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庶女栾妾
984400000052

第52章 伺机而逃

王博淡然一笑,笑声里带着几分玩味:“哦?那阿绣凭什么以为我会出手相救呢?”

贺绣脸上的笑容更加妩媚,她抬手拿起自己的茶盏,端庄的喝了一口茶后,方不紧不慢的说道:“九郎此番救阿绣一次,来日阿绣终会以命相还。”

“以命相还?”王博又笑了,“可是我却想不明白,阿绣的命对我来说,有何用呢?何用我为了救你而得罪了太后?”

贺绣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收敛,一本正经的注视着王博,眼睛里带着几丝怜悯。这个自信到骨子里的家伙,他又凭什么可以断定自己的未来可以一帆风顺呢?

这种怜悯的目光仿佛是一把带刺的鞭子,狠狠地抽在了王博的身上。他脸上的轻蔑和鄙视慢慢地化为愤怒,冷冷的看着贺绣说道:“贺氏阿绣,你凭什么总用这种怜悯的目光看着我?难道我王博在你的眼里便是这般不堪么?”

“否。”贺绣忙敛襟危坐,微微低头,十分恭敬的回道:“郎君便如天上的明月,冷傲高洁,清明华彩。妾乃卑微低贱之人,岂敢对郎君不敬。且所担忧者,乃是当今之乱世。郎君自知,北面鲜卑人已经自称燕国,又有善战的慕容恪领兵南下,兵马一度踏过了黄河。如今虽然已经返回,但据说他们就在黄河以北驻扎,对洛阳城依然是虎视眈眈。西面刘汉大军已经攻下了长安城,洛阳对他们来说也犹如囊中之物。而东面……”

贺绣说到这里便停下了。

东面琅邪王早就联合了王博的本家南迁至建康,东南两面尽在琅邪王的掌控之中。这些事情本就是王氏本家所做,身为嫡子的王博又岂会不知?

贺绣停了下来,王博却没有接她的话。

他只慢慢地伸出手来,拿起刚刚被他放下的那盏茶,慢慢地凑到唇边,轻轻地沾了一点。

屋子里十分的安静,安静到贺绣可以听见自己一呼一吸的声音。

门外一直守着的祝嬷嬷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贺绣的话她全部听见,自家姑娘如此一番侃侃而谈竟是直指当朝时局,此乃各大家族最避讳的事情。也不知道王九郎听了这话会作何反应?

王博依然不说话,也不看贺绣。如美玉雕琢的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贺绣等了十几个呼吸的时间,看着他无波的眸子里微微闪烁出一丝嘲讽后,方轻声一叹,开口说道:“这本就是朝不保夕的乱世,九郎是何等人物,自然早就看透了。既然是朝不保夕,连陛下身边的妃子都有可能被丢弃于乱民之中,何况阿绣一卑微庶女?”

实际上,贺绣想说的是连陛下都尚且不能自保,他王氏子弟也不一定就能够安享太平。只是这样的话太过犀利,贺绣面对这样的王博,想来想去还是说不出口。

王博忽然一哂,把手中的茶盏转手放在几案上,便弹了弹衣袖,缓缓地站起身来,侧脸低头看着贺绣,淡然道:“那么,就请阿绣你多多保重吧。”

贺绣的心蓦然一凉,但还是固执的福身应道:“多谢九郎。”

王博点了点头,悠然转身离去。

只等他离去好一会儿,贺绣还沉浸在那种王九郎式的凉薄气息中不能自拔。

祝嬷嬷带着众人送走了王博,匆匆转身回来时看见贺绣依然跪坐在榻上一动未动,便上前去跪倒在她的身边,伸手把她搂进怀里,低声哭道:“我可怜的姑娘……王九郎不肯帮忙也是常理啊,你又何必呢……”

“奶娘,别哭。”此时贺绣反而镇定起来,她拍拍祝嬷嬷的手,从她的怀里挣脱出来,说道:“你把祝叟叫进来,我有话跟他说。”

祝嬷嬷忙答应着:“是,是……姑娘稍等,老奴这就去叫人把他找来。”

第二日一早,高公公便带了马车护卫来接。

贺绣万般不愿也没有用,终究还是带着祝嬷嬷并两个简单的包裹上了马车。贺康亲自送至大门外,又叮嘱了贺绣一番,高公公与贺康告别,带着贺绣离开了贺府。

马车里,贺绣靠在榻上闭目养神,看上去镇定自若,实则内心如焚。

祝嬷嬷跪坐在一侧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见自家姑娘反而淡定下来,她便悄悄地起身透过车窗帘子往外看。洛阳城不再有往日的繁华,大街上人来人往个个儿都面色忧郁,个个儿都惶惶然不知所以。

马车出了洛阳城,贺绣方睁开眼睛轻轻地叹了口气。

祝嬷嬷忙问:“姑娘可要喝茶?”

贺绣摇摇头,问道:“奶娘,我们出的是那边的城门?”

“我们此时要去南阳,自然走南城门。”祝嬷嬷一直留意着外边的动静,在她的心里还存在着那么一点幻想,或许王家的九郎不知在什么地方就迎上来了,只要他肯开口,那个高公公是不能拒绝的。

“此去南阳大概有十来天的路程吧?”贺绣一手支着头,侧脸看向车窗处。

“是啊,老奴刚刚听那护卫说了,就算是快走,也要十二天的路程呢。姑娘,咱们这一行人不只是你一个人呢,后面还有三辆马车,据说里面乘坐的也是士族的女公子呢。”

贺绣暗暗地冷笑。适逢乱世,陛下和太后不说想着如何抵御外敌,保护家国,却在南迁的路上还不忘女色,真真是亡国之举。

想到这里,贺绣忽然说道:“奶娘,这车内可有琴?”

祝嬷嬷忙起身打开身后的壁橱,见里面果然放着一架瑶琴。于是拿出来摆在贺绣面前。

贺绣抬手在琴弦上轻轻一抚,几个音符从她指尖飞扬起来,简单中透着几分凄凉。宛如南飞之雁落了单,又像是暮色中的羔羊迷了途。那凄婉中带着一丝挣扎,绝望中又带着一丝不甘。

外边的护卫听见忽然传来的琴声都忍不住侧目往这一辆马车里看了一眼。骑马走在前面的高公公轻笑一声对旁边的人说道:“这是谁家的女公子抚琴,兴致虽好,这琴音未免凄凉,竟叫人的心里无端端的沉闷了许多。”

跟在高公公身旁的一个小太监回头看了一眼,轻声说道:“那是贺家那小女公子在抚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