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析津志辑佚
9114600000015

第15章 古迹(1)

郊天台 在京城之南五里,有壝,设郊祀署主之。累朝故事:至治三年冬,上亲祀。至正十五年冬至日,上再祀。金大定十一年,拜郊所建。国朝因之,事实备载太常。

燕台 在南城奉先坊元福寺内。十五年前木庵英长老有诗:于期已死不复返,空有层台壮古燕之句。此台乃后人刱置,以惑于时者,不过慕名而已。又按通鉴:秦始皇十八年,其将樊于期得罪于秦,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此本纪燕人相传言,今奉先坊元福寺内者是也。

远风台 在燕京丰宜门外,西南行五里。韩御史之别墅也。

轩辕台 在京西,世传黄帝筑此台。李白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飞入轩辕台,即此也。

易台 在易水上,送别荆轲之台也。

笞女台 在南城放生池东,高三丈,蒿草芃芃。诹之乡老,俱称辽萧太后笞宫女于上,因名之。

华阳台 索隐曰:燕太子丹与樊将军置酒华阳馆,出美人鼓瑟。轲曰:好手。断之盛以金盘。又与千里马。曰:马肝美。复杀马进肝。此燕饮之台,又非易水酌别之台。

葆台 在南城之南,去城三十里。故老相传,明昌时李妃避暑之台。无碑。志所记有寺甚壮丽。乃故京药师院之支院也。

洗妆台 在南城。金故宫之西,寿安酒楼之北。此台贮李妃,以为梳妆之所。今昭明道观是也。殿后故基尚存。其寿安酒楼者,即南中和槽坊也。

阑马台 高十丈,与黄金台相峙。

中心台 在中心阁西十五步。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台,寔都中东、南、西、北四方之中也。在原庙之前。

钓鱼台 在平则门西花园子,金章宗于春月钓鱼之地。今虽废,基址尚存。【(引自徐氏铸学斋抄本析津志)】

玉渊亭 在高良河寺西,枕河堧而为之。前有长溪,镜天一碧,十顷有余。夏则熏风南来,清凉可爱,俗呼为百官厅。盖都城冠盖每集于斯,故名之。

草三亭 在南城者最多,率皆贵游之地。金朝故老,多有题咏,我朝增制不少。北城惟斜街南有数处,如望湖是也。

松风亭、天香亭 俱在五门之东南御花园。【今废矣。】

望湖亭 在斜街之西,最为游赏胜处。

通潞亭 在通州。王莽置通潞县时建,至今遗址尚存。

匏瓜亭 在燕之阳春门外,去城十里。亭之大,不过寻丈。又匏瓜乃野人篱落间物,非珍奇可玩之景。然而士大夫竞为歌、诗,吟咏叹赏,长篇短章,累千百万言犹未已。

野春亭 在大都文明门外,俗号刘十二之别墅也。

五花亭、寿山亭、翠云亭、锦波亭、岁寒亭、碧云亭、独秀亭、紫燕亭、湛然亭、月波亭。

遂初亭 在京施仁门北,崇恩福元寺西门西街北,旧隆禧院正厅后。乃章子有平章别墅也。

玩芳亭 在燕京东营内。乃粟院使之别墅,一时文彦品题甚富。

礼贤亭 在健德门外十里。即接官亭,迎送北来官。

半山亭 在居庸关内。行一半则见之。

锦江亭

芙蓉亭 今为马头陀寺,贮藏经。此亭制作新奇,甲于南北二城匠氏。内皆拱斗,今时为槽房之冠。

饮山亭

婆娑亭 在彰义门里近南,乃词客马文友别墅也。

郦县亭 在涿县娄桑里,拒马河所从,乃刘先主故里。

南城坊有唐卢龙节度使刘怦碑,颜真卿頵书丹。其碑至厚,长四尺。至正壬寅二月,凿断作四截,以象舆入内庭为台。四斡耳朵:西第一位,名迭住斡耳朵;第二位,世祖斡耳朵;第三位完者笃斡耳朵;第四位浑都笃斡耳朵。【(引自徐氏铸学斋抄本析津志)】

