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陌生人交流时,先是听听对方口音,如果你听出了对方的口音,就可以说:“你是不是××地方的人啊?”对方说:“是啊,你怎么知道?”你说:“我听你口音像是那边的,你是到这来出差还是在这发展……”接下去就可以找相关话题聊天了。
不过,听口音需要你对各地方的口音都熟悉,同时最好学几句各地的方言,学几句比较有标志性的话,这样当你遇见这些地方的人时,说上两句,很快就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话题自然而然就多了。
第二,问老家,找话题。
这是运用得比较广的一种方式,但很多人一问完老家后就没有下文了,这一点还需要加强。
问完老家后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你对那个地方熟悉,比如对方说他是某地的,而恰好你对那个地方也很熟悉,你说:“我大学就是在那里读的,在那儿待了四年呢。”然后就可以跟他聊当地的天气以及各方面的风土人情。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对那里不熟悉。比如对方说他是某个地方的,你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地方,你就可以问:“你们那里什么最有名?”“你们那儿有没有什么特产?”扔出这些问话后,就让对方去发挥。这样一来二去,话题就会渐渐多了。
第三,察言观色找话题。
与陌生人见面后,可以先对其进行一番观察,然后寻找相关话题。比如他手上拿了本书,你可以问:“在看什么书呢?”也可以从服装入手,一般我们可以从服装看出一个人的职业、他的工作环境等,可以此为突破进行交谈。
第四,以工作、职业、毕业学校为话题。
“你也是××大学毕业的啊!师兄哦!你是哪一届的?”
“××大学?哦,很漂亮的一所大学,我有一个同学去那儿读研了。对了,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读过大学的人,应该对大学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容易找到话题,尤其是那些比较有名的学校。如果碰到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就可以侧重去讲“能力”。
如果对方说了一个你并没有听说过的大学,你可以说:“学校、学历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工作能力。在社会上发展,还是要靠实力,你说是不是?”
从工作、职业入手时可以发问:
“你是做采购的啊,你们工作很辛苦啊。”
“培训师?我最佩服培训师了,站在台上也能讲得头头是道。我就不行了,一上去就紧张得讲不出话来,你能不能教我几招?”
“在创业?创业不容易啊,这种人生经历是很宝贵的,像你们这些创业者都有很多自己的故事可讲,无论是成功的也好,失败的也好,是不是?”
“做外贸的?现在外贸好不好做?做哪方面外贸的?在哪儿做?”
第五,揣摩谈话,寻求共同点。
与陌生人开了头之后,就要渐渐地在谈话中去寻找共同点,制造话题。在谈话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对方的兴趣爱好。
比如上网--一般上什么样的网站?玩不玩游戏?玩什么样的游戏?比如书法--我以前是学颜体的,你写哪方面字体?比如看书--在看什么样的书?经管类?最近我也在看德鲁克的书,觉得他的管理理念还是很不错的,你觉得呢?
