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人们再也不见凤姐。而这山顶的形状却似美人站立,后人就叫此山为“美人山”。
(1987年,采录于横河镇相士地村)
仙人冈
潘家敖/搜集整理
相传古代有一山民上山砍柴,登上一座山冈,看见了三个老者围在一起。
他走近一看,两个老人正聚精会神地下围棋,另一个人目不转睛地看他们下子,思索着下一步的走法。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个桃子。其中穿白衣的老人漫不经心地咬了一口手中的桃子,随即把没吃完的桃子丢了。
那山民回头看见那大半个桃子,觉得丢了太可惜,就把它拾起来啃了一口,发觉味道特别好。他想起了躺在床上坐月子的妻子,便把剩下的桃子藏进了口袋。
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把剩桃交给床上的妻子。妻子见了那半个吃剩的发黄的桃子气不打一处来,一边把剩桃扔到房门外,一边大骂丈夫贪心。丈夫受了委屈,默默离开了。
外间正巧有一只鹅伸颈待食,见了滚来的桃子就啄,连肉带核吞了下去。
原来这下棋的三个穿红黄白衣裳的老人正是福禄寿三仙,他们吃的桃子当然是仙桃。鹅吞了仙桃的肉和核得了仙气,从此它不觉饿,可以不进食了。这个山冈后被人们称之为仙人冈。
(2010年,采录于横河镇石堰村翁浪桥)
蜈蚣岭
徐惠萍/搜集整理
从前东横河畔有个孩子,从小失去双亲,孤苦伶仃地过日子。他没有名字,因为是属牛的,人们叫他小牛。
有一天,小牛出外,在路上看见一条受伤的蜈蚣,看它可怜,就把它救回家精心养护。有了个伙伴,小牛再也不孤单寂寞了,心里有什么苦楚,就向蜈蚣诉说。蜈蚣虽然不会说话,只会点点头,但这也给小牛带来极大安慰。小牛一天天成长,蜈蚣也一天天长大,小牛白天下地干活,蜈蚣陪着他,小牛夜里在灯下读书,蜈蚣也陪着他。
这年是大比之年,小牛要上京去赴考,他舍不得丢下蜈蚣,就将它装在笼子里带着上路。
这天,小牛他们走到一座高山下,忽然听到有人喊他:“小牛——小牛——”小牛一边答应,一边寻找,四周并无人影,好生奇怪,这是谁在呼唤?听那声音娇滴滴的,分明是个女人呢,想着想着,来到山脚下。天色已暗,小牛便找了旅店进去投宿。店主人一边给他料理饭菜,一边问道:“客官刚才过岭时,有没有人呼唤你?”小牛点了点头。“你有没有应声?”小牛又点了点头,店主神色大变,说道:“刚才你过的那座山上,住着一个蛇精,经常出来杀害生灵。她会呼唤过路人的名字,你若是答应,当晚就会飞来吃掉你。三年来,已经害死了几十个人。”
小牛听了这些话,害怕得要命,饭也吃不下啦。他打开笼子,对蜈蚣说:“老朋友,我今晚活不成了,你快逃生去吧,今后要靠你自己保重了。”蜈蚣在小牛身旁绕了三圈,才依依不舍地爬走了。
这天夜里,小牛一夜没有合眼,战战兢兢地等待蛇精来吃他,可是出乎意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蛇精却始终没有露脸。
天亮了,小牛告别了店主,动身上路了,走出客店不远,小牛就大吃一惊,只见一条巨大的死蛇躺在路口,浑身上下伤痕累累。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条蜈蚣并没有走,它为了报答小牛的恩惠,便在客店门外潜伏着,夜里蛇精飞来时,蜈蚣就猛扑上去,和蛇精殊死搏斗,终于把蛇精咬死了。蜈蚣自己呢,也受了重伤,这会儿正躲在山洞里养伤呢。
再说小牛上京赴考,名落孙山,又循原路回来。半路上听见人家说,某地山上有一条蜈蚣,专吸生人的脑髓。小牛向老年人一打听,才知道害人的正是与自己离别的老朋友。于是,他拿着过去关蜈蚣的那只笼子,向那座山走去。小牛刚爬上去,就见一条巨大的蜈蚣过来。小牛急忙打开笼子盖,叫喊道:“蜈蚣弟弟,不要再作孽了,跟我一块回家去吧。”蜈蚣看看笼子,又看看小牛,就乖乖地钻进了笼子。
从此,这座山上就平安无事了,人们叫这山岭为蜈蚣岭。
(1987年,采录于彭桥乡初级中学)
娘子坡
徐雪萍/搜集整理
娘子坡位于横河镇马堰村的西北角。过去,这里一片荒凉,遍地沙砾卵石,杂草荆棘丛生,土地贫瘠不长庄稼,因此被称为“无粮子坡”。后来,这里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山上松杉成林,房前屋后桃李争艳,风光美不胜收。
这个山坡还有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
古时候,娘子坡边住着一户姓徐的人家,人称徐员外,为人乐善好施,家道殷实富足,有田地山林100亩。徐家公子一介书生,生来好学,文弱少言,整天吟诗作画,咬文嚼字,农事家务一概不会。二十岁时,老父为他娶妻完婚,出生于书香之家的娘子心地善良,知书达理。时间久了,和邻居们相处亲热,不分彼此,他们都亲切地叫她“徐娘子”。
