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庶女栾妾
984400000041

第41章 再遇九郎

“胡说!你这狗奴才胡说!本姑娘没病!你们……你们串通一气来侮辱我!我要跟老夫人说,她老人家必定把你们一个个剥皮抽筋……天杀的!你们一个个都不想活了为什么要连累我呢……”贺纹似是没有力气再闹下去了,便坐在地上捂着脸嘤嘤的哭起来。

温夫人派来的两个嬷嬷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不悦的说道:“大姑娘无缘无故的跑到三姑娘这里来又吵又闹实在不成体统。只是如今家国有难,家中上下都在准备南迁的事情,断不可为了这等小事再去烦夫人和老夫人。先叫人把大姑娘扶回去吧。”

这嬷嬷在府中颇有些地位,她一发话立刻有人上前来拿了帕子悄悄地捂住了贺纹的嘴巴,制止了她继续叫嚷,另外两个粗壮的婆子上前抬着贺纹出去了。

经此一闹,贺绣的心中越发杂乱如麻。

至晚间给温夫人定省时,贺绣整理了衣衫带着祝嬷嬷和百灵往温夫人房里去,恰好贺康贺庄还有贺敏都在。温夫人更加温和,招手让贺绣至近前来,轻声叹道:“你这孩子,小小年纪便有此胆量,真不愧是咱们贺家的孩儿。”

贺敏也凑上来笑嘻嘻的问道:“阿绣,听大兄说你是因为做了个奇怪的梦才断定洛阳城还有半年的平安?”

贺绣尚未说话,温夫人便轻声嗔道:“阿敏,神明之事不可放肆。”

贺敏笑了笑,不再多说。

温夫人又道:“阿绣,我听说阿纹不愿意留下来陪你?”

贺绣微微笑道:“大姐一心想在母亲和老夫人跟前尽孝呢。这也是她的一片孝心,请母亲谅解。”

温夫人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轻哼一声,转头看了一眼贺康和贺庄,说道:“我平日里瞧着阿纹还是个不错的孩子,不想她竟然如此没有担当。比阿绣差远了呢。”

贺庄摇头道:“适逢乱世,没担当的人多了,也不只是阿纹一个。母亲何必为此小事心烦。南迁之事已成定局,请大哥带家丁护送祖母和母亲及妹妹南下,我留下来照顾家园即可。”

贺氏俩个嫡兄弟中,贺康从小身体羸弱,随偶尔骑射,但终不以其为主。贺庄则是真心喜欢练武,从小便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他生性豪爽,不拘小节。在洛阳城的贵胄子弟中,名声甚好。

贺康闻言轻轻摇头,说道:“你骑射功夫好,还是由你护送祖母和母亲南下。家中诸事纷杂不堪,阿绣一个人留下来我也不放心。不如我也留下来,等处理完了琐事,我带阿绣和阿纹一起南下。”

温夫人眉头微皱,显然是不放心大儿子留下来。

大家都走了,家中的细软自然要收拾了带走,剩下一些粗笨的家伙看守何用?

贺绣则暗暗的叫苦,心想自己真不该逞一时的聪明,说什么洛阳城还有半年平安的话。这可好了,连贺康都要留下来了。如此一来,自己的如意算盘怕是要落空了。这该如何是好呢?

事情已经决定,贺绣知道自己再多说什么都已经无用。便悄悄地叫祝嬷嬷把陈氏请了过来,一再叮嘱:“娘亲千万看管好酆儿,酆儿性子纯真,言语不防,难免得罪人的。南去的路上不会太平,娘亲和酆儿多保重。”

陈氏却泪水连连的搂着贺绣,呜咽道:“我们随着夫人南去,再怎么样都有家人照顾。倒是你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洛阳,可叫我怎么放心的下?”

“娘亲不必担心,大兄和大姐都留下。阿绣并非孤身一人。再说了,有奶娘和百灵还有祝叟他们照顾我,娘亲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陈氏又叮嘱道:“好歹等这里的事情办完了,你便赶紧的来找我们。老夫人身体不好,车马劳顿对她身子不宜,我们必然走不快的。你们若快马加鞭,说不定半路上便可赶上。至于你大兄……他是胸怀大志之人,必不拘于小节。你要小心照顾自己,不要逞强好胜,明白么?”

母女两个难舍难分的说了半夜的话,陈氏才不舍的离去。

洛阳城中的士族大举南迁,司马皇室的人先走一步,士大夫家族紧紧相随,洛阳城东西南城门都挤满了人。

不过人虽然多,但还是井然有序的。

各大士族根据身份的高低自动排序,王家的车队在南城门出发,谢家的车队在东城门离开。

其他各大氏族依次根据身份排开,马队熙熙攘攘的离开城门,更有留守之人奏琴相送,那场面丝毫不像是逃难,倒像是各大士族一起赶赴什么宴会一样。

贺绣和贺纹两个分别乘坐自己的马车跟在贺康的马车之后,在南城门为自家的车队送行。

眼看着陈氏的那辆马车渐渐远去,贺绣只觉得鼻子一酸,忙用帕子捂住了嘴巴。

旁边马车里的贺纹恰好瞧见,便冷声哼道:“你本就是个铁石心肠的人,又何必如此惺惺作态?”

贺绣咬了咬牙把眼睛里的泪水逼回去,鄙夷的说道:“真正铁石心肠的人是阿纹你吧?看着夫人和姨娘的马车远去,你不但无动于衷,还有心情讥讽于我,心肠之硬,当真罕见。”

“你居然目无尊长,称呼我的名字?真是反了你了……”

“阿纹住口。”贺康的声音悠然的打断了贺纹的低吼,她脸色一白,身子往后一缩躲进了马车的帘子之后。

“你们两个居然在大街上吵闹,真是丢人现眼!”贺康极为不满看了二人一眼,又低声斥道:“都回去吧!”

贺纹和贺绣的马车驭夫闻言忙调转马头使着车往回赶,驭夫吆喝着马匹,分散开拥挤的人群朝着贺府的方向驶去。

只走了数十步后,前面拥挤的人群中渐渐传来欢呼声,欢呼声越来越响,一声声互换的竟然是:“九郎!九郎!”

坐在马车里的贺绣心中一动,抬手掀开车帘对祝叟说道:“叟,把马车靠边停下,侯王九郎过去再走。”

“是。”祝叟自然也知道凭着自家女公子的身份是无法跟王家的九郎争路的,便吆喝着马车往一侧靠过去,停在人群中等候王博的马车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