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王者荣耀之世界旅志
9342000000001

第1章 启程(求收藏)

秋日的风,吹得旌旗猎猎作响。如今又到了十月,这在秦国历法中作为正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份,现如今为了避讳嬴政的名号从而改称为端月。

端月本该是秦国最盛大的节日,可秦王嬴政的脸上,却没有丝毫迎接新年的喜悦之情。端坐在祖庙前,面对着刻画祖先的木板上那已故的秦国君主们冷峻的面容,他用锋利的匕首在竹简上缓缓刻下誓言——天下必将一统,此乃秦国之天命。

自从见过白起所遭受的悲惨遭遇后,他的脸上就逐渐没有了笑容。面目一如先祖那般冷峻,秦国又迎来了一位真正的王。

“呜——呜——!”战争的号角已然吹响,出征的将士即将启航。御驾亲征的嬴政,登上了四马并驾的战车,他抽出腰间的佩剑,遥遥的指向远方的长平,朗声高喝道:“先拔其城,后灭其国!”黑压压的军队,一眼望不到边,此刻都爆发出惊人的呐喊。

此时此刻震动的天地,颤抖的日月,仿佛已经预示了他的胜利。

当残破的旌旗斜斜的插在长平的战场上,旗上的红光分不清是染了血还是傍晚的斜阳,天与地皆是一片赤色。赵国四十万军队在这里遭受了悲惨的失败,几乎死伤殆尽,而其中精锐的骑兵军团,更是全军覆没。

赵军本打算用骑兵冲击嬴政的车辇,可是在嬴政的战车前,明明只有白起一人守卫,可却没有任何一名骑士能够突破他的防线。

在他的身前,人尸与马尸,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山。所有胆敢冲过来的赵国骑士,都在白起的镰刀下,与他们的战马一同被切碎,生机与灵魂都在同时被吸干。

白起不是人,他是魔道制造出来的怪物。秦王的宝座,本应属于先帝与其他妃嫔所生的儿子武王。但芈太后无法容忍。她毒杀了武王,将武王的孩子残忍地拿去做了实验,最终制造出一个魔道与法术结合的怪物,那孩子便是如今的白起。

可天性耿直的白起却始终相信着一个道理:“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就算是我这样残缺的人,既然被上天允许出生,也一定会有什么意义。”

如果当年芈太后没有毒杀武王,继承王位的本该是他。但他却认为比起王位,为兄弟而战才是他梦寐以求的意义。

长平的夕阳下那手持镰刀收割生命的身影,仿佛诉说着血浓于血的豪情。

偌大的战场上,从不缺少被忽视的蝼蚁。

琴师高渐离曾背着自己的琴游历天下,他去过东南之海聆听波涛,也登高过泰山,和音松风。他原以为这世间的一切声音都欣欣向荣,活泼灵动又生机盎然。直到旅途中的某天,他误入了长平战场,听到兵刃交击的金铁之声,听到号角与战鼓的轰鸣声,听到刀锋割过血肉,士兵与战马的哀嚎声。

这修罗地狱一般的声响,深深的击打在了高渐离的心上,他忽然间觉得自己找到了比音乐更重要的使命——杀秦止战。或许只有秦国灭亡,才能够终结这可怕的地狱。他险而又险的从收割了无数生命的白起手底下逃走,在离开长平后,便开始联络四方志士,密谋反抗秦国。

掌握了秦国众多机密,以及咸阳城布防图的将军樊於期,叛逃到了燕国,这对嬴政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可对于六国的反秦志士来说,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樊於期逃到了燕国后,一开始受到了太子丹的欢迎。并且结识了反秦的刺客荆轲与琴师高渐离,三人逐渐成为了好友。可他却因为成为了反秦志士的首领,引起了太子丹的嫉妒之心。

“落魄的流浪者,竟然取代我,成为反秦的首领,不可容忍。”他决定用上百两黄金,雇佣荆轲去刺杀樊於期。

在幽暗的密室中,昏黄的灯火下,太子丹第一次见到了荆轲,那是一个看起来面目白净的青年人。

手指敲击着桌面,很快有侍从抬出了几箱黄金,他指着那几箱黄金对荆轲说:“只要你杀了樊於期,这些都可以是你的。”

但他没想到荆轲不发一言,径直离开了密室。望着荆轲离去的背影,太子丹的眼里闪过一丝残忍。他挥起拳头,狠狠地砸在面前的桌案上“好好好,都是你逼我的!”

