦不放。 學云。如何是僧。 師云。釣魚船上謝三郎。乃云。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世間之寶。能變窮為富。此之一寶。能轉凡成聖。且道如今是凡是聖。太平道總不是。何故。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

上堂云。達磨無端。少林面壁。二祖斷臂。一生受屈。黃蘗樹頭討甚木蜜。太平今日兩眼如漆。李廣神箭是誰中的。

上堂云。十方諸佛.六代祖師.天下善知識。皆同者箇舌頭。若識得者箇舌頭。始解大脫空。便道山河大地是佛。草木叢林是佛。若也未識得者箇舌頭。只成小脫空自謾去。明朝後日大有事在。太平恁麼說話。還有實頭處也無。自云。有。如何是實頭處。歸堂喫茶去。

上堂。僧問。如何是賓中賓。 師云。少喜多瞋。 學云。如何是賓中主。 師云。傳言送語。 學云。如何是主中賓。 師云。鍾馗小妹。 學云。如何是主中主。 師云。一言纔出口。地上繡絪開。乃云。近日太平院。禪和多聚散。參底老婆禪。喫底籼米飯。知事失照顧。主人少方便。雖然沒滋味。要且緩緩嚥。

謝莊主上堂云。一不做。二不休。不風流處也風流。若要公私濟辦。好看露地白牛。

上堂云。此箇物。上拄天。下拄地。皖水作口。皖山作鼻。太平退身三步。放你諸人出氣。

上堂。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師云。頭上戴纍垂。 學云。見後如何。 師云。青布遮前。 學云。未見四祖時。為什麼百鳥銜花獻。 師云。富與貴是人之所欲。 學云。見後為什麼百鳥不銜花獻。 師云。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乃云。西天二十八祖也恁麼道。唐土六祖也恁麼道。天下老和尚也恁麼道。獨有太平不恁麼道。何故。寡不敵眾。且道畢竟如何。妙舞更須知徧拍。三臺須是大家催。

上堂云。上是天。下是地。南北東西依舊位。釋迦老子弄精魂。達磨西來多忌諱。忽有箇漢出來道。和尚低聲。但向伊道。祇要拋塼引玉。

上堂云。山僧今日將山河大地盡作黃金。該有情無情總令成佛去。然後太平不入者保社。何故。爭之不足。讓之有餘。

上堂云。太平不會禪。一向外邊走。臘月三十日。贏得一張口。且道那箇是太平口。自云。兩片皮也不識。

上堂。舉。寶壽作街坊時。見兩人相諍。一人以手打一拳。云。你得恁無面目。寶壽因而得入。若人於此知落處。可謂公辦私辦。大眾。聽取一頌。甚妙也甚妙。於此知性命。擗鼻與一拳。當時便打正。

上堂云。太平淈[泳-永+盾]漢。事事盡經徧。如是三十年。也有人讚歎。且道讚歎箇什麼。好箇淈[泳-永+盾]漢。

上堂。舉。教中道。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尋常衲僧家。高揖釋迦。不拜彌勒。是會佛智。不會佛智。眾中有則有。只是藏牙伏爪。太平有箇見處。不惜眉毛舉向諸人。待有人問。隨口便答。

上堂。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云。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學云。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云。路上逢人半是僧。 學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云。少婦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學云。如何是人境俱奪。 師云。高空有月千門掩。大道無人獨自行。乃云。數日已來。連綿大水。所到之處皆有損傷。曹源一滴。瀰滿人間。衲僧一吸。鼻孔遼天。且道名字既同。為什麼損益有異。誰知遠煙浪。別有好思量。

上堂云。一葉落。天下秋。一塵起。大地收。收即不無。何人親手。月中仙桂和根拔。海底驪龍把角牽。

上堂云。撮土為金猶容易。變金為土却還難。轉凡成聖猶容易。轉聖成凡却甚難。何故。誰肯屈尊就卑。且道不凡不聖一句作麼生道。乃云。不得教壞人家男女。

上堂。舉。三祖見二祖禮拜。問曰。請師懺罪。二祖云。將罪來。與汝懺。三祖云。求罪不可得。二祖云。與汝懺罪竟。因成一頌。舉似大眾。無孔笛子氈拍板。五音六律皆普徧。時人不識黃幡綽。笑道儂家登寶殿。

上堂云。淺聞深悟。深聞不悟。爭柰何。爭柰何。獻佛不在香多。

上堂云。開眼為晝。合眼為夜。坐斷舌頭。誰談般若。金色頭陀。不入保社。

上堂。舉。風穴云。若立一塵。家國興盛。野老嚬蹙。不立一塵。家國喪亡。野老謳歌。太平即不然。若立一塵。法堂前草深一丈。不立一塵。錦上鋪花。何也。不見道。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纔擬展脚眠。蚊蟲獦蚤出。

