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
9847300000003

第3章 导言 每一次哭闹都是改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最好机会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有原因的、没原因的,都会随时上演一场“哭闹大戏”。大声的喊叫、楚楚可怜的哀求、刺耳的尖叫或者低声的啜泣,这些都是,相信你已经充分领教过了。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要哭闹?哭闹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当孩子哭闹时,我能不能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之前的方式错在哪里了?本书就是要帮你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并给你一个看待哭闹的全新视角。

一、本书将教给你3步终结哭闹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哭闹是可以被制止的。你可以通过改变你回应孩子哭闹的方式来制止它。在这本书里,我们将教你3个回应哭闹的有效方法,而且都是建立在尊重你、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的。

记住

当你的孩子哭闹时,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改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好机会,但前提是你的回应方式能够成功地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如果号叫、威胁、屈服,或者惩罚可以制止哭闹,那么你就不需要这本书了。对自己坦诚一点,你就会意识到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

(一)在第一时间用合理的后果回应哭闹

这个方法的含义是,只要孩子哭闹,他就会与他的不当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撞个正着。例如,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时,你立刻带他回家,而且不和他理论。在公共场合行为不当的合理后果就是:不到那里去。

合理的、马上就能执行的后果,是最有效的。你越早开始使用合理的后果,你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就会越少。这个办法,哪怕对最小的孩子也能奏效。事实上,已经有妈妈发现,对那些还没有形成不当行为模式的小小孩来说,使用后果的方法最为有效。

大多数父母有时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当孩子哭闹时,他们在那儿大惊小怪,威胁孩子,甚至长篇大论,却不去采取行动,这时,哭闹仍在继续。使用合理的后果这个方法,不需要说太多的话,如果实在要开口,你说的话应该是具体清楚的,态度是平和的。关于合理的后果这个方法,我们将在第三章“用合理的后果作为对孩子哭闹的回应”中详细解释。

(二)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果断对孩子说“不”

这个方法是在鼓励一种冷静的、有礼貌的对话,让孩子用另外一种更好的沟通方式来代替哭闹。如果孩子学会如何清楚地表达他的意愿,他就不会用发脾气的方式向家长提出要求,并试图控制家长。所以我们将在第四章和你分享坚定而尊重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是教你在和别人沟通时如何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同时又不会冒犯对方,用尊重对方的方式说“不”。作为家长,你必须先为孩子示范这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果断向孩子说“不”,并让它成为你和孩子之间沟通的基本方式。

当你和孩子说话时,不管你要带哭闹的孩子回家,还是告诉孩子你对他的行为的感受,你都要保持冷静、尊重孩子的态度,并且显得很坚定。为了让你快速学会这种对你而言还比较陌生的沟通方式,我们会为你提供一个坚定而尊重的沟通公式(详见第120页),在用合理后果的办法回应了哭闹之后,你可以套用这个公式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同时本书会给出如何尊重地和孩子说话的范例,供你在练习这个方法时照着去做。

在父母需要和孩子严肃地谈论涉及价值观的问题时,坚定而尊重的沟通公式尤其有效。如果孩子用哭闹达到了目的,并且行为升级,比如他开始撒谎、偷东西、骂人、打人时,你就可以使用这种沟通方式,让孩子清楚你的感受。但有一点要提醒你,要有节制地使用这种方法,你使用得越少,它产生的影响就会越大。

(三)消除哭闹的最佳方法:让孩子为家庭做贡献!

这个方法的基本原则是简单而有效。做出贡献,意味着孩子要像家里的大人一样,为全家人的共同利益而努力,哪怕是让孩子浇一盆花,关一次灯,这些都是贡献。当孩子用积极的行为为家庭做出贡献并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时,他就不需要再采用消极、负面的行为来证明自己在这个家里很重要,也不会用哭闹来控制爸爸妈妈。

而且,“做出贡献”应该成为对所有家庭成员的期待。无论是年龄最小还是最大的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都可以用获得归属感和为别人着想来终结“哭闹表演”。

