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944800000012

第12章 做事,你选择什么 (4) (2)

对于热门话题、畅销书、流行歌曲等,你不一定要全部知道,但应有所了解。跟上时代的步伐,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因素之一。如果对于畅销、流行的东西一点都不了解,会给人落伍、迟钝的印象,这就有违干练和果断。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办事的一个阴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破坏你、限制你办事之前,你就要即刻把这一敌人置于死地。办任何事情就应该速决速断--当机立断,一味地犹犹豫豫,久拖不决,只能坐失良机,导致失败,只有办事果断,你才能抓住先机,取得成功。

选择务实--切忌急功近利

沙士比亚说过:”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变越快,首先有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大潮,使得人们费力费神地去获取;次则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工具被制造出来,挑激起人们到各地观光、尝试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心态,于是人们便一站一站地奔个不停。

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心态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大家都太急于求名、急于求利、急于求成。总而言之,太急攻近利。何谓急功近利?急切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根本道理,也就是过于急功近利。

急功近利容易使很多人失去自我,迷失方向;办任何事情只有选择务实,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坚定不移地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自会有妙手偶得的乐趣。

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5年,为什么许多民企品牌,很快即成为过眼烟云?

于是,一场以品牌力量为主题的”对话--民营企业家沙龙“吸引了近千名企业家和听众。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郭凡生说:”目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做品牌都存在着急功近利心态,在认知程度上局限于做品牌就是为了市场,为了马上赚钱,顾眼前而不考虑长远,对品牌的高目标指向缺乏明确认识。“其外在主要表现是,炒作成了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惯用手段。”秦池“、”爱多“等”泡沫“品牌,说倒就倒。他认为,品牌是”人品“、”产品“、”企品“的合一,要靠科技创新,靠文化支撑。要想打造国际品牌,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首先要调整和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欧典地板号称源自德国,但其德国总部根本不存在;自称百年历史其实只有8年,所谓的欧典(中国)有限公司也根本没有注册过。原来,欧典地板并非像其宣传的那样”真的很德国“;但竟然卖到了2008元/平方米。2006年的央视”3.15“晚会,向全国消费者揭穿了这个谎言。

他们的所谓”真的很德国“,利用了消费者爱慕虚荣的心理。因为木地板最早源于德国,所以欧典便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产品与德国联系在一起,通过炒作概念,来标榜自己技术一流、质量上乘。

美国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只有退潮时,你才知道谁在光着身子游泳。很多的企业似乎正是这样,经济狂潮一经消退,喧闹的沙滩上留下的便是投资者尴尬的身影,而这无力遮羞的身影正是急功近利所带来的一大致命伤。由于急功近利,与欧典类似的不少企业不愿在苦练内功上下功夫,而是把赌注押在广告上,于是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价位扶摇直上。一些企业在商海中潮起潮落,上下浮沉,甚至是杀鸡取卵、急功近利。不要太急功近利,这也许是欧典事件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

看到新世界旗下的酒店和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为郑裕彤带来的巨额财富,许多人说,郑裕彤的成功就是胆大、冒险、快速赚钱。但郑裕彤却不这样认为。

郑裕彤说:”我不喜欢立刻就能赚钱,而且赚得很多的项目。越赚得快的钱,风险越大,这是一定的。“

”我不是这样。因为我做每一件事都是看透了才去做的,不是急功近利的。以会展中心为例,我做这件事的时候,别人说我大胆,其实我已经看透了,中国最终要收回香港。1997年的时候,很多人对中国没有信心,但是我对中国有信心,就是这样的。“

什么是远利?什么是近利?什么是大利?什么是小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市场也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只是急功近利的人难以看到,经过脚踏实地创造的远利才是大利,经过努力追求的远利才是长久的利益。

在生活中,一般人的行为准则是”到手就是财“、”他日三斗,不如眼前一升“.因为他们安于享乐,对于人生辉煌缺少足够的兴趣,还有最主要的是他们目光短浅,根本看不到眼前利益之外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而高效人士的行为准则是”行大事者不近小利,有大谋者不矜小功“,因为他们目光远大,志向高远,能看见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追求的也是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选择策略--从别人忽略处谋划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谁能别出心裁、变化得宜、屡出奇招,谁就能取得胜利。高明的谋划、精妙的手笔,往往能在别人不经意之中做出文章。在别人忽略之处,采撷到成功的硕果,能从别人最绝望的地方起航,驶向别人忽略的地方。

华尔道夫旅馆的那些优雅的大房间里曾经住过许多皇族,当别人打电话过来找”国王“,华尔道夫的电话接线生一定要问”请问找哪一位国王“.但是这家旅馆却破产了,1942年,华尔道夫的股票暴跌,希尔顿决定要买下华尔道夫。当他把这个决定向希尔顿董事会宣布的时候,有人惊叫起来:”你是不是病了!花钱去买这个赔大钱的累赘?“

