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寒门长姐
9183300000034

第34章 旱灾

崔氏看到夏晚荷这样子是毫无办法,她便从荷包里面掏出两文钱出来,说道:“行了,你别哭了,我给你两文钱,你自己去买一点东西吃好不?”

夏晚荷没有理会崔氏的话,她一把抓住那两文钱就狠狠的扔到了地上。

“你这孩子!”崔氏轻斥了一句,看着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夏晚荷是毫无办法,最后哄到:“娘亲明天带你去街上再买一个面人好不好?”

夏晚荷不说话,依旧是扭动着身子大哭。

崔氏便又道:“买两个,明天一大早就去买。”

夏晚荷的哭声这才小了一点,可是仍旧是没有达到她的要求。

“三个。”崔氏又说道。

夏晚晴这才止住了哭泣,道:“那娘亲你要说话算话哦。”

“你放心,娘一定会说话算话的。”崔氏点点头,又细心的给她抹干眼泪,然后将地下的银钱捡起来放到了夏晚荷的手中。

“那我也好。”夏晚秋走过来,“你不给我就是偏心。”

“好,也给你买。”崔氏有些无奈。

陶氏便道:“就偏生你这样的娇惯着孩子,如今你家的大鬼我都叫不动了。”

“是吗?”崔氏听到这话后,便板起脸说道:“晚晴,你在家没有挺奶奶的话?”

“有啊,我很听奶奶的话的,不信你问爷爷,看这家里面是谁干的多?上次我还帮着去摘了半个月的茶叶呢,一生都长满了疙瘩,可是回来,奶还说我浪费她的盐。”

不就是告状么,那她也要告一下状,看她状告她的婆母,她又是何种反应。

“是啊,你不看看你是什么样的出身,这盐不要花钱买吗?现在我当着你娘的面我倒是要问问:你们给我多少钱?还要用盐来洗澡,哼!”陶氏丝毫不惧。

崔氏连忙说道:“娘,这孩子不懂事,你别生气啊。”

你看,崔氏永远都是妥协的那一个。

“娘亲,我错了吗?你您告诉我我错在哪里了好吗?我下次好改。”夏晚晴扬起头来,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崔氏。

“你要听你奶奶的话,不能够说长辈的不是。”崔氏教导道。

“哦,那奶奶说的我出身差,这也是对的对吗?所以我不能够用盐,可是我也是您的女儿,也是奶奶的亲孙女啊?为什么就我出身差。”夏晚晴又问道。

这些崔氏无话可说了,她一时有些语噎。

“行了,你们不要一天整这些没用的东西。”夏鸿正说道:“晚晴,你跟晚荷、晚秋他们在我们的心目中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你是长姐,所以我们对你的要求才会严格一点,这是为了你好,你千万不要多心。”

“嗯。”夏晚晴点点头,“我知道了。”

“你别听你奶说的,你这身体不好,用点盐又有什么关系呢。”夏鸿正说道:“来,到爷爷身边来,她们都不喜欢你,爷爷喜欢你。”

夏晚晴听到之后,便乖巧的走了过去。

接下来,夏鸿正便问起夏文信在县城里面的生活,过的怎么样,夏文信也是一一回答了,总归是报喜不报忧,说一切都好。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夏文信跟崔氏就又回到县城了,这次回来主要是来家里面看看两个老人跟家里面的小孩,他们这工作得来不易,经常请假的话,可是不好的。

等到夏晚荷起床后,得知夏文信跟崔氏已经回去了,她便又是一阵大哭,不知道是在哭父母的离去,还是是因为他们许诺给她的东西没有兑现就走了。只是可惜的是,这次就没有人理会她了,因为陶氏一大早就去干活了。

从前的时候,每次夏晚荷哭了,不光是陶氏,她一般也会去哄哄,或者是让这她一点,可是如今,这一招对她来说没有用了,她才不会听她的,她就算是哭死,那也与她无关。

陶氏在锅里面已经焖好了红薯粥,夏晚晴自己去盛了一碗,又从坛子里面夹出了几根酸豆角,津津有味的吃着。

夏晚荷看到夏晚晴吃的真香,便哭的更加伤心了,只是没人理她,最后她看到她的救星一直都没有出现,也不得不偃旗息鼓,自顾自的吃早餐去了。

夏晚晴看到后,便轻笑了一声。

……

日子便这样平淡无奇的过下去,种过了花生黄豆,又播种下了水稻,陶氏虽然是一个女人家,但是她还是十分的好强的,至少自己家的地不能够荒废掉,她也舍不得租赁给别人,每次都会亲自耕种。

到了农忙的时候,夏鸿正也会来帮忙,所以日子到还不算是过不下去。

家里面一天仍旧是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的,夏晚晴每天都要看几场好戏,尽管每次她不能够置身事外,但是总而言之,比以前做了事光挨打好落不着好的情况要好多了。

果然这人就要自私一点么,这表姐说的果然是一点都没有错,如今她的日子感觉过得好多了,反正陶氏再来打她,她就跑,跑习惯了之后,速度倒是也快上了不少,陶氏基本上都追她不到。