上述三大方法,究竟是单独使用还是综合起来使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使用合理后果的办法通常用来回应哭闹。当哭闹升级时,你会发现坚定而尊重的沟通公式非常管用。做出贡献的方法,可以用来对付所有类型的不良行为,它是不良行为的终结者。

一定有很多人像你一样,想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想要用哭闹来激起大人的负面反应。在接下来的第一章和第二章里,我们会有详细的论述,帮助你理解哭闹的真正目的,以及为什么改变家长的回应方式就能让孩子停止哭闹。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所提供的方法是常识性的。这些的确不是什么新东西;但是,现在的家长越来越纵容孩子,并且在对付哭闹上毫无办法,总是在妥协与威胁这两个极端之间跳来跳去,学习并掌握这些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我们提供的三个方法,能够应用在任何年龄的孩子身上——而且我们敢于向所有的家长推荐——只要他们的孩子动不动就哭闹。

再说一次,这些方法对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奏效。即使是还不能好好理解家长具体说的是什么的小小孩,他们也能从你的语气、表情、身体语言上看出你会不会让步。对于本书的方法,你使用得越早,你的育儿工作就会越容易。

我们在书中开出的“处方”简单易懂,但要真正做起来可并不容易。因为它要求你每次开口说话和采取行动前都三思而后行,还需要你针对孩子的哭闹制订一个系统性的计划,保证每次孩子哭闹时你都能按计划进行,做到前后一致。

二、怎样阅读本书

为了让你快速了解本书的内容,围绕哭闹,本书将回答以下七大问题:

哭闹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为?

哭闹会对孩子产生哪些消极的影响?

孩子哭闹的目的是什么?

父母处理哭闹时的错误做法有哪些,错在哪里?

有效制止孩子哭闹的办法有哪些?

如何教会孩子有礼貌地提出要求,而不是哭闹?

为什么教会孩子为家庭做出贡献对解决哭闹很重要?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为你提供了附有练习的工作手册,你可以用来督促自己和孩子学习新的沟通方法。另外,我们还准备了一个14天的日记(假设以14天为一个周期),我们把它称为“14天让孩子不再哭闹的教育计划”。你可以用它来记录在用书中的方法应对孩子的哭闹时,你的进步和孩子的进步。通过仔细做笔记,你会总结出自己和孩子身上不好的行为有哪些。更为重要的是,只有通过持续记录自己是如何回应孩子哭闹的,你才能意识到你和孩子的关系在一天天改善,家庭氛围也越来越和谐。

我们希望你用这样的方式阅读本书:首先,从头到尾将全书浏览一至两遍,对我们所建议的方法有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其中有一些观点对你来说可能是全新的,你需要花点时间来考虑一下如何做出改变。

阅读的时候,无须抓住每一个细节,只要大概浏览一下案例和解决办法,然后合上书想一想你该如何尝试。回忆一下,以前你是如何回应孩子的哭闹的,结果怎么样。如此一来,你就能迅速找到具体的、最需要你加把劲的地方。你思考得越多,就越容易制订出解决哭闹的计划,并实现你所希望的改变。

最后,一旦你已经下定决心,打算“消灭”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哭闹时,再回过头来仔细阅读对你来说最有帮助的章节。在书的空白处做记录!再说一次,在你为永远消除哭闹而努力时,坚持记录自己的进展。要“使用”这本书,而不只是“阅读”。因为,这就是你的书!下面,我们不妨先看看两个关于父母对待孩子哭闹彻底失败的案例。

记住

☆ 在第一时间用合理的后果回应哭闹,告诉孩子哭闹不会起作用。

☆ 坚定而尊重的沟通方式,教会孩子用有礼貌的沟通代替哭闹。

☆ 消除哭闹的最佳办法:让孩子为家庭做贡献!

三、两个失败案例之一:我要喝牛奶!

“我要立刻喝到牛奶,不然就会饿死!”

雪莉走进家门口,她刚刚从学校接回儿子约翰。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她就告诉约翰:“回到家后,妈妈得先打几个与工作相关的电话。我打电话时,你自己把书包放回房间,然后换好衣服,好不好?”

