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979600000028

第28章 虚名嚼破无滋味:知足常乐,心逍遥于万物之上(3)

不可否认,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买回很多纪念品。然而,贪念却让我们越买越多。最后,这一次的旅行,竟变成了自己的购物之旅,至于沿途的美丽风景,我们根本就无暇兼顾,并且途中,由于自己的不满足、不舍得放弃,我们只能拖着沉重的纪念品,身心疲惫地回程。到了此时,我们才发现这趟旅程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除了疲惫,我们别无所获。

庄子在先秦时期,便悟出了对欲望的取舍之道,我们不妨一起来学习。

雕陵有个板栗园,这一天,庄子顺着园边的藩篱,左顾右盼地走着。

忽然,有一只很大很大的鸟雀,从南边一直向庄子飞了过来,只见大鸟雀那翅膀,恐怕有七尺多宽,而眼球的直径,也貌似有一寸多长,但是,大鸟雀飞得很慢,即使到庄子跟前之时,它也没有飞得太高,并且,在那时,大鸟雀的身子似乎被树枝绊了一下,竟重重地碰了一下庄子的额头。

庄子顿时被大鸟雀撞得有些发蒙,但那只大鸟雀,却像没有事似的,慢悠悠飞到板栗园中的一棵树上,停了下来。这是什么怪鸟呀!庄子想,它的翅膀那样大,却不能高飞,眼睛那样大,却连人都看不见!真是奇怪啊!

出于对这只大鸟雀的好奇,庄子提起衣襟,从藩篱缝钻进了园中,并且,迅速而又轻轻地走到了大鸟雀停息的栗树下,随后,他便从身上取出弹弓、弹丸,正窥伺着怎样才可以把那只大鸟雀打中。

就在这时,庄子发现树上有一只蝉,正躲在一只树叶下,饮吸着甘美的叶汁,而一只螳螂却在它的身后,正慢慢地向它移动。忽然,螳螂扑了上去,用前臂的夹子,把蝉夹住了。当螳螂正得意地准备进食这只蝉时,没想到,自己头上的鸟雀,却一直在注视着它,鸟雀一低头,便把螳螂夹到嘴里。

当庄子看见如上这一幕时,不免有所警觉:无论是蝉,是螳螂,都是因眼前的利益,而忘却了身后的大患!鸟雀吃到螳螂时,哪里知道我正拿着弹弓、弹丸对着它呢!当庄子准备扔掉手中的弹弓、弹丸,想赶快离开这里时,却被看园子的人抓住了。看园人说:“你怎么跑到我的园子里了?”

还不等庄子解释,看园的人便将庄子一顿责骂,而随后围上来的人,又羞辱庄子是偷板栗的人,还差一点对庄子一顿毒打,幸亏庄子跑得够快。

庄子回家后,整整三天都闷闷不乐。庄子的学生兰且问他是怎么回事,庄子说:“我为了一只奇怪的鸟,忘了那是人家园子,遭到责骂和羞辱。其实,我与那蝉、螳螂、鸟都是一样,没有放下自己的欲望啊!”

道家认为,天下的道路星罗棋布,在自然物及植物纷杂错落之间,分布着性质和作用都不同的各种道路。从不同的道路上出发,所有生物的活动方式便大相径庭,并且,它们还必须遵守各自的路线,如果动物不能遵守固定的路线,就可能落入猎人精心布置的陷阱;如果飞禽不能遵守固定的路线,就可能遭受气候的突变或者猛兽的袭击。

那么,什么才是人的正确路线呢?根据老子的论述,可以认为那应该是一个人人都知道满足的时代,如果人人都知道满足,就不会使人行的道路成为行军的路线,不会使道路成为强抢打劫的路线,不会使道路成为聚敛财富的路线,不会使道路成为流亡或凯旋的道路。然而,知道满足,却并不等于真正满足,所以,我们才会有层出不穷的欲望。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羡慕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其实,我们也可以像鸟儿一般,欢呼于枝头,跳跃于林间,与清风嬉戏,与明月结伴,饮山泉、觅草虫,无拘无束,无羁无绊,这是鸟儿应有的生活,也可以是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却像另一些鸟儿那样,因忍受不了饥饿、干渴、孤独,乃至爱情的诱惑,从而成为了笼中之鸟,永远失去自由,成为了别人的玩物。

的确,与我们相比,鸟儿面对的诱惑要简单得多,而我们,却要面对来自红尘之中的种种诱惑。因此,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跌入欲望的深渊,并把自己装入一个个打造精致的“功名利禄”的金丝笼里。

