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古尊宿语录
9114300000084

第84章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 善悟 編

聖節上堂。皇帝以天下為家。兆民為子。父子一體。天下一家。王愛於民。民敬於王。愛敬既同。王道無外。所以佛言。如民得王。又云。如民之王。且王外無民。民外無王。王在民外。民不受賜。民在王外。王道不廣。如何曰民。無知曰民。如何曰王。聖神曰王。今上皇帝至神至聖。為民父母。天寧降誕之節。日月星辰。連珠合璧。江河淮濟。激濁揚清。乾坤造化。草木蟲魚。呈祥瑞。顯奇特。皆皇帝至德之所感致也。伏願。南山比壽北嶽齊齡。永永萬年。無窮無極。遂下禪床。作舞曰。會麼。山僧舞蹈揚塵。萬歲。萬歲。萬萬歲。下座。

上堂。拈起拄杖。卓一下。云。圓明了知。不由心念。抵死要道。墯坑落塹。畢竟如何。乃靠拄杖。下座。

上堂。舉。昔有一秀才。見長沙和尚看千佛名經。問曰。許多佛祇聞其名。未審居何國土。長沙曰。黃鶴樓崔顥題後。秀才還曾題否。對曰。不曾。長沙曰。無事題一篇好。秀才罔措。大眾。秀才問佛居何國土。長沙為什麼却恁麼道。秀才尋常嘲風詠月。為什麼長沙面前一辭不措。若是黃鶴樓。有什麼難題處。聽取山僧題破。遂云。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下座。

上堂。平旦寅。狂機內有道人身。大眾。二六時中折旋俯仰。行來走去。說是說非。分南說北。運用施為。開單展鉢。喫粥喫飯。盡是狂機。且道那箇是道人身。良久。云。碧落有情空悵望。瑤臺無路可追尋。下座。

上堂。適來山僧夢在寢堂上聞法鼓。遂下堂階。夢見諸人上來。近前問訊。便登法座。侍者燒香了。如今正在夢中之人施陳夢事。你等諸人還夢見麼。若真見得。是為覺人。不省夢鄉。宛爾沉沒。還有一法與你為對麼。不見古人道。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可不是奇特。還夢見麼。釋迦如來道。如寤時人。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遂拈起拂子。敲禪床云。是什麼。還聞麼。復竪起拂子云。還見麼。良久。云。人間天上諸知識。爭似龍門夢得親。下座。

上堂。僧問。古者道。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說。諸佛既不出世。為什麼四十九年說。 師云。你疑來多少時也。 進云。祖師不西來。少林有妙訣。祖師既不西來。為什麼少林有妙訣。 師云。知恩者少。負恩者多。 進云。恁麼則一人傳虗。萬人傳實。 師云。虗處作麼生傳來。 進云。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 師云。禮拜著。 師復云。始自隻履西歸。卷衣南邁。空聞消息。流落人間。古往今來。遞相敬受。大似一人傳虗。萬人傳實。山僧病多諳藥性。年老變成精。不是刻剝古人。免見互相埋沒。諸人應是從前覺觸。往日見知。從人邊請益得來言語中。舉時中的。出入遊戲則不無。究竟真實大事。萬不可得。但能情亡理喪。計盡途窮。無施設處用心。正是作功夫處。山僧尋常祇道喫茶去。今日也道喫茶去。會盡諸方五味禪。何似山僧喫茶去。下座。

上堂。擬思量。何劫悟。不思量。終莽鹵。欲思不思踏破時。萬里無雲常顯露。常顯露。妙用恒沙非旦暮。諸禪伯。正好休征罷戰。永息干戈。傍水倚山。成就大事。況是人生易老。壽命幾何。或若生死現前。畢竟將何支準。不見古德道。若不安禪靜慮。到者裏。總須茫然。久立。

上堂。來來去去去來時。去去來來離覺知。了得去來無罣礙。方知塵劫不思議。所以道。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去來之際。生死昭然。前念生是來。後念滅是去。求其來去。了不可得。乃至前生後生。今年去年。更無絲毫遷變之相。如斯會得。始絕去來。但以眾生背覺合塵。去來輪轉。苟能洞達。復有何事。 昔石頭大師。一日問龐居士。子近日如何。居士曰。卒說不及。乃呈一頌。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勿張乖。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石頭默然許之。後造江西問馬大師。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大師直下覷。士云。一等沒絃琴。唯師彈得妙。大師直上覷。大眾。若不是馬大師。被他一問百雜碎。諸人喚什麼作本來人。若無本來人。作麼生眼見色。耳聞聲。種種施為運轉。諸人還見本來人麼。如今盡道本來人無形無相。不曾著衣喫飯。不生不死。如此會得。爭合本來人。要知麼。諸人總是本來人。一段生死變化。煩惱無明。又如何消遣。聽取一頌。與子偕行今日路。如君共看本來人。同名同姓同形段。無死無生無色塵。畢竟如何。切忌喚作本來人。下座。