至于家里面的吃食么,她一大早起床后,先顾着自己吃饱,若是没有吃的了,她便自己再重新开火做,反正她知道陶氏将粮食放在哪里,学着夏晚秋的样子去偷去,总之是不能够饿着自己。

所以陶氏如今已经不叫她偷走鬼了,她已经开始叫她饿死鬼。

天渐渐的热起来了,夏晚晴也不跟陶氏两人一起睡,她自己一个人搬到了夏文信跟崔氏两人的房间,晚上还能够睡个好觉,陶氏再也不能以不准让她上床睡觉而压着她了,她一个人自在的很。

从夏晚秋那里买来的字又开始涨价了,夏晚秋说夏天来了,夫子说的话,实在是让他昏昏欲睡,说是夏晚晴不多给点钱的话,他便不听了。夏晚晴给他涨到了十个字三文钱,他这才强打着精神听夫子讲课。

不过每次也是勉勉强强的记得,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将这字写给夏晚晴,然后教她读一遍,有时候到了第二天夏晚晴想来找他再问一遍,他就已经忘光了。

这段时间,由于夏晚晴辛勤的织络子、荷包等物,所以也攒下了不少钱,只是这收络子荷包的铺子却是告诉她如今她那里已经存下了不少的货了,暂时不收了。

这让夏晚晴有些失望,不收的话,那她就失去了收入来源,便不能够找夏晚秋学字,也不能够学到东西了。她还打算多存点钱,自己买一套笔墨纸砚呢。

天天在地上写,那地都生生的被她用脚蹭去了一层,随着她学的越来越多,她觉得她若是再不在纸上写写,她几乎都要忘记了。

随着包袱里面积累的络子、荷包、帕子等物越来越多,夏晚晴觉得她要去县城一趟了,县城那么大,她一定可以将这些东西给卖出去的,只是如今天天在家,根本就找不到机会。

所以她便又去了一次舅娘家里面,托舅舅舅娘下次有机会去县城了帮自己将这些东西拿去寄卖,她舅舅自然是没有二话的就答应了。

这次她是趁着一次跟陶氏吵架的机会跑出来的,便连饭都没有吃,将东西放下又回去了。

如今她一天白天不忙了,但是晚上却是有事情要做,所以不能够在舅舅家过夜。这天旱起来了,每天晚上夏晚晴都要去河岸边放水到田里,有时候要在田地里守大半夜,否则的话,有时候你人一离开,别人马上就扒了你家的水田,让你辛辛苦苦一晚上的功劳白费。

可是饶是如此,田里面的水经过一天日头的蒸发,还是很快的就干涸了,到了第二天晚上还要继续放水,连续几晚上,夏晚晴都没有睡好觉,夏鸿正跟陶氏也是一样,他们也要出来放水,除了正在读书的夏晚秋可以不去放水,就连平日里一向是被疼的跟眼珠一样的夏晚荷也不能够例外,她也必须帮着看着田地。

晚上凉风习习,田地里面蛙声四起,清风徐徐的吹来,带着几分凉意,抬头看看天,满天星斗,繁星熠熠,整个夜空就好像是哪个巧手的仙子织就的一副美丽画卷。

河中大坝的水车咕噜的转动,水哗哗的被送进了农田。每天每村每户都是轮流着放水,听说为了这个放水的事情,这天村子里面的壮年还全部出动,跟上游的刘家湾打了一架。

没水。

水是农人的生命,农家,就是靠天吃饭。

天赏脸,就好,天不赏脸,那就糟糕。

河中的水位开始下降,村民每次互相打招呼脸上都没有了笑容。最后无论是怎样的用水车抽水,都已经抽不上来水了。

陶氏的脾气越来越暴躁,脸越来越黑,这段时间,夏晚晴也是乖乖的将事情做好,丝毫不敢触她的霉头,就连一向是调皮捣蛋的夏晚秋跟夏晚荷也是莫名的乖巧了下来。

地面开始裂开了缝,夏晚秋让李寡妇帮忙将她放在她那里的钱全部都换成粮食。

前世这个时候也发生了天旱,那一年粮价大涨。

舅舅那里上次帮她把那些小物件都给卖了,夏晚秋也让他们全部都换成了粮食。

这样偏僻的小山村,有粮食就不会有事。

不过前世的时候,他们家是怎么度过来的呢?夏晚晴有些忘了,只记得那时候粮食大减产,到了后来甚至都只能够日日喝着青菜粥,连草皮都被别人挖光了,后来朝廷开仓放粮了,所以也没有出什么大事,而且农家虽然稻谷收成大减,但是挨过几个月后,好歹还有高粱米可以应付应付。

那年朝廷给汨罗县免了税,第二年人们一如既往的在田地里面耕种,期待老天给脸,这年能够风调雨顺。

只是印象中的那次旱灾好像没有这样严重,不过也有可能是那时候她年纪小,记不清楚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