然而希尔顿向来相信自己的商业直觉和眼光,他说:”如果你仅仅只看到它现在的艰难处境而不能看得更远一点就去拒绝它,那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商业上的短视者。“但是无论他怎样反复阐述自己的意见,希尔顿理事会的理事们都不能分享他的狂热,他们不相信华尔道夫这个落魄到如此境地的旅馆还会东山再起。身为希尔顿旅馆公司的董事长,没有理事们的同意,他也不能以公司的名义买下华尔道夫。

希尔顿并没有因此而退却,因为他相信,拥有这样一家旅馆将会给他带来巨大的价值。他想:”我可以像20世纪30年代得克萨斯州西斯柯那样自己买下来,然后把我的看法再推销给那些能够接受我的意见的人。“

于是,他开始行动了。他首先打电话给华尔街上拥有华尔道夫股票的老大。

当天下午,他走进那位老大的办公室,要买下249042股--这是控制股的数目,并给了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当押金。

华尔道夫的股东们正为拿着一大把廉价的股票抛不出去而大伤脑筋,如今听说希尔顿要以12元一股的高价收购,他们欣喜若狂--终于可以甩掉这个”烂包袱“了……

几天后,华尔道夫旅馆便改名为”希尔顿“.以后的日子华尔道夫究竟给希尔顿带来了多少荣誉和财富,不用去揣测,看看希尔顿头上那顶”世界旅店大王“的桂冠便再清楚不过了。

希尔顿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在旅馆业方面,买到了华尔道夫旅馆。如果没有希尔顿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正确的决策,华尔道夫的辉煌也许便只是一小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如果一个人想象缺乏奇特性,办事没有策略,就容易流于重复和寻常;如果不会打破常规,发散思维,办事就容易显得笨拙和呆板。假如在遇到困难时,如果懂得转换思维方式,别出心裁,以奇应对,从别人忽略处入手,那你就能把难以办成的事办好。

在风光秀丽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有一家世界唯一的”矮人餐馆“.上至经理、下到厨师、服务员都是身高不过1.3米的矮人,最矮的只有O.67米。他们以奇特的服务方式吸引顾客。当顾客来到餐馆时,马上会受到一位头大身子小的矮人的热烈欢迎。服务员们会笑容满面地向顾客递上擦脸毛巾;当顾客在舒适的座位上坐定后,又会有一位矮人服务员捧着几乎与自己身高相等的精致的大菜谱,请顾客点菜。由于他们动作滑稽可笑,顾客们拿着菜谱时,往往都笑得合不拢嘴,拥有了极佳的就餐心情。矮人殷勤周到的服务,使客人顿增食欲,对餐馆自然也就赞不绝口。

这个餐馆的老板是来自美国的吉姆-特纳,吉姆身高只有1.1米,是名副其实的侏儒。初到马尼拉时,看到这里餐馆林立,酒店如云,各家竞争十分激烈。他开始经营餐馆时并没有想到搞什么惊人的绝招,只是招了一些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当服务员。这个做法与别家餐馆没有什么区别,结果顾客越来越少。

雄心勃勃的吉姆下决心将餐馆彻底改革。他想:”在竞争中,经营者如果没有惊人的绝招,只好和失败为伍了。“吉姆终日苦思苦想,认为再办餐馆第一点就是要使顾客惊奇。怎样才能使顾客惊奇呢?

一天他在大街上行走,忽然有个大头颅,小身子的矮人映入眼帘。这矮人看上去最多1米高,相貌十分有趣。对呀!如果这样的矮人当餐馆服务员,顾客准会感兴趣。

吉姆-特纳灵机一动,一套完整的计划在脑中形成了。第二天,吉姆-特纳在报上登了一个招聘矮人的广告,待遇优厚。没过几天吉姆-特纳就招集了一支”矮人队伍“.这些矮人有的当厨师,有的当会计,有的当服务员。”矮人餐馆“让顾客在好奇中感到温暖、舒适,在愉悦中享受一顿美餐。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餐馆大大震动了同行业者。没过多久它的奇妙之处就闻名遐迩了,各国旅客竞相而来,为的就是在一个新奇的环境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刻。当然其他餐馆也就只好甘拜下风了。

矮小的侏儒本来是人的短处,但是吉姆-特纳却顺应一些顾客追求”新、奇、特“的心理,采用”逆传统“的做法,出奇制胜,让缺点变长处,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打破常规、别出心裁,采用奇招、怪招,往往是取得出人意料的绝佳效果的最好方法。

又如把木梳卖给和尚,也正是一个反映谋划高与低的经典案例:

有一家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人才。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但有一道实践性的试题要做,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甲、乙、丙三人。

负责人说:”以10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天后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答:”1把。“并讲述了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10把。“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10座庙,干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谋划思路,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

(4)平时多关注时代潮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