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古尊宿语录
9114300000077

第77章

上堂。僧問。如何是道。 師云。八斛四斗。 進云。如何是道中人。 師云。煑粥煠飯。 問。寶劒未出匣時如何。 師云。切忌道著。 進云。出匣後如何。 師云。天魔腦裂。乃云。舉一步。須彌岌峇。海水騰波。不舉一步。放微塵國土。助一切諸佛出興於世。轉大法輪。還信得麼。若信得。西瞿耶尼喫飯去。

上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云。白日燒地眠。夜間炙地臥。 問。既是清淨法身。為什麼却澡浴。 師云。頭出頭沒。 進云。為什麼如此。 師云。只為如此。 問。古鏡未磨時如何。 師云。照破天下人髑髏。 進云。磨後如何。 師云。黑似漆。

上堂。僧問。洪鐘纔擊。大眾雲臻。祖意西來。乞師垂示。 師云。六丁六甲。 進云。未曉者如何領會。 師云。會即錯。 問。馬師未見讓師時如何。 師云。緊。 進云。見後如何。 師云。切。 問。如何是佛。 師云。鋸解秤鎚。 師云。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一棒一喝。若雙峰而互出。賓主未辨。恓恓而萬里鄉關。照用雙行。擬擬而千差塞路。諸上座。到者裏。如何話會。乃云。棒喝齊施早已賒。古今皆贊出周遮。二途不涉憑何說。南海波斯進象牙。

上堂。僧問。特特上來伸三拜。乞師分付拄杖子。 師云。科。 進云。恁麼則功不虗施也。 師云。重因請首座開堂。 僧問。承和尚有言。一人悟道。三界平沉。首座悟道。三界還沉也無。 師云。不淹不抑。 進云。一言纔出。大地全收。 師云。落三落四。 師乃云。為眾竭力。葢為袈裟同肩。一處喫飰。莫是人各披一條。同鍋喫飰麼。此是分見。還知道三世諸佛共披一條。所以釋迦身長丈六。留下袈裟與彌勒。彌勒身長千尺。披得恰好。何故如此。葢為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要得易會麼。古佛與露柱相交。佛殿與天王鬥額。若也不會。單重交拆。

上堂云。有時一喝只作一喝用。有時一喝作探竿影草。有時一喝如踞地師子。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劒。若是金剛王寶劒。不敢正眼覰著。覰著即喪身失命。乃有頌云。不是干將鑄。那關四氣吹。匣內青虵吼。逢妖任便揮。若得全提者。當機豈失時。毗盧驚得走。大眾盡攢眉。

上堂云。大愚相接大雄孫。五湖雲水競頭奔。競頭奔。有何門。擊箭寧知枯木存。枯木存。一年還曾兩度春。兩度春。帳裏真珠撒與人。撒與人。思量也是慕西秦。 舉。僧問汾州和尚。如何是接初機句。州云。汝是行脚僧。如何是辨衲僧句。西方日出卯。如何是正令行句。千里特來呈舊面。如何是立乾坤句。北俱盧州長粳米。食者無貪亦無嗔。 師云。將此四句語以驗天下衲僧。子細思量將此四句語。被天下衲僧一時勘破。

筠州府主李密諫請就上藍開堂。乃拈香云。恭為今上皇帝萬歲。太后千秋。又拈香云。此一瓣香。奉為府主密諫洎闔郡官僚。常居祿位。此一瓣香。奉為施主檀那。在筵龍象。 師乃云。還有人委得落處麼。若委得。隨機利物。應化無方。天上人間。出沒卷舒。縱橫自在。若也未委落處。釋迦老子.三世諸佛.二十八祖.天下老和尚。一時拋在爐中。從聽老僧葛藤。 時有僧問。如何是佛。 師云。還記得麼。 僧云。若不請益。爭知如是。 師擊禪牀一下。云。早是忘却了。 僧云。放和尚一線道。 師云。一任[跳-兆+孛]跳。 問。如何是洪州境。 答云。滕王閣下千峯秀。孺子亭前薄霧生。 僧云。如何是境中人。 答云。出入敲金鐙。朱衣對錦屏。 問。如何是翠巖境。 師云。洪井滔滔急。山高勢近人。 問。如何是境中人。 師云。朝去暮歸。 師復云。問話且止。山僧道薄人微。素無德行。叨承密諫諸官僚同伸堅請。陞於此座。上答皇恩。國祚永安。法輪常轉。且道法輪作麼生轉。欲得會麼。須彌山上倒飜身。却來堂中疊足坐。呵呵呵。是什麼。飯籮裏坐却受餓。和泥合水與麼過。上士聞之[口*(烈-列+(〡*臣*已))][口*(烈-列+(〡*臣*已))]。下士聞之肯可。子細思量。却成口過。要會麼。一六三四二。直言曲七一。桃李火中開。黃昏候日出。久立尊官。伏惟珍重。