不可否认,这是我们的悲哀,然而,更为悲哀的是,正如鸟儿被囚禁于笼中一般,我们被“名利”玩弄于股掌之上,却仍然欢呼雀跃、放声高歌,甚至还在呢喃学语,以博得“名利”的欢心;我们在功名利禄的包围中,也是自鸣得意,唯我独尊。殊不知,这有多么的不幸,因此,我们唯有放下自己的欲望,才能在幸福的天空自由飞扬!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我们不断放弃的: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淘金中,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在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时,放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因此,知足的人,往往都比不知足者要快乐。

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道家箴言】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生活中的我们,总抱怨自己的人生太过平淡,殊不知,唯有在平淡中才能享受真正的生活。据传,孔子在晚年曾拜老子为师,问道于老子,而老子的思想,是一种禅境,是一种对生活、自然万物的感悟和体味,正如至味无味,“至”是极致的意思,“最好的味道是无味”,换句话讲即平平淡淡才是真。关于这一点,庄子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

这一天,秋高气爽,太阳已一竿之高,庄子却依然高卧未醒。

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车马的喧闹,这时,有人小心翼翼地在敲庄子家的门。原来,楚威王久仰庄子之盛名,早就想把庄子召进宫中,给以高官权贵,既用其名,复用其才,并欲借此争霸天下。楚威王派了几位大夫充当使者,领着一队壮士,抬着猪羊、美酒,带着千两黄金,驾着几辆驷马高车,浩荡而隆重地来聘请庄子去楚国做丞相。

听见敲门声后,过了近半个时辰,才看见庄子出来了。

此时,使者上前作揖赔笑,并呈上礼物,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谁能料到,庄子却仰天大笑,说了一套令使者目瞪口呆的话:“免了!免了!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我多谢你家大王的厚爱。不过,诸位难道没有瞧见过君王祭祀天地时,充作牺牲品的那匹牛吗?”

“想当初,它在田野里悠闲自得,日子过得平淡而快乐,只是它的模样生得端庄一些,皮毛生得光滑一点,就被人选入了宫中,并给它最好的照料。不错,它的生活是好多了,然而正所谓‘喂肥了再宰’,到了生死关头,这牛如果想重新来过,再回到昔日即使是劳苦的生活境况中去,还有可能吗?还来得及吗?所以,去朝廷做官,与这头祭祀的牛的下场,又有何区别呢?”

“天下的君王,在他势单力孤、天下未定的时候,往往都会招揽海内的英雄,礼贤下士。可一旦他功成名就了,便会为所欲为,视民如草芥,对于辅助他开国的功臣,则唯恐其功高震主,无不痛下杀戮。你们说,去做官又有什么好下场呢?放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观赏享受,偏偏费尽心机去争名夺利,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几位使者见庄子面对金银财宝如此平淡,对世情功名的感悟如此深刻,一时竟无言以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得怏怏地告退而去。不仅如此,其中的一位使者听后,如当头棒喝般恍然大悟,并当即决定,回朝后就立刻告老还乡,过平平淡淡的自由生活。

从此以后,楚威王再也没有去请庄子,而庄子也依然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但他却活得非常洒脱,时常外出登山临水,欣赏世间的美景,抒发自己的感慨,并将其记录下来,他就这样在平淡中,更加深刻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尊严。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醴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意思就是说,烈酒、肥肉、辛辣、甘甜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自然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言谈举止神奇超常的人,都不是道德修养最完美的人,真正道德修养完美的人,其行为举止和普通人一样。

不可否认,刺激新奇的事物都不能长久存在,犹如醇酒美食、辣味甜品,都不过是一瞬间的感知,而真正自然的味道是淡,这是一种淡泊世俗名利、笑看人世浮华的豁达心态。只是这种心态,需要我们经历岁月沉淀的参透,需要我们对周围万事万物源源不断的感悟,非刻意而为能够造就,也非一日可为。

因此,在生活当中,我们应学会凡事都淡然处之,不为名利所动,不被虚名所累,将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压制下来。要知道,人生就是顺其自然,道法自然。其实,平淡是真,平安是福,无灾就是大款,无病就可以做神仙,只要我们能够平平安安,顺其自然地生活,那么,快乐便会常伴我们左右!

现代社会,猎奇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当我们在潮流中筋疲力尽之时,不妨停止自己追逐的脚步,回过头来看看那早已被我们忽视的生活。也许,它平淡无奇;也许,它枯燥乏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只有在平淡之中,才能再次找回真正的自己,进而在平凡中显露英雄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