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979800000041

第41章 称谓沿袭:妙语奇言,历尽沧桑定今生(1)

陛下、殿下和阁下:

为何建筑被用来形容君王和大臣

古时君王,每天都得登殿早朝,历世皆如此。再说朝臣吧,也是几年如一日,进殿朝拜。面朝皇帝,带着笏板,高呼万岁;有折上奏时,言必称陛下。退出宫殿,遇同僚,则或称:“阁下为何令在下在皇上面前为难?”走出宫来,路遇王子,则或称:“殿下,老臣有一事相求!”如此这般,群臣生态尽演。所作所闻虽然都熟悉,仔细想来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比如这“陛下”的陛,古时是指帝王宫殿的君王座前的台阶。“殿下”的殿,指宫殿;“阁下”的阁,意思也是阁楼,都是古时候的建筑物,古人却化意为称呼,这有什么样的秘密呢?事实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密码的另外一种密码,历史文化密码!

公元前227年,大名鼎鼎的荆轲向秦王进献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到了大殿,“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荆轲刺秦王》),意思是秦国近侍武阳奉君王命去取地图匣,然后缓缓行至“陛下”——君王的阶下,在陛下两侧还站着帝王的卫士呢。春秋战国,文化武功俱兴时,当臣子与帝王谈话,不能过于接近天子,而是由台阶下的侍者或近臣传语相告。后世逢皇帝喊“陛下”就由此礼节演化而来。

东汉文学家蔡邕(蔡文姬之父)说:“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所以“陛下”的意思是,向君王进言时处在陛下,即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以显示卑者向尊者进言的礼节。

时代渐进,汉朝制礼仪,天子尚亲民。但是礼节的实质还在,于是对皇帝以陛下相称,就是表达了自己的谦卑之意。后来陛下一词就成为了对皇帝的专称。那么同理,所谓殿下、阁下,都是古人为向对方表达尊意的意思,按照对方所住的环境,表示一种敬称。殿下最初也是对天子的敬称。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或者皇太后、皇后的尊称,因为他们大多都住在宫殿里,去觐见他们都要门卫传话呢。

“阁下”一词据说流行于唐朝,因为那时的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为阁,如东阁、文渊阁、龙图阁等。在同僚的日常来往中,去其家园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阁下”;换而言之,“我”也如是你的阁下,“我在您的‘阁楼(亭台)’之下”,以作为书信中的礼节。后来,这种称呼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到今天依然用于各种外交场合。

在外国文学作品也存在这样的敬称。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以前尤其是中世纪,人们的等级观念较强,有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人都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很强的自尊心。这种观念与我国古人不无相似之处,所以近代我国的翻译家在翻译其作品时也沿用了这种称呼,如“(尊敬的)总统阁下”、“总理阁下”、“王子殿下”、“女王陛下”等等。

贵贱有别:

“百姓”和“黎民”在古代并不是一回事儿

从前有一个皇帝,坐在皇城里,终日郁郁寡欢。大臣见此很着急。一日觐见,大臣问皇帝何以忧愁,皇帝说,见天下苍生,不知何去何从?大臣再问,皇帝说:天主宰所有,地孕育万物。天地由来已久,我不知道理由,我不明白它们的意志。大臣说:老臣明白了,是这样的,皇帝你是上天的儿子;我们不知道天地的意志,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厚德与宁和,所以我们尊崇你就像看见天一样。黎民百姓生活在天恩地德之中,不也是你的恩典吗?普天之下,皆是你之所有,你的作为只要不偏离于百姓,人民就会称颂你!

皇帝就是这样坐拥天下,黎民百姓臣属于他。那什么是“黎民百姓”呢?从古至今都是人民的意思。不过大概在秦以前,黎民和百姓还有明显的区分,就是黎民是一个阶层,百姓是另一个阶层。从字面上看,有一个过渡,便是先黎民再百姓,即黎民在社会的底层。“黎民百姓”自古以来就是上层官宦对非官阶层的所有人民的称呼。那么这一称呼又有怎样的来历呢?

