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当教育成为束缚
9847100000002

第2章 序言

探究知识、探究自我、探究某种超越知识的可能性,自然会带来心理上的革命,因此难免会形成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秩序,也就是社会。透彻地理解这一切能够带给人类意识领域深刻的变革。

克里希那穆提的一生中,在其帮助下开始建造的最后一所学校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欧佳谷。1922年,克里希那穆提首次在欧佳谷逗留了一段时间,1933年以后,他在那里持续居住了他有生以来最长的一段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早期开始,大量民众参加了他在欧佳谷的公共演讲。由于人们对他所讲的内容很感兴趣,很多家庭甚至迁移到了欧佳谷。克里希那穆提在欧佳谷写下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教育和生活的意义》,此书于1953年出版。1953年之后,虽然时不时会提到可能要以他的名义开办一所学校,但一直没有具体行动,直到那些建立克里希那穆提美国基金会的朋友们开始和他郑重讨论他的一些有关正确教育的观点。

1970年,在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段谈话记录中,他问自己:

难道少数睿智的家长不能联合起来创办一所尊重并关怀所有人的学校吗?在这所学校中,教育工作者不仅是信息传递者,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器,他会关心全人类的幸福……这意味着要创建一个让教育工作者接受教育的地方,还意味着需要一些深感兴趣的家长的帮助。(《从学习开始》,1975年由维克多格兰茨公司(Victor Gollancz Ltd)首次出版。)

也许正是秉持着这种想法,克里希那穆提先是于1974年同意在马里布会见一些克里希那穆提美国基金会的受托人和其他一些朋友,继而于1975年在欧佳谷又会见了一些家长、受托人和未来的教师,讨论了开办学校的事情。这两卷《破除制约与教育》呈现了这些非凡的对话,它们促成了1976年橡树林学校的创办。

克里希那穆提诠释传统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做好顺应社会的准备,以及对为了获取知识只能死记事实展开讨论。他说这种教育通过压缩头脑功能、限制创造力,制约了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受制于传统的探究方式,而忽视了去探索整个人类心理上、精神上、智力上和道德上更广阔的前景。他想让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引发不同思想的可能性。

克里希那穆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有解放人类思想的方法吗?”他指出,人们可以“去除并消解”受制于传统和社会的情况。他想让家长们参与进来,理解他的用心。通过与孩子们交谈、陪孩子们散步、同孩子们一起生活,家长、教师和孩子们之间将会建立起一种没有权威的关系,只有自由探索和内心成长的感觉。当孩子们离开学校时,他们将具备睿智的优秀思想,“能够面对任何挑战,并理解宗教的真正含义”。

克里希那穆提关于正确教育的伟大愿景,体现在他的橡树林学校建校宗旨描述中:

探究知识、探究自我、探究某种超越知识的可能性,自然会带来心理上的革命,因此难免会形成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秩序,也就是社会。透彻地理解这一切能够带给人类意识领域深刻的变革。

克氏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