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944800000031

第31章 职场,你选择什么 (4)

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谋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和敬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许多人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的利益高就往哪里跑,哪里更能得到发展就到哪里,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将其视为企业盘剥、愚弄员工的手段。“忠诚”这个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在他们心中已没有栖身之处,于是乎,一些企业在遭受员工频繁跳槽的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对人才和未来失去了信心。

现代管理学普遍认为:企业和员工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从表现上看,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性--企业希望减少人员开支;而员工则希望获得更多的报酬。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上,两者又是和谐统一的--企业拥有忠诚并且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顺利推进;员工只有依赖企业的平台才能获得物质报酬和满足精神需求。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忠诚,只有所有的员工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才能凝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力往同处用,推动企业走向成功。对于员工来说,忠诚是职场中最值得重视的美德,而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更离不开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然而,当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作为企业的员工,我们是否应该拥有一份忠诚的心?忠诚意味着什么?忠诚并不是对某个企业或者某个人的唯唯诺诺或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的忠诚,是一种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而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忠诚的人却很难获得长足的发展。职业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高度忠诚一旦养成,就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实际上,缺乏忠诚精神的人是对自己事业、前途的不负责任,试想,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又怎么会对企业负责?企业又怎么放心对其委以重任呢?而负责任的人往往会受到企业的青睐,接触工作的机会越多,触及的难度或深度更有挑战性,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修养也就会有所提高。那么,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只有把对企业及职业的忠诚、责任心、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我们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忠诚是一种精神。忠诚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躯体中流淌着的血液。尽忠职守,是对良知的尊重,是优秀的工作品质,人们由此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真正的忠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如同亲人的情感、对恋人的情感那么真挚。对祖国忠诚,是因为我们热爱祖国;对事业忠诚,是因为我们热爱事业;对组织忠诚,是因为我们对组织心存感恩;对同事忠诚,是因为我们发自内心信任自己的同事。所以,忠诚不是为了增加回报的砝码,忠诚不是去交换什么,忠诚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负责的职业精神,更是一种敬业精神,一种优秀的传统精神,现代企业的企业精神:要与企业共同进退,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不做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时刻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我们坚信:忠诚与回报将会同步增长,忠诚度越高的员工,所创造的价值肯定就越多,所获取的回报也会越来越多。

忠诚是一种态度。在一个企业组织里,员工忠诚企业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只有忠诚事业的人,才能取得事业上的辉煌与发展。美国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讲时曾经说过“不要问美国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什么?”是的,不要问企业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企业做了什么?当我们接到领导交办工作的时候,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不讲任何理由?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当我们自觉晋级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忧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现实中很多人尽管才华横溢,但总是怀疑环境、批评环境,而不知,就是因为所持有的这种态度,才使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所以,“忠诚”的态度是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品质。没有“忠诚”的态度,便没有高度负责的意识行为;没有“忠诚”的态度,便没有忘我投入的奉献精神;没有“忠诚”的态度,便没有同心同德克服困难挫折的凝聚力量。

忠诚是一种责任。责任一直是一个人人逃避的问题,很多人都怕这两个字,因为它就像大山一样压的人喘不过气来!然而,忠诚无论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精神,还是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企业精神,它不仅护卫责任,它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责任,扪心自问:生活中、工作中,为什么是我们承担这个责任?而不是别人?其实,在我们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得到的是否是因为我们有能力才有承担责任的机会。如果一个人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知道这么做会给别人带去什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同时,带动自己身边的同事共同讲责任与忠诚,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那么,他的忠诚不是做作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事实证明,责任是忠诚的根基,责任造就忠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就是一种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只有责任造就的忠诚,才是真正的忠诚。

忠诚是一种境界。有句广告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这样那样寻找借口的人和事,比如不能做某件事情或者做不好某件事情的种种理由,抱怨“制度不行”、“政策不好”、“领导不关心”、“环境不利”,以及“同事不帮忙”、“群众太落后”、“我已经尽力了”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用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实际上,借口就是敷衍别人、原谅自己、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挡箭牌”,这样做就意味着把自己的过失掩饰起来,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单位或者他人,显然,这些人无疑是缺少了干好一份工作所必不可缺少的对企业的忠诚。作为东航员工,如果我们将忠诚作为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心;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取得岗位上的竞争优势。

忠诚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忠诚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义务。忠诚让工作变得更有意义,忠诚赋予我们工作的激情。忠诚的人感觉工作是享受,不忠诚的人感觉工作是苦役。在很多企业里,接到任务的员工不是消极应付就是推委,“这事不该我负责”、“为什么不叫张三去做”、“李四正闲着”、“我太忙”,有的虽然什么也不说,心里却根本不打算作。即使接受了任务,却满嘴的借口:我事情太多,我受到了干扰,工作条件不具备,时机还不成熟……不要只认为员工的忠诚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其实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受益的并不仅仅是企业,最大的受益者是员工自己。公司发展了,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公司发展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所以,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爱我的人,为了我爱的人,让我们一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认真负责、注意细节,不断学习,提高素质,热爱企业,忠诚企业!