上堂。舉。僧問洞山初和尚。如何是佛。對云。麻三斤。大眾。有恁一件事。何故無人知得。洞山見人不知了。遂自頌曰。七寶畫牛頭。黃金為點額。春晴二三月。農人皆取則。寒食好新正。鐵錢三四百。諸仁者。此一轉因緣。盡謂麤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又云。臨機應用。一切尋常。如斯會解。埋沒古人。要見洞山老子麼。鴻鵠一舉千里飛。鑽雲鷂子與天齊。鳳凰不是凡間物。為瑞為祥自有時。久立。

師到真乘。請上堂。真乘舉石霜徧界不曾藏語。師云。徧界不藏全體露。絲毫有見事還差。會中誰是先陀客。不動纖塵便到家。真實到家之者。得意忘言。伶俜在外之人。隨情起解。情解既起。名相是興。言意兩忘。十方咸暢。豈不見適來堂頭已普告大眾。如何更令山野稱提。葢為妙旨幽深。人難洞達。何也。既知咫尺之間。為什麼却道不覩師顏。既言遍界遍空。如何更云不曾藏覆。還見落節處麼。若見得。便見石霜老子.雪峯大師。亦知龍門山僧與真乘長老。又此一眾禪和。總有分什處。山僧未離本院。不到此中時。真乘無一人龍門長老。山僧離本院。度荒山來到真乘。諸人一一相見。此間有一人龍門長老。若有一人龍門長老。於法成增。若無一人龍門長老。於法成減。減故落斷。增故落常。既墯斷常。豈云正見。一似上座未出家時。無一人上座。既出家後。有一人上座。你諸人如何裁斷得心地安樂去。還裁辨得麼。向此有箇入處。更有什麼事也。或若未明。良久。曰。不解作客。久立。

上堂。獨自坐。方信西來有達磨。獨自行。不用紅蓮足下生。獨自語。分明向誰誰肯許。獨自參。剎剎塵塵示指南。相逢相問窮端的。莫道山僧解放憨。

端師翁忌辰上堂。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餘綠水流。綠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湖南舊說老楊岐。失却金毛師子兒。江南江北無覔處。龍門今日順風吹。順風吹。囉囉哩。水急風高下釣磯。

上堂。鳥從空裏飛。人向心中住。人死心宛然。鳥沒空何預。人生一過鳥。此心實可據。但自了其心。無勞問來去。所以須菩提問世尊。云何住。世尊答曰。如是住。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實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還會得麼。三界萬法。實無絲毫生滅動靜之相。祇由迷此。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所以質礙名色。領納曰受。思惟曰想。遷流曰行。分別曰識。皆由自心之所成立。為不知此名為五陰。遂成色心二法。不見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現前五陰之身。為有耶。為無耶。若能如是見得。實無生死等事。或未然者。豈無去來。 有一則無生死因緣。舉似大眾。昔漸源同道吾弔慰。乃拊棺問道吾曰。生耶。死耶。道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漸源不省。後聞僧念蓮經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忽然省得。遂至石霜。携鍬法堂上。從東過西。從西過東。石霜曰。作什麼。漸源曰。覔先師靈骨。石霜曰。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覔什麼先師靈骨。漸源曰。先師靈骨猶在。大眾。還見得麼。拈起拄杖曰。者箇是拄杖子。那箇是靈骨。者箇是靈骨。那箇是拄杖子。遂卓一下。云。長安夜夜家家月。影落寒潭幾箇知。

上堂。若論此事。如人買田地相似。四至界畔。一時分明結契了也。唯有中間樹子猶屬我在。大眾。既是四至分明結契子也。為什麼中間樹子猶屬他。不見道。千年田。八百主。若識得中間樹子。耕鋤任你耕鋤。布種任你布種。開花任你開花。結子任你結子。若無中間樹子。爭喚作常住。良久。云。作麼生。自云。高處高平。低處低平。

上堂云。龍門別無奇妙。剛謂單傳心要。豈惟淺水無魚。撥剔全無孔竅。二時展鉢開單。逐日屙屎送尿。萬事與人一般。子細看來好笑。既是萬事與人一般。為什麼稱善知識。良久。云。我也理會不出。

上堂。今之叢林。天下多有。求一人會無情說法。則無莫道會得。討一人舉此話亦難得。何也。須是曾親聞說法來。方可舉示。如未曾親聞。縱有舉示。祇益塵勞。於其慧命無所滋益。大眾。會既少。舉尤難。叢林雖有日凋殘。若欲明斯旨。應須離念看。一人如領解。大眾盡心安。既是一人領解。為什麼大眾盡心安。若不如此。爭稱出離之門。

