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979600000012

第12章 敏则有功:心存高远,敢上九天揽月(2)

我们都认为,在职场中,一件大事代表的成绩总比一件小事代表的成绩更能让大家刮目相看。然而,我们若能在一件小事中,解决一件大事的话,相信所有人更会对自己赞叹有嘉。因此,处于纷乱职场中的我们,只有学会善于从小事上看出大问题,从卷帙浩繁的信息海洋中,捕捉有利的讯息,才能获得职场晋升的契机,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宝座!

三国时期的吴国国君,便有着敏锐的洞察能力。

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亮的思维机场活跃,令人极为折服。孙亮自幼便聪慧过人,长大后,他分析和洞察事物的能力,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参透那些疑难事物,而得出正确的论断,为一般人所不及。

一日,孙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来。这个黄门官是个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喜欢记仇的小人。他与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恩怨,平时两人见面经常发生冲突。由于怀恨在心,他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有了可乘之机。于是,他从库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给孙亮。

不出黄门官所料,孙亮没吃几口,就发现蜂蜜里面有老鼠屎,当场便勃然大怒:“是谁如此胆大,竟敢欺到我的头上,简直反了!”心怀鬼胎的黄门官慌忙下跪奏道:“库吏一向不忠于职责,常常游手好闲,四处闲逛,一定是他玩忽职守,才使老鼠屎掉进了蜂蜜里,既败坏主公的雅兴,又损害您的健康,实在是罪不可赦,请您治他的罪,好好教训教训他!”

听完黄门官的陈述,孙亮立即将库吏召来审问,了解老鼠屎一事的详细情况,孙亮问:“刚才黄门官是否从你那里取了蜜?”

此时的库吏,早就已经吓得面无血色了,只见他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回答说:“是……是的,但是我给他……的时候,里面……里面肯定没有鼠屎。”

黄门官抢过话头说:“不对!库吏是在撒谎,鼠屎早就在蜜中了!”

随后,两人便争执不休,都说自己所言属实。

侍中官刁玄和张邡出主意说:“既然黄门官和库吏相争无果,分不清到底是谁的罪责,不如把他俩都关押起来,一起治罪。”

孙亮略一沉思,微笑道:“其实,要弄清楚鼠屎是谁放的这件事很简单,只要把老鼠屎剖开就可以了。”

随后,孙亮便叫人当众把鼠屎切开,大家仔细过目后,只见鼠屎外面沾着一层蜂蜜,很湿润,里面却是干燥的。孙亮笑着解释说:“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时间长了,一定早湿透了。现在却是内干外湿,很显然是黄门官刚放进去的,这样栽赃,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这时的黄门官,早就吓昏了头,跪在地上把陷害库吏、欺君罔上的罪行,都全盘招供了。

孔子一贯都非常欣赏敏锐的人,他认为,敏锐聪慧的人,一定能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在现代,那么,它即提醒我们,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以完善更加聪慧的自我。现代社会,往往事物都有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复杂难辨,但只要细心观察,全面分析、推理,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被事物的外在难度所吓倒,就一定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高职厚禄,人人都想得到。那么,处于低位的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呢?相信,敏锐的洞察力一定是我们的必备秘密武器。凡事都能洞察先机,自然会先人一步;待到他人赶上来时,我们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与他们拉开了距离。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想到时,你已开始行动;别人开始行动时,你早已事有所成;别人有所成就时,你早就坐享其成了。

如此的洞察先知,我们就能始终保持走在人前,就能永远保持职场中的领先地位。然而,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前瞻眼光。所谓前瞻眼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动态中准确地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二是在静态中及时地预见事物的变化;

三是在做人做事中,善于发现不显眼的契机,并预见到它蕴涵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牢牢地抓住它,充分地发展自己。

只要能够做到以上三点,我们的职场之路必然能更加平坦!

俗语云:“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如此,在这个纷乱复杂的职场中,善于观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找出办法,捕捉机遇,是所有成功者都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养成时时观察的习惯,凡事都多动脑筋想一想,就一定能成就自己的职场之梦!

创新,开辟自己的江湖

【儒家箴言】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论语·雍也》

职场就是一场冒险的旅程,唯有敢于创新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而那些贪图安稳、不敢创新者,便只能永远蜷缩在自我设定的安乐窝里,待上一辈子。他们并不知道,没有了改变,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契机。因此,只有敢于创新,并主动出击的人,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相信,下面这个职场中的小故事,一定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徐静文是某合资公司的主管,该公司最近要通过考试从这些主管中选拔一名经理。该公司在考试当天,将这些主管都安排在会议室,分三天做了三次考核,考核的题目却都是上司喜欢什么样的下属。

第一次考试,徐静文便以98分的成绩位列第一,同事小璐以90分的成绩仅次于其后。

第二次考试时,题目还是上司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徐静文以为试卷发错了,但监考人强调没有发错。于是,徐静文非常自信地把笔一挥,很快就做完了试卷,并第一个把试卷交了上去。其他竞聘者也纷纷交了卷,个个脸上都是春风得意。显然,大家都认为自己考得很好,对自己很有信心,以为胜券在握。

第二次成绩出来后徐静文再次以98分位居榜首,而交卷最晚的小璐以96分的成绩再次紧跟其后。

第三次考试还是同样的题目。徐静文同样考了98分,位居第一。但是,此时,小璐也考了98分,与她并列第一名。在考试中,小璐还把不同上司处理的方法列了出来,而徐静文却对此却不屑一顾,认为自己“连中三甲”,必定是稳胜无疑。

第四天,录用榜被公布出来,被录取的不是徐静文而是小璐。

徐静文对此很不理解,非常气愤,于是找到总经理的办公室,理直气壮地对经理说:“我三次都考了98分,为什么还要录取前两次成绩低于我的人呢?你们这种考核公平吗?”