徐娘子果然是名门闺秀,照顾公婆起居,督促公子读书,播种除草,烧饭做菜,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公婆见了乐得合不拢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家其乐融融之际,徐员外老两口先后身染重病,徐公子没了主意,徐娘子就做主变卖了家中大部分土地财物,请大夫,跑药铺,但最终没能保住二老的性命,只剩下徐公子和娘子相依为命。小两口的日子越过越艰难,偏偏就在这时,他俩的孩子也来到了人间,他们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徐公子不忍娘子一人受苦,想要放弃学业,与娘子一同操持农事家务。徐娘子见公子畏难弃学,苦苦相劝:“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心怀天下。不要因为眼前生计艰难而放弃学业,不求功名,只要你潜心苦读,家里什么事都不要你管,一切包在我身上。”徐公子面带羞惭,热泪盈眶,点头称是,发誓求不到功名誓不为人。
有这么刻苦和贤惠的妻子做后盾,徐公子感恩戴德,通宵达旦地埋头在书本里,废寝忘食地攻读学业,终于考中了府试第一,被任命为太守房县令。任职期间,他兴修水利、根治水患、发展农业、保护地方安定,深得上司赏识,百姓拥戴,不久就升为知府。
从此,后人走到无粮子山坡,都会想起徐娘子,无不对她肃然起敬。久而久之,人们为纪念徐娘子便把“无粮子坡”改称“娘子坡”。
(2006年,采录于横河初级中学)
琉璃山
叶仁法/搜集整理
琉璃山坐落在石堰街的北首。它是一座方圆仅400平方米的小山,地处原石堰村虞山庙的前面,山形似琉璃灯,故谓“琉璃山”。
山顶平坦,面积约60平方米,因土层瘠薄,只生些小草。这儿是人们休息和娱乐的天然场所。相传它象征着菩萨面前的琉璃灯,故有山上不能搞敲锣打鼓等大型娱乐活动,否则,旁边的石堰下街头村就会发生火灾的传说。
有人偏不信,一年在山上演了一台戏,果真石堰下街头村康××家就发生了火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不信迷信了,琉璃山几乎被石炮轰平了。十几年来,山周围并无发生过火灾,这传说也不灵验了。大概是信者有,不信者无之缘故吧!
(1987年,采录于石堰乡职业中学)
池湖岭
潘银龙/搜集整理
从彭桥东头往南,到长大村去,中间要经过一条岭,岭脚东有一个池。说起这条岭和这个池,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哩。
据说明朝年间,从绍兴过来了一位风水先生。他一到彭桥,就拿着相盘到处转悠,察山观水,他走到上面所说的那条岭上,被周围环境吸引住了,只见这里虬松苍翠,清溪潺湲,秀草郁勃,野花幽香,最神奇的还是这条山岭,像龙一样卧着。他连声赞叹:“好风水,这地方若是有人将祖坟做在岭上适宜的位置,这家便能官运亨通,富贵荣华,福星高照,子孙满堂啊。”
这话传到彭桥街西那位黄员外的耳朵里,黄员外马上派人去请这位风水先生,请到风水先生后,黄员外立即表态:“如果先生确能为我家找到这样的风水宝地,愿出重金酬谢。”风水先生面色忧郁地说:“我从来不说谎骗人,这处风水确实极好,如果把尊家祖坟迁葬到那里,您家会大发。但是,我却会因泄露天机,要落下个双目失明的下场。所以,我也不要尊翁重金酬谢,只有一个条件,在我双目失明之后尊家要供养我一辈子。”黄员外当然满口应承下来。
没过几天,黄员外选了个黄道吉日,叫风水先生挑选好一块地方,把祖坟迁葬过去。过了几年,黄员外的儿子会试高中进士,后来,又青云直上,官封尚书,敕建“春富少保”牌坊。那位风水先生的双目果然在黄家祖坟迁葬那天完全失明了。黄家并没有食言,天天用好酒好菜款待风水先生。
事有凑巧,这一年夏天早稻大丰收,收获的谷子多,黄员外全家人忙得不可开交,唯有风水先生最安逸,饭来张口,茶来伸手,在家坐吃,黄太太看不过眼,背地里说了一句:“麦上呒破箩,稻上呒大婆,养只老母鸡还会生几个蛋呢。”这话恰巧被风水先生听到,心里气得不得了,他想:我给你家找了这样好的风水宝地,使你家春风得意,自己却落下个双目失明。现在我才吃你家几年白饭,就这样口出恶言,长此下去,那还了得?从这天开始,风水先生就日夜焦虑,一门心思要破掉黄家的风水。
有一天,风水先生对黄员外说:“尊翁,这地方风水虽好,还有美中不足之处,这条卧龙一直躺着总不大好。龙要嬉水,若能在岭脐上掘一个池,一定更能讨龙欢喜,从此冲天而飞,这样你们黄家会更发达,能出宰相出太师了。”黄员外信以为真,便派人去岭脚右边掘了一
口池。
说也奇怪,人们白天掘好了池,一夜过去,第二天仍旧地平池毁。这样一连掘了三天,次次都恢复成老样子,黄员外很奇怪,去问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知道这是龙在作法,说道:“这事好办。你们把池掘成之后,只要把钢铣铁锹等利器直插在水池里,这样第二天地就不会再填满了。”人们果然照着办了。
第二天,黄员外亲自带着人去看池,不看则罢,一看吓得魂飞魄散——池虽然没有再填平,但满池泡着的并不是水,而是十分腥臭的鲜血!原来,龙眼睛被掘瞎啦!