上堂。因雪。舉。僧問雲門。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門云。須彌山。 師云。有時問著師僧。或竪一指。或進一步。或下一喝。或拂袖便去。上座未在。何故。太平未曾向二三月間下一陣雪向汝諸人在。如今有箇漢出來道。老和尚。莫七顛八倒。見今下也不是。乃展手云。了。

上堂。僧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 師云。在泥裏。 學云。出水後如何。 師云。在水上。 問。王子未登九五時如何。 師云。逢人多問路。 學云。正登九五時如何。 師云。天下太平。 學云。登九五後如何。 師云。誰論好醜。乃云。末後最慇懃。儂家隨處新。大千沙界裏。不免箇中人。且道那箇是箇中人。平蕪盡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上堂。舉。雲門道。平地上死人無數。出得荊棘林者是好手。時有僧云。恁麼則堂中第一座有長處。雲門云。蘇嚧蘇嚧。太平即不然。平地上箇箇丈夫。荊棘林裏坐得底是好手。何故。乃云。格。

上堂云。將四大海水為一枚硯。須彌山作一管筆。有人向虗空裏寫祖師西來意五字。太平下座。大展坐具。禮拜為師。若寫不得。佛法無靈驗。有麼。有麼。便下座。大眾散。 師高聲云。侍者。侍者應喏。 師云。收取坐具。復問侍者云。還收得坐具麼。侍者提起坐具。 師云。我早知你恁麼也。

上堂。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 師云。大憨不如小憨。 學云。出世後如何。 師云。小憨不如大憨。乃云。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草。不認大哥妻。元來是嫂嫂。鄭州出鵝梨。青州出大棗。無事巾單下。箇箇從頭咬。

上堂云。山僧昨日入城。見一棚傀儡。不免近前看。或見端嚴奇特。或見醜陋不堪。動轉行坐。青黃赤白。一一見了。子細看時。元來青布幔裏有人。山僧忍俊不禁。乃問。長史高姓。他道。老和尚看便休。問什麼姓。大眾。山僧被他一句。直得無言可對。無理可伸。還有人為山僧道得麼。昨日那裏落節。今日者裏拔本。

上堂云。有鹽曰醎。無鹽曰澹。太平聞說。口似匾檐。便下座。

上堂云。神通妙用。不欠絲毫。通人分上。何用忉忉。泥多佛大。水長船高。

上堂云。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誠哉是言也。可謂塑不成。畫不就。昨夜三更白如晝。

謝典座上堂云。變生作熟雖然易。眾口調和轉見難。醎澹若知真箇味。自然飢飽不相干。

上堂。拈起拄杖云。昨夜三更夢見拄杖子教我一片禪。向我道和尚明日早起。上堂舉似大眾。昨日錦上鋪花。今日脚蹋實地。但看今日明朝。說甚祖師來意。翻思黃面老人謾道靈山授記。直饒大地山河借我鼻孔出氣。不如放下身心。自然仁義禮智。 為亡僧下火。舉起火把云。火風四大。互相違背。當此時節。隨緣自在。 次日。又為一僧舉起火把云。昨日也恁麼。今日也恁麼。且道昨日是。今日是。說甚是不是。你看是甚火色。

上堂云。今朝正月半。與諸人相見。嫰麥長新苗。粒粒皆成麵。薦不薦。全藉春風扇。

次住海會語錄

參學 景淳 集

師入院。開堂日。宣疏了。乃云。疏帖一時讀了。若是具金剛眼睛底。何必重說偈言。雖然如是。事無一向。便陞座。 拈香罷。四面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師云。金鏃慣將平祖道。鐵鞭多在恨無讐。莫有不顧危亡底衲僧麼。出來相見。 僧問。白雲山下。祖令當行。如何是祖令。 師云。一二三四五。 學云。恁麼則昨日太平。今朝海會。 師云。高著師僧。 問。昔日為霖去。今朝領眾來。朝賢臨座下。願震一聲雷。 師云。你還聞麼。 學云。風送好雲歸碧洞。水潮滄海助波濤。 師云。知心有幾人。 學云。寒山常撫掌。拾得每慇懃。 師云。將謂無人。 學云。也不得壓良為賤。 師云。且禮拜著。乃云。問話且止。夫第一義適來若於四面搥下薦得。千聖不能近。祖師言不到。天下作者拱手歸降。何也。況第一義本來清淨。不受諸塵。如何說得。同道方知。今日放過一著。向建化門中別作箇解話會。是以紹先聖之遺蹤。稱提祖令。為後學之模範。建立宗風。若非當人。曷能傳授(謝詞不錄)。乃云。陳謝既畢。不可空然。有一頌舉似大眾。日暖風和花正開。七重山鎖白雲來。飜思城市繁華處。又出松門步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