然而,一到家,约翰就把书包扔在地板上,飞一般地冲进厨房,哼哼唧唧地说:“我很饿,要吃零食!我要立刻喝到牛奶,吃上曲奇饼,不然就会饿死!”

妈妈提醒约翰,她已经说了她要打电话,得等一会儿,可他完全听不进去。她不得不再次要求他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把校服换下来。

这时,约翰开始大声哭闹、抱怨,打开冰箱乱找东西吃。妈妈现在真的要抓狂了。她说好了要给几个新客户打电话,而现在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她多么希望孩子能合作一点,给她几分钟。她向他乞求,只需要让她打两个电话就好。然而,他却把那满是泪水的小脸转向她,伸手找她要曲奇饼。

她问自己,是不是对只有6岁的约翰要求太高了,他那可怜巴巴、乞求的模样,让她产生了负罪感。可当约翰把冰箱里的牛奶盒猛地抽出来,牛奶洒在地板上,结果弄得到处都是时,她再也控制不住了,大发脾气,大声喊道:“你给我走开,给我回自己的房间待着,别出来!”

你看到孩子是怎样一步步从乱扔书包,开冰箱找吃的,哼哼唧唧到最后弄洒牛奶了吗?看到妈妈是怎样从打预防针,反复和孩子好好说,到最后控制不住大发脾气,冲着孩子大吼大叫的吗?最后的结局是,孩子伤心地躲回自己的房间,而妈妈也不好受,内疚,有负罪感,一个人在那收拾残局。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孩子和妈妈就经历了这么一场哭闹战争,而且也许不用等到明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哭闹又会继续。

孩子的大哭大闹是不是经常让你抓狂?也许你和雪莉一样,当你的孩子哭闹时,你所能做的也只是用哭闹或生气来回应他。然而,在你的心中,你知道一定会有,或者说你期盼有更好的方式来回应哭闹,这本书就是来告诉你这些更好的回应方式的。

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再也没有什么比哭闹更能让父母紧张到双腿发软或有深深的挫败感了。

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再也没有什么比哭闹更能让父母紧张到双腿发软或有深深的挫败感了。

然而,孩子会随时来挑战我们的极限,他想要“夺权”,并尽力争取在和我们的较量中占据上风。于是,哭闹——个孩子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的重要武器隆重登场了。大声的喊叫、楚楚可怜的哀求、刺耳的尖叫或者低声的啜泣,这些都是。哭闹中的孩子简直是一场噩梦,相信每个妈妈都深深领教过,尽管如此,但很少有人能找到对付它的有效办法。

再看看下面这些例子。

爸爸妈妈正沿着一条并不熟悉的公路开车去参加一个聚会,不幸的是,他们已经迟到了。更糟糕的是,在车的后排座位上,3岁的吉娜和4岁的尼克已经变得不耐烦了。他们看到前面路边的麦当劳旁有一个崭新的、闪闪发亮的游乐场。两个孩子开始大声哭闹,要求爸爸停车,他们要去玩。在爸爸说“不”时,他们开始互相推搡,并大声尖叫,爸爸妈妈发脾气了,现在的状况既让人生气又很危险(正在开车的爸爸已经分心了)。

7岁的琳达需要一双新鞋子,她和妈妈一起去了商场。在商场里,她看上了某个牌子的一双鞋,学校里所有孩子都穿那个牌子的,但是价格高得离谱。妈妈说不行,让她另选一双。琳达开始连声乞求,并大声哭闹,引得一旁的售货员和其他顾客纷纷侧目。8岁的丹尼尔很爱玩滑板,他的父母一再提醒他,晚上不要把滑板放在屋子外面。有一天晚上,这个小家伙又忘了把滑板拿进来,第二天早上,他一起床就跑出屋外,却发现滑板不见了。丹尼尔跑到妈妈那里哭闹。他的世界末日到了,他钟爱的滑板不见了,她必须给他买个新的!