等到黄员外气急败坏地赶回家来找风水先生算账时,风水先生早已不在了。原来他的眼睛已在昨夜复明,早就乘机偷偷离开了黄家。
从此,黄家一年比一年衰败下来。
直到现在,岭的右边那口池还在。于是人们把这条岭称为“池湖岭”。
(1987年,采录于彭桥乡彭桥小学)
大岙村风物
鲍安军/搜集整理
据说在大岙村的东首,有两座鲤鱼山,相传是由古代两条鲤鱼化成的。
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带原是波浪滔天的大海。传说有两条鲤鱼应东海龙王之邀前去东海龙宫,参加跳龙门比赛。可是,它俩从洞庭湖千里迢迢游到大岙的时候,已经精疲力竭,无法再往东游去,就想在大岙歇歇再游,不料一歇下,却霎时间变成了两座山。
现在人们站在大岙峡口去看两座鲤鱼山,宛如两条鲤鱼在交错争游呢!
在鲤鱼山的山脚下,还有座名唤白鹤的山,相传山中有朵“白莲花”,是古代白鹤衔来的一件稀世珍宝。搜宝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曾多次设法来大岙搜寻这件珍宝,但一直没有搜到。这朵白莲花到底长在什么地方,直到现在还未找到它的下落。
在大岙东首的山脚下,过去有一座大岙庙,庙宇有两进。中间的四根大柱上有这样两副对联:“背靠西湖边;面朝客星山”“日受千人拜;夜临百家灯”。这两副对联传说是一位四川的风水先生撰写的。他把大岙庙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香客众多的盛况,高度概括在这两副对联里了。
(1987年,采录于龙南乡职业中学)
烛溪湖来历
孙鄂锦/搜集整理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今慈溪市横河镇航渡村南面有一条溪,溪旁住着一户人家,里面只有母子二人。母亲约有四十岁了,以每天替人缝衣为生;儿子约莫二十岁,名叫孙茂孝,每天砍些野柴或在孙氏祖上遗下来的公家山上砍柴卖柴维持生活。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勉强还可过日子。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母亲突然生病了,孝顺儿子马上请医、买药、煎药忙个不停,可母亲因劳累过度,生了伤寒病,吃药不见效,半个月过去了,母亲的状态还是越来越差,儿子非常着急。
一天,茂孝到溪坑里去淘米,见有许多小鱼游到淘箩周围来吃米里淘出的糠屑。茂孝突然想捉点小鱼给母亲滋补身体,于是用淘箩抓小鱼,可是小鱼很调皮,当淘箩伸过去,小鱼早已逃掉了。
茂孝抓呀抓,好容易抓到了四条小鱼,拿回家煮了鱼汤给母亲喝。说也奇怪,母亲喝了鱼汤,第二天病情就好转了许多,茂孝喜出望外,心想今天一定要多捉点回来,他拿着竹筛和糠去捉鱼,哪知那溪水浅,多石头,虽然见到内有许多小鱼,一提竹筛时,碰着石头,小鱼很快都逃走了,茂孝一条鱼也捉不到,心里非常焦急。
正在这时,从溪水上游的路上走来一个人,此人是谁?就是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见茂孝在溪中捉不到鱼,正在叹气,泰山就问:“小哥,你在做什么?”茂孝叹息答道:“我母亲生病,半个月没吃一口饭。昨天我淘米时捉到了几条鱼,煮成鱼汤给母亲喝,母亲喝了几口鱼汤,病情有了好转。我想今天多捉几条鱼给母亲吃,让她病好得更快一些,可是今天就是捉不到鱼,看来我母亲的病无救了。”泰山听了他的话,仔细看了看溪水和溪中的小鱼,他想了一会儿对茂孝说:“你别急,我有办法捕鱼。我问你,这里有没有毛竹?”
茂孝说:“我家屋后有毛竹山,毛竹很多,不过不是我家的,我向人家讨一枝是一定肯的,因为这竹山是我给他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