上堂。舉。志公曰。我見世間之人。各執一般異見。祇知傍鏊求餅。不解返本觀麵。餅則從來是麵。造作由人百變。大眾會麼。狸奴白牯念摩訶。猫兒狗子長相見。諸禪客。薦不薦。若言自性本圓明。大似捫空追閃電。知得麼。含元殿上更覔長安。慈氏宮中願生內院。

上堂。僧問。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纔動萬波隨。如何是一波。 師云。你尋常如何吞吐。 僧云。如何是眾波。 師云。著衣喫飯有甚難。 僧云。鈎頭一句。請師道。 師云。你自道取。 僧云。雄雄江上垂綸者。竿上時時有錦鱗。 師云。沒交涉。 師復云。諸仁者。無過此時。也長恁麼。亦有不恁麼時。禪學人道無有不恁麼時。說箇恁麼。已是不恁麼也。恁麼時。名為得念。不恁麼時。名為失念。如今問諸人。為常失念。亦有不失念時。禪學人道常名得念時。說箇得念。已是失念了也。要知得恁麼。但了取不恁麼時。要明得念。但識取失念時。故先德道。恁麼恁麼。又云。不恁麼不恁麼。好奇恠諸高德。是以釋迦如來又云。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俱名涅槃。地獄天宮皆為淨土。你等還知得一段真實事否。若知得。永超終始之患。十二時中自然安樂無事也。下座。

上堂云。不動龍門內。行參古佛機。親逢渠面目。肯話自容儀。凡聖心平等。高低路坦夷。丹霞燒木佛。院主落鬚眉。何故○。下座。

上堂。舉。六祖大師在大庾嶺頭示明上座曰。不思善。不思惡。正當恁麼時。阿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即大悟。大眾。還會者話麼。正當恁麼時。歷劫不曾迷。步步超三界。歸家頓絕疑。

上堂。舉。僧問忠國師。如何是本身盧舍那。師曰。與我過淨缾來。其僧過淨缾。師曰。却將舊處著。其僧送去舊處。再來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師曰。古佛過去久矣。此一則法門。若非證入。莫曉宗猷。若縱心猿。終成解會。尋常盡道甚處來。不是盧舍那。更不識了再問。豈不是過去久矣。又道國師自受用三昧。再三若問盧舍那。自是古佛過去久矣。又云如何是本身盧舍那。良久處好會取。若不委知。遂落草向你道與我過淨缾來。如斯解會。但縱心猿。不見國師。云得之於心。伊蘭作栴檀之樹。失之於旨。甘露乃蒺藜之園。要知麼。太陽門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時時九夏。大眾。如何是盧舍那。歸堂喫茶去。下座。

上堂。昔趙州和尚訪庵主。問曰。有麼。有麼。庵主豎起拳頭。趙州曰。水淺不是泊船處。拂袖而出。又訪一庵主。問曰。有麼。有麼。庵主豎起拳頭。趙州曰。能縱能奪。能殺能活。禮三拜而去。 師云。庵主一般豎起拳頭。趙州何故肯一箇。不肯一箇。且道得失在什麼處。趙州自起自倒。勘破多少阿師。庵主坐斷要津。過了多少寒暑。要識趙州麼。拍禪床右角云。識取趙州。要識二庵主麼。拍禪床左角云。識取庵主。還有人點檢得失處出麼。良久。云。易開終始口。難保歲寒心。下座。

吳居士請上堂。身是佛身。須信六根清淨。行名佛行。故知三業圓明。身淨則垢無所生。行明則暗無所起。垢生由乎迷淨。淨作垢而莫覺莫知。暗去必由得明。明即暗而難信難解。所以諸聖常加被。羣生自棄遺。苟易慮於可作之初。革情向悞為之後。親開智鑰。仰扣慈關。他心慧眼以洞知。重罪宿冤皆可懺。菩薩悲願。遍滿娑婆。眾生哀投。無不冥感。是知明暗共體。垢淨同源。凡夫有成佛之期。大士有度生之分。苟不如此。萬善徒興。 公達居士與如道人。洞明泡幻。了悟浮生。共入山來究明斯事。今晨請山僧陞座說法。記得昔日裴休訪華林和尚。問曰。師還有侍者否。林曰。有一兩箇。休曰。在什麼處。林乃喚。大空。不空。時二虎自庵後哮吼而出。休覩之驚悸。林語二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休問曰。師作何行業。感得如斯。林乃良久。曰。會麼。休云。不會。林云。山僧常念觀音。大眾會他此箇意旨麼。常念觀音。力伏猛獸。道眼通明。萬緣何有。良哉大士。時時垂手。念茲在茲。安樂長壽。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