历史倒退几千年,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后,原始积累使我国的先民在黄河流域集成了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其中九黎族在蚩尤的领导下,实行严酷的奴隶制度,势力越来越强大并开始扩张,吞并了很多小部落,接着打败了炎帝部落。炎帝部落逃到涿鹿,炎帝求助于轩辕黄帝,最后形成了以黄帝、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在逐鹿之野一次大战中战胜了九黎族,使中原一带成为了一个统一的部落。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由此看来百姓与黎民,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首先为什么称为“百姓”呢?这与“姓”的起源有关。在母系氏族社会中,“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古人造字“从女生”(见《说文解字》)以为孩子的姓。在国家制度产生后,才出现了“氏”。氏来源于官职。如黄帝初随母居姓姬,后受封为爵,按爵称而姓公孙。所以《史记·五帝本纪》又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后黄帝以云而命官,产生有青云氏、缙云氏、白云氏等。从母而得姓,从父而有氏,姓名可以区别血缘关系用于婚配,氏则主要表示社会地位、家族,用以区别贵贱。一般有土地有官爵者才有姓氏。

炎黄结成部落联盟共同攻打蚩尤之时,并非人人有姓。大致一个部落只有一至几姓,近一百个部落,故称这个大联盟中的人群为“百姓”。

“黎民”也被称作“人鬲”,鬲为炊器,又为葬礼中用的陪葬器皿。如《令簋》记:“姜商(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蔡沈集传》说:“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这里所说的“民首皆黑”,是指“墨面”、“黔首”,是奴隶的标志。

所以春秋以前,“百姓”是贵族的标志,“黎民”是奴隶的通称。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战国以后,百姓、黎民的差别越来越小了,到今天就变成了一种合称,不过身份依然不那么尊贵而已!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同志”的涵义历史变迁

中国辛亥革命时期,革命积极分子经常各地奔走,组织联络,书信来往之间还找不到一个恰当的称号。先生?足下?都有些老套,有隔阂,不能表达受新思想熏陶的新一代人的心声、友情和激情。思前想后,“同志”脱口而出,这不就是吗?简洁意明又颇有来历。后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使同志成为当时正式的称呼辞令!

“同志”作为称呼自国民党时期始,由共产党人发扬光大,到今天变为同性恋的同义语。其间既有惊心动魄的热血过程,又有婉约内涵的历史情怀。其中复杂内化的变迁,具有史学参考价值。

在古汉语中,同志很少连用,即便连用,也没有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名词。此词最早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撰《国语·晋语》:“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一语。《红楼梦》第120回:“乐得与二三同志,酒馀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两个“同志”,实际上是两个单音词连用,用以表示同“德”同“心”和志同道合的意思,并不是一个称谓语。

这里要解释一下志是什么意思。《礼记·曲礼上》记“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论语·为政》篇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第一个志有心情、情意的意思,第二个字是志向的意思。可见“志”在春秋战国时的意义与现代相差无几。汉郑玄解释朋友说:“同志曰友。”这个志就是指志向、情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团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互称同志。如前所言,他们取同“志”之意而为称呼,承和了古人语出必有出处的习惯,也表达了革命者之间的信念。后孙中山在《总理遗嘱》中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一句,顿成历史名句。此时革命党人在通信中互称对方为同志已渐流行。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受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使用同志一词,使同志一词产生了新的含义,也表明了这样一种新的关系,即是党员之间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之同“志”。在建国之前,“同志”称呼仅限于党内使用,具有革命色彩,与党外人士、人民群众没有必然的关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同志”逐渐成为社会上广为流行的时髦称呼。自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同志称谓开始衰落。因为政治倾向上的划分,致使同志这一人民内部的称谓的使用得格外小心,用错了可就犯了敌我不分的错误。

“同志”称呼的一波三折,足可印证时代发展变迁。在其消声偃息的时候,1989年,香港人林奕华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是同志成为同性恋的代名词的开端。

唐玄宗泰山封禅:

岳父为何被称为“泰山”、“丈人”?