次日,樊於期找到荆轲共谋反秦事项,他拿出画着秦国咸阳布防图的竹简铺在桌案上。“你看,这便是咸阳宫的布防图。”樊於期将竹简徐徐展开。“我准备雇佣荆氏的刺客,有了这张布防图,一定能成功刺杀秦王,让他死在自己的宫殿里。”他还不知道眼前的荆轲就是荆氏最著名的刺客。

可这时,荆轲却敏锐的听到了一些不寻常的声音,他听到兵器出鞘,铁甲的甲片相互摩擦的声音。急忙推开了房门,却发现樊於期的住所已经被太子丹的军队包围了,昔日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此刻密密麻麻站满了军队。樊於期愤怒的质问太子丹意欲何为?但远处被军士簇拥着的太子丹听到樊於期的话,却只是示意军队进攻,冷笑而不发一言。

“真可惜呀,我还没有机会为自己挥出过一剑。”荆轲叹息着,与樊於期肩并着肩,手持着剑,冲向了如潮水般涌来的士兵们。

这场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黄昏,在付出一百多名士兵的代价后,太子丹成功得到了樊於期与荆轲的首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荆轲想到了自己的妹妹,家族的命运即将降临在她的头上。

太子丹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图谋,自然是心情愉悦,但他却没有发现在远处的屋顶上一闪而过的高渐离。

次日,太子丹志得意满的起身去参加又一场反秦者的宴会,他向与会者展示了樊於期和荆轲的头颅。假仁假义的太子丹,谎称是樊於期与荆轲为了反秦大业,自愿的献出了自己的头颅,以便获取秦王的信任。到场的反秦志士,被太子丹所蒙蔽,反而夸赞起荆轲与樊於期的深明大义。

乔装成乐师的高渐离听到了他们的话语,心里无比的愤怒,不由得攥紧了拳头,连指节都因为用力故而毫无血色。但他依然没有站出来拆穿太子丹,这并不是他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他之所以参加这场宴会,是因为听说荆轲的妹妹想要为他复仇,他不希望好友的亲人平添了无意义的伤亡。

就在太子丹洋洋得意之时,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侍从,却突然拔出匕首,向太子丹心口刺去。在众人的惊叹声中,闪烁着寒光的利刃袭来——宣示着代代传承的刺客荆轲,并不因一人的死去而死去。

太子丹身边的侍卫及时挡住了她,她一击没有得手,随即转身混入人群逃去。这场宴会因此很快就匆忙的结束了,太子丹的侍卫们,整夜整夜的搜索着刺客,却不知道乔装成乐师的高渐离,早已经将她带走。

她成为了新的荆轲,可现在仇恨与怒火攻心,使她陷入了长久的昏迷之中。高渐离别无他法,只希望自己的琴声能够将她唤醒。悠扬的琴声诉说着一切,有东南海上的波涛,有泰山顶上的和风,还有她的兄长——上一任荆轲的故事,那是家族,死亡和刺秦的意志。

她终于苏醒,并很快投入到刺秦的计划中。

六个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匆忙的训练中度过了。荆轲如他所愿,走向秦王的宫殿。守卫咸阳宫的是秦国锐士,整个秦国最精锐的军队,他们宣誓永生永世效忠于秦王,可就算有这份忠心,却依然不能携带兵器进入宫殿。刺秦的荆轲,守秦的锐士,都抱有必死的决心。可锐士们没有武器,他们只能用身体抵挡荆轲的剑刃,或是操起宫殿中陈设的灯架和桌椅。

鲜血流淌下宫殿的长阶,血迹勾勒出壮烈的诗。

刺秦最终以失败告终,士兵们前赴后继,用生命护卫秦王,伤痕累累的荆轲最终倒在了秦军的尸骸中。高渐离拼死救出了她,刺秦本是他们两人的志向,可如今看着怀中伤痕累累的荆轲,充满高渐离心灵的却只有悔恨。

从此世上便没有了高渐离和荆轲,却多出了漂泊的乐师与少女阿轲,踏上了新的旅途。六国为秦所灭,虚伪而狠毒的太子丹也已死在了战争里。他们今后只为彼此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