上堂云。翠巖路滑。徒勞竚思。又云。翠巖路嶮巘。舉步涉千谿。更有洪源水。滔滔在嶺西。擊禪牀。下座。

上堂云。樵婦檐柴。醫王辨價。藥多病甚。便下座。

上堂。舉。雪竇和尚云。一問一答。總未有事在。假饒盡大地乾坤草木叢林盡為衲僧。異口同音。致百千問難。不消老僧彈指一下。並乃高低普應。前後無差。 師云。翠巖即不然。盡乾坤大地微塵化為衲僧。各致一問。問問各別。却向伊道。你許多衲僧皮下還有血麼。

上堂云。為眾竭力。禍出私門。便下座。

上堂云。槌鐘擊皷聚集。諸上座上來下去。子承父業。賺殺多少人。

上堂。舉。盤山頌云。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 師乃豎起拂子云。微塵諸佛光明總在這裏照破你諸人心肝.五臟.脾胃.肝膽。衲僧面前不得道着。切宜忌口。擊禪牀。下座。

小參。示眾云。一擊響玲瓏。喧轟宇宙通。知音纔側耳。項羽過江東。與麼會。恰認得驢鞍橋作阿爺下頷。

小參。示眾云。僧中有奇人。俗士中亦有奇人。聖朝楊億侍郎有頌云。八角磨盤空裏走。金毛師子變作狗。擬欲藏身北斗中。應須合掌南辰後。 師云。要會麼。一偈播諸方。塞斷衲僧口。下座。

上堂云。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恰認得箇倒根處。

上堂云。霧卷雲收。江山逈秀。不傷物義。波斯去帽。

上堂云。麤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諸上座每日上來。老僧說夢誑嚇諸人。雖然如是。子承父業。賺殺多少人。下座。

上堂云。十地驚心。二乘罔測。銅頭鐵額。擊禪牀。下座。

上堂云。端然據坐。度脚買靴。左視右顧。不准一錢。

上堂。舉。先翠巖云。我一夏與師僧東說西話。你看我眉毛在麼。保福云。作賊人心虗。 師云。何故如是。得人一牛。還人一馬。下座。

上堂云。大洋海底排班位。從頭第二鬢毛斑。為什麼不道第一鬢毛斑。要會麼。金蘂銀絲成玉露。高僧不坐鳳凰臺。下座。

上堂云。竪窮三際。橫徧十方。拈起也帝釋心驚。放下也地神膽戰。不拈不放喚作什麼。自云。蝦蟆。下座。

上堂云。若有仙陀者。更不待毫光。下座。

上堂云。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乃拈起拂子云。狸奴白牯總在這裏放光動地。何謂如此。兩段不同。下座。

上堂云。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翠巖這裏即不然。三門前好與三十棒。何謂如此。棒喝齊施早已賒。古今皆贊絕周遮。二途不涉憑何說。南海波斯獻象牙。下座。

上堂云。大眾集定。現成公案也是打揲不辦。下座。

上堂。拈起香匣云。明頭暗合。道得。天下橫行。若道不得。且合却。下座。

上堂云。砂裏無油事可哀。翠巖嚼飯餧嬰孩。他時好惡知端的。始覺從前滿面灰。擊禪牀。下座。

因筠州張一郎到。上堂云。久思張處士。相別十餘月。今日上山來。鐵鉢煑山蕨。歸去到筠陽。但請與麼說。

上堂。僧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實事。請師舉。 師云。兩段不同。向下文長。 問。滿身是眼。口在什麼處。 師云。三跳。 僧云。學人不會。特伸請益。 師云。章底詞秋罷。歌韻向春生。 師乃云。雲收霧卷江山白。皎日凝波又多途。下座。