选择创新--标新立异让你独风骚

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开拓创新。创新就是不与别人往同一条路上挤,而是标新立异,另谋逆路而行之,也许会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标新立异才可以独领风骚,只有那些能不断创新的人才可以不断获得成功。模仿与抄袭也许可以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但不能永久发达。当形势与环境发生变化时,有标新立异的人才可以从一个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一起创立的索尼公司的宗旨是:“绝对不搞抄袭伪造,而专选别人今天、甚至以后都不易搞成的商品。”

如果在创建事业的最初,这条宗旨表明了公司的原则和奋斗目标的话,那么之后实和坚持这条宗旨则成了盛田昭夫接连成为市场竞争大赢家的秘诀之一。

一般日本企业经营的基本方法是大量生产、大批销售,但盛田昭夫走的并不是这条路。他的方式正如上述那一条宗旨所要求的,首先投资开发研究,创造出其他公司难以模仿的产品,即便是这种商品被其他竞争者赶上了,还有新的产品出现。盛田昭夫的方法在于标新立异,重在以新取胜,依靠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世纪50年代初,收音机在日本还不是十分普及,但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收音机的好处。收音机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很多制造商都看准了收音机市场必将火爆的那一天,因而纷纷大批量生产。

当时流行的收音机并非很完美,而是存在很大的缺点。其内部几乎全部使用笨重易热的真空管,体积大的不得了。耗电量又高,并且不能随身携带。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当时也被收音机市场的潜力引诱着,但又生怕背负未来市场过剩的竞争压力。这时井深大总经理抓住了流行收音机的缺点,设想如果索尼(当时名叫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生产的收音机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必然会大受消费者的青睐,独占收音机市场的鳌头,成为技术革新的领导者。

盛田昭夫想要研制一种能携带甚至可以放在衬衣口袋里的小型收音机,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以半导体取代真空管。而半导体的专利权,当时只在美国有,发明它的是休克利博士。

他们专门为半导体的事去了一趟美国,想要引进休克利博士发明的半导体专利。以后,盛田昭夫与拥有半导体专利权的西方电气公司签订了专利合约。最终,盛田昭夫推出了日本第一批小巧玲珑的半导体收音机。这批第一次标有“SONY”字样的产品一出世便令同行和消费者惊诧,

“SONY”牌收音机一下子风靡日本,原来的真空管收音机顷刻之间成为陈旧的过时货。

时隔不久,盛田昭夫生产出更小的口袋型半导体收音机大批上市。这种收音机可随身携带,就像手表一般便捷,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新时尚,标新立异的索尼公司顿时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SONY”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牌。

标新立异使盛田昭夫赢得了消费者的心,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同行企业在对盛田昭夫既嫉妒又羡慕的时候,他又开始了新的研究。

盛田昭夫在和同行的竞争中总能以新取胜。他写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我们的计划是用新产品来带领大众,而不是被动地去问他们要什么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但是我们知道。因此我们要去下一番功夫做市场调查,并且有不断修正每一种产品及其性能、用途的想法,设法依靠引导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来创造市场。”这段话体现了盛田昭夫的经营雄心,体现了索尼公司的一个基本精神,风靡全球的“walkman(随身听)”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

一天,总经理井深大提着手提式录音机和一副耳机,来到盛田昭夫的办公室,一脸无奈地说:

“我喜欢听音乐,可又不希望影响别人,又不能整天坐着不动,只好提着录音机走,可这实在是太沉重了,这份疲累哪是我这老头子能吃得消的?”

井深大这番抱怨的话一下子激发了盛田昭夫的思维与想像。他想,能否研制一种小型随身携带的录音机呢?如果研制成功的话,井深大总裁不就再也不会抱怨手提式录音机的沉重了吗?当然,它会更好地满足那些须臾也离不开音乐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