总经理只是微笑地看着她,等她消气以后,才心平气和地对她说:“静文,我很欣赏你的考分。但是,公司并没有许诺,谁考了高分就录用谁。考分的高低对于公司来说,只是录用一个职员的依据,而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不错,你每次都考了高分,可惜你每次的答案都一模一样,一成不变。”

“我们招聘的经理会碰到不同的上司,也会遇到不同的下属,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如果我们的经理都像你答题一样,总用同一种思维模式去对待不同的问题,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吗?我们需要的管理者不仅要有才华,而且要善于应变,善于反思,善于发现漏洞,这样的人才能进步,公司才能发展。”

“其实,公司用同一道题考三次,不仅仅是考核知识,也在考应变能力。我们的公司要面对市场,就需要一些有才华而且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去为我们开拓市场。这次,你未能被录取,我实在很抱歉。”

听完总经理的话,徐静文默默地低下了头,只能老老实实回去做她的主管。

《孙子兵法》里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可见古人的聪慧之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也在引言这句话之中,强调了变化、变革及变通对于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孔子在告诉我们,“变则化育、变则革新、变则通达”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不知变化和变通,人将始终处于僵局、窘况和困境之中,想在职场中取得理想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没有不变的对手,更没有不变的职场。职场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的成功经验,在明天就有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训,今天是一家成绩斐然的公司,明天可能就会宣告破产。任何一家企业都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不断优化自己,源源不断地产生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争取主动。当然,他们更明白,要实现这一切,必须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员工。

因此,在现代职场上,无论是处于刚刚起步的新人,还是已经走在路上的老手,若想在自己的晋升之路上,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就必须加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事实上,那些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是越来越受企业或公司欢迎的员工。许多企业或公司在人才选拔时,往往都会有意识地选拔那些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

因此,我们要学会创新,学会做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唯有这样的员工,才能在残酷的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在市场中,没有永恒的竞争力,一家公司即使目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固步自封,不求创新,不思进取,将势必会被同仁超越,直至被市场无情淘汰。同样,在职场中,即使你有着丰富的学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断随着变化的环境调整自己,更新自己,在工作和事业上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也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尤其是晋升之路上遭遇淘汰。

遭遇困难,要越挫越勇

【儒家箴言】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职场中的任何事,都是先有付出后有收获的,困难与挫折是任何一位职场人士都无法避免的遭遇。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没有困难的工作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能利用挫折与失败来收获经验,那么,你就能成为职场中的王者,也必定能够获得成功。相反,如果你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就放弃,那么,你永远也不会获得成功的机遇!

面对困难,刚毕业的王华芬,便展示了她与众不同的勇气。

大学毕业后,王华芬选择了销售这一行,在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员。她觉得,刚出校门的她略显幼稚,她希望这个行业能锻炼自己的意志,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没有错。因为,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一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无数次的拒绝与挫折。但是,每当王华芬面对困难时,却总会表现得非常乐观,一年多的工作经验下来,她拥有了三件法宝:乐观、厚脸皮和一部手机。

她曾自信的对别人说,有了这三样法宝,她可以做成任何一笔生意。

这一年,颇有远见的王华芬,将自己的目标投向了一家颇有实力的外企公司,王华芬希望他们能购买自己公司的软件。那时,她曾几次主动与这家公司技术采购员责人联系,然而,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该公司没有回过一次电话。王华芬并不死心,依然不停地给那位采购员打电话。最后,这位采购员终于不耐烦了,并告诉她:“你就死心这条心吧,我们是不会跟你做这笔生意的。”

尽管当时的王华芬有些失望,但是她并不绝望。她始终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找到突破口。她开始调动自己的所有资源与关系网,开始寻找别的方法。

最后,王华芬惊奇地发现,这家外企公司的一家分公司曾经购买过自己公司的产品。于是,她联系到在他们分公司负责这笔生意的销售代表,恳请他帮个忙,给她一份该分公司购买自己公司产品的详细资料。终于,在王华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家外企公司同意了购买自己的产品。

然而,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为了让这家外企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树立坚定的信心,王华芬多次去这家外企公司展示自己公司产品的性能。渐渐地,这家外企公司充分掌握了该公司产品的所有优点,并与王华芬签订一个长期合作的合同,这笔交易最后的成交额竟超过了二百万美元。

现在,王华芬已经是国内的王牌销售人员,她几乎每年都能为公司创造五百万元以上的收入。这个数字,不得不令人叹服。当然,等待她的无疑是升职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