拈古

舉。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據坐。外道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 師云。大小世尊被外道當面塗糊。只如外道云令我得入。要且不曾夢見。既不曾夢見。為什麼悟去。 阿難問迦葉。佛傳金襴外。別傳箇什麼。迦葉召阿難。難應諾。迦葉云。倒却門前剎竿著。 師云。千年無影樹。今時沒底靴。 五通仙人問佛云。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仙人應諾。佛云。那一通。你問我。 師云。五通仙人如是問。佛如是答。要且不會那一通。 祖師問童子云。汝從何來。子云。我心非往。祖云。你住何所。子云。我心非止。祖云。汝無定也。子云。諸佛亦然。祖云。你非諸佛。子云。諸佛亦非。 師云。祖師一問。童子一答。總欠會在。如今諸人作麼生會。 罽賓國王仗劒問師子尊者云。師得蘊空否。者云。已得蘊空。王云。還離生死否。者云。已離生死。王云。既離生死。當施我頭。者云。身非我有。豈況於頭。王斬之。白乳高數尺。王臂自落。 師云。當時尊者引頸。王便舉刃。當恁麼時。有人出來。諫得住麼。至今無人斷此公案。如今衲僧作麼生斷。 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玄沙云。大小傅大士只認得箇昭昭靈靈。 師云。認與不認。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寶公令人傳語思大和尚云。何不下山來教化眾生。一向目視雲漢作什麼。思云。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盡。何處更有眾生可度。 師云。思大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 臨濟見僧來。竪起拂子。僧便禮拜。濟便打。 師云。這僧有理不伸。死而不吊。如今且作麼生與這僧出氣。 思和尚問神會。從什麼處來。會云。曹溪來。思云。你在曹溪得何意旨。會振身而立。思云。猶帶瓦礫在。會云。和尚這裏莫有真金與人麼。思云。設有。向什麼處著。 師云。真金瓦礫。錯下名言。如今喚作什麼。 思和尚令石頭送書與讓和尚。回來與你一箇鈯斧子住山。石頭才到。便問。不求諸聖。不重己靈時如何。讓云。子問太高生。何不向下問。頭云。寧可永劫受沉淪。不從諸聖求解脫。便歸去。思云。書達否。頭云。書亦不達。信亦不通。去日蒙和尚許箇鈯斧子。便請。思垂下一足。頭便禮拜。 師云。思和尚垂足。石頭禮拜出去。要且不得他鈯斧子。且道後來石頭用箇什麼。 五洩到石頭。便問。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即去。石頭據坐。洩云。與麼則不相契也。便出。石頭召云。闍棃。洩回首。頭云。從生至老。只是這箇。回頭作麼。洩忽然大悟。便抝折拄杖。洞山云。當時若不是五洩先師。也大難承當。雖然如是。猶涉途在。 師云。石頭據坐。五洩便去。石頭召他。却成多事。

有尼參臨濟。要開堂。談空勘云。你有五障。不得開堂。尼云。龍女成佛有幾障。空云。龍女現十八變。你試變看。尼云。不是野狐精。變箇什麼。空便打數下。 師云。且道尼具眼麼。只擔得箇斷貫索。且作麼生會。 僧問藥山。學人有疑。請師決。山云。晚間上來。為闍棃決疑。至晚上堂。大眾集定。山云。今日決疑僧在麼。其僧便出來。山下座把住云。大眾。這僧有疑。與一推。便歸方丈。 師云。藥山決疑。土上加泥。然雖如是。這僧也不得孤負藥山。 藥山尋常不為師僧說話。院主白云。堂中師僧久思和尚示誨。山云。槌鐘著。大眾集定。便歸方丈。院主隨後問云。和尚許為大眾說話。為什麼一言不措。山云。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恠得老僧。 師云。藥山歸方丈。當初院主恠藥山不為他說話。可謂誤他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