状元楼 前金人任提领建于燕京。原在蓟门北街西。

庆元楼 在顺承门内街西。

白云楼 在北省之西,健德门南十字街西角上。馆名既醉。【今废。】

乐善楼 在文明门里百步,面东,御史台南。【今废。】

紫云楼 在文明门之北,馆名黄鹤。【近废。】

丽春楼 在顺承门内,与庆元楼相对,乃伯颜太师之府第也。今没官,为大司农司楼。今祠佛焉。

朝元楼 在顺承门内,近石桥,庆元楼北。

望海楼 在都水监北东一百五十步,燕帖木儿师为相时所盖。今废,惟存基址与佛堂耳。以其去海子密迩,故名。

飞宇楼 在钟楼街西北。太平时最为胜丽。

凝翠楼 在肃清门西,高梁河南。

安贞楼 在安贞门里。

太平楼 在丽正门外西巷街北。今钟楼街前亦有之。

德星楼 在丽正门南,状元楼北。

怀安楼 在北省西。

长生楼 在故京丰宜门北,街东。

披云楼 在故京燕之大悲阁东南。题额甚佳,莫考作者。楼下有远树影,风晴雨晦,人皆见之。

倚风楼 在燕。

寿安楼 在燕京亡金皇城内,东华门之西,街南中和槽坊也。

西楼 在燕市。

明义楼 在燕市东。大安楼在西;仁风楼在南。以上三楼在燕市西,瓦楼三是也。

崇义楼、县角楼、揽雾楼、遇仙楼 以上俱在南城,酒楼也。今多废。

崇曦楼 在平则门外,升平馆北。

梳洗楼 在开阳坊。金所建,废有基址。

远楼 荣禄大夫程公雪楼所创之楼也。

庆春楼 在顺承门外。

应天楼 在金正阳门。【废。】

喜云楼 在阁前。

明月楼、泰初楼。【(引自徐氏铸学斋抄本析津志)】

钟楼 京师北省东,鼓楼北。至元中建,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声远愈闻之。【(日下旧闻考卷五十四城市引析津志。)】 钟楼之制,雄敞高明,与鼓楼相望。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楼有八隅四井之号。盖东、西、南、北街道最为宽广。【(日下旧闻考卷五十四城市引析津志。)】

齐政楼 都城之丽谯也。东,中心阁。大街东去即都府治所。南,海子桥、澄清闸。西,斜街过凤池坊。北,钟楼。此楼正居都城之中。楼下三门。楼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齐政者,书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之义。上有壶漏鼓角。俯瞰城堙,宫墙在望,宜有禁。【(日下旧闻考卷五十四城市引析津志。)】

五位殿 世祖所立,在太子房子后,正四斡耳朵之北后。

遵诲堂

厚德堂

大冶堂 铸钞板。

近光堂 崇文监周伯琦记。

神机堂 在太医院。阿尼国公所铸铜人。谢端记。

慎守堂 留守司。

东善堂 译定使司。

仪礼堂 在太常礼仪院。

平成堂 都水监首领官幕次亭。

持盈堂 中尚监。

帅正堂 都府。

源泉堂 户部官抄钞所,涌泉堂顿钞本。

寅清堂 大乐署。

涌泉堂 抄纸局。

肃雍堂 太禧宗禋院。

秋月堂 张公弁学士所居。

养种堂 在藉田署。

甘露堂

文会堂

丽泽堂 在园桥广阳坊。

施水堂 京师乃人马之宫,分为一统。都会之朝,公府趋事者,非马曷能集事,城大地广故也。而马疋最为负苦,其思渴尤甚于饥者。顷年有献施水车,以给井而得水于石槽中,用以饮马。由是,牛畜马匹之类咸赖之。仍依于释氏之侧,庶几毋劳于民,不妨于其力。其制,随井浅深,以荦囗〈石甬〉水车相衔之状。附木为戽斗,联于车之机,直至井底。而上人推平轮之机,与主轮相轧,戽斗则倾于石视中,透出于阑外石槽中。自朝暮不辍,而人马均济。古无今有,诚为可嘉。故记之以旌其善。凤凰池一,思诚坊 青杨树下一,钟楼东一,草市一,集贤院西一,礼拜寺前一,大长公主府对门一,火者门一,文明门内一,齐化门外一,平则门外一,西宫北一,此为祖。太庙西一,湛露坊南角上一,普照寺庙前一,平则库前一。【(引自徐氏铸学斋抄本析津志)】

山子上殿阁,其道自光天殿西出红门,转南入红门,转北至转角处过西,有新殿,一派三处,始到山子东畔。东有木香洞,并山里菓子树六、七株,皆拱抱高蔓,前南有浴堂。堂前东西有殿,龙舟在西屋下。山子西有大殿屋,一派直抵西墙下。山殿上内顿一小金殿,刻漏仪制在焉。皆出自宸衷睿思,为宫庭甲冠。四傍甃植奇誉,若献秀呈祥,松栢茂悦,美丽明时。此山即隆福宫基之旧也。阁前南有大正殿,殿之前有两尖亭,对峙于灵沼之东西。北宫林木森爽,有阆苑清幽之胜。阑禁自肃,无或违焉。壬寅年冬,圣上新建刱九龙殿,其缔构高广,尤为奇伟。兴圣宫后高阁与大都总管府正相对。【(此诸邑人匠都管、总管府。)】 入内红门西,即墙内鹦歌房。又西绣女房。墙外南墙内是圆殿,一直板房。前即延华阁,东西北有扶空阁。东有芳壁殿。阁西有娑罗树。微清殿西有大威德殿。墙西有方碧亭。正北有两所花房。在南北延华阁东南,偏浴堂西,畏吾儿佛殿。正南前,延华之门。畏吾殿东墙外,有木香殿。延华东芳壁夹墙外,有红门。入四方墙内,有鹿顶,东西相向二殿。

木香洞、延华阁前南高墙即徽仪阁。西宣文阁。徽仪阁东,有红门入宫,又东有水浸亭在。【(顺天府志引析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