12岁的莫拉蒂放暑假了。她想和朋友们天黑以后去溜冰场碰头。妈妈说她现在太忙了,无法开车送她时(更何况已经是晚上了),莫拉蒂坚持说那她自己走着去。妈妈说不行,莫拉蒂开始哭闹和请求,说着“其他孩子都这么做”的陈词滥调。她埋怨妈妈不信任自己,哭着跑回她的卧室,砰的一声用力把门关上。

在奶奶家的假日聚会上,13岁的马修正在和家里的大人们一起看电视。爸爸走进屋子,让马修到院子里去照看一下正在游泳池里玩耍的弟弟,而他自己得去超市买忘了带来的木炭,等一会儿烧烤时要用。马修开始抱怨,说他想看这个节目,他可没有义务去看孩子。他生气地转过脸,坐在那里动也不动,嘴里还嘟哝着说他又不是家长。

这些例子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现在让我们深吸一口气,去正视哭闹,想一想如果你是上述例子中的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做。不妨把你此刻的答案写下来,等你把全书都看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想想,看看你会不会有新的答案。

四、两个失败案例之二: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

做家长的都知道,哭闹一旦开始,如果不满足孩子,孩子的不当行为就会迅速升级,他有可能会尖叫、大发脾气。假若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可以想象,那场面一定相当难看。所以,大部分父母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和孩子在公共场合发生冲突,并且在心里想着,先满足孩子的愿望,回家后再好好教育他。然而当他们带着孩子离开现场,想回家后再教育孩子时,这样的机会早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下面就是一个错失良机的案例。例子里的爸爸选择了向哭闹的孩子投降,仅仅因为让步比费力教育孩子更容易、更方便。

为到底要租哪一张动画片而哭闹

丹尼斯有三个儿子。一个周末的晚上,丹尼斯准备带孩子们到音像店去租动画片看。在他们出发前,爸爸明确告诉他们,只能租一张动画片。之前有好几个周末,他们每次都是一口气租了三张动画片,结果一张都没看,浪费了很多钱。男孩们都表示同意,并保证一定只租一张,于是他们出发了。

可是一到音像店,孩子们就开始为到底要租哪一张动画片而大声争吵、哭闹。其中一个男孩指责另一个“总是要按他的来”,另一个则抱怨只租一张动画片,这太不公平了,还有一个也在叫着“我要看那个”。

丹尼斯威胁他们,如果不能在租哪张动画片上达成一致,就把他们都带回家,而且一张动画片都不租。他们对老爸不屑一顾,知道他的威胁毫无意义,继续吵成一团。

店里的其他人只好看着孩子们这样无礼地闹下去,然后把谴责的目光投向了丹尼斯,好像是在说他没有能力做个好爸爸一样。几分钟后,在孩子们持续的哭闹声中和其他顾客责备的目光下,丹尼斯举起双手,对他的儿子们叫道:“快去拿你们想要的动画片,让我们赶紧离开这里。”

孩子们最终如愿以偿,他们拍手庆祝,跑去挑选他们的动画片。丹尼斯一个人站在那里,感到自己很失败,就好像刚参加了一场他都没有意识到的拳击比赛,结果孩子们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这位爸爸刚刚错失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一个本可以教他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的机会。相反,他在“训练”孩子怎样用哭闹、争吵和抱怨来为所欲为。可以断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场景还会不断地重复,因为孩子们知道,这很管用。

像很多处于这种情况中的父母一样,丹尼斯用纵容孩子来维持和平,并获得了暂时的平静。他屈服了,放弃了教这三个男孩如何学会合作,配合爸爸,对别人——音像店里的其他顾客表示尊重。

很多父母都像丹尼斯一样感到无助,尤其是当哭闹发生在公共场合,孩子的哭声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时,这让他们感到万分尴尬。他们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迁就、让步,没有别的办法。

长此以往,哭闹会变成孩子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一件可以使他如愿以偿的法宝,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都能得逞。

然而,父母一定要记住:哭闹仅仅是第一步,它可能会升级为顶嘴、争吵和大发脾气。向哭闹的孩子妥协,完全是饮鸩止渴。你的让步不会使孩子感到快乐,他们只会哭闹,并且变本加厉。为什么我们如此肯定?因为我们了解哭闹,知道它是一种什么行为,下面我们一起来给哭闹下个定义。