与陌生人交流,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善于寻找共同话题。”找到了共同话题,才能进一步套近乎,同时也不会让人反感,有那么多戒备。
30几岁的人,告别初见陌生人的羞涩吧,积极打破沉默,寻找共同话题,会让你更快地“俘获”陌生人的心。
得体的称呼,分量掷地有声
得体的称呼能在交谈开端就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使交际打开场面,顺利地进展;而一个不得体的称呼则会令人觉得别扭、尴尬和反感,招致交谈氛围不和谐,使交际陷入僵局。
那么,怎样称呼别人才算得体呢?其实,并没有什么统一和固定的模式。但一定要尊重他人。这样,别人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也会乐于与你接触,主动和你沟通,这就使交往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在具体称呼时还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记住对方的姓名,争取主动。
姓名不仅是将自己与他人的存在予以区别的标志,而且不少人的名字还凝聚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及哲理思想。由于自尊的需要,人们总是最重视和珍爱自己的名字,同时,也希望别人能记住和尊重它。因此,当自己的名字被别人叫到时,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尊重,心里感到愉悦,对称呼自己的人产生亲切感。
有一位师范毕业生到某中学实习,在短短一个月的共同生活中,他和学生们相处得很好。在实习结束的欢送会上,他没有讲自己的所得和所感,而是含着泪花一口气背诵出全班48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又惊讶,又激动,一个劲儿地鼓掌。在任教的老师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也是时间最短的一个,然而他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后来,班上的一个学生也当了一所师范学校的教师,并且每年都当班主任,他就学着那位实习老师的做法,新学年接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记住学生的名字。这办法果然很灵,不出一个星期他就和全班学生建立了感情,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多年后,仍然还有许多当年的学生和他保持联系。
第二,符合年龄身份,不卑不亢。
称呼必须要符合对方的年龄、性别、身份和职业等具体情况。对年长者称呼要借助欢乐的声调、热情的笑容和谦恭的体态等表示你的尊重;对同辈则要态度诚恳,表情自然,亲切友好,体现出你的坦诚;对年轻人要注意慈爱谦和,表达出你对他的喜爱和关心的态度;对有较高职务或职称者,要称呼其职务或职称。
第三,兼顾长幼差异,有礼有序。
与多人打招呼时,如果群体中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或异性在场,就要注意称呼的顺序。一般来说,应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生疏后熟识为宜。
称呼最能表达说话人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最能体现他的交往技巧。称呼兼顾长幼的差异,会使年长者觉得受到了尊重,年轻人也心中坦然;如顺序颠倒,不仅会使年长者不满,被称呼到的年轻人也会感到窘迫。注意尊重女性,在与一个同样年龄、身份的群体打招呼时,先称呼女性,也会使对方感到你有较高的素养,从而乐于与你交往。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各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制约、密切相关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决定着称呼的得体与否以及称呼得体的程度,仅仅取其中一点,不计其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只有依据称呼对象和交往场合等具体情况,从多方面分析称呼对象的称呼需要,选择得体的称呼语和随后的伴随语,再辅以适度的声调、表情、眼神和手势等副语言交际手段,才能收到最理想的称呼效果。
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对别人的称呼。称呼得体就像行见面礼,使对方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使沟通顺畅,交往成功。反之,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愠怒,使双方陷入尴尬境地,造成交往梗阻乃至中断。可见,称呼得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交往活动的成败。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注意研究人际称呼的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称呼艺术,让掷地有声的称呼拉近你和别人之间的距离,让自己成为社交圈最受欢迎的人。
赞美别人,满足他们的渴求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凯苏拉曾救助过一个聋哑孩子,他的名字叫查理。凯苏拉每天注意观察查理的举止,并及时对他所表现出的任何良好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他最微小的健康表现,对他脸上和嘴上的任何一点微小的动作都给予鼓励和赞扬。时间一天天过去,奇迹终于出现了。31天之后,查理能说话了,能大声地阅读报刊书籍,而且对百分之九十的问题能正确回答。
这就是赞美的力量。
孩子如此,成人也不例外。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是人从孩提时代起就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强烈愿望。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和相处时,都应尊重别人的价值感,经常自觉地给别人以鼓励、感谢、欣赏和赞美。
赞美并非只能献给有杰出成就的人。对于我们周围的许多普通人,包括对某些自己不太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人,也同样应真诚而热情地给予赞美。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不俗与过人之处,只是许久以来我们不曾发觉或没有注意而已。
马克·吐温曾夸张地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赞美,是对对方优良品质、能力和行为的一种语言肯定,它实质上是人们对待世界的一种健康心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积极态度。我们人人都希望得到赞美,也需要学会去赞美别人。
美国纽约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的贫民窟,在他小的时候,正是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跟当地所有的孩子一样顽皮,逃课、打架、斗殴,整天无所事事,令人头疼。幸运的是,罗尔斯当时所在的小学来了位新校长叫皮尔·保罗。当罗尔斯又一次在班里做着恶作剧时,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成长。四十多年后,他真的成了纽约州州长,而且是纽约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州长。
这位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顽童,如果没有校长的鼓励,相信很难取得日后的成功。有了别人的爱和关注,一切才成为可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在一所小学做了一次实验:他们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们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各科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显然,罗森塔尔的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因而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都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