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944800000015

第15章 说话,你选择什么 (1)

随着交际个体素质的提高、交际环境的改变、交际内容的丰富、交际手段的多样化,人们正在努力追求一种交际的完美境界,使得交际更加高雅、美妙、迷人。说话,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与管道。会说话的人,往往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不仅能赢得人们的一份尊敬,更能赢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相反,拙于表达的人则常在关键时刻败走麦城。可以说,好的口才就是人成功的辅助器,在人际交往中选择说一些得体的漂亮话,便可以在了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选择赞美--人人爱听好听话

好听话也就是那些赞美之辞。渴望被赞美、喜欢听一些好听话是人的天性。在现实生活中,赞美的价值是时时体现的,情人间的赞美让爱情更加滋润;亲人间的赞美让家庭更加和睦;同事间的赞美让关系更加融洽;朋友间的赞美让友谊更加深厚……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刻意地赞美别人乃是小人所为,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都应该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枪炮或毒药可以杀死无辜的百姓,是因为它们被坏人利用了,而不是它们本身有什么不好。正如鸦片会使人丧命,是因为贩毒者利用了它,而在药店里,鸦片则又可成为很好的麻醉剂和镇静剂,可以用它来解除病人的痛苦。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承认,赞美作为一种说话的方式,如果我们用得恰当,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性效果。

马克-吐温说:”只要一句赞美的话,我可以活上两个月。“要使人们始终处于施展才干的最佳状态,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扬和奖励,没有比受到批评更能扼杀人们积极性的了。

著名的成功大师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淘气大王。不幸的是,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弗吉尼亚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

一进家门,他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县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卡耐基对于父亲这一套已经习以为常了,他的确让父亲费了不少脑筋。然而,令卡耐基大惑不解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表现机会的男孩。“这一句话,令淘气的坏男孩几乎落泪,他心里感到很温暖,自然对这个继母充满了好感。

继母的这一句话,不仅让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同时也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

赞美的力量竟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无数事实证明:真诚地赞美,可以使对方心情愉悦,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隔阂。因此有人说,赞美之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适当地赞美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条重要而实用的法则。

几乎任何人都乐意听到好听话,因此,有些成功学家建议人们在说话时”要以赞美开始“.但是,赞美的话也不是”好听“就行,也有一定的规则可循。

第一、恭维话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违背事实胡说。

小张是个胖姑娘,最讨厌别人提”胖“”肥“等字眼。某日她去服装店买衣服,试了一件连衣裙,刚一穿上,那个售货员就习惯性地说,您看您的身材这么好,天生就是衣架子,穿这件衣服多漂亮呀。

小张听了这话冷笑了一下,心里骂这人说话虚伪。

想必这就叫”睁着眼说瞎话“,如果这位售货员说:”小姐,这件衣服很适合您,一是您的气质很好,穿这件衣服能提起来;另外,这个款型的衣服收身,显得您身材高,看起来显得苗条。“估计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第二、赞美的话要不露痕迹。

有一个老笑话,说是一个人是拍马屁专家,连阎王都知道他的大名,死后见阎王,阎王拍案大怒:”你为什么专门拍马屁?我是最恨这种人!“马屁鬼叩头回道:”因为世人都爱拍马,不得不如此。大王是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谁敢说半句恭维话?“阎王听罢,连说:”是啊是啊!谅你也不敢!“

实则阎王也是爱听恭维话,不过说恭维话的方式,与普通人不同罢了。这个故事是说明了世人之情,都爱恭维,你的恭维话如果有相当分寸,不流于谄媚,将是得人欢心的一种妙法。

第三、赞美之词不可提及别人的伤心事。

有一位姑娘交友不慎,被初恋的男友骗财骗色后甩掉了,姑娘为此难过了好一段时间。朋友们与她在一起时都会避讳这一话题,怕引得她伤心。偏偏有位同事口无遮拦,在聚餐时,就感叹道:”我觉得你挺优秀的呀,人品好,长相不错,为人处世也大方得体……“这本是句好话,却没想到酒过三巡的同事没经大脑又加了一句:”我真不明白当初你那个男友为什么会弃你而去呢?“姑娘本来听了前半句赞扬很是高兴,但听完后半句立刻沉下了脸,回敬了一句:”这关你什么事呀?“同事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支支吾吾地想道歉,却是越抹越黑,结果举座不欢,以尴尬收场。

