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庶女栾妾
984400000218

第218章 初谋划(1)

陈秀伸手拉过他的手臂来抱在怀里,侧头靠在他的肩膀上,低声说道:“好了,到了临州和彭城那些稻种和粟米基本都散去大半儿了。那些布帛等物也是给临州城的店铺准备的。到了孙将军那里,那几车药材也就有了主儿。我身边没有那些财帛了,还要那么多人跟着做什么呢?”

王博冷哼一声,说道:“我不放心。”这些他自然知道,但知道归知道,心里别扭有时候另一回事。

出了北城门,看见长垣阿信等将近二百人守着八十辆马车排成队等在官道上,王博的手臂一紧又把她抱在怀里。

她转头在他的面颊上轻轻一吻,低声说道:“郎君放心,妾一定安安全全的回来。妾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跟郎君相守到老,而且,妾也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郎君要相信妾。”

王博无奈的点点头,缓缓地放开了她。

陈秀不舍的起身出了马车,站在车辕上掀着帘子又回头看了他一眼,抬手把纱帽带在头上,一咬牙转身下了马车。

一路跑去不敢回头,憋着一口气她一直跑上了陈酆为自己准备的那辆马车才迫不及待的掀开车帘往后看去。

王博的马车依然停在那里,似是没有回去的意思。

看着那紧闭的车帘,想着他一脸的别扭,陈秀无奈的笑了笑,抬手抹掉腮边的眼泪,低声说道:“九郎,等我回来。”

卯初时分天还没亮,深广的屋宇中黑沉沉的。角落深处一双鹤顶蟠枝烛台,烛台上的通臂大烛燃了一夜,烛泪堆积,如绛脂珊瑚,垂垂累累,兀自缓缓凝结。

上夜的婢女听得王博唤:“来人。”忙走至帐前,尚衣的婢女上前替他换了薄绢中衣,方穿上浅黛色凤纹裳服,另一名婢女跪下来替他束好绣双螭戏珠纹腰封,并细心的整理好了挂在腰间的玉佩。

捧着铜盆的婢女上前来跪在地上,玉珥转身去绞了帕子又展开递给他,白皙修长的手指捏过玉珥听见他轻轻一叹,便劝道:“郎君昨晚睡得很晚,今日何不多睡一会儿?”

“睡不着了。”王博把脸上的帕子拿下来丢进铜盆中,转身往窗下的榻几走去。

昨晚又梦见她了,那缠绵的情谊,无尽的欢爱,娇声软语唤着他‘夫主’的样子,无一不在梦中浮现。有时候他也想沉浸在梦里也好,可再好的梦都会醒,醒来时的那份失落重重的撞击着他的心坎,那种酸涩的滋味让他怎么睡得着?

“郎君,这是长垣将军送来的书信。”一个小婢女从外边进来,恭敬的把手中的书信递到王博面前。

王博抬手拿过书信,摆摆手示意小婢女可以走了。

慢慢地撕开书信,看见那清秀的字迹慢慢地写了整片绢帛,他冷峻的嘴角微微的弯了起来。看着看着,他忽然轻声说道:“还算有良心,知道想我。”

贪恋的看了两遍才把绢帛折叠起来放回信封里交给玉珥,“好生收起来。”

玉珥接过书信,转身去放在王博床榻里面的小暗格子里,又转身回来接过他手里的水杯,轻笑道:“郎君,陈家二位郎君都安好吧?”

王博轻声一笑,说道:“玉珥,你学坏了。”

玉珥偷笑着跪坐在他身后拿了雕花象牙梳给他梳头,轻声说道:“奴婢是看郎君高兴才敢问的。”

“唔,他们很好,已经到了临州了。”微笑再次在他冷峻了半月有余的脸上绽开,跪在他身后的玉珥不小心瞥了铜镜一眼,再次低下头去偷笑。

二人都对着铜镜,这丫头的表情自然逃不过王博的眼睛,他长眉一挑,淡淡的问道:“你笑什么?”

终究没逃得过她家郎君的慧眼,被质问的玉珥再次微笑起来,低声说道:“奴婢这心都悬了半个多月了,郎君不知道,这府中上上下下的人都战战兢兢地,最怕见到郎君了。”

“嗯?”王博不解。

“陈家郎君走了这半个月来,郎君的脸上就没有一丝笑,大家谁不怕呀。生怕有个闪失被郎君打一顿赶出去了。”主子笑了,做奴婢的自然也没那么担心了,话也敢多说两句了。

想想还是之前阿绣姑娘在的时候好啊,最起码郎君看见她总是会笑的。

“哼……”他轻哼一声,终于还是忍不住笑了。

朝食过后,有仆妇进来回道:“郎君,今日是贺府王老夫人出丧的日子,郎主打发人来说我们要安排一个人去路祭。”

“王老夫人出丧?”王博这才想起这位老夫人死了一个月了,停灵吊唁折腾了一个月,今日也该下葬了。他修长的手指扣着案几,沉思片刻之后说道:“去叫人安排吧,再把十一郎给我找来。”

王老夫人的丧礼很是隆重,贺家在建康城已经站住了脚跟,他们这一家从江北迁徙到江南的大士族总不能让江南的士族看了热闹去,所以贺公彦和贺公易兄弟二人可以说为了这一场葬礼倾尽所有。

王家的路祭棚自然拍在首位,身份使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若是低调了,人家会以为是对贺家的讽刺。虽然王博也很想讽刺一下贺家,但终究还是顾念着阿绣的面子,给她留下一条后路。

自从萧媛死后,王麟整个变了个人,原本就多病的他更少出门,连平日的聚会都推脱了。这次若不是王博叫他出来,他定然还把自己关在院子里一个人闷着呢。

王麟坐在王博的身侧,看着外边官道上拥挤的庶民推推搡搡,便觉得心里刺拉拉的疼,可怜阿媛中了奇毒,连丧礼都是那么匆忙。

“九兄,这样的事情你叫我来做什么?”王麟一脸的倦色,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

“死者已矣,你不能一味的消沉下去。”王博坐在路祭棚里安静的品茶,看着外边越来越热闹的人群,微微蹙着眉头说道:“等会儿你上前去路祭,给死者送一副挽联吧。”

“嗯,知道了。”王麟点点头,对于他这个九兄的脾性他自然是明白的,因为阿绣一事他心里是恨着贺家的。但如今建康城里刚刚稳定下来,江南的士族和江北的士族之间的矛盾也已经有所调和,这一系列的政令皆是出自王家,身为王家嫡子的他们,必不能跟家族的意愿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