我国有五大名山,简称五岳,其中东岳泰山坐拥山东,为五岳之首。自古及今,人们把妻父称为“岳父”“泰山”“丈人”。这里“泰山”“岳父”,是否与山东之岱宗“泰山”有关呢?事实上确实有关。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明太祖朱元璋谓泰山:“泰山根盘齐鲁兮,不知其千百里;泰山高耸入云兮,不知几千万仞”。我们在这里就介绍一下岳父为什么又被称为泰山和丈人。

丈人在古代最初是专指老年男性。《论语·微子第十八》:“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这里,丈人就是老人的意思。隋唐时期孔颖达注:“丈人,谓严庄尊重之人。”说明隋唐时期丈人是对受尊重的人的一种敬称。在三国之前,还没有出现这样的称呼,所以那时妻子的父亲被叫做“舅”或“妇翁”。如《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南朝裴松之注说:“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於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按裴松之的注的意思,南朝时期,丈人已有岳父之意了。在唐朝以后,丈、丈人才专指妻父。如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写到:“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

“泰山”和“丈人”的具体来源据说出自一个典故:《酉阳杂俎》载,唐玄宗泰山封禅,任张说为封禅使,封禅使即是先去做准备工作的人,以迎皇帝亲驾。泰山封禅,是在山顶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山下辟场以祀地,报地之绩。张说奉旨前往,乘机把无名小卒的女婿郑镒也拉上一齐赴岱,事实上能陪同皇帝封禅的只能是高级官员。唐明皇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封禅仪式后,按照惯例,除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外,凡随行官员都晋升一级,并大赦天下,以布功德。郑镒本是九品小吏,由于他老丈人的作用,连升四级,骤迁五品,赐华服。其他人知道此事后,开始议论纷纷。传到唐明皇的耳朵里,皇帝便召张说进殿,问是怎么回事,张说还未说话,这时,有个叫黄幡卓的人在旁边一语双关地为他开脱说:“此乃泰山之力也。”此事遂在宫廷内外传为笑话。

在这之后,人们还把泰山上祭坛旁的那个有些像老人形状的石峰取名叫“丈人峰”,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所以,自唐代开始,“泰山”、“岳父”便成了妻父的专称,“丈人”也由原来泛指老人的含意而演变为“岳父”,而沿袭至今。

医生的别称为何叫“杏林”:

三国时名医董奉的善举

东汉时期,有“建安三神医”一说,指的是大名鼎鼎的外科神医华佗、医圣张仲景。另外一位,是这里我们要介绍的“奉在人间百年,其颜色常如三十许人”的董奉。

董奉不仅懂养生之术,使他年迈之时还有三十岁的容貌;还有已被医家传为传奇的行医故事,而被后世誉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最初就是指他的故事。

那是在三国时代,吴国有一位名医叫董奉。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有个特点,当时远近闻名,就是他看病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5棵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1棵。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几年过去了,他园子里的杏树也已聚棵成林,有近十万余株。春天杏子成熟的时候,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把杏子储存起来,他宣告,凡需要杏子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自行去仓中交换。这样,每年董奉用杏换来的粮食堆满了谷仓,接着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庐山附近的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董奉去世后,人们在他隐居的地方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十分敬佩董奉,在其所居山下,种下千余株杏树。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并常以病人馈赠的东西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病危时,被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治好了,他赠送给严子成的便是一幅《杏林图》。杏林的故事越来越为人所推崇。所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直到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讲究医德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界的别称。

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董奉死后,人们在庐山上建的董奉馆依然存在;在其家乡长乐有一座山还被称为董奉山;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也是为了纪念董奉而建。

太太的称呼:

汉时贵族妇女用的称谓为何现在泛滥?

太太这一词有很深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周氏的家族,始于公元前2357年的后稷时期,在后稷的第12代孙古公亶父时,约公元前1320年,周室得以兴旺。

夏末,孔甲帝“好鬼神,事淫乱”,致使朝纲大乱。后稷之子不窋失去农官一职,于是遂率部族离走到庆阳一带,开始了先周早期的农业氏族生活。至八九代后传位于古公亶父之手,即周文王的祖父。他重兴了先祖后稷的农业政策,所以“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人民都拥戴他)”。当时戎、狄等游牧部落却常来侵犯,“欲得财物”,给了之后依然一而再再而三。“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我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因此,古公亶父率姬姓氏族,学他的远祖不窋一样,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周原。周原水源丰富,地理条件适于农耕与狩猎,岐山又是天然屏障,于是率领人民在此定居。从此姬姓的部落就被称之为周人,指生活在周原上的人。古公亶父进一步改革过去的习俗,同时建立官制与职责,全面发展农业生产,使周逐步强盛起来。边境豳和其它地方的人民,视古公为贤者,皆纷纷来归附。随着人口增多,国家雏形具备,不久定国号为“周”。所以历史称他是周朝的“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