这位同事的错误就在于,在赞美别人时说了不该说的话,引起了别人的伤心、恼怒之事,相信换了谁也会感到不舒服。

第四、找独特的地方赞美,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老赞美某人长相漂亮,你再说她漂亮估计就不会给他留下什么印象,如果你夸奖他身材好,有气质或者某些饰物漂亮则可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子曰:”美言可以市尊。“从某种角度上讲,如果一个人善于驾驭语言,便可以用之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赞美的重要性。如果你想要得到对方的认可,那么在言谈中就要多多选择赞美之词;如果你想缓解矛盾,那么需要多说让对方顺耳的好听话。赞美是人际关系最好的润滑剂,它可以让你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好人缘,只要你赞美有方,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选择温柔--温柔一语胜千金

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能抒人入”笑“的语言,通常是温和甜美的。古往今来,”和气待人“、”和颜悦色“,被视为一种美德。《礼记-仪礼-少礼》说:”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指”敬之和“;”皇皇“,指”正之美“.《汉书-刘向传》说:”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温和表现为:”说话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含蓄,措辞委婉,说理自然。“这种说法,易于使对方感到亲切、愉悦。

温和可以弘扬男性的文雅大度和女性的阴柔之美。尤其是在抒发情感时,因为温柔地说话使用的是和声细气的音素,所以它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由于语音学中音素、音位的原理和人们说话时用声用气的心理状态及规律的不同,和声细气,这种声和气宛如柔和的月光和涓涓的细流,由人的心底流出,轻松自然,和蔼亲切,不紧不慢,能给听者以舒适、安逸、细腻、亲密、友好、温馨的感觉。温和地说话的男人,为人必定厚道、宽容、襟怀开阔;温和地说话的女人,为人必定温柔、善良、善解人意。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这位官员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到前线去视察联邦军队的防线,陪同他去巡视的是副官霍尔姆斯上尉。林肯爬到战壕上面仔细观察敌军阵地,这时敌军突然射来一梭子弹,这可急坏了霍尔姆斯。他连忙抓住总统的手臂,把他拖下战壕,对他大声吼道:”快下来,这个蠢猪!“上尉自知失言而冒犯了总统,心中猜想肯定会受到纪律处分。但林肯却在分手时,温和地对他说道:”再见,霍尔姆斯上尉,我感谢你救了我,使我感到十分欣慰。“霍尔姆斯听了如释重负。

德国社会民主党议员菲立蒲在议会演讲中,受到其他党派的联合攻击,他也以温和的语言化解了危机。当时他们骂菲立蒲:”流氓,反动派的走狗,闭嘴,滚回去!“但是菲立蒲语气平和地回答说:”谢谢大家的指点,再过30分钟我就要走了。为了填肚子啊!“瞬间爆发出哄堂大笑。他也就顺利地完成了演讲。

当遇上有人无理取闹,你不必过分冲动,更不要破口大骂,理智的态度和温柔委婉的谈吐,能帮你转危为安,战胜对手。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戴花帽的姑娘在街头碰到几个小伙子,其中一位竟伸手摘下了姑娘的帽子。面对挑衅,姑娘又恼又怒又紧张,但她马上冷静下来,彬彬有礼地说:”我的帽子挺漂亮,是吗?“”当然,它和你这个人一样,真美。“男青年说。姑娘温柔地说:”你一定是想仔细看看,好给你的女朋友买一顶吧?我想你决不是那种随意戏弄人的人。“她话里有话,温和中深藏开导,委婉中包含锋芒。”当然。“青年有几分尴尬,不由自主地归还了花帽,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就这样被制止了。

从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姑娘的机智,而且对她的说话技巧留下印象。我们看到,自始至终姑娘没说一句强硬的话,而是用含有”潜台词“的柔言软语,巧于应对,成功地激发了对方的自尊、自爱心理。她用冷静举止、柔言软语塑造了一个经多识广、不容侵犯的强者的形象,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从这里可以领略到,温柔语言具有”柔中寓刚“的独特威力。

选择感化--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晓之以理,就是以理服人;动之以情,就是以情动人。也就是说,”以理服人“要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才能在说理的同时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收到最佳的说服效果。特别是当说服者与被说服者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情绪对立时,单纯的说理往往很难奏效,这时就需要辅以”动之以情“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加紧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把长安君作为人质,才派兵。“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坚决地对左右的人说:”有哪个再来说要长安君为人质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

左师官触龙希望觐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来到宫中,慢慢地小跑着,到了太后跟前谢罪道:”我脚上有毛病,竟不能快步走。好久都没见您了,我私下原谅自己哩。我怕您玉体欠安,所以想来见见您。“太后道:”我靠车子才能行动。“触龙又问:”每日饮食该没减少吧?“太后道:”不过吃点稀饭罢了。“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什么,却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稍增加了一些食欲,身体也舒畅了些。“太后说:”我做不到啊。“太